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采用逆转录和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以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 HCV RNA。病人和方法 2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例,年龄30~53岁,平均44岁,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2例,血清抗-HCV 均阳性,HBV 感染标记物均阴性。α-干扰素治疗时,如 ALT 降至正常,则 HCV RNA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2例 Ph~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2例毛细胞白血病(HCL)妊娠期妇女用α重组干扰素治疗的体会。方法和结果α重组干扰素的开始剂量为1~5×10~4U/M~2,每天或隔天皮下注射。1例CML 在妊娠前已应用干扰素治疗,妊娠后继续应用;另1例 CML 在妊娠第8周开始治疗。2例 HCL 病人分别在妊娠第22周及31周开始用干扰素治疗。各例均一直治疗至分娩,均能耐  相似文献   

3.
作者观察了重组人α-干扰素(α-2b:Intron A,美国先灵葆雅药厂出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治疗组2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每次接受α-干扰素3百万单位,每周3次连续12周,对照组2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不接受α-干扰素治疗。所有病人至少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病人HBeAg、DNAP和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42.9%、52.2%和37.5%,对照组病人分别为9.1%、15%和4.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在治疗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HBeAg、DNAP和HBV-DNA转阴率分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FN)具有抗病毒作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IFN 通过激活2′,5′-寡腺苷合成酶(2-5AS)发挥其抗病毒作用。因此,该酶可作为估价 IFN 疗效的客观指标。但 IFN 对不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2-5AS 的诱导差异很大。作者对21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 HBs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IFN 治疗,观察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面IFN 受体数量和亲和力的变化,及其与2-5AS 活力的关系,并探讨了这种差异的机制。病人和方法 21例患者分为2组:第1组14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7例,肝硬化1例,每日肌注 IFNα或 IFNβ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动态检测PBMC中HBV DNA,研究6例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血清中HBV DNA在治疗平均5周(3~10周)转阴。5例PBMC中HBV DNA平均15周(12~20周)阴转,1例始终阳性,并出现转氨酶反跳。α干扰素能清除PBMC中HBV DNA,但较血清中HBV DNA清除延迟;PBMC中HBVDNA持续阳性意味着干扰素治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IFN)在HCV感染(HCV RNA阳性)的肝移植受者和临床及组织学证实为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争议。争议来自几个不同方面的考虑,如疗效、发病率和诱发急、慢性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危险性。本文30例因慢性丙型肝炎(原位肝移植前HCV RNA均阳性),而接受同种肝移植患者被分为两组,第1组(14例)未对现症HCV感染进行特异性治疗,第2组(16例)给予IFN 3~5MU/日,皮下注射,连续治疗或至血清HCV RNA阴转。第1组4例(28.5%)在肝移植后1周、1个月、5个月和6个月时HCV RNA阴性,另10例HCV RNA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疗程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持续应答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持续应答率的影响。方法对106例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经α-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完全应答39例(36.8%)。将该39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0例)终止治疗;另一组(19例)同样方法继续抗病毒治疗6个月(总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停药后12个月时应答率。结果终止治疗的患者治疗结束后第12个月时,HBVDNA转阴、肝功能持续正常者16例(80%);12个月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第12个月时,HBVDNA转阴、肝功能持续正常者18例(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α-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其持续应答率也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96年应用胸腺肽α_1(Thymosin α1,ZADAXIN,日达仙)治疗抗-HBe、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2例,并与同期应用α_1b-干扰素(下称干扰素)治疗的抗-HBe阳性、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15例作对照,所有病例随访3年以观察其长期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两组病例为1996年我院传染病科住院和肝病专科门诊病人,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  相似文献   

9.
作者经长达 1 1 5年的追踪研究 ,评价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尤其在阻止肝癌的发生及延长病人寿命方面的长期效益。病人与方法  1 0 1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乙型肝炎且HBeAg( +) ,年龄 1 7~ 5 5岁 ,均为男性。随机分为 3组 :①组 3 4例 ,口服安慰剂治疗 1 8周 ,为对照组 ;②组 3 1例 ,口服安慰剂治疗 4周 ,停止治疗 2周后使用干扰素治疗 1 2周 ;③组 3 6例 ,口服强的松龙 4周 ,停止治疗 2周后使用干扰素治疗 1 2周。强的松龙的用法 :前 3周 ,3 0mg/d ;第 4周 ,1 5mg/d。干扰素用法 :前 3天 ,每天剂量为 40 0万U/m2 ;第 4、5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确定延长5'-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和淋巴母细胞干扰素用药期是否会对HBV复制过程有长期的抑制作用.对象为1982年至1983年作者所在医院的内科患者共45例.均为HBsAg和HBe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血清中HBV DNA持续存在,SGOT升高,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的慢性肝病患者.其中60%为同性恋,10例在12~30个月前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或短程皮质激素治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Ⅰ16例干扰素治疗12周;组Ⅱ15例ARA-AMP治疗4周;组Ⅲ14例ARA-AMP治疗7~8周.治疗分两个阶段:初始期(五天)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在2001年-2002年收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其中30例均HBsAg、HBeAg及HBVDNA阳性,为抗病毒适应证;ALT治疗前均在100~150U/L之间,TBIL阴性或<30μmol/L.按入院次序随机分2组治疗.第1组:15例,男12例,女3例.接受干扰素α-2a(迪恩安)600万U治疗,诱导期1/d,连用2周,后改为1/2d,应用10周,再改为1/3d,肌注6个月为1疗程.第2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均在25~50岁,接受干扰素α-2a(迪恩安)300万U治疗,方法同上,2组对比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聚乙二醉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比疗效。方法将8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46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40例,疗程均为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观察两组治疗12、24、36、48周及停药后24周时的生物化学、血清学及病毒学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第12、24、36、48周及停药后24周时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24、36周时的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第48周、停药后24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6.5%和35.0%(P<0.05)、58.7%和35.0%(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于冶疗第48周、停药后24周时HBV DNA转阴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16名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α2a干扰素治疗,治疗剂量是每平方米体面表积250万到1000万单位,每周3次,疗程12到24周。所有病人澳抗阳性,HBV-DNA阳性,表面抗体阴性,没有一个病人有免疫抑制情况,所有病人除肝病外,其它脏器无异常,在此之前未用过干扰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12、IL-15、IL-1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患者IPA阳性(阳性组)、阴性(阴性组)各16例,分别于起病后1、3、6周检测血清IL-12、IL-15和IL-17水平,并分析其与IPA发病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两组IL-15比较,P均>0.05;阳性组血清IL-12、IL-17第1、3周均低于阴性组(P均<0.05),而第6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清IL-12、IL-15、IL-17水平与两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COPD患者合并IPA患者血清IL-12、IL-17早期降低,有助于IP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疗效已获肯定,但由于 HBV 携带者的个体异质性,其治疗的成功率为25~50%之间。病人和方法作者随机选择114例有详细病史、治疗开始6个月内作肝活检、治疗第1天作各项生化免疫检测、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慢性 HBV 携带者,用重组α-干扰素-2α或类淋巴母细胞α-干扰素治疗。按每周3次至少12周,每例病人的最低剂量为9千万(9~36.5千万)U/M~2。分成三组治疗,并把三组相似受试者的结果混合统计分析,以了解哪些指标可预测 HBV 感染者对α-干扰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者受阿糖腺甙(adénine arabinoside)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DNA 多聚酶这一结果的启发,对处于完整乙型病毒复制期的15例慢活肝病人(HBsAg 和e 抗原均为阳性)用该药进行治疗,其具体用法如下:第1周15mg/kg/d,第2及第3周7.5mg/kg/d,溶于等渗葡萄糖液2,000ml 中持续静脉滴注。对3例病人进行第2疗程,用法与第1疗程相同。10例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作肝脏活检。本文报道最初10例病人随访6~18个月的结果。(1)10例中有5例在治疗后2~6月转氨酶转为  相似文献   

17.
现已证实Ⅰ型肝肾微粒体抗体(LKM_1)与成人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炎有关。但在患者同时存在 LKM_1和病毒血症(HCVRNA 阳性)情况下,选择使用类固醇药物还是α-干扰素治疗颇为困难。类固醇类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益而对病毒性疾病有害;α-干扰素则可加重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使用α-干扰素治疗6例 LKM_1和血清 HCV RNA阳性的病人,3例治疗反应与 LKM 阴性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相似,另3例2~5月之间转氨酶骤然升高,而 HCV RNA 持续阳性,  相似文献   

18.
近10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α干扰素(IFN-α)仍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的标准治疗。本文把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现状作一总结。1 治疗指征干扰素治疗丙肝的指征如下:①血清 HCV RNA 阳性和/或抗-HCV 阳性。②血清 ALT 升高(除外其他原因),或肝穿刺检查证实为慢性肝炎。具备上述两项指征即可进行IFN-α治疗。急性丙型肝炎早期应用 IFN-α治疗,可减少慢性化。国外 Jaeckel 等对44例急性丙型肝炎以 IFN-α5MU/d 治疗。4周后改为每周3次继用20周,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除1例3周后因不良反应停药外,其余患者中有74%于治疗2周后病毒负荷量有明显下降,12周后全部消除。25例完成随访者均保持 ALT 正常,HCV RNA 阴性。结论是急性丙型肝炎早期单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确切,能防止慢性化发生。  相似文献   

19.
1988~1990年,我院用虫草头孢菌丝胶囊治疗老年性病毒性肝炎51例,取得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来源:从1988~1990年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中随机抽出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病毒性肝炎51例,HBsAg 均为阳性,其中男39例,女12例。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CPH)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3例,肝硬变(CHL)32例。对照组为同等条件病人48例.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旨在探讨乙肝病毒基因型对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12 6例慢性HBVDNA阳性患者中B基因型 3 8例 ,C基因型 69例 ,B C基因型 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α 干扰素 3 0 0万单位 ,肌肉注射 ,每周 3次 ,共 2 4周。结果 :B基因型起始应答率 (81 6% )明显高于C基因型 (3 7 7% )及B C基因型 (4 2 1% ) ,而持续应答率为 42 1% ,亦明显高于基因型C (14 5 % )及基因型B C (15 8% ) (均P <0 0 0 1)。结论 :B基因型抗病毒治疗应答率高 ,提示基因分型对抗病毒治疗的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