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失常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呼吸室内空气时,当动脉血氧分压(PaO 2)<8.0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6.67kPa(50mmHg)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依据;若PaO 2<8.0kPa(60mmHg),PaCO2正常或低于正常时为 I型呼吸衰竭;若PaO2<8.0kPa(60mmHg)且PaCO 2>6.67kPa(50mmHg)时为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2.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机体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采用在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O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7kPa(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前者为Ⅰ型呼吸衰竭,后者为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3.
年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机体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 综合征.临床采用在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0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高于6.7kPa(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前者为I型呼吸衰竭,后者为Ⅱ型呼吸衰竭.老年人发生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极高.尽早应用机械通气是救治老年病人呼吸衰竭的关键手段.现对临床治疗中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使肺脏呼吸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动脉血氧分压(PaO 2)低于7.89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 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5.
呼吸衰竭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低氧血症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缺氧使呼吸加快、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呼吸肌活动加强。呼吸变浅而慢时,常提示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则提示呼吸中枢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呼吸衰竭的定义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至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表现为在海平面正常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低于60mmHg(1mmHg=0133kPa),或伴有PaCO2高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原因,即为呼吸衰竭[1]。严格地说,呼吸衰竭的这一定义在某些方面不够十分准确或严谨,对此我们曾撰文予以商榷,包括诊断呼吸…  相似文献   

7.
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常遇到的一个医疗课题,也是许多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呼吸衰竭的定义为:当呼吸功能损伤到气体交换不能维持正常的动脉血气水平,动脉氧分压(PaO2)降低和(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并超过正常范围时,通常血气诊断标准是:海平面、静息状态及呼吸空气的情况下,PaO2〈50mmHg,和(或)PaCO2〉55mmHg.近10余年来,机械通气已较普遍的应用于临床,对于提高呼吸衰竭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基层医院,尤其是中医医院,这项技术的普及还与市级医院存在很大差距。现将我院一例患者的病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呼吸衰竭为内科常见病,是指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出现缺氧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进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综合,称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在救治时应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呼吸衰竭所致病死率很高,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护理。现将多年来对慢性呼衰152例病人氧疗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at end-trial,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的关系,探讨无创PetCO2监测用于新西兰大白兔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3只,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后机械通气,呼吸次数40/min,调整潮气量使PetCO2在25~35 mmHg(1 mmHg=0.133 kPa),每增加1 mmHg为1组,共11组,每组3只动物。持续监测有创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PetCO2。PetCO2数值稳定30 min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CO2、HCO3-、P(a-et)CO2[P(a-et)CO2=PaCO2-PetCO2]。结果新西兰大白兔在PetCO2为25~35 mmHg区间时,PetCO2与PaCO2呈高度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0.905。线性方程为y=1.87 x-15.85,其中y为PaCO2,x为PetCO2。P(a-et)CO2=(9.72±3.97)mmHg。结论持续无创的PetCO2监测能有效反映新西兰大白兔动脉血PaCO2,可用于指导新西兰大白兔机械通气,其合理的PetCO2在28~32 mmH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过监测呼末二氧化碳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对减少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蓄积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和对照组(B),各30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时,实验组提高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对照组不予调整,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能有效减少体内二氧化碳蓄积,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监测PETCO2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能有效减轻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的蓄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静脉全身麻醉下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8例ASA I~Ⅱ级拟行腹部手术静脉全麻的病人,术中通过调节分钟通气量随机使PETCO2:分别达到35、45、35、25、35mmHg(1mmHg=0.133kPa),每个PETCO2水平稳定15min,每次调整后10min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并记录BIS变化。结果在PETCO2 25mmHg期间BIS增加,与第1个PETCO2 35mmHg、PETCO2 4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一定PETCO2值范围内,脑电双频指数与PETCO2呈负相关。结论PETCO2的改变可引起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在麻醉监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吸氧的护理常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证:慢性呼吸衰竭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PaO27.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7.33~9.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经皮氧分压(Ptc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的特点,探讨PtcO2与PaO2及PtcCO2与PaCO2之间的相关性,以及PtcO2早期变化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6例,分别于有创机械通气前(T1)、有创机械通气后6h(T2)、12h(T3)、24h(T4)时测定PtcO2、PtcCO2值,并分别于T1、T2、T3、T4时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分析测定PaO2、PaCO2值,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恶化出院)组间PtcO2的差异。结果:(1)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PtcO2、PaO2、PtcCO2、PaCO2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PtcO2与PaO2及PtcCO2与PaCO2之间的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6、0.9580(均P<0.05)。(3)存活组28例PtcO2通气前T1为58.3±11.6mmHg,通气后T2为63.5±9.9mmHg,T3为68.8±14.5mmHg,T4为70.4±16.7mmHg;死亡(恶化出院)组8例PtcO2通气前T1为48.2±13.3mmHg,通气后T2为54.8±12.4mmHg,T3为54.9±15.6mmHg,T4为55.2±16.9mmHg存活组与死亡(恶化出院)组不同时间Pt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O2与PaO2及PtcCO2与PaCO2之间的相关性好,PtcO2和PtcCO2监测是临床上很好的无创监测手段,并且观察 PtcO2早期变化可以对患者预后判断有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慢性呼吸衰竭加重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群 《中原医刊》2006,33(2):60-60
慢性呼吸衰竭,多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最常见的Ⅱ型呼吸衰竭,PaO2〈7.98kPa(〈60mmHg),PaCO2〉6.65kPa(〉50mmHg)。常闵某些因素致反复加重恶化.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5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反复加重102例次,就加重期治疗进行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6.
呼吸衰竭是小儿时期因某些疾病所引起的常见急症,由于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的急性病变引起呼吸功能(通气和换气)严重损害,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出现缺氧(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并引起各器官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足患儿常见致死的原因之一,严密观察和加强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0年10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50例AMI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射血分数(EF)和心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44例存活者由原来的心功能Ⅳ级改善到心功能Ⅰ~Ⅱ级,RR、HR显著减慢,pH值、PaO2、PaCO2、EF均明显改善。治疗后30min、2h、4h的RR、HR、PaO2、PaCO2、EF分别为[(30.2±8.1)次/min、(21.8±6.9)次/min、(18.8±8.5)次/min],[(121.8±6.9)次/min、(105.3±8.2)次/min、(87.8±3.7)次/min],[(60.1±5.9)mmHg(1mmHg=0.133kPa)、(69.9±10.8)mmHg、(79.2±8.9)mmHg],[(44.9±4.4)mmHg、(40.1±3.3)mmHg、(39.8±3.5)mmHg],[(30.3±4.7)、(35.3±4.6)、(42.1±3.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改善AMI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呼吸衰竭     
<正> 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呼吸大气压空气时,以至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产生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普遍使用的标准是:动脉血氧分压(PaO_2)低于60毫米汞柱,或二氧化碳(PaCo_2)高于50毫米汞柱即称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健康者,由于溺水、电击、外伤、手术、药物中毒或理化刺激等原因使肺功能突然  相似文献   

19.
人工通气机是借助机械的力量把空气或氧气送入肺内,使之产生或辅助肺间歇性膨胀,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发呼吸,维持或改善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减轻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呼吸肌剧烈活动造成的氧和体力消耗:创造良好条件,使自主呼吸早期恢复正常,以便控制原发疾病,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呼吸衰竭的目的。适应症任何原因引起的自主呼吸消失或异常(如微弱,频率过快等),致缺氧及/或二氧化碳潴留(PaO_2<60mmHg,PaCO_2>60mmHg,慢性呼吸衰竭者PaCO_2>70mmHg)都可使用,具体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郑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0):1351-1352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征(N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为观察对象,监测持续主流PETCO2,同时作122例次动脉血气分析,分析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结果:PETCO2与PaCO2的平均值分别为(31.7±5.3)mmHg、(37.6±4.5)mmHg,呈正相关(P〈0.01);随着氧合指数(OI)值的升高,PaCO2与PETCO2的r值逐渐变小,OI值〉25时,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机械通气治疗后12-72 h PaCO2与PETCO2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两者差值不断降低。30例中,存活27例,病死3例。结论:在对NRDS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时,无创性主流式PETCO2监测在OI值〈25或患儿病情好转时与PaC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