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并给予应对措施。方法 对2013年1~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按照发生原因进行分类,对不良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病种、用药方式等患者因素及护龄、学历、职称等护士因素,分析各方面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其发生情况调查显示.跌倒(50%)、患者丢失财物(45%)、医疗设施损坏(45%)、给药错误(39%)、护患纠纷(38%)、攻击行为(37%)、药品交接错误(36%)所占比例较大。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不同年龄、病程、病种、用药方式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住院次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方面,不同护龄、学历、职称护士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护理安全,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加强护患沟通,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保证护理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行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 2014年4月,对河北省某医院的436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量表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量表、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的态度问卷、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规范问卷、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觉行为控制问卷。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态度、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78、0.193和0.315,报告意向对报告行为的偏回归系数为0.496,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意向是态度、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报告行为的中介变量。结论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模型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具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作用,应从态度、指令性规范、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入手,提出有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戴兰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35-137,140
目的调查临床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系统上报的1389次自查中发现的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共148人次进行分析,将148起护理不良事件按照发生原因及发生时间进行分类;同时,对不良事件相关的患者及护理人员人做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病种、用药等因素及责任护士的护龄、学历、职称等因素,分析其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48起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跌倒、不假外出或走失、护患纠纷、攻击行为等,其中,周一至周五共发生87起,周六、周日共发生61起,即有41.2%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周六、周日。30岁以下(12.99%)、男性(12.99%)、病程少于5年(17.87%)、有精神分裂症(23.20%)、联合用药(9.09%)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而住院次数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影响(P〉0.05)。不同护龄、职称、学历护士之间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从而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姚文艳  王婷  花芸 《重庆医学》2016,(30):4267-4270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儿童重症监护病区(PICU )护士与儿童普通病房护士对患儿疼痛的认知情况。方法通过对华中地区11家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以微信平台的方式对儿科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对回收的3283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U护士与普通病区护士在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最高学历、本专业护理工作年限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职务、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及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年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U护士与普通病区护士的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PNKA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维度中仅药物镇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U护士PNKAS调查量表答对最多的前3个问题及答错最多的前3个问题的正确率与普通病区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中地区儿科PICU护士与普通病区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均不乐观,今后须根据PICU护士及普通病区护士对疼痛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提供针对性培训,为儿科患者提供更好的疼痛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于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工作的4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是否经过专业护理培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出现不良护理行为的人数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并总结普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应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操作不规范2例,护理态度不佳1例,护患沟通不良1例,护理记录不详细2例;对照组护士护理操作不规范16例,护理态度不佳8例,护患沟通不良8例,护理记录不规范10例,排班不合理6例。观察组各项护理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应加强专业护理培训,提高普外科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合理排班,努力减少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金艳  郑则广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35-13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房设立“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按整群分为优质服务组(53例)和基本护理服务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呼吸疾病问卷三方面的区别以及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2%,基本护理组为84.2%,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在入院接待护士服务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宣教满意度、护理技术和服务满意度、护士巡房次数满意度、工作态度满意度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呼唤回应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疾病问卷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优质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优质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为99%.基础护理组合格率为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但它对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及态度,为入职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知态度积极应答率为65.32%,总评分为(3.64±0.91)分,问卷5个维度按积极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管理期望、执行意向、科室文化、惩罚环境、报告认知,认知态度按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在非惩罚制度上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新入职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8.
马荣华  朱桐梅  潘青  艾梅 《重庆医学》2015,(28):3971-3974
目的:调查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职业软技能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生软技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高职实习护生100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软技能与全国新护士软技能常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织管理技能与认知技能均低于全国新护士常模(P<0.05);班干部组及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组的软技能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护生软技能水平随入学前对护理专业的了解与喜欢程度成增加趋势(P<0.05)。结论是否班干部、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护生对专业的了解与喜欢程度是影响软技能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教学改革等途径提高护生软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实习护生37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测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总分为(50.00±2.83)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01.59±24.44)分。本科组和大专组在对生命价值尊严的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伦理认知水平分别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护理职业道德与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相关性,年龄分别与生命价值尊严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生命价值尊严与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P<0.05)。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历、认知成熟度,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伦理认知水平(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伦理认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且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学校和医院应注重护生的伦理教育,通过改善护理教育方法来进一步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伦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执行意向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1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问卷五个维度按照积极应答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科室文化、惩罚环境以及报告认知等;职称、护龄以及年龄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态度越正向。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的总体认知以及态度较为正向,医院在进行系统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县三所医院的3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进行调查。结果:对比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和报告意向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和报告意向之间呈现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可知,护士对各种不良事件的认知是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针对刻意隐瞒不良事件的护士人群进行专业性职业能力培训,进一步加强不良事件的上报,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评价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护理和优质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服务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8例患者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给予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则给予PICC导管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不良护理事件出现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89.36%(84/94);观察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6.81%(91/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18例出现不良护理事件,占该组患者总数的19.15%(18/94);观察组仅有4例出现不良护理事件,占该组患者总数的4.26%(4/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4.68%(89/94);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8.94%(93/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中,采用PICC导管护理和优质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有效提高患者配合医疗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临床护理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3.
陈花 《大家健康》2016,(4):201-201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引流管标识在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6年1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需留置引流管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引流管标识,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引流管标识。比较两组之间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连接错误的发生率以及对管道识别时间和交接班耗费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人员而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对管道名称、护理措施和潜在隐患的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引流管标识可以提高引流管管道安全性,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现状及与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临床护士352人,采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中文版(CERQ—C)、应对方法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临床护士进行评价,对比临床护士和常模及护龄〈5年(A组)和护龄≥5年(B组)CERQ—C评分,分析CERQ—C与CSQ、SCL-90的关系。结果临床护士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评分高于常模(P〈0.05)。A、B组和常模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低于B组,而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高于B组(P〈0.05)。CERQ—C因子与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自责、求助存在相关性(P〈0.05)。CERQ—C因子与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护士整体认知情绪调节以正向调节为主,低年资护士在面对负性事件时常表现为责难自己,高年资护士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较好.而心理健康状态较差,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对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现况,探讨医院工作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问卷对广州某三甲医院61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和态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医务人员事件报告频率的差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个人特征及工作性质的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结果和事件报告频率不同,外科系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度和事件报告频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柳香梅  赖世芳 《海南医学》2014,(7):1091-1092
目的通过实施绩效考核,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明确绩效考核的内容为4大项,即德、能、勤、绩,并确定4项考核内容的具体分值,根据考核的内容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依据考核的结果进行薪酬分配。比较绩效考核前后患者、护士满意度,比较护理服务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将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绩效考核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从91.36%提高至98.18%(P〈O.01),护士工作满意度从66.67%提高至91.67(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0.83%减少至0.18%(P〈0.05),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绩效考核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理论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开辟一条新路径。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海军总医院7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名。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考察并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管理前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近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活动(品管圈活动)小组在我院ICU设立的价值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72例脑干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活动小组成立前后为时间点,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小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为0,有创通气时间为(8.15±3.16)d;对照组患者再插管率为11.1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78%,有创通气时间为(12.82±3.49)d,两组再插管率和有创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05),而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6/36),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89%(1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100.00%(36/3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83.33%(3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为100.00%(36/3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为77.78%(28/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可明显减少脑干出血患者的气管插管再插管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压力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和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儿科护士得分均高于非儿科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的护龄高度相关(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而且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等有关。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已完成临床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关怀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1名本科护生进行关怀能力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关怀能力总得分为(185.48±20.84)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认知(72.15±10.97)分,勇气(56.30±10.319)分,耐心(57.03±8.656)分。不同性别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护生的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农村护生的关怀能力高于城市或城镇护生(P<0.05);非常热爱护理专业的护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一般热爱和不热爱者(P<0.05),认为关怀能力非常重要的护生关怀能力在认知和耐心维度的得分高于一般重要和不重要学生(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所在地、护生专业热爱程度及对护理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生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