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脑部机能减退而致的一种认知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在各种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最高,也是血管性痴呆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建立合适的脑血管缺血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对深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以及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选择构建合适的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对探究脑缺血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研制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本文对常见的全脑缺血、局灶性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脑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平  王淳  王小林  陈纯  付秀全  张标 《西部医学》2008,20(5):1107-1109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保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血管事件后的神经保护作用经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证实有效。本文就电刺激小脑顶核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临床研究的种种限制,脑缺血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脑血管病损伤机制和防治措施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建立最接近人类脑缺血的理想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多数学者倾向于选用大鼠复制脑缺血模型,主要由于:①大鼠脑血管解剖特点比较接近人类;②有关大鼠生理、生化、形态及药理等方面的实验资料比较丰富,有利于进行研究和比较;③价格低廉,可进行较大量重复实验;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在脑血管疾病中占85%,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复制脑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ICV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选择合理的神经保护疗法,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模拟人类ICVD的发病过程,建立重复性好、观测指标易于控制的脑缺血动物模型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在众多动物中,啮齿类动物因其价格便宜、来源充足、制作模型方法简单、存活率高、脑血管解剖和生理接近于人类,故被广泛用作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现将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指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黄芪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芪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陈春富综述郭述苏审校脑血管疾病是人类三大疑难病种之一,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目前对其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治疗干预试验的阳性结果顺利地过渡到;临床而证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急症又称脑血管意外 ,是一类起病急骤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 ,进入昏迷状态者预后差 ,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此类疾病主要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高血压脑病等。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脑动脉硬化症、颅内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外伤、脑动脉炎等引起的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和硬膜外出血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由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所引起的脑梗塞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本文仅讨论合并昏迷的脑血管急症。1 脑血管急症的诊断思维程序( 1)脑血管急症的诊断要点。对脑血管急症…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选择和应用较为可靠的脑血管病动物模型对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常见的各种动物全脑缺血和局部脑缺血及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和特点作了详细分类及介绍,特别详述了改良Himori法(暂时性阻断两侧颈总动脉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该模型制作的关键步骤。通过对现有动物模型应用特点的评价,为选择合适的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研究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D)是我国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缺血性脑血管病是VD最主要的致病因素。VD动物模型的制作有血管阻断法、栓塞法、大脑中动脉梗死法、光化学法、去大脑皮层法、脑血管定位阻断法以及自发VD模型等,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VD动物模型的制作将会取得更深层次的突破,对VD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39-54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2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成功接受全脑血管造影229例,顺利完成介入治疗22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8.5%,动脉狭窄情况基本得到控制,214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严格遵循全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十分高。脑血管病主要分为:①缺血性,又称脑梗死。②出血性,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何有效减少急性脑血管事件后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丙戊酸(VPA)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VPA的分子结构十分简单,是两个丙基附着在乙酸部分上,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抑制剂,常用于治疗癫痫和双相情感障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VPA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VP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脑出血也有治疗和保护作用[2]。在短暂缺血的大鼠模型中,用VPA进行缺血后治疗可降低脑梗塞体积和神经系统损伤[3],并显示出抗炎特性。本文就近年来对丙戊酸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神经病学     
郭玉璞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2):725-727
随着科技发展,在过去一年神经病学专业科研工作也取得较大进步,重点简述如下:一、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临床和实验的研究中,应用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了脑组织和血管的光镜和超微结构病理改变,得出脑组织损伤和恢复与高血压对脑血管及其侧枝循环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对脑卒中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方面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如全脑缺血再灌流、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和光化学诱导局部脑缺血模型等.应用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了γ-氨基丁酸(GABA)和P物质(SP)对纹状体多巴胺(DA)代谢调控,结果表明纹状体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急性血循环障碍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本身不是一个单一病名,而是泛指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脑血管病.脑血管病不是糖尿病所特有的疾病,但是,糖尿病病人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也有其特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3倍.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是目前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疾病的70%。研究证明,颈内动脉或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7月~2009年12月,我们对6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对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检查、采用卫生统计法分析。结论: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对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静 《包头医学》2007,31(4):243-244
脑血管造影是指使用造影导管在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显示脑动脉或静脉系统结构和病变的一种脑血管造影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确脑血管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确动脉瘤及动脉畸形等。1临床资料①18例支架置入术中,其中颈内动脉系统1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8例,所有患者都伴有严重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脑功能受损的一组疾病总称.根据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当前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有关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就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做了以下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脑动脉系统疾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脑梗死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9.2%~85%[1].因此用动物制作最接近人类脑缺血的模型来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并对之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常用动物制作脑缺血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3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动脉弓造影和脑血管造影的表现。方法3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了解颅内外血管病变、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结果检出在颅内外血管病变298例(92.55%),共累及病变血管460支(762处)。结论脑血管造影是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否行介入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