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外科赵文新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陈红,邱晓明指导陈大良甲状腺癌为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应用PCNA表达探讨细胞增殖状态以及肿瘤预后等方面工作,国外已有很多报道[1~5]。Shim...  相似文献   

3.
细胞增殖活性及形态计量学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泊涛  郑洪  李德祥 《贵州医药》2003,27(1):5-7,F002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对 15例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和 15例乳头状腺瘤、15例滤泡状腺瘤的PCNA指数 (PI)进行检测 ;用图像分析技术 ,对其 10例乳头状癌、10例滤泡状癌和 10例乳头状腺瘤、10例滤泡状腺瘤的细胞形状因子 (FC)进行测量。结果甲状腺滤泡状癌的PCNA指数(PI)和细胞形状 (FC)分别为 0 .38± 0 .2 4和 0 .85 6± 0 .0 36 ,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状腺瘤 (分别为 0 .11±0 .0 6和 0 .791± 0 .0 33)。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PCNA指数 (PI)和细胞形状因子 (FC)分别为 0 .5 2± 0 .34和 0 .80 6± 0 .0 6 2 ,与甲状腺乳头状腺瘤 (分别为 0 .19± 0 .11和 0 .84 9± 0 .0 4 7)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CNA指数大于 0 .17在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与甲状腺滤泡状癌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PCNA指数可作为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与甲状腺滤泡状癌的鉴别诊断依据 ;甲状腺乳头腺瘤是交界性肿瘤 ,可能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4.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中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53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CNA的过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癌浸润深度无关(P>0.05)。PCNA在P53阳性病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53阴性的病例。结论:P53蛋白和PCNA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预测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变化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PCNA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不相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结论 PCNA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62例上皮性卵巢癌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和PCNA表达。结果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卵巢癌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2%(10/31)、65%(8/20)、73%(8/11);PCNA阳性率分别为45%(14/31)、65%(13/20)、91%(10/11),在三组间P53蛋白、PCNA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和PCNA在卵巢癌的诊断、组织学分级中具有重要价值;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不良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58例乳头状癌与1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结果 VEGF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VEGF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 VEGF、PCNA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辅助诊断及生物学行为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46例TCCB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CNA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NA指数随着TCCB分级、分期上升而增高(P<0.05),且复发性癌显著高于无复发者(P<0.01)。结论:PCNA表达与TCCB的病理分级、生长方式和复发有关,PCNA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福建省立医院肿瘤科欧德彬潘小杰施纯玫病理科施作霖肿瘤群体增殖动力学参数对研究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很高的价值。近年有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研究表明,PCNA表达可反映细胞增殖活动,作为判断细胞增生活跃程度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钟丽萍  李德祥  黄平 《贵州医药》2004,28(10):884-886
目的探讨P5 3和P6 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各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并观察它们的相似及差异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TM)法检测 6 0例甲状腺肿瘤中P5 3和P6 3蛋白的表达。结果P5 3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0 0 % (0 /30 )和 2 0 0 % % (6 /30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P6 3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6 7% (14 /30 )和 2 0 0 % (6 /30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P5 3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及滤泡状腺瘤中均不表达 ,而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及滤泡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3.3% (2 /15 )和 33.3% (5 /15 ) ;P6 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及滤泡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0 .0 % (9/15 )和 33.3% (5 /15 ) ,而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及滤泡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 2 0 .0 % (3/15 )。结论P5 3和P6 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细胞中表达的差异 ,可能提示P5 3和P6 3蛋白在肿瘤抑制和组织发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CNA在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等进行比较,探讨其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5例甲状腺癌组织、17例癌旁组织及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PCNA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00%、23.53%和19.23%,经统计学分析,PNCA蛋白在甲状腺癌与癌旁组织(P=0.029)、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8)之间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而癌旁组织与良性肿瘤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NA蛋白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1)。PCNA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33%及2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结论 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关系密切,临床分期越晚,PCNA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PCNA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3、BCL-2基因在肺癌发生、分化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BCL-2蛋白在55例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51.7%,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60.0%,在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1.5%,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相关性(P>0.05):BCL-2在肺小细胞癌(SCLC)中的表达率为80.0%,在肺非小细胞癌(NSCLC)中的表达率为36.0%,经统计学分析,有相关性(P<0.05)。结论P53蛋白与肺癌有密切关系,但与组织学类型无关:BCL-2蛋白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密切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53蛋白、Ki6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食管癌,13例食管炎组织中P53蛋白和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及病理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P53蛋白、Ki6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食管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01)。在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仅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P=0.006)。结论 P53蛋白和Ki67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协作检测对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53和XIAP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XI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71%,94.29%,与甲状腺腺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者之间无相关关系。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节数量无关。XIAP的表达女性要高于男性。结论 XIAP、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增高,两者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p53肿瘤蛋白联合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36例为研究组,术前均无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史.取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3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VEGF、p53、Ki-67表达.结果 研究组VEGF、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 (29/36)、86.1% (31/36)和52.8% (19/36),对照组大鼠分别为8.3% (3/36)、22.2% (8/36)和5.6% (2/36),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EGF:x2=38.02,p53:x2=29.59,Ki-67:x2=18.94,均P<0.01).结论 VEGF、p53和Ki-67表达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协助诊断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胃癌患者P-糖蛋白与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P-糖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胃癌患者P-糖蛋白与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P-糖蛋白表达阳性者占60%;P53蛋白表达阳性者占40%;两者的表达相互关联。结论 结果显示P53蛋白与胃癌患者的多药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8.
魏荣  吴斌  彭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81-2881,2883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SK)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在40例SK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2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突变型P53蛋白在SK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10.00%,其在SK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SK相关,提示SK皮损细胞中有P53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9.
陈天星  杨慧  麻新梅 《云南医药》2004,25(6):460-463
目的研究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甲状腺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以17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对照。结果VEGF-C在甲状腺癌中有高水平表达(818%),其乳头状癌阳性表达(889%)高于其它类型,其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92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4%),P<005。9例死亡病例中7例为阳性表达。结论VEGF-C表达与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及预后可能有一定关系,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层粘连蛋白(LN)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38例甲状腺腺瘤、2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LN的表达,对LN表达率作两两比较。结果LN在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与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LN在甲状腺癌细胞及出现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的乳头状腺瘤细胞胞浆中有表达。结论LN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LN免疫反应物出现于肿瘤细胞胞浆很可能是良性肿瘤转化为癌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