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鞍上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鞍上病变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CT、MRI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鞍上区病变32例,均行CT和MRI平扫并大部分增强扫描。结果32例鞍上病变MRI发生率100%,CT发现率93%,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29例。结论应用MRI检查技术是目前诊断鞍上病变最好的方法之一,大部分病例MRI优于CT。MRI以失状、冠状、轴位平扫加增强扫描为基础,必要时辅助特殊序列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大小、信号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鞍内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鞍内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MRI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鞍内病变46例,均行MR失状、冠状和轴位平扫并大部分增强扫描。结果46例鞍内病变MRI发现率100%,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38例。结论应用MRI检查技术是目前诊断鞍内病变最好的方法。以失状、冠状、轴位平扫加增强扫描为基础,必要时辅助特殊序列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大小、信号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眶上"锁孔"入路在治疗鞍上区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总结眶上锁孔入路在治疗鞍上区病变中的应用结果与经验。方法分析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由眶上锁孔入路治疗的28例胺上区病变患的病变情况。手术经过及术后处理等过程。结果 本组18例肿瘤患中,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5例;10例动脉瘤均成功施行夹闭术;随访4-30个月,术前9例有视力,视野改变,6例明显改善,2例好转,1例无变化。内分泌改变的8例中,有5例恢复正常,3例改善,术后3例发生尿崩,经药物治疗2周后痊愈。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切口小,但足以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且减少了脑组织暴露和手术创伤,是处理鞍上区病灶的理想手术入路之一。病灶主体位于鞍上区与周围组织粘连不太紧密的肿瘤或前循环动脉瘤可作为该入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4.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0):733-733
本书由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于春江教授、青年医师张宏伟博士编著,已于2007年8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临床神经外科医生的视角出发,将鞍区病变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全部手术患者均有病理结果,绝大多数病例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鞍上区脑膜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采用直视下、显微镜下二种手术方法行鞍上区脑膜瘤切除术。结果:直视手术组27例,肿瘤全切除18例,全切除率66.67%;显微手术组19例,肿瘤全切除17例,全切除率89.47%。28例经3个月~10年术后随访,平均4.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能正确辨认鞍上区肿瘤与周邻重要结构和血管的关系,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鞍隔脑膜瘤 (DSM)的分类、鉴别诊断、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DSM 12例 ,A型 8例 ,B型 1例 ,C型 3例。结果 由于DSM向下或向上压迫鞍隔 ,使鞍隔紧张而引起疼痛 ,故头痛发生率较鞍结节脑膜瘤高 ,并且缺乏尖细的“硬膜尾征” ;C型DSM与垂体瘤主要区别为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 ,常自一侧开始 ,视野缺损也不如垂体瘤典型 ,内分泌症状及蝶鞍改变较少 ,CT表现密度较垂体瘤高且均匀。 12例均行手术治疗 ,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4例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术中见肿瘤自下向上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 ,使视神经向外上方移位 ,而鞍结节脑膜瘤则是使视神经向外下方移位。结论 DSM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 ,可与垂体瘤及鞍结节脑膜瘤相鉴别 ,由于位置较深 ,手术较鞍结节脑膜瘤更加困难。分型有助于手术入路的选择 ,术中应注意视路、下丘脑等穿动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鉴别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32例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肿瘤大小2~6 cm,所有患者均有视力障碍,其中25例为非对称。手术均采用翼点经侧裂入路。结果25例获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术后视力改善16例,无变化10例,视力减退6例。CT、MR增强有助于鞍结节脑膜瘤与鞍上其他肿瘤的鉴别。结论诊断和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仍较困难,肿瘤与正常神经组织之间的蛛网膜屏障是手术的关键,严格地在其间分离使全切除肿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上区肿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介绍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 选择鞍上区10例脑膜瘤和3例垂体腺瘤,经眶上锁孔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对周围结构妥善保护。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92.3%),大部分切除1例(7.7%)。除1例有短期尿崩外,余病例无术后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对脑组织无效暴露少、牵拉轻、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神经外科已进入微侵袭神经外科时代 ,它要求神经外科手术精确化、微创化 ,并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1 7] 。最近十余年神经外科领域发展起来的“锁孔” (keyhole)技术 ,促使显微神经外科水平又有新突破[1] 。该技术在国外已成功用于颅内动脉瘤、颅底肿瘤和中线肿瘤的治疗[1 4 ,6 ] 。我院应用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技术连续治疗 9例鞍上区肿瘤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情况 :本组男 8例 ,女 1例。年龄 16~ 6 7岁 ,平均 4 0岁。病程 1个月至 5年 ,平均 2 5年。临床表现头痛 6例 ,视力障碍 7例 ,尿崩 4例 ,激素水平低下 3例…  相似文献   

10.
鞍区肿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区为颅内肿瘤好发部位之一,肿瘤种类繁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本院)收治了4例鞍区不同种类的肿瘤患者,本文就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学特征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颅内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影像组学(Radiomics)通过从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中提取高通量特征并加以数据挖掘,定量分析隐含在医学图像背后的人体分子与基因变化,可以解决肿瘤异质性的问题,可用于肿瘤鉴别诊断、分子分型、治疗方案选择、疗效检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辅助实现精准诊疗决策。但影像组学存在可解释性较差、重复性较低等不足,尚未在临床应用。近几年影像组学在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脑肿瘤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现就其在脑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鞍区病变有学者称其为垂体偶发瘤(pituitary incidentalomas),是指临床上无内分泌症状和体征而由于其他原因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一组鞍区占位性病变,1990年Molitch和Russell首次使用这一名词。目前,对于无症状鞍区病变的恰当评价和处理尚存一定的分歧,为提高对该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释“液-液平面”征象在鞍区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266例,进行MRI影像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本组266例中,垂体腺瘤209例(48例伴液平面形成,其中1个液平面24例,2个液平面9例,3个及以上液平面15例);颅咽管瘤35例;Rathke囊肿19例;垂体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1例.液平面发生率在囊性垂体腺瘤中为54.5% (48/88),明显比颅咽管瘤(2/35)、Rathke囊肿(1/19)等病变高(P<0.01),颅咽管瘤与Rathke囊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液平面”最常见于垂体腺瘤,尤其是伴多个液平面者,且以无功能型、促性腺激素型、催乳素型和多功能型垂体腺瘤多见.“液平面”常提示垂体腺瘤出血亚急性期.  相似文献   

14.
35例鞍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鞍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近4年来诊断和治疗的35例鞍区占位的临床资料。26例采用微创外科治疗,9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26例手术治疗病例中19例病变被完全切除或动脉瘤夹闭,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7例,术后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并发症。9例非手术治疗中好转6例。结论鞍区病变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是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鞍区非垂体瘤病变的临床诊治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鞍区非垂体瘤病变的临床资料,囊性病变86例、炎性病变4例、良性肿瘤56例和恶性肿瘤10例。临床表现以头痛(50.6%)和视野缺损(41.7%)最常见,内分泌改变以皮质醇增高(32.7%)和泌乳素增高(20.5%)最常见。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新发一过性尿崩13例,电解质紊乱8例,垂体功能改变3例。术后头痛与视觉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和73%,皮质醇增高和泌乳素增高缓解率分别为100%和77%。平均随访35个月,总体复发率为8.2%(13/156),病死率为0.6%(1/156)。结论鞍区非垂体瘤病变,术前鉴别诊断较困难,有一定误诊率。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症状缓解明显,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运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方法 对1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入路,分别在显微镜下和内镜下观察鞍上区和上岩斜区的显露结构和范围. 结果 (1)在不磨除颧弓上缘的情况下,内镜的引入使得颞下锁孔入路对该区域的暴露更为完全,可同时显露对侧的解剖结构,清晰显示深部穿支动脉.(2)动眼神经和后交通动脉间隙、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间隙是非常重要的解剖间隙.(3)后床突和岩尖的磨除有利于术野的暴露.(4)内镜下定位应采用多种定位标识联合使用.包括骨性结构,例如内耳道口等. 结论 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视野暴露更完全,创伤更小,实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7.
鞍膈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开并探讨鞍膈脑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8年间经手术厦病理证实的鞍膈脑膜瘤1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3岁。根据肿瘤与鞍膈的关系可分为3型,即鞍上型、鞍内型和鞍内鞍上型。10例均采用Yargil切口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10例中8例行肿瘤全切除,2例行肿瘤大部分切除,7侧痊愈,2例好转,仅1例死亡。结论:鞍膈脑膜瘤为发生于鞍膈及其附近的肿瘤,肿瘤可向鞍内或鞍上生长,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而内分泌功能障碍却很少见,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及磁其振成像(MRI)检查见鞍内用鞍上有肿块阴影,易误诊为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治疗有益于肿瘤全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7例鞍上和鞍内鞍上胶质瘤,并结合文献讨论了鞍区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例鞍内鞍上5例鞍上胶质瘤进行了次全或大部切除,术后给予放射及化学治疗,随访5月至5处,平均1.44年。结果 5例鞍上肿瘤术前后诊断一致,2你鞍内鞍上肿瘤术前分别诊断为垂体瘤和颅咽管瘤。全部7例病理诊断均为星形细胞瘤I~Ⅱ级。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至今全部存活。结论 鞍上胶质瘤可经CT或MRI诊断。鞍内鞍上胶质瘤易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颈髓炎性脱髓鞘病变和髓内胶质瘤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对22例颈髓炎性脱髓鞘病变、16例颈髓髓内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感觉异常[77.27%(17/22)和12/16]、肢体无力[72.73%(16/22)和10/16]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5.45%(10/22)和4/16]。颈髓MRI检查病灶≥3个椎体节段者分别占63.64%(14/22)和15/16,病灶平均长度为(3.41±1.74)和(3.59±1.28)个椎体节段;呈长T1[68.18%(15/22)和7/16]、等T1[31.82%(7/22)和6/16]或长T2信号[100.00%(22/22)和8/15],胶质瘤组尚可见混杂T1和混杂T2信号(3/16和6/15);脱髓鞘病变组患者病灶边界模糊常见[90.91%(20/22)],并以条片状和点状强化为主(13/16),而胶质瘤组则以局限性脊髓增粗(15/16)、脊膜增厚(14/16)更常见,呈块状或环形强化(12/16),且可见中央管周围脊髓组织受累(14/15),易发生颈髓囊性变或中央管扩张、出血坏死和帽征(7/16、5/16和4/16)。结论虽然任何单一临床和MRI特征均不足以鉴别颈髓炎性脱髓鞘病变和髓内胶质瘤,但不同特征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鞍膈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膈脑膜瘤(DSM)的分类、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12例DSM,其中6例为A型(鞍膈上垂体柄前),3例为B型(鞍膈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鞍膈下蝶鞍内),1例为D型(累及鞍膈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1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功能障碍。结论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及其手术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