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州市2003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气候温和,2003年报告间日疟原发病例7例(包括1例复发),表明温州地区仍是疟疾流行地区,流行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建立疟疾流行的预警监测体系,防止疟疾在温州地区再度流行泛滥极为重要。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惠州市疟疾流行与监测情况调查分析,总结该市20052007年疟疾防治经验。评价该市在控制疟疾流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20052007年疟疾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三热”病人与流动人口的监测登记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全市共发生疟疾42例,未发生局部暴发流行和本地恶性疟病例。结论在疟疾基本控制期间以加强基层镜检站的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和开展“三热”病人血检为主的监测工作,是控制疟疾传播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疟疾流行态势。方法:分析各县(市)疟疾疫情报告。结果:全省疟疾流行可分为4个时期,即暴发流行期(1971~1977)、流行期(1978~1986)、基本控制期(1987~1992)、流行稳定期(1993~1997)。经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疟疾流行期及不同媒介地区,随着发病率的不同,疟疾病人分布范围及发病高峰日、流行期亦不同。结论:27年间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并形成一定的周期性,年均下降速率为27.07%。  相似文献   

4.
2001年广西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001年全区疟疾防治效果、流行趋势、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治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2001年疟疾监测结果和调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01年全区疟疾发病率、居民原虫阳性率分别比上年降低21.74%及16.67%,91.49%的当地感染的病人分布在山区县,86.02%的病灶村为1例病人。流动人口检出疟疾病例数占各类人群血检检出疟疾病例总数的87.89%,外出回归人员检出病例中84.79%的病人从事与野外作业相关的工种。结论:全区大部分地区为低疟区,局部地区疟疾传播仍未阻断。流动人口和山区复媒地区是当前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阳山县地处粤北石灰岩地区,是历史上疟疾流行比较严重的县。1954年发病率高达339.312/十万。经大规模群防群治,1979年发病率已降为0.5/十万以下,80年代已达到基本无疟。1985年,省卫生防疫站组织专家考核验收。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部颁标准。1986年至1995年。坚持10年灭疟监测,未发现本地疟疾流行,巩固了灭疟成果。监测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苏北水网地区疟疾10年监测结果江苏省建湖县卫生防疫站224700潘先之,左一峰建湖县隶属盐城市,地处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下辖18个乡镇,人口80万,系不稳定性间日疟区,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暴发流行时全县疟疾发病率高达20.13%,由于及时采取"两...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疟疾流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建立江苏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和疟疾流行GIS模型,对江苏省的疟疾流行区进行空间分析。方法 在ArcView3.0a软件中建立江苏省疟疾流行病学GIS数据库,从世界粮农组织的FAOCLIM气象资料库中提取出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气象数据,计算疟原虫生长发育累积度-日(TGDD),在Arc View3.0a软件支持下对TGDD进行空间分析。结果 获江苏省疟疾TGDD预测分布图,江苏省疟疾流行的程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轻,并可分为3个地带;获江苏省14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布图,江苏省中部、西部地区疫情较重,江南太湖流域的苏、锡、常地区、南通及江苏北部边界少数县疫情较轻,其他地区的发病率介于两者之间,江苏省14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布图与江苏省疟疾TGDD预测分布图基本吻合。结论 基于TGDD的GIS预测模型可应用于江苏省疟疾流行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德清县历史上原是疟疾流行甚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解放后,曾发生过3次大流行,1954年发病率27.95/10万:1963年发病率达78.27/10万;1970年发病率21.33/10万.1989年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实地考核,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0年起进入监测阶段,现将德清县1990~2006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疟疾暴发点后续监测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浙江省2个疟疾暴发点的5年后续监测资料,分析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适宜的疟疾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个疟疾暴发点发生后的监测结果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个暴发点2005—2009年报告疟疾病例34例,其中三都镇21例疟疾病例全是本地感染病例,洪合镇13例病例有2例本地感染病例;发热患者血检8681人次,检出25例疟原虫阳性。结论 5年监测数据显示疟疾发病数和监测媒介密度呈下降趋势,但因当地仍有疟疾传播,应继续加大疟疾监测力度,促进疟疾消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3类不同疟疾流行区1999-2008年疟疾监测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和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区)3类不同疟疾流行区1999-2008年疟疾监测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分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8年广西区3类不同疟区51个县(市)当地居民发热病例、流动人口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检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10年间黔桂交界地区12个县、中越边境地区8个县和消除疟疾地区的31个县3类疟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例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148%(215/1450957)、0.0015%(12/811810)和0(0/276859);外出回归人群阳性率分别为3.1532%(360/11417)、2.0206%(290/14352)和0.2865%(424/148008);外来人群血检阳性率为0.1710%(85/49699)、0.1955%(31/15860)和0.0899%(70/77856)。共检出疟疾病例1487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5.27%(227/1487),外出回归感染病例占72.23%(1074/1487),外来病例占12.51%(186/1487)。3类疟区重点人群IFA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078%(102/33134)、0.2392%(69/28843)和0.0283%(37/130828)。结论广西区3类疟区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当地传播病例主要集中在黔桂交界12个县和中越边境8个县,消除疟疾的31个县无病例分布,人群抗体水平与疟疾流行程度相一致。应继续加强对3类不同疟疾流行区的监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广西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巩固防治成果,探索本地区疟疾流行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疟疾防治与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2004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特征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疟疾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方法 从建国初期始 ,详细阐述了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相应防制措施 ,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疟疾发病 ,控制其暴发流行 ,直至达到基本消灭 ,嗣后进入监测阶段。结果 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采取卓有成效的监测措施 ,使疟疾疫情始终保持稳定 ,巩固了疟防成果。结论 疟疾防制工作只要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即能降低其发病 ,疟防成果即可得到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茂名地区疟疾人群流行特点,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防治策略,我们对茂名市1985年到1996年的疟疾流行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罗湖区疟疾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防治经验,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订正数据及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和探讨罗湖区1984-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的0.16/10万,下降幅度为99.97%,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平均发病率比值为0.29:1.4-10月占总发病数的82.9%,男性占发病总数的83.32%,15-39岁占发病数的87.9%,民工占75.9%。结论:自1984以来,伴随经济开发而发生的疟疾流行经历了爆发,控制和基本消来阶段,其发病,控制动态与当地经济开发动态和疫情防制动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的了解疟疾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预测预报流行趋势,评价防治效和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及与疟疾流行有关的因素。结果监测区内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显示我省单一中华按蚊媒介地区疫情报告数字下降是可信的。豫南复媒介地区信阳、南阳发病占全省80%左右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及媒介按蚊种群数量等因素有关。结论我省今后疟防工作重点仍是豫南区。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1996—1999年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是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流行区,疟疾发病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1/万以下。在桂东县、洞口县、新化县和岳阳县4个流行病学监测点,从1994年开始,应用已获卫生部科技二等奖的“中华按蚊单一媒介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流行病学特点和监测方法研究”协作课题成果提出的新的疟疾监测方法,来了解我省疟疾的疫情动态、摸清疟疾的流行状况、预测发生发展趋势,达到净化疟区的目的。现将1996~1999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方恶性疟疾现状和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南方恶性疟疾现状和流行特征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海口570203)蔡贤铮恶性疟在我国流行历史久远,流行地区较为广泛,云贵、两广和闽台一带,自古就被称为“瘴疠之乡”。50年代调查表明,在北纬33°以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恶性疟疾,愈往南疟疾流行则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8-2012年疟疾监测结果与疫情流行特点,为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深圳市2008-2012年"三热"病人血检监测及疟疾疫情报告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全市血检监测"三热"病人93 048人次,平均年血检率为1.7‰。5年累计报告疟疾170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31/10万。其中间日疟128例,输入性恶性疟42例。本地病例数逐年下降,至2011年后未再有本地病例报告;输入性疟疾119例,占病例总数的70%。按地区分,报告病例数前三位依次是龙岗区(86例)、罗湖区(35例)和宝安区(28例),其次为南山区(14例)和福田区(7例)。发病时间动态分布显示每年的6-10月为发病的高峰期。青壮年发病为主,20~39岁年龄段发病114例,占病例总数的67.1%。病例男女性别比为5.3:1。往来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和商务人员为高危人群。结论近年来深圳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但输入性恶性疟增加,应加强监测与防控。实施以输入性疟疾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非稳定性间日疟地区,灭疟后期在疟疾流行季节开展医疗门诊“三热病人”血检疟原虫,能较易发现原虫阳性病例;进行重点人群带虫率及学生荧光抗体调查,作为灭疟后期追查传染源和病灶点,评估疟疾流行程度和抗疟措施效果,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及时发现、根治现症病人,开展流动人口监测管理,能有效地阻止疟疾传播。  相似文献   

20.
1998年贵州省疟疾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全省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掌握流行分布及变化,评价当年疟防措施效果并为次年防治提供根据。方法 汇总1998年全省疟疾监测与防治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监测对象发病率变化与疟防措施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