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RFCA)的S-F型AVNRT 32例,观察心动过速时逆型P波在AVNRT中为40.63%,其余病例在下壁导联显示假性S波,V_1出现假性r′波。而P′在AVRT组为100%。结论:观察P′对鉴别AVNRT及AVRT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房室折返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逆行P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法分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心电图,发现逆行P波(P')区别AVRT与AVNRT及对房室旁道(Ap)初步定位准确性高,简便迅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对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中最常见两种类型--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鉴别作用.方法对206例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QRS〈0.11 s,心室率〉120次/min)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分析139例患者的心电图,从中归纳出1个12导联心电图算法(algorithm).第二部分前瞻性分析了67例患者的心电图,以检测这一算法的准确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和旁路位置均由成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确定.结果 5项心电图指标对区分这两种心动过速类型有意义.对于AVNRT有预测作用的为伪r′波(V1导联,敏感性53%、特异性96%),伪S波(Ⅱ、Ⅲ、aVF导联,敏感性21%、特异性100%).对于AVRT有预测作用的为逆传P波(敏感性89%、特异性68%),RP间期〉70 ms(敏感性90%、特异性91%),及ST段改变.ST段改变归纳出3个联合指标,分别为:V4、V5导联ST段同时下降≥2 mm(敏感性24%、特异性94%);V5、V6导联ST段同时下降≥1 mm(敏感性41%、特异性81%);V6导联ST段同时下降≥1 mm和aVR导联ST段抬高≥1 mm同时出现(敏感性30%、特异性85%).V1导联逆传P波极性对于旁路的初步定位有帮助,左侧旁路大多为直立、双向或平坦的逆传P波,右侧旁路大多为倒置的逆传P波.12导联心电图算法对心动过速机制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5%和82%.对于AVRT旁路位置的正确判断率为75%~86%.在3个联合指标中,V5、V6导联ST段同时下降≥1 mm的鉴别作用最佳.结论心电图算法有助于更加准确地鉴别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的机制,并且可以对旁路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中的室房逆传和对房室结双径路的快径逆传间歇性的认识。方法对401例AVNRT者中,在基础状态下RVAS1S1>500ms为无室房逆传的13例患者进行异丙肾试验,重复电生理检查。结果401例AVNRT为慢快型,其中388例(96.8%)RVAS1S1<300ms,为有室房逆传组,而13例(3.2%)RVAS1S1>500ms,为无室房逆传组。结论AVNRT的病人中行电生理检查示房室结存在双径路而室房分离或室房传导时间长,在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时,应使用异丙肾上腺素以明确存在快径间歇性逆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P′波滞后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误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逆行P波(P′波)滞后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易与隐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相混淆。本文以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结果为依据,总结15例确诊AVNRT且P′波滞后的食管心房调搏资料,发现有10例误诊,其误诊教训总结如下。  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54.3±7.1(23~72)岁。经临床、X线胸片、心脏B超、心电图检查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数月至数年,且经心内电生理及射频消融证实为AVNRT。食管电生理检查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食管电极定位的标志是记录到…  相似文献   

6.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AVNRT的解剖基础尚存异议,但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和特点已较明确。慢-快型AVNRT占90%,鉴别诊断主要涉及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和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快-慢型AVNRT占10%,主要需与以“慢旁道”逆传的AVRT鉴别,二者是恒定性交界性心动过速(PJRT)的主要类型。一、SART和IART SART、IART和AVNRT均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者的心电图(ECG)表现有各自的特点(见附表),据此可作出鉴别诊断,一般不需进行电生理鉴别。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0岁,因"间断心悸6年余,加重2年"入院。患者6年前起间断于劳累后发作心悸不适,持续数秒钟可自行缓解,呈突发突止。2007年曾于我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室上性心动过速",近2年来发作频繁。入院后食道调搏示: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RP’>P’R,RP’<70ms。入院体检以及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胸片、心脏超声检查均无异  相似文献   

9.
蒋晓岚 《心电学杂志》2000,19(4):228-228
患者男性,70岁。阵发性心悸、胸闷13年,加重5h就诊。体检:BP16/8kPa(120/60mmHg),心界不大,心率125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以往心悸发作呈突发突止,持续约0.5h。心电图(图1A)示:心率125次/min,QRS时间0.09s,R_R间期规律,Ⅱ导联有两个直立P波(箭头所示),P波与QRS波群关系不固定。心电图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伴窦性P波及房室交接区干扰现象。行食管心房调搏可中止AVNRT发作。采用程控期前刺激、递减10ms时,S2_R间期由260ms突然…  相似文献   

10.
<正> 病因和临床表现病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系房室结纵向分离构成往返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激动现象。其多数发病原因不明,可因情绪激动、恐惧、激怒、恶梦、体力过劳、吸烟过多、进食过饱、喝酒或饮茶等而诱发。部分女性患者与妊娠或月经周期有关。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见于下列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后、甲状腺机能亢进、低血钾症、洋地黄中毒、心导管检查或心脏手术等。本症发生于各种年龄,而以20~40岁者最为常见,且具反复发作的特征,唯每例复发的频率及发作持续的时间不尽相  相似文献   

11.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其常见类型(占60%),多见于青、中年及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一、房室交接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房室交接区是指房室传导系统中心房和心室的连接部分,包括靠近房室结的房内传导组织、房室结(AVN)和希氏束。AVN位于房间隔下部心内膜下层,在三尖瓣隔侧瓣上方。组织学证实AVN由4种不同细  相似文献   

12.
室上性心动过速60%以上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发生机理主要是房室结内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传导速度不一的通道或单向传导阻滞构成的折返途径。由于折返途径循序不同,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呈现两种不同形式,即所谓慢—快型和快—慢型。前者慢通道为前向支,快通道为逆向支,后者恰以相反的形式折返传导。它们反映在体表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也具有不同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慢快型AVNRT:是成人最常见的PSVT,约90%的频率为140~200次/分。通常由一个房性或  相似文献   

13.
1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鉴别有时较困难,尤其是不典型AVNRT与间隔旁道参与的AVRT鉴别,不典型AVNRT在心动过速发生时最早心房激动位于后间隔区域,与后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相似。通常检测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方法仅能鉴别63%的不典型AVNRT。该文介绍了两者的主要电生理鉴别方法,包括希氏束旁起搏、在希氏束不应期给予心室期前程序刺激、心室或希氏束旁起搏后间期与心动过速周长之差(PPI-TCL)和刺激信号至心房波减去室房(SA-VA)间期的区别、校正的心室PPI-TCL和VA间期、心动过速时VA分离现象及TCL行心室起搏时的VA间期与心动过速时的VA间期之差等9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对以射频导管消融、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外膜标测的方法确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88例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作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P'波出现率在AVNRT占33%,在AVRT占100%(P<0.01)。(2)R-P'间期<80ms时常见于AVNRT,而≥80ms多见于AVRT(P<0.01)。(3)AVNRT在下壁导联(Ⅱ、Ⅲ、aVF)常见假性S波,而V_1导联常合并假性r波。(4)AVRT无文氏现象,但常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改变且符合Coumel-Slama定律。认为以上特点对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经EPS及RFCA治疗的AVRT及AVNRT发作时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以寻求对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ST段压低≥2mm或T波倒置或两者均有在AVRT组为62.86%,而在AVNRT组为23.33%,提示根据ST-T改变可作为AVRT和AVNRT的1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例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情况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4例射频导管消融前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阵发性定性心动过速及A-H间期跳跃,亦未见旁道逆传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刺激时发现左侧旁道逆传,并均诱发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运过速;停止注射后,左侧旁道逆传功能消失,亦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起搏下用逆行法于二尖瓣环心室侧消融,4例均获成功;术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再行右心室起搏,未见旁道逆传现象。结论:部分隐匿性旁道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依赖异丙肾上腺素,射频导管消融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右心室起搏下进行。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消融逆传快径治疗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设计一种新的射频消融方法(选择性消融逆传快径)对25例反复发作的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消融治疗。经股静脉插入1~2很大头电极至Koch氏三角区,于旁His束心室起搏下寻找还传A’最早的靶点,靶点图上不能有或仅有极小H波,大头电极用力压向靶点出现:①VA分离或H’A’间期延长,说明逆传快径已被机械刺激所阻断,立即放电15~25W,持续30~90S;②AH间期延长,说明前传快径已被机械刺激所阻断,移开大头电极待AH间期恢复正常,再重新标测;③反复数次操作,大头电极的机械刺激仍不能阻断逆传快径,则选择逆传A’最早的靶点试放电30S,出现VA分离或H’A’间期延长,则放电至60~90s,否则重新标测靶点。消融终点为VA分离或H’A’间或延长,用异丙肾上腺素仍不能诱发典型和非典型AVNRT。25例均一次消融成功,逆传快径被阻断、前传慢径均保留;23例VA分离、2例仅有H’A’间期延长;6例前传快径阻断;4例病人术中大头电极的机械刺激阻断了逆传快径。1倒成功靶点位于His束电极后上方,24例位于His束电极与冠状窦电极之间的区域。结论:在仔细精确的电生理标测下可实现选择性消融逆传快径,保留前传快慢径。此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对150例射频消融明确诊断的窄QRS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律和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心电图特征的差异.结果 5项心电图指标对区分这两种心动过速类型有意义.认为对于AVNRT有预测作用的为伪r′波(V1导联)和伪S波(Ⅱ、Ⅲ、aVF导联).对于AVRT有预测作用的为逆传P波,RP′间期≥70 ms及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