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患者资料,探讨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高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3月医院收治的3月龄~5岁腹泻婴幼儿病例782例,其中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153例,采用胶体金法进行(RV)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9.9%,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49.0%;11月份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是11月至次年3月份中最高的月份,分别为44.5%、54.5%;6月龄~1岁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44.6%,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63.2%,随着年龄的增长RV的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 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轮状病毒疫苗对预防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300名年龄为2个月~1岁的健康婴儿分为两组,疫苗组(n=150)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非疫苗组不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跟踪随访两组婴儿,比较两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严重病例比率及住院治疗比例.结果 疫苗组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率为11.27%,严重病例比率为4.93%,住院治疗比例为7.04%;非疫苗组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率为27.74%,严重病例比率为13.87%,住院治疗比例为16.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1.11、6.59、5.58,均P<0.05).疫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轮状病毒疫苗可减少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减轻病情的严重性,减少住院比例,且使用该疫苗较为安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减轻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及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去乳糖饮食的疗法。方法:采用班氏改良法检测粪便中乳糖的含量,采用EL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观察去乳糖饮食疗法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结果:婴儿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66.67%;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0.73%,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0.00%;两个年龄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疗法有效率为96.1%,低乳糖饮食组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有效率为35.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时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很高,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时乳糖不耐受给予去乳糖饮食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60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P<0.01).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可致心肌损害,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治疗同时注意保护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5.
1982年5月1日~1983年4月30日,对合肥市五所托幼机构2个月~7岁儿童肠炎发病情况的纵向观察知病原学检查结果,计算出轮状病毒肠炎的年发病率4.40%(30/682),细菌性痢疾加沙门氏菌肠炎的年发病率为1.76%(12/682)。6~11月龄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最高,此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5岁以上儿童中未发现本病。轮状病毒肠炎的流行季节在冬季,12月份发病率最高,而夏季(5~8)发生的肠炎病例中无一例检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为秋季腹泻,经粪口传播或呼吸道传播而致病,6个月~2岁婴幼儿多见.轮状病毒是其最常见的病原菌,该病的治疗以补液、补充电解质、纠酸、退热等综合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科用去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以探讨其疗效及对病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对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2011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例,其中8例为医院感染病例;自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疑似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隔离,入院后24 h内轮状病毒肠炎抗原主动筛选,期间对102例患儿主动筛选,共筛选出13例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病例,并对确诊患儿严格落实隔离措施.结果 实施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前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8%,措施落实后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主动筛选、严格落实隔离、消毒措施能有效预防与控制轮状病毒肠炎在新生儿室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病区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发生的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该院儿科病区共有住院患儿4293人,发生轮状病毒性肠炎4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医院感染率为1.1%;全部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男性患儿的感染率为1.2%,女性患儿的感染率为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为高发期,占发病总数的85.7%;发生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入院时的基础疾病87.8%为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吸道感染患儿的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感染率为1.7%,下吸道感染患儿的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感染率为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人群主要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秋冬季高发。要降低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生率,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规律及特点.方法:对156例经大便抗原检查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病例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以及肠外并发症等几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年龄:2岁以下占94.49%,其中3~15月占72.44%.发病季节:11月份、12月份发生人数占全年病例的51.22%.有29.49%的患儿伴有呼吸道症状,有16.67%的患儿肝功能异常,有5.13%的患儿并发脑炎.结论:本组资料显示:3~15个月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比例较大,11~12月份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人数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比例比其它月份大,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23例轮状病毒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占2年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息儿的3.7%(23/621).惊厥可发生于腹泻前后,以发病后前3 d最多,占87.0%(20/23),持续...  相似文献   

11.
莪术油治疗小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导致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在我国,病毒性腹泻占 40%,其中主要是轮状病毒[ 1].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生命.近年,我院儿科采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2.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损害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入院后当日即采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代谢性酸中毒、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发生心肌损害68例,发生率为85.0%.表现为CK-MB增高的心肌酶谱异常62例(77.5%),心电图异常37例(46.2%).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与患儿年龄、性别、发热、呕吐、脱水、酸中毒、呼吸道感染均无显著相关性,在早期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应及早做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减少和避免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轮状病毒一直被认为是局限于肠道内,然而不断有轮状病毒肠炎病程中出现各种肠道外脏器损害的报道.我们对2002~2003年收治的83例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了分析,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在小儿肠炎患者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为小儿肠炎病因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300例小儿肠炎患者,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95例患儿检测轮状病毒为阳性,阳性率为31.67%,其中9~12月份阳性率为46.09%(53/95),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及1~2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8.75%,44.21%,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次数>6次、体温>38℃、重度脱水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0.30%和43.50%,显著高于其他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肠炎主要是在秋季和冬季,6个月~2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轮状病毒检测对婴幼儿肠炎的诊断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症状以呕吐、腹泻、发热为主,近年来有报道发现,轮状病毒为全身性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1].为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本文对16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了心肌酶谱的检测及分析,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时间与预防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跟踪随访512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婴儿,比较不同时间接种疫苗的婴儿发生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不同月份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2、9月份发生率最高,3、4、5月份次之,6、7、8月份最低.结论 接种时间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效果有显著影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7、8月份.  相似文献   

17.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影响着小儿的身体健康,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气脱液竭,甚至亡阴亡阳,危及生命.其原因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感受外邪所引起.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机理的认识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饮食与临床疗效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饮食疗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68例轮状病毒肠炎按不同喂养方式随机分为4组,在其他治疗方法相同情况下,两两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营养状况恢复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止泻天数明显短于其他组,体重降低程度比其他组低(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宜早期喂养,以母乳喂养最佳.  相似文献   

19.
罗用 《现代保健》2010,(2):13-14
目的 研究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获得较佳疗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感染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关系。方法对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大便sl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测定,按照是否合并肠道外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血清IgA、补体C,明显降低:结论婴幼儿患轮状病毒肠炎时机体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补体C3参与了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感染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