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魏某,女,65岁,退休。2013年5月14日初诊。失音10天。患者于2013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中午突发性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下午5时出现声音嘶哑,急至当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查体:左侧声带麻痹。辅助检查: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未示异常。甲状腺B超示:桥本氏病不排除。  相似文献   

2.
江娟娟  张波 《新中医》2004,36(11):64-64
导师谢强主任医师采用针药结合的保守疗法治疗慢性喉炎、早期声带小结等疾患颇具特色。兹将其治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喉喑治验     
刘宝 《江苏中医药》2012,44(3):51-51
喉喑是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疾病,笔者跟随导师临证期间,见其以益气健脾、调和荣卫法为主辨治本病顽症1例,获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熊某,女,69岁。2010年6月18日初诊。患者形体瘦弱,有心脏病、糖尿病病史,左腿行动不便,2月前曾入我院糖尿病科。1月前无明显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自拟开喑汤治疗喉喑 3 0例 ,获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 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1 4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1 6~ 5 0岁 ;病程半个月至 1 0年 ;全部患者均表现为声音不扬 ,甚至嘶哑失音 ,其中诊断为单纯性喉炎者 4例 ,肥厚性喉炎者 1  相似文献   

5.
喉喑是咽喉部的常见病,针灸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郭长青教授认为,治疗本病时首先要明生理,辨经络,治疗强调局部选穴结合辨证取穴,重视升提清气,对于难愈性及病程较长的疾病采用针刀代替毫针治疗,增强刺激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张燕龙 《四川中医》2010,(4):117-118
目的:观察消喑汤治疗喉喑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2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自拟消喑汤,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共观察9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42%,有效率97.92%;对照组治愈率25.00%,有效率70.8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喑汤治疗喉喑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正>女,43岁。2012年6月初诊。1 d前出现声音嘶哑并逐渐加重,后发声困难,诊断为左侧声带麻痹,给予相应治疗无明显缓解。刻诊:疲惫面容,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有呛咳、胸闷、乏力,睡眠欠佳,纳可,二便尚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位置低于右侧,吸气时左侧杓状软骨位置靠前,发声时移向右侧声带之后,声门闭合不全。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8.
9.
喉喑证治     
  相似文献   

10.
气虚喉暗为临床常见病,以声嘶旷日不愈,气短神疲为主要症状。对此,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34例,获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28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黄芪、党参各30g,白术15g,当归20g,陈皮、石富蒲各10g,炙甘草、升麻、柴胡各6g。加减:咽痛加银花12g,射干9g;咽于灼热加玉竹、麦冬各1%;气虚甚改党参为人参,并加重黄茂量。每日1剂煎服,5日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浓茶及辛辣油腻等物。3治疗结果经上述治疗,34例中…  相似文献   

11.
徐经世教授业医五十载,学验俱丰,根据前人治疗脾胃病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仅举几例,则可窥一斑而见全貌。  相似文献   

12.
方思远  方婷娜 《中医药通报》2008,7(4):51-52, 54
方振千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揭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方教授从事中医40多年,擅长治疗内科各危、重、疑、难疾病,疗效显著,现撷其治疗疑难重症验案3则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记述姜建国教授治疗湿疹反复发作16年案例、银屑病8年案例、痤疮20年案例、黄褐斑6年案例,各1例。从3个方面总结出姜老师辨治顽固性皮肤病的经验:辨证为主,参照病症特点,主张在辨证用方基础上,适当配合对病、对症用药;从毒立论,擅用虫类药物,认为皮肤病日久不愈,湿热、瘀血、痰湿等相互搏结成毒,单纯的祛湿、活血往往难有成效,运用虫类药,搜风攻毒,收效显著;依法伤寒,汤丸结合运用。临证不死守经方,然理法不离其宗,擅长运用《伤寒论》变法诊疗思路。取法仲景,治疗慢性发作性疾病多汤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徐璠 《国医论坛》2006,21(6):8-9
导师李守朝教授从医30余年,临证思路开阔,用药思路清晰,在治疗慢性疑难杂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疗效显著,尤其对重症大症,沉着应对,举重若轻,深得患者称誉.余随师临证以来,感受颇深,收获良多.兹举疑难症验案3则,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陈国权老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行医30余载,从事《金匮要略》教研30余年,在《金匮要略》脏腑相关的研究上造诣颇深。我们有幸跟随陈国权老师学习,现将跟师临证部分心得整理成文,与大家共飨。1皮肤瘙痒王某某,女,46岁,2006年7月4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咽喉源性咳嗽发病呈增多趋势,以冬春气候干燥时多见。患者咳嗽反复发作,多为刺激性干咳,伴咽喉瘙痒不适,或声音嘶哑,病程迁延。笔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自拟二冬清喉饮治疗咽喉源性咳嗽11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余随导师李守朝教授临证以来,亲历其治疗慢性疾病时,每可使重症减轻,轻症向愈,受益匪浅.兹摘录临证治验数则,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丁沛 《吉林中医药》2011,31(4):355-356
袁红霞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经验颇丰,擅长运用经方辨治脾胃及其它疾病。笔者日常跟随导师侍诊于侧,受益匪浅,今录其临床验案五则。1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痛案王某,女,62岁,于2010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为胃脘胀痛1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此症,现胃脘胀痛,喜温而按之不减,烧心,口苦,口臭,平素怕  相似文献   

19.
<正>张庚扬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分会委员,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汤方出自《伤寒论》,原治脾胃不和、寒热错杂的痞证,笔者将此方广泛用于消化系疾病中,每收显著效果,兹介绍典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