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周波 《护理研究》2010,24(7):1717-1717
在腔镜手术中,少数病人腹部戳孔后戳孔处渗血不止,由于腹部特殊的部位,最简便有效的压迫止血法无法应用,给术者造成一定的困扰。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我们找到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陵武  李金明  刘琛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73-2074
[目的]探讨高龄(≥70岁)腹部手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高龄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病例资料,避开原有切口选择四戳孔法和三戳孔法,必要时采用开放法置入穿刺鞘,注重腹腔内粘连区的分离技巧.[结果]本组31例,其中28例成功完成手术,中转开腹3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严格注意适应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有腹部手术史的高龄患者行LC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间经过筛选的363例体型较瘦的胆囊息肉或无明显感染病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微创三孔打结法行LC,脐上缘戳第一孔(10 mm)置入腹腔镜视管,剑突下稍偏右戳孔(5 mm)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处戳孔(2 mm)为辅操作孔,应用自制的打结器结扎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部孔取出.结果 363例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时间及配合步骤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结论 对体型较瘦患者,微创三孔打结法LC安全、美观、可行,其护理配合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陵武  李金明  刘琛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8):862-863,86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高龄腹部手术史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资料,避开原有切口选择四戳孔法和三戳孔法,必要时采用开放法置入穿刺鞘,注重腹腔内粘连区的分离技巧。结果该组13例中11例成功完成手术,中转开腹2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严格注意适应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有腹部手术史的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赵丽华  周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59-6660
目的 寻找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脐部皮肤准备方法.方法 将120例急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运用三种不同方法 进行脐部皮肤术前准备,比较所用时间、局部皮肤反应及局部带菌情况等.结果 A组所用时间、局部皮肤反应和带菌例数显著低于B、C两组(P<0.05).结论 用碘伏消毒液浸润、擦拭的方法 对急诊腹部手术患者行术前脐部皮肤准备快速、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6.
陈燕  谈振华  郑照正  谢平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582-2584
目的:观察改良的双戳孔法腹腔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管置入联合腔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2例,经腹腔镜直视下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置入盆腔,并采用经皮穿刺套线针将其固定于前腹壁,最后建立皮下隧道.结果:所有腹膜透析管均成功置入,同时联合腔内固定可防范术后导管漂管,无感染、拔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的双戳孔法腹腔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管置入腔内固定术方法简便安全,定位精准,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的护理.方法选择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18例,配合医生采用介入技术置管;术后加强观察及合理用药,根据脓腔及引流情况,每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冲洗直至脓腔消失.结果18例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实、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的优点,是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的有效方法,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微创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芳  黄孚  林建华 《现代护理》2007,13(14):1307-1308
目的探讨微创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间经过筛选的363例体型较瘦的胆囊息肉或无明显感染病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微创三孔打结法行LC,脐上缘戳第一孔(10mm)置入腹腔镜视管,剑突下稍偏右戳孔(5mm)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戳孔(2mm)为辅操作孔,应用自制的打结器结扎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部孔取出。结果363例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时间及配合步骤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结论对体型较瘦患者,微创三孔打结法LC安全、美观、可行,其护理配合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CPR)方法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肺潮气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5~2009年行标准CPR 60 min后自主循环和呼吸均未恢复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16例,分别进行腹部提压、胸外提压和胸外按压CPR,测定并比较三种方法复苏时患者的潮气量.结果 与单一胸外按压比较,腹部提压、胸外提压CPR测得的潮气量均显著增高(P<0.01).与胸外提压CPR相比,腹部提压CPR能使复苏患者获得更高的潮气量(P<0.05).结论 腹部提压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并符合呼吸生理的有效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避开原有切口选择第一戳孔,必要时采用开放法置入穿刺鞘,注重腹腔粘连区的分离技巧。结果本组34例其中32例成功完成手术,中转开腹2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美容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经脐入路美容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配合,总结了手术室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配合经验.结果 42例经脐入路美容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的时间较常规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较复杂,但术中失血少,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好,无胆漏并发症发生,达到了脐部无明显切口瘢痕的腹壁美容效果.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术中及时调整手术床角度,熟悉仪器性能、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并严格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黎建青 《家庭护士》2009,7(18):1690-1690
腹腔冲洗是腹部手术常见的操作之一,平常开启500 mL生理盐水做腹腔冲洗,如果是腹腔化脓、出血较多等情况需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时,巡回护士需多次开启瓶装的生理盐水满足手术台上所需,操作较费时、费力.2006年1月开始,我科护理人员应用一次性连接冲洗管连接生理盐水做腹腔大量冲洗,临床应用简便有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超声监测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诊断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常规进行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能准确检测出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声像特征。结论 超声是监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有效简便的方法,为临床判断病情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手术具有腹壁戳口微小和远距离操作的优势,将其应用于两种或多种腹部病灶之间相距较远时联合手术,可以一次性处理同一专科不同脏器的病变,亦可以多专科合作处理不同专科疾病,充分体现其微创和美容的理念。本院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应用腹腔镜技术施行腹部联合手术137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景玲 《全科护理》2012,(34):3221-32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外科微创手术,通过在腹部开3个或4个0.5cm~1.5cm的小戳孔经过电视荧屏监控,将带有光导纤维的特殊导管和相配套的手术器械插入腹腔,解剖胆囊三角进行胆囊切除。经过多年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制双套管负压吸引冲洗引流术在腹部肿瘤手术后应用的护理.方法 对87例腹部肿瘤手术后采用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术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引流通畅.结果 87例均保持有效引流,无一例消化道漏及脓肿形成.结论 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术是治疗和预防腹部肿瘤术后消化道漏和感染的有效措施.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保持有效引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胆总管右侧壁戳孔线导改良T管引流法(简称线导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 采用线导法治疗的158例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随访3.8(2~5)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 术后亦无胆漏、无胆总管十二指肠瘘发生、无T管瘘管破裂、无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经胆总管右侧壁戳孔线导改良T管引流法安全、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一种在上腹部无手术瘢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新术式.方法沿脐左右缘各做一个10mm的弧形切口,各穿刺10mm trocar,分别供操作器械和腹腔镜进出,另在右下腹置入直径5mm加长抓钳用于牵引,用普通腹腔镜器械和电凝钩完成胆囊切除,最后从脐部取出胆囊.结果 共用此法手术32例,平均手术时间50min(30~70min),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粘连严重转常规三孔法手术,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2~5d).随访4个月~1.5年,右下腹戳孔愈合良好,脐部看不出手术瘢痕.结论 经脐及右下腹入路胆囊切除是可行的,可达到上腹部无手术瘢痕的目的,并且手术难度明显小于经脐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尿瘘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瘘尿生时,尿液会从引流管戳口处或伤口流(渗)出,导致患者局部皮肤潮湿.尿液刺激易造成周围皮肤潮红、糜烂,甚至影响伤口愈合.临床上常规方法是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戳口处及伤口渗湿的敷料,及时更换被服等.  相似文献   

20.
汪细芬  周雪珍  秦黎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18-1719
自腹腔镜问世以来,腹腔镜手术所特有的戳孔并发症也伴随出现。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戳孔并发症多为戳孔感染、出血及戳孔疝。随着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在临床得到日益广泛的开展,我们也观察到该类手术的戳孔并发症具有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