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患者男52岁眼部及全身多处发现无痛性肿物3年。1990年4月8日初诊,3年前,先在右眼下睑处发现一绿豆大肿物。随后在右眼眶内上方又扪及一小肿物,逐渐增大。8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同时在右侧阴囊内及双肘关节皮下各发现一个小结节,生长较快。肝脾淋巴结未触及。双眼视力均为1.2。右下睑皮下肿物约25×15×10mm。右眼眶内上方肿物约10×10×8mm。眼球不突出,眼球向内转上转部分受限。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5岁,主凶右侧内眦部及面颊部肿胀2a,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球突出1mo人我院。神志清楚,全身无皮疹。右眼内眦至鼻根处可见一局限性肿物,大小约1.0cm×1.5cm,表面红肿,质硬,无压痛及波动感。视力:右:无光感,左:0.6。  相似文献   

3.
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发现右颈部肿块1月余于2012年3月30日以颈部肿物收住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包块,生长缓慢,曾就诊当地医院,B超提示右侧耳后腮腺下方包块(性质待定),未作特殊治疗。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咳嗽、咳痰及声音嘶哑,无面瘫,体质量增减不明显。本次就诊时,门诊颈部彩超显示:右侧胸锁乳突肌乳突端内椭圆形、不均匀回声区,范围为2.7 cm×1.2 cm,边界欠清,周边未见明显血  相似文献   

4.
例1,男,年龄22个月。因右眼睑上方肿物10d于2007年9月28日入院。患儿家长10d前发现患儿右眼睑上方有一肿物,呈进行性肿大,曾就诊于当地医院。MRI提示:右眼眶外侧壁肿块,累及右侧泪腺,考虑为横纹肌肉瘤。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患儿既往无外伤史。入院检查:右上眼险外上方可扪及一椭圆形1.5cm×0.5cm的实性肿块,质硬,边界清,无压痛,眼球无明显突出。眼位正,眼球运动自如。因患儿年龄小,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维吾尔族,25岁。因左眼视力减退、眼球突出伴双侧听力减退2年,于2001年2月19日入院。体格检查:发育正常,步态轻度不稳。右眉弓外侧部可见一约米粒大小实性肿物;左颞、枕及右顶部各有一大小不等肿物,直径分别为2cm、3cm及0.5cm;骶上方5cm处有2个分别为4cm和3cm的囊性肿物,无压痛。心肺检查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左眼0.5,右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71岁。因发现右眉弓部包块60年就诊。患者60年前碰伤后偶然发现右眉弓颞侧一处肿物,直径约1 cm,不伴红肿疼痛,未治疗。3个月前,患者搔抓肿物后长大,周围皮肤轻度红肿,用戒指刮摩、碘酒消毒后红肿加重,伴有疼痛,且肿物顶部破溃,患者遂到本院就诊。体格检查:双眼矫正视力0.8,眼前节(-),眼底(-);右眉弓颞侧可见一大小为2 cm ×2.5 cm肿物,质硬,色暗红,轻微突出皮面,与皮肤黏连,压痛,顶部破溃,有脓血流出,周围皮肤红肿,其余面部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眼眶CT(图1)示右眼眶外上方异物或钙化。考虑诊断为右眉弓部肿物(异物)伴感染,给予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5d后,局部红肿消退,无明显疼痛,无分泌物流出,随即给予手术切除肿物。采用肿物表面横行切口,见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局部少许皮肤坏死,充分分离肿物,出血较多,可见大小约1.2 cm ×0.8 cm ×0.3 cm不规则质硬肿物,无包膜,表面不光滑,内可见白色钙化样颗粒(图2),切除肿物及粘连坏死的皮肤后分层对位缝合,送病理。病理检查(图3,4)示毛母质瘤伴骨化。  相似文献   

7.
患者香××男汉 62岁农民在右眶下缘发现肿物1年余,于1991年5月20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眼眶下缘长一肿物,无红肿、疼痛等不适,时有溢泪。右眼视力5.1,左眼视力5.1。右眼球轻度向上突出,眼球除向下转轻度受限外,其余各方位运动正常。在右眶下缘部可触及2.0×2.0cm 大小的圆形肿物,边界不清,无压痛。眼眶 X 线拍片显示右眶下缘及眶壁骨质无破坏。于1990年5月30日在局麻下行右眶内肿瘤摘除术。术中分离眼轮匝肌以后,摘除部分眶脂肪组织后,发现一暗红色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的肿瘤,质硬,无包膜,如桑椹状,大小约2.0×1.8×1.5cm,将肿物完整摘除。术后创口Ⅰ期愈合,眼位恢复,无溢泪现象。病理诊断为眼眶内弥漫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2岁.因持续声嘶4个月就诊.近1个月说话费力,无喉痛、痰血和呼吸吞咽困难.吸烟史30余年,每天30支.体检:双声带表面新生物,声门裂大,颈部未触及淋巴结.纤维喉镜检查:见右声带表面红色球形肿物,表面粗糙,遮盖大部分右声带,左声带前中2/3淡红色肿物,右声带活动受限,左声带活动好.右声带新生物活检病理诊断为:喉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示:肿物局限于声门区,颈部未见明显淋巴结.术前诊断: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声门型.行全喉切除术,术中肉眼观为息肉样肿块,切面呈灰白色,易出血.全喉标本病理检查: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肿瘤分别位于双声带前中段,基底小,左侧肿瘤约1.4 cm×1.2 cm×1.1cm,距下切缘1.9cm;右侧肿瘤1.5 cm×1.4 cm×1.5 cm,距下切缘2.1 cm,前连合黏膜光滑,切缘安全.光镜下见瘤细胞有多种类型,主要为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相多见,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瘤细胞的排列形式在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17岁。因“发现右眼眶新生物生长2个月”入院,伴有眼红,无明显眼痛。曾在外院行病理活检,考虑“横纹肌肉瘤”。既往体健,否认眼部外伤史及遗传病史。专科检查:视力:右0.5,左0.8,右眼上眼睑肿胀下垂,结膜混合充血,上穹隆部可见肿物生长,大小约3cm×1cm×0.5cm,  相似文献   

10.
眼眶骨瘤在眼眶病中较为少见,原发于眶顶部的眼眶巨大骨瘤更为少见。笔者曾于2003年11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9岁因右眼球突出于2003年11月5日收入住院,住院号001672。全身检查无异常。双眼视力均为1.0。左眼正常。右眼球向外下方突出18mm,较对侧突出5mm,眼眶上内侧缘可触及一硬性肿块,约2.5cm×3cm,边界清、表面光滑、基底固定向眶深部延伸无触痛。CT平扫:右眼眶内后顶壁见一密度增高灶,边界清。大小约2.9cm×2.0cm×3.2cm,CT值794HU。右侧眼球向外前方突出,右侧视神经向外移位,右侧外直肌及上直肌向下移位,诊断右眼眶骨瘤。临床诊…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0岁,因双侧鼻塞进行性加重12年入院.曾于1973年和1992年经鼻行双鼻腔混合瘤切除术.肿物来自双侧鼻底内侧中部,基底较广,左侧约为3.5 cm×5 cm×6 cm大小,右侧约为4 cm×6 cm×7.5cm大小,肿瘤向双侧鼻腔内、外侧壁膨胀性生长,双侧上颌窦内侧壁向外侧推移,部分窦壁骨质吸收变薄,部分鼻中隔及鼻底骨质吸收破坏(图①).  相似文献   

12.
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头痛伴右眼外斜、复视6个月于2011年4月就诊我科。患者近1个月右额部明显胀痛,右眼内上角逐渐隆起。体格检查:右眼球向外下方突出,眼球内上方运动受限;隆起部分表面肤色尚正常、质软、压之有囊性感,无压痛;右眼视力稍下降,复视。双鼻腔黏膜慢性充血,鼻中隔中段呈C形左偏曲,双侧下鼻道可见少许黏涕。CT扫描提示:右眼球向前外突出,有一囊性肿物,大小为3.5cm×4.8cm,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占据右侧额窦、筛窦,肿物明显突向右眼眶  相似文献   

13.
患者董×女40岁住院号8313 右颞部皮下包块16年,右眼球进行性突出2年余。于1987年9月16日入院。周身发育营养良好。右颞侧皮下可扪及2×2×1cm 包块,质软,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粘连。血、尿及肝功能等化验均正常。右眼视力1.0,右眼眶外上方可触及一韧性肿块,向后伸入眶深部。肿物与眶壁粘连。右眼球向前下内方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7岁.因右侧颧骨弓皮肤下出现肿物并逐渐增大3年,于2009年8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右侧颧骨弓处可触及一肿物,黄豆粒大小,扁平,无压痛,活动度不佳.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全身体检无异常.无家族史.眼部检查:双眼远视力1.0,眼球各方向运动无受限,眼球突出度:右眼12mm,左眼13mm,眶距95mm,眶缘光滑,未触及肿物.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右侧颧骨弓部皮肤下可触及一体积约为1.0cm×1.5cm×1.0cm肿物,质地较硬,基底与眶骨相连,不活动,表面不规则,与皮肤无粘连,用力按压时疼痛,局部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肿物摘除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2岁。因“右侧眼眶部近外眦部无痛性包块5年”,以“右眼眶部包块”收住院。入院后查体:右侧眼眶部近外眦角皮下可见一约1.5cm×0.8cm大小的长圆形包块。局部质韧,活动度好,挤压无疼痛,不向眼眶内移动。眼眶CT平扫示:右侧颧突外方皮下软组织包块,约2cm×2cm大小,考虑为良性病变。常规检查后,入院后3d在局麻下行右侧面部包块切除术,术中取颞侧平行下眶缘弧形切口长约1.2Cm,  相似文献   

16.
眼睑及面部基底细胞癌一家系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眼科韩瑶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外二科马志强,夏翠然,李秀荣先证者贾××女80岁农民父母非近亲婚配。20年来因右眼下睑肿物逐渐增大来我院就诊。右眼下睑以及面部皮肤有3×6cm肿物,表面有坏死物,中央有浅溃疡,溃疡...  相似文献   

17.
外眦延长Z形皮瓣修复眼睑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燕  由德博  赵素炎 《眼科》2006,15(3):215-217
修复眼睑缺损,常要用到各种皮瓣。皮瓣的设计和应用颇为灵活,是一项对医师和患者都很个性化的技术,对眼睑解剖的谙熟、结构的理解以及对皮瓣技术的掌握,构成了眼睑缺损修复手术的关键。眼睑肿物切除手术常常造成较大的眼睑缺损,需要精心设计和精致操作,从而治病又美容。外眦部延长Z皮瓣是一项有用的技术,颇受笔者青睐。下面以两个实例示其效果。病例1:患者男,89岁。主诉右眼下睑肿物4年,近半年增长快,门诊以“右眼鳞癌?”收入院。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0.5;眼压:双眼Tn;右眼下睑内眦部肿物(图1),约1.1cm×1.6cm×0.3cm,侵及结膜面约2mm,下…  相似文献   

18.
一例主诉为左眼内眦部肿物生长8年的患者,左眼内眦部皮肤可见黑褐色肿物,大小2.0 cm×1.5 cm×0.8 cm,肿物突出于皮肤面,凹凸不平,组织活检示基底细胞癌,在局麻下行左眼内眦部恶性肿物切除联合健侧额部肌皮瓣经皮下隧道转位修复组织缺损,术后效果良好。(眼科,2021, 30: 468-469)  相似文献   

19.
曾××女5岁住院号88596 于1987年12月18日入院,患儿出生时家长发现双眼球表面各长一对称性肿物。闭眼时,肿物少许暴鳝在睑裂外,不痒、不痛、表面光滑,有数根细毛。近一年发现肿物逐渐增大。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视力右1.0,左1.0。双下睑局部稍隆起,肿物上缘长入角膜1mm,下缘至下穹窿部,肿物约1×1×0.8cm。肿物质软,根部稍硬,不活动。眼压指测正常。眼球向下运动受限,其它方  相似文献   

20.
于××50岁男农民住院号45141 1987年9月24日入院。1年前,无任何诱因右眼球逐渐向前突出。近半年右眼闭合不全。视力右眼0.5 左眼1.2。右眼向正前方突出度27mm(左眼13mm)。眼睑不能完全闭合。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均轻度受限。眶周扪不到肿物,眶内压高,无压痛,结膜混合充血,球结膜水肿,角膜轻度混浊。瞳孔3mm,对光反应正常。x 片显示右眼球肿物,眶外下骨质缺损。B 超提示右眼球大小、形态正常,周围组织回声强,右球后有2.7×2.6cm边界清楚的实质性回声团。诊断:右眼眶内肿物。于1987年10月9日全麻下行右眼颞径开眶,肿瘤摘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