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血清总胆红素(P〈0.05或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复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分别为92.5%、90.0%、97.5%,对照组分别为90.6%、87.5%、8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常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为进一步应用GSH治疗病毒性肝炎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GSH和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两组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GSH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病毒性肝炎患者还应防治继发性感染,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  相似文献   

13.
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8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异甘草酸镁10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28例应用复方甘草酸苷120 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同时应用腺苷蛋氨酸1 g,静脉滴注,1次/d.两组总疗程均为9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0%(24/30),对照组64.3%(1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及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抽签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ALT、AST、TBI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双下肢浮肿,停药后自愈。结论异甘草酸酶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高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欧阳珊珊 《现代养生》2014,(14):157-158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对做好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应用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观察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和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达到90%,两组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还原型谷光甘肽(GSH)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病毒性肝炎患者还应防治继发性感染精心护理,诊疗操作尽可能做到无菌;在病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丹参注射液和异甘草酸镁治疗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组40例,异甘草酸镁组40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加用丹参注射液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丹参注射液和异甘草酸镁均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异甘草酸镁组较丹参组为优(P<0.05).丹参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异甘草酸镁组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改善肝纤维化的疗效优于异甘草酸镁,而异甘草酸镁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8.
徐国栋 《健康研究》2011,31(1):26-28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Type B,CHB)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双环醇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治疗的8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双环醇治疗.实验组采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疗程30d。对照组40例,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疗程30d。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胆红素(SB)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方面优于甘草酸二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