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苦碟子注射液以菊科草本植物苦碟子(抱茎苦荬菜)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剂,主要成分为腺苷及黄酮类物质,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我院苦碟子注射液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的112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苦碟子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83%),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112例监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方面的共有32例,主要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有用法用量不适宜(59.4%)、功能主治不适宜(18.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15.6%)等.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存在某些不合理的情况,应加强其规范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苦碟子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苦碟子别名满天星,苦荬菜,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等地,为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的当年生干燥全草,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止痛之功效。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腺嘌呤核苷、黄酮、萜类、生物碱、木脂素、氨基酸、植物甾醇等各类型化合物。它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民间常作为野菜食用。苦碟子(悦安欣、碟脉灵)注射液是以苦碟子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黄酮和腺苷类物质。已上市多年,疗效确切。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逐步展开,苦碟子注射液已日益显示出宝贵的价值,现将苦碟子注射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苦碟子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7岁女性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ml,1次/d。治疗第3天静脉滴药液10min时,出现周身发抖,四肢冰冷,心悸,恶心,呕吐。查体:T37.3℃,P95次/min,BP150/100mmHg。立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0.5h后,患者又出现恶心、呕吐,T39.4℃,P84次/min,BP140/80mmHg,给予溴米那普鲁卡因2ml肌内注射和对症治疗,4h后患者T37.9℃,P75次/min,BP95/60mmHg,自觉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5.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相当高,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疗效不一,我科自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碟子注射液是从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全草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针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血栓溶解、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脑血流量等作用。苦碟子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应用较多,具有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综述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为更好地利用该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许春蕾 《海峡药学》2012,(10):279-280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针对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有效干预。结果经3个PDCA循环后,我院苦碟子注射液临床使用量明显下降,临床不合理使用率由100%下降到7.1%。结论利用PDCA循环法可促进苦碟子注射液及其他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明  左祖俊 《中国药房》2008,19(33):2631-2633
苦碟子注射液(以下简称苦碟子)是从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中提取制成的制剂,其主要成分有腺嘌呤苷、黄酮类、萜类化合物等。因其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的功效,而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拟就苦碟子近年来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金海霞  赵艳  魏南珠 《安徽医药》2008,12(12):1214-1215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8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给予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对照组43例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结果视力恢复:治疗组总有效率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P〈0.05);出血吸收:治疗组有效率达84.44%,对照组有效率60.4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军 《中国药事》2014,(2):215-217
目的分析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1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文献,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以及累及器官或系统、转归等资料。结果在10余年相关文献中检索出15例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中女性占66.7%,患者平均年龄59.9岁,临床表现多见过敏反应、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的临床表现;1h内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占60.0%,对大多数不良反应患者的对症治疗有效。结论在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中,高龄、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居多,在该药使用期间,需注意患者身体状况,在观察监测中合理应用苦碟子注射液,并注意避免使用葡萄糖溶液作为药物溶媒。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木犀草素在1.1~13.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0.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苦碟子注射液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浚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4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眩晕症状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2%、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左侧椎动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纠正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促进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3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苦碟子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2004年至2011年报道的苦碟子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个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苦碟子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可致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苦碟子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病因.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医疗法,根据患者病因治疗.观察患者病因调查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痰湿39例(48.75%)...  相似文献   

16.
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中西药注射液配伍的体外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与常同用的5种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测定苦碟子注射液配伍前后pH、微粒数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苦碟子氯化钠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体外配伍时均无沉淀产生;与丹红注射液配伍时溶液pH下降,与其余4种注射液配伍时pH均升高,但60min内pH均呈下降趋势,且与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时溶液的pH下降略快于其余3种;5种配伍液中腺苷的吸光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均匀下降趋势,与时间成负相关性;在配伍15min时测定微粒,5种配伍液全部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与这5种注射液配伍,但宜在15~30min内给药完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苦蝶子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0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5例)和治疗组(95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蝶子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m RS和SF-36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11%和9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 RS和SF-36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嗜环蛋白/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相对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水平明显升高(P0.05),动态阻力(DR)、特性阻抗(ZCV)和脑血管周围阻力(R)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蝶子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开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吡拉西坦,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和Barthel指数评分,梗死灶体积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S100蛋白(S100β)、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5.96%,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SS-QOL、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在1 min内静脉推注总药量的10%,剩下的90%在1 h内静脉泵入。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加入生理盐水300 mL,1次/d。两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评分、氧化应激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