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成人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测量及股骨骨髓腔观测,为扁弧形长针的设计及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成人干燥股骨60根,平均分为2组,一组测量股骨长度、内外侧髁、内外上髁等有关数据,另一组测量股骨的密质厚度、髓腔内径及髓腔狭窄区、最远端断面皮质骨侧缘切线与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内侧髁宽度为(47.41±3.44)mm;股骨外侧髁宽度为(33.77±4.79)mm;股骨髁干角96.32°±2.30°;远端松质骨的长度为(50.00±7.90)mm;股骨干长度为(382±8.00)mm.成人股骨髓腔形态复杂,近远端呈漏斗状,而中间非松质骨部呈类柱体,中上段1/3部位最为狭窄,远端呈冠状面宽,而非松质骨部呈矢状面宽,且股骨髓腔具有一向前弧度.结论: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和股骨髓腔形态特点为扁弧形长针的设计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扁弧形长针其形态结构特点与髓腔顺应性好,可有效抗分离移位、抗旋转,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内固定器械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有研究表明股骨远端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设计参数多为参照西方人种数据,且其产品规格有限。 目的:对成年中国人中远端股骨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手术相关解剖CT数据进行数字化测量。 方法:选自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非膝关节疾患的成人CT连续扫描数据15例,利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立体图形中测量股骨远端宽;股骨外侧髁前后径;股骨外侧髁基底部宽;股骨外侧髁干角;自股骨大转子下缘5 cm至外上髁每隔5 cm划分为1段,共分为5段,分别测量每段中部股骨内外侧皮质及髓腔横径。 结果与结论:成年中国人中远端股骨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固定后,股骨远端左右侧宽分别为(84.80±1.27) mm和(84.60± 1.40) mm;股骨外侧髁前后径分别为(67.36±1.41) mm和(66.27±1.42) mm;股骨外侧髁基底部宽分别为(42.53±3.42) mm和(42.98±1.25) mm;股骨外侧髁干角分别为(7.58±0.69)°和(7.66±0.79)°,左右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关键词: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股骨远端;三维重建;设计参数;数字化骨科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03  相似文献   

3.
股骨尺骨骨髓腔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股骨、尺骨各30支的骨皮质厚度、髓腔内径、髓内针进入方向与髓腔中线的交点和夹角的研究,测出了髓腔的最狭窄点和狭窄区的范围。股骨在大转子外下缘与外上髁间距离的上1/4处开始狭窄,尺骨在鹰咀后缘中点与尺骨茎突间距离的上1/4处开始狭窄。髓内针进入方向与髓腔中线之间有一角度。本文测量数据为临床髓内针的选择、进针深度和进针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特点对于股骨假体的匹配和远期稳定性至关重要。但目前还没有基于三维CT多平面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研究。目的:分析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总体三维形态学特点,用以指导假体设计和手术操作。方法:50件(25对)正常国人的股骨标本,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对股骨标本进行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在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图像中选择标准化层面分别测量股骨前弓角、近段股骨髓腔长度、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的夹角(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以及股骨颈前倾角。应用Pearson二元相关分析明确以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近段股骨髓腔长度为(175.6±8.6)mm;股骨前弓角为(10.6±1.8)°;在经股骨距内缘层面、中份层面和外缘层面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分别为(12.7±1.2)°,(6.3±0.9)°,(0.3±0.06)°;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为(18.8±2.7)°;股骨颈前倾角为(11.0±2.3)°。相关分析表明股骨前弓角和股骨颈前倾角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14)。在矢状面上,由内侧向外侧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逐渐趋向一致。虽然在外观上近段股骨在干骺端部位存在后弓,但近段股骨髓腔的轴线为直线,近段股骨髓腔无后弓。提示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柄假体更能够适应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形态。干骺端髓腔内壁的较大倾角使其成为股骨近端应力承载的最重要部位,因此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应作为假体选择和术前计划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股骨上段X线解剖特征.方法拍摄36例正常维吾尔族成年人双侧股骨上段标准正位片,对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股骨头高、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8项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股骨上段各项指标间无侧别差异(P〉0.05);男、女性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高、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汉族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与外国人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结论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骨股上段结构有其特点,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合MRI对前交叉韧带(ACL)有关数据进行测量,为临床上ACL相关手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9具甲醛固定的无膝关节损伤的正常成人标本(左右两侧膝关节共18例)及15例膝关节MRI体检者的影像资料(影像结果均显示ACL正常),分别对其ACL宽度、长度,股骨止点到股骨外侧髁后缘的距离,胫骨止点到胫骨平台内侧水平距离,胫骨止点到胫骨平台外侧水平距离进行测量。结果 MRI测量的ACL长度、宽度,股骨止点到股骨外侧髁后缘的距离,胫骨止点到胫骨平台内侧水平距离,胫骨止点到胫骨平台外侧水平距离均短于标本测量的相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RI测量ACL所得的数据普遍小于实际测量数据,仅可以作为临床操作参考,仍然需要寻找规范化、精确化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CT三维重建辅助条件下测量股骨髓腔前弓形态的解剖参数,为设计适合国人的股骨柄假体提供依据.方法 对105例正常国人股骨进行左侧股骨全长扫描,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股骨髓腔前弓进行参数测量.结果 股骨髓腔长度、股骨前弓顶点至小粗隆平面长度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股骨前弓顶点的位置指数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股骨前弓相对曲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股骨前弓顶点的弓高和髓腔长度(弦长)无显著相关性(r=0.106,P=0.281).结论 男女性之间股骨前弓解剖形态存在一定差别,髋关节置换手术时应选择合适长度的股骨柄,并且有必要根据这些差别设计适合不同性别的股骨柄假体.  相似文献   

8.
掌骨,近节指骨骨髓腔的测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测量掌、指骨骨髓腔长度 ,观察髓腔形状及变化 ,为掌指关节假体的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2 0只手标本随机分为两组。 10只手从干骺端开始每隔 10mm进行横切 ,测量髓腔的冠状径及矢状径 ;其余纵切 ,测量髓腔长度及髓腔最狭窄处。拍摄 2 0只手标本X光片。测量Swanson假体柄及绞链区长度及宽度。结果 :掌骨骨髓腔形状男女及左右手无差别 ,髓腔长度大约为其全长的 3 /5 ,髓腔的狭窄段在全长中点近侧约 5~ 10mm处。指骨髓腔呈“喇叭型” ,长度同指骨无明显的比例关系。X光片测量结果基本同实际解剖测量相同。Swanson假体两端柄长度约为髓腔长度的 2 /3。绞链区长度稍小于1/2干骺端至掌骨头长度。结论 :掌指骨髓腔在中间较窄 ,两侧较宽 ,存在约 5~ 10mm的狭窄段。中间段髓腔形状五指各不相同。为设计国人掌指关节假体及改进Swanson硅胶假体提供参考数据 ,另外对于选择骨折内固定物及手术操作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时股骨上段髓腔的形态学变化,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依据。方法:160根股骨,每个标本分别拍照正位、侧位、45°内斜位和45°外斜位的X线片,记录Singh指数,测量股骨上段髓腔,研究Singh指数和股骨上段髓腔的关系。结果:Singh指数为7 ̄5的62个标本中髓腔扩大者6.5%(4),不扩大者93.5%(58);Singh指数为4 ̄1的95个标本中髓腔扩大者67.4%(64),不扩大者32.6%(31);Singh指数越大,股骨上段髓腔越窄,Singh指数越小,股骨上段髓腔越宽大;骨质疏松时股骨髓腔扩大是全方位的,其骨皮质吸收以髓腔内面明显。结论:(1)骨质疏松标本髓腔扩大峡部不明显,假体设计要考虑到峡部不明显时如何使股骨柄远端与股骨骨髓腔形态相匹配,对老年人可将柄下端适当加粗,以适应髓腔变化。(2)对骨质疏松老年人,选择假体前要拍照股骨全长的正、侧位及双斜位X线片,对髓腔形态有较全面的评估,以选择适合的假体。  相似文献   

10.
成人股骨骨髓腔影像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为研制新型股骨髓内固定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将 60支成人股骨干燥标本 ,拍摄标准的X线正侧位片 ,观察髓腔的形态 ,测量皮质骨的厚度 ,髓腔的横状径 ,矢状径 ,髓腔的轴线在不同节段与皮质骨内侧缘的切线形成的夹角等。结果 :正位片示髓腔呈“哑铃状” ,自上而下 ,横状径由大 (2 0 .0±0 .3 )mm变小 (11.1± 2 .4)mm ,再由小 (11.1± 2 .4)mm变最大 (3 2 .6± 5 .2 )mm。狭窄段横状径的直方图呈正态分布 ,均数为 (10 .7± 2 .0 )mm。侧位片示髓腔中上段的轴线与中下段的轴线所形成夹角为 (172 .2±2 .2 )° ,其夹角顶端距小转子下缘的实际长度为 (12 .8± 3 .0 )cm。结论 :①髓内钉不适合股骨中下段骨折的髓内固定。②组合式分叉防旋转的髓内钉适合股骨中下段的解剖学特点和力学要求。③顺行击钉 10~ 15cm处时 ,忌用暴力 ,减慢进入速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量了30块成人股骨的长度,骨髓腔长度及内径。骨髓腔的长度为28.86±2.79cm,其最狭窄部位在股骨中段,最小径为9.86±1.20mm。股骨长度与骨髓腔长度明显相关(P(0.001),回归方程为Y=-4.0543+0.8516X,为骨外科髓内钉术提供应用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透视下确定顺行股骨髓内钉大转子进钉点的技术方法。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6月选取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髋部湿标本8具,男5例、女3例,观察股骨大转子解剖特征,标记大转子上臀中肌、梨状肌的附着情况,观察股骨大转子嵴拐点凹陷、髓腔中轴线与梨状窝的解剖关系。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44例股骨转子间及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25~85岁,平均 (66.9± 15.7)岁。患者均行顺行髓内钉固定术,术中根据标本解剖中发现大转子嵴拐点凹陷和梨状窝的关系,非透视下通过手法触摸确定髓内钉开口位置。结果 尸体标本解剖研究发现,股骨大转子在与股骨颈结合部形成一个向外侧凸出类似“C”形的山嵴样结构。股骨大转子嵴呈后方高、前方平坦下降似斜坡样结构,中间凭借手指就可以感觉有一个类似拐点的凹陷切迹。臀中肌附着在大转子嵴的外侧部分,梨状肌腱附着在大转子嵴拐点切迹的内侧部分。梨状窝就是梨状肌附着点的骨质凹陷,梨状窝基本位于髓腔中轴线上、大转子嵴拐点凹陷的内侧。44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中无法满意确定骨折近端髓腔朝向,开口过程中采用X线透视检查髓腔开口器的方向;43例均在非透视的情况下将髓内钉导针置入髓腔,髓内钉均置入良好。术后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8.4个月;除1例股骨干骨折愈合迟缓,动力化后愈合外,其他患者均愈合良好;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髓内钉松动、股骨头切出等并发症。结论 在股骨干和股骨转子区骨折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术中,非透视下通过手法触摸,可以利用大转子嵴拐点凹陷切迹代替梨状窝参考定位,确定髓内钉开口位置,避免反复透视,降低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髋前外侧肌间隙手术入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2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模拟髋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  结果    臀中肌阔筋膜张肌间隙髂嵴附着处距髂前上棘距离(5.13±0.52)cm(4.25~6.30 cm),在该间隙内常见臀上神经最下支以及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穿过,臀上神经最下支穿臀中肌阔筋膜张肌间隙处至股骨大转子外侧最凸点距离为(8.15±0.67)cm(7.13~9.56 cm);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走行至该间隙处距离股骨大转子外侧最凸点距离为(5.57±0.39)cm(5.05~6.62 cm)。  结论    髋前外侧肌间隙入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安全、暴露充分、软组织损伤小等特点,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 ,2 9岁。因左股骨下端外髁术后 9个月伴疼痛入院。 9个月前在外院行“左股骨下段外髁骨病灶清除术并植骨术”。查体 :左膝关节活动障碍 ,左膝外侧稍肿胀 ,局部皮温高 ,无静脉怒张 ,有一约 5cm手术瘢痕。X线片示 :左股骨下端外髁一大块骨质破坏区 ,骨皮质消失 ,其内可见小斑块状骨密度增高影 ,后侧可见一 3cm× 4cm软骨组织块影。ESR 8mm/ 1h ,碱性磷酸酶 6 4 6U/L(参考值 30~ 130U/L)。行骨肿瘤瘤段切除、异体关节成形术。病理检查 送检左股骨下段长 14 5cm ,瘤组织占据大部分骨髓腔 ,切面呈灰白淡黄色 ,局部凸入软组织部分…  相似文献   

15.
股骨上段髓腔径线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设计符合国人股骨髓腔形状的人工股骨柄提供股骨上段髓腔几何形态学基础。方法:成人股骨标本共160根,每根标本分别拍照正位、侧位、45°内斜位和45°外斜位的X线片。对小转子顶点上方20mm(D)、小转子顶点(E)、小转子顶点下方20mm(F)、峡部近端(L)、峡部(G)和峡部远端(M)处各平面髓腔各径线进行测量。结果:所测结果均符合或接近正态分布。股骨头位置在小转子顶点上方(47.3±5.9)mm;各处髓腔宽度:D(40.2±4.5)mm,E(23.4±3.6)mm,F(16.8±2.8)mm,G[内径(10.0±2.6)mm,外径(24.0±2.6)mm];L及M在小转子顶点下方(68.5±12.1)mm,(144.4±17.5)mm处;G在小转子顶点下(103.9±14.3)mm处;在相同平面,各径线的相关系数为0.239 ̄0.802。结论:西方人的髓腔较国人的大,进口假体与国人有时难以匹配,或术中需要将髓腔扩大,以适应假体大小。峡部只是在正位片上显现,其前后径及双斜径并无明显变窄。同一平面髓腔各方向径线呈高度正相关,选择及设计假体时应遵循此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 作者对100例成人髌骨在膝关节正位X线片上进行了测量,测量方法是:1.作股骨下端关节面的切线(即内外髁下极两点的连线)。2.从髌骨底边缘最远点作股骨下端关节面切线的垂线。垂线长度为髌骨高度。文章认为正常成人髌骨高度为42—60mm之间,平均值48—53mm,大于60mm为高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临床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 (1)男女性股骨标本各30根,测量股骨髁宽、内侧髁宽、外侧髁宽、内侧髁前后径、外侧髁前后径、股骨内侧髁倾角、股骨外侧髁倾角等数值。(2)X线摄片30位正常成年志愿者股骨,进行冠状面上角度测量。结果股骨髁宽、内侧髁髁宽、外侧髁髁宽、内侧髁前后径、外侧髁前后径等值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同性别内侧髁倾角明显大于外侧髁倾角(P<0.01)。股骨干与股骨远侧段之间的夹角、股骨干与股骨近侧段之间的夹角、股骨干与膝关节面之间的夹角存在性别差异(P<0.01~P<0.05)。股骨远侧段与股骨近侧段的夹角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动力髁螺钉手术中应注意股骨髁形态的性别差别和股骨远侧段存在的弯曲,以提高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测量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形态的优缺点,探索其胫骨髓腔形态学特点。 方法  取30例小型猪胫骨,分别予X线、CT三维重建、实物标本测量髓腔长度、髓腔最狭窄点水平径线长度、髓腔弧度,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1)小型猪胫骨髓腔近段三角形,远段椭圆形,中间为过渡形态;髓腔全长:X线(11.75±0.58)cm,CT(11.58±0.55)cm,实物标本(11.70±0.65)cm,P=0.524;最狭窄点水平正位径线长度分别为(0.88±0.08)、(0.84±0.06)、(0.85±0.07)cm,P=0.032;髓腔弧度分别为(26.89±0.50)°、(26.06±0.49)°、 (26.50±0.42)°,P=0.106。 结论  (1)CT三维重建测量更接近实物标本测量,精确性高于X线,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2)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长度适中,形态与人相似,适于设计新型可控微动胫骨髓内钉。  相似文献   

19.
背景:长骨硬化性骨髓炎治疗时,大切口硬化骨切除可能做到病灶彻底清除,但引起骨不连对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目的:探索应用外固定支架并微创扩髓钻孔减压修复15例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在坚强固定及有效减压双重作用下的骨愈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5例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依据X射线判定的病灶范围和位置,设计好外固定支架。将髓腔向远近端打通,同时病骨表面闭合用小电钻多处开洞,股骨前外侧,长轴钻孔两排,行距约1.0 cm,孔距0.5 cm,深度约相当于髓腔中心略深,长度为病变的长度,扩髓切口处局部用敏感抗生素浸泡及骨髓腔闭式引流5 min,膝关节屈曲90°位,股骨前外侧病灶两端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平行固定。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28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0例患者治愈,4例显效,1例无效。显效患者固定后患肢疼痛,窦道口流脓症状明显好转,外固定架取出后6周出现肢体原切口周围疼痛症状,抗菌药物静点2周症状消失;无效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轻度受限。与固定前相比,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固定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说明应用外固定支架并微创扩髓钻孔减压修复股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可以取得固定坚强减压有效的作用,有利于骨愈合。  相似文献   

20.
28例股骨下端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下端骨折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特点,可分为股骨髁上骨折、双髁骨折、单髁骨折和股骨下端骨骺分离。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并不满意。我院从2002年5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股骨下端骨折28例,分别使用股骨下段解剖钢板、动力髁部螺钉、逆行交锁钉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