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08-01~2009—12我院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600例,240例合并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syndrome,CCS),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方法检测Binswanger病的脑功能改变。方法对20例BD病患者、20例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20例老年健康人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BAEP异常:BD病10例(50%),非痴呆脑血管病2例(10%),经统计学检查BD组BAEP与健康组、非痴呆脑血管病组有显著性差异,非痴呆脑血管病组与健康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AEP异常反应BD病患者有脑干功能受损和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并可作为BD病患者脑功能损害检查敏感指标,以及与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鉴别诊断的一个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的脑心综合征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04例ACVD患者入院后作心电图(EKG)、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CVD患者EKG改变占50%-86%,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以脑出血量明显,可见ACVD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征。只要防治及时,病情可好转,结论:ACVD患者需加强心脏功能监护,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32例报告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神经科何永红报道32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9~81岁,平均64岁,60岁以上27例(84%).其中广泛脑叶出血4例,脑出血并破入脑室22例,大片脑梗...  相似文献   

5.
汉语失语检查法的临床应用:199例卒中后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检验汉语失语检查法(AB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364例急性脑血管病,CT证明为单发病灶的患得用ABC检查。其中,199例患者诊断为失语症,165例患者语言正常。经信度及效度测试证明:ABC是为说汉语者的正规正检查法,可用于失语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痴呆和CT表现广州老年病医院何衍东报道恢复期后遗症期脑血管病80例,用长谷川智能计分法()和CT表现、探讨其间关系.其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7.刀岁.无昏迷,脑CT显示脑梗塞(或脑出血).(一)IILE智力下降刀例占幻.5%、...  相似文献   

7.
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痉挛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DFI诊断结果,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DFI检出率颅内动脉瘤为84.5%(82/97)、脑动静脉畸形为91.7%(88/96)、烟雾病为96.8%(61/63)、脑血管痉挛86.2%(75/87),CDFI假阴性2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动态、无创地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筛选诊断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人233例的心电图改变,旨在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时的有关脑-心综合征问题。  相似文献   

9.
脑多肽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脑多肽治疗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其结果为:基本治愈12例(37.5%),显效13例(40.6%),总有效率为93.8%,表明脑多肽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部影像学和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55例老年癫痫患者中,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30例(54.55%),部分性发作23例(41.82%);有脑血管病者34例(61.82%),脑萎缩4例(7.27%),药物不良反应4例(7.27%),脑肿瘤4例(7.27%)。18例尸检结果:8例为脑梗死,4例为脑软化灶(出血后),4例为吸人性肺炎,1例为肿瘤多发脑转移,1例为脑血管粥样硬化(管腔狭窄Ⅱ~Ⅲ级)。结论 老年癫痫患者病因中以脑血管病最为常见,其次为脑肿瘤、脑萎缩及药物中毒等。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解剖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Dozzi氏1937年报导脑血管病可引起心脏活动改变,其后10年Mgeric氏又报导脑病中可出现酢酷似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兹将我科1991年脑血管病与脑心综合征35例的临床及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血清心磷脂抗体(A-CL)的方法,研究A-CL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建立心磷脂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对42例健康者和8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A-CL(IgG,IgM)进行测定。结果 5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11例A-CL IgG阳性,5例A-CL IgM阳性,脑出血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均为阴性。结论 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北区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沿海城区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情况,我们连续3年对所辖区域20,000人群进行了脑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调查,并对40岁及40岁以上人口高血压病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脑血管病患病率:465.5/10万人(1989),429.3/10万人(1990)和498.1/10万人(1991),年均率464.3/10万人;发病率:148.8/10万人(1989),162.2/10万人(1990)和185/10万人(1991),年均率165.1/10万人;死亡率:86.4/10万人(1989),90.6/10万人(1990)和90.1/10万人(1991),年均率89/10万人。高血压患病率10.1‰,标化率8.49‰。对脑血管病的致病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与动态血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观察240例腋血管病(CVD)患者和40名正常成人。其中脑动脉粥样硬化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8例,脑出血36例,脑血栓形成40例,腔隙梗塞90例。ABPM监测结果显示:正常人血压波动呈长柄“构”型,少数正常人(2.5%)昼夜节律消失。240例CVD患者ABPM异常者228例(95.0%),其中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超过正常值者189例(78.8%),夜间基础血压>14.6/9.3kPa(1kPa=7.5mmHg)165例(68.8%),血压波动较大者122例(50.8%)(即每小时之间相差>20%),其中多数合并存在MSBP、MDBP升高;低血压状态28例(11.7%),血压正常15例(6.3%);昼夜节律逆转10例(4.2%)。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夜间血压高值等多种类型,它们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关系。ABPM比传统的随测血压有诸多优势,并指导临床用药和估计血压异常的预后。因此,ABPM对于研究血压异常在CVD发病中的作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与TCD、CT的对比研究(摘要)陈俊宁,谭郁玲,白勤,孙喜堂,于淑华,候晓华本文研究对174例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脑电地形图、TCD和CT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对象中男女之比为3.14:1,年龄≤60岁者48.85%,>...  相似文献   

16.
我院近一年来采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血管病3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360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男200例,女16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6岁。脑梗死312例(其中脑A炎8例),脑出血恢复期48例。急性期(15 d内)216例。恢复期(16 d以上)14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 5 h,最长 6年,轻偏瘫(肌力IV级以上)132例,中度偏瘫(肌力I-II级)160例,重度偏瘫(肌力0级)68例,合并高血压306例,低血压23例,糖尿病126例,冠心病108例,心律失常7…  相似文献   

17.
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筛查,并与DSA检查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TCD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同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先有21例患者同时行DSA及TCD检查,进行对比研究。另有111例ICVD患者行DSA检查,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及其位置,判断责任血管。结果与DSA结果相比较,TCD特异性为98.5%,敏感性为61.9%。132例ICVD患者中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85例(64.4%),烟雾病9例(6.8%),动脉瘤5例(3.8%),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合并另一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可判断责任血管68例(68.0%),脑梗死组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P〈0.05),脑梗死患者中颅内病变多于颅外病变(P〈0.05),而TIA患者颅内外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可作为筛查缺血性脑血病的常用方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一般。中国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梗死颅内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但在TIA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脂蛋白(a)[Lp(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9例正常人和93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LP(a)的水平。资料和方法93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脑血栓形成急性期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6.72士8.14岁;脑血栓形成恢复期ZI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5.48土6.32岁;脑出血急性期14例,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58.36士10.43岁;脑出血恢复期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60.7士Ic.84岁;脑动脉硬化症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59.59土8.4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第H次全国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的脑电地形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的脑电地形图观察周秀珍,季晓林,黄声榕,陈炳英,王曙华脑电地形图(bEAM)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脑部异常放电的部位及范围,本文利用BEAM技术观察脑血管病(CVD)康复期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以探讨BEAM对CVD康复活动的应用价值。资...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研究脂蛋白(a)[LP(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对93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LP(a)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19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及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还对不同病变部位的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清LP(a)水平做了比较分析,发现皮层梗塞患者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基底神经节区梗塞患者(P<0.05)。提示血清LP(a)水平增高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