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理。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4个2型糖尿病家系、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4例正常对照者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第17及20外显子的变异。结果 17外显子1008位甘氨基(Gly)的GGC→GGT多态性频率在2型糖尿病家系及群体分别为18%和29.4%,而正常对照组为9.3%(χ^2=12.7133,P〈0.0005)。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人群胰岛素受体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用聚合链反应及单链构型多态性技术分析52例Ⅱ型糖尿病(NIDDM)者及54例正常对照组胰岛素受体基因第17及20外显子的变异。结果显示:外显子17的1008位GGC-GGT多态性频率在NIDDM组为29.4%,而在正常对照组为9.07%(X^2=10.02,P〈0.005).外显子20的1169位甘氨酸多态性GGT→GGC在NIDDM与正常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15.4%和3.7%(X^2=4.37  相似文献   

3.
大黄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后水平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中成  刘志诚 《医学综述》2002,8(3):166-167
2型糖尿病 ,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目前研究认为有两方面内分泌功能障碍 ,即胰岛素 (INS)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INSR)。自1942年Himsworth和Kerr首先研究胰岛素敏感性以来 ,1970年Shen证实了NIDDM患者存在着严重的INSR ,1988年Reav en提出著名的“X综合征”的概念 ,这些对NIDDM机制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研究发现NIDDM患者普遍存在INSR ,是NIDDM的一个特征性改变。产生INSR的机制十分复杂 ,按受体的不同水平分为受体…  相似文献   

5.
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提取DNA,以胰岛素基因5‘-末端上游的某一DNA序列为引物,对特定的靶序列进行体外扩增,即TaqDNA聚合酶链反应,将其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在紫外分析仪下观察结果并与正常人对照,发现1例NIDDM的M患者胰岛素有所改变,提示此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基因改变可能是导致NIDDM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参照Gambhir等人的方法,建立了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IR)的放免测定法,并检测了30例正常人和3O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IR的数目及平衡解离常数: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IR数目下降,而平衡解离数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Ji L  Han X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0):774-775
目的了解磺脲类药物受体(SUR)基因与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位于SUR基因第22外显子及第24内含子的多态性位点同中国人NIDDM的相关性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SUR基因第24内含子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人NIDDM人群中显著增高(68%比55%,P=0007),且“cc”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亦在NIDDM人群中显著增高(419%比277%,P=0013,OR=439,CI:15~127)。结论SUR基因的多态性与不同人种的NIDDM具有相关性,提示该基因在NIDDM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中国人2型糖尿病与线粒体变异的关系。方法针对已经报道的线粒体基因的高发突变区(mt3153-3551)近400bp的片段在中国人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群体及12个母系遗传的2型糖尿病系中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研究,发现异常构象再进  相似文献   

9.
10.
家庭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家系调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索家族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遗传方式。方法 按WHO标准,诊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NIKKM先证者100例,同时随机寻找与先证性别相同、年龄相当的群体100个,分别进行三代家庭史和血统成员的调查研究。检查空腹血糖、糖基化 红蛋白、血脂及血浆胰岛素,部分成员作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家族性糖尿病家系组糖尿病患病率是群体患病率的26倍(34.3%对1.3%);先证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高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压液相分离及荧光法测定48例2型糖尿病病人和25例正常人的血浆Hcy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浆Hcy水平高于无糖尿病肾病者;合并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血浆Hcy水平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者。结论 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 β3 AR基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家系遗传中的规律。方法 :运用PCR RFLP技术分析了 8个肥胖伴糖尿病家系的 β3 AR基因外显子 64位色氨酸 /精氨酸 (tryptophantoarginineTrp64Arg)多态性。 结果 :β3 AR基因与肥胖进行连锁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 ,单个家系 (家系 3 )最大LOD值为 3 .88510 9(θ =2 0 .0 0 0 0 0 )。将 β3 AR基因与 2型糖尿病进行连锁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 ,单个家系 (家系 2 )LOD最大值为 0 .2 2 2 3 3 6(θ =0 .0 0 0 0 0 0 ) ,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 ,单个家系(家系 4)LOD最大值为 0 .80 5 0 0 3 (θ =0 .0 0 0 0 0 0 0 )。结论 :Trp64Arg多态性改变是部分家系肥胖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根据WHO DIAMOND计划,采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1989~ 1996年武汉市区 0~14岁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了流行病学双向性前瞻调查。结果表明,其平均年发病率为0.4672/10万/年(男性 0.4526/10 万/年、女性 0.4828/10万/年),按年龄构成际化后的标化率为 0.4798/10万/年(男性0.4621/10万/年、女性O.4988/10万/年);男女性发病率比约为0.94。年度发病率呈现波动,1990和1993年最低(0.2492/10万),1995年最高(0.8721/10万)。两个来源共同登记的确定水平为90.90%,预计年发病率为 0.4983/10万(95%CI=0.4441/10万~0.5526/10 万)。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武汉市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InsR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InsR底物-2(IRS-2)表达的改变,研究花生油对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Ins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花生油在防治糖尿病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2型糖尿病组(T2DM组)、2型糖尿病给予2mL花生油组(T2DM+2mL组)及2型糖尿病给予5mL花生油组(T2DM+5mL组)。其中C组大鼠给以正常饮食喂养,其他3组大鼠给以高脂饮食喂养。2个月后,按25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成2型糖尿病模型,T2DM组、T2DM+2mL组及T2DM+5mL组大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糖尿病造模1个月后处死全部大鼠,行脑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InsR、IRS-1和IRS-2的表达。结果①T2DM组大鼠海马CA1区InsR表达比C组明显降低(P<0.05),T2DM+5mL组大鼠海马CA1区InsR表达明显高于未给予花生油的T2DM组(P<0.05)。②T2DM组大鼠海马CA1区IRS-1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T2DM+2mL组及T2DM+5mL组大鼠海马CA1区IRS-1表达均明显高于未给予花生油的T2DM组(P<0.05)。③T2DM组大鼠海马CA1区IRS-2表达比C组明显降低(P<0.05),T2DM+5mL组大鼠海马CA1区IRS-2表达明显高于未给予花生油的T2DM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存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障碍,这可能是2型糖尿病脑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花生油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区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因此,花生油具有一定的保护大鼠糖尿病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技术对4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31例NIDDM合并心肌梗塞(MI)患者及13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进行探测。结果:NIDDM合并MI组ACE基因I/D多态中的缺失型(DD)频率(0.42)明显高于NIDDM组(0.14,P<0.05)及正常对照组(0.17,P<0.05),正常对照组与单纯NIDDM组ACE基因I/D多态基因型分布比例相近似。结果提示:NIDDM的发生与ACE基因I/D多态无关,ACE基因多态中DD型是NIDDM患者心肌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因肝脏等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下降导致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受损的一种病理性反应。IR作为2型糖尿病典型的病理特征,其发病机制是抗糖尿病研究的焦点。本文就糖尿病状态下的糖代谢、脂代谢、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炎症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机体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采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脂肪细胞INSR mRNA表达,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S、FINS、ISI、Homa—IR水平显著上升(P〈0.01),INSR基因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优降糖组和针刺组FBS、FINS、ISI、Homa—IR显著下降(P〈0.05,或P〈0.01),I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优降糖组比较,治疗后针刺组FINS水平显著降低,J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T2DM大鼠存在脂肪细胞,NS尺基因表达低下,针刺和优降糖均可上调T2DM大鼠脂肪细胞INSR基因表达,针刺改善T2DM大鼠脂肪细胞INSR基因表达的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19.
左旋肉碱在超重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超重 2型糖尿病病人体脂、血脂和血糖调节等作用。【方法】随机双盲对照以 5 0例 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进入左旋肉碱治疗组 (用药组 )或安慰剂组 (对照组 ) ,左旋肉碱用量为每日 3g,连服 3个月。【结果】 用药组病人总体脂肪百分数从治疗前 35 4%± 7 1%降至 32 9%± 6 9% (P <0 0 1) ,躯干脂肪百分数从 33 2 %± 6 7%降至 31 8%± 6 3% (P <0 0 1) ,腹围 /臀围比从 0 99± 0 18降到 0 95± 0 16 (P <0 0 1) ,血清甘油三酯从治疗前 (4 0± 1 6 )mmol/L降至(2 6± 1 2 )mmol/L(P <0 0 5 ) ,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型、载脂蛋白、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在治疗前后无变化。对照组未见相应改变。【结论】左旋肉碱可促进超重 2型糖尿病病人脂肪代谢 ,增加脂肪组织的利用特别是腹部脂肪 ,并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从而可能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