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和静脉术后镇痛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根据术毕所采用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组(A 组)和静脉镇痛组(B 组)。A 组于术毕拔管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给予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混合液;B 组于术毕缝皮前开启经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和雷莫司琼)。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 h(t1)、2 h(t2)、3 h(t3)、12 h(t4)和24 h(t5)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胸椎旁神经阻滞,未见与穿刺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与 B 组比较,A 组术后 VAS 评分明显降低(P <0.05);镇痛效果好,满意度高(P <0.01),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开胸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总体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PI组)与胸椎旁阻滞组(PT组),各25例.PT组采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PI组舒芬太尼静脉输注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l、3、6、12、24及48 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及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术后1~24h在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输注总量及补救镇痛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具有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及安全等优点,适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C组)、罗哌卡因单次预先胸椎旁神经阻滞+静吸复合全麻组(T1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次预先胸椎旁神经阻滞+静吸复合全麻组(T2组).3组术后均不采用术后镇痛装置,若术后NRS评分>4分,则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补救镇痛,并记录3组术前(神经阻滞用药)、术中静脉用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总量(静脉+神经阻滞)、静脉用瑞芬太尼的总量,术后4、6、24、48 h NRS评分,术后24 h内是否补救镇痛、手术后入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相比,T1、T2组的术中静脉用舒芬太尼量、舒芬太尼总量(静脉+神经阻滞)、静脉用瑞芬太尼的总量明显减少(aP<0.05),术后4、6、24 h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入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T1与T2组相比,后者术中静脉用阿片类药物总量较少(P<0.05),而舒芬太尼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6 h的NRS评分更低(P<0.05),而手术后入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次预先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术中静脉用阿片类药物的总量,发挥最佳的镇痛效应,提供满意的早期术后镇痛;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但与单纯罗哌卡因用于TPVB相比,未见更多的优势,也许与该研究病例数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金华  袁磊  曾建强  叶永强 《微创医学》2022,(2):171-174+194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两点与单点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点组(n=32)和两点组(n=32)。单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于第5胸椎行TPVB,两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分别于第4、第7胸椎行TPVB。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心率、血压于术前基础值的20%左右。比较两组TPVB的操作时间、阻滞平面,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的总用量,麻醉恢复室(PACU)期间舒芬太尼的用量及停留时间,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术后48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点组患者TPVB的操作时间长于单点组,阻滞平面优于单点组;两点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丙泊酚总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单点组(均P<0.05),但两组PACU停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点组术后2 h、4 h、8 h、12 h的VAS评分低于单点组(均P<0.05),术后24 h、36 h、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点组术后48...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术后行PCIA,研究组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对比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镇痛效果、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_(0)时刻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刻研究组患者的MAP、HR水平状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8h静息和咳嗽时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6、24h静息和咳嗽时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患者镇痛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呕吐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循环稳定,术后镇痛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6.
何坤鹏  崔翔  任凯  范俊柏   《四川医学》2023,44(8):841-846
目的 术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双孔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双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组(T+E组),三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记录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后(T0)、手术切皮时(T1)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入室后(T2)、肺叶切除即刻(T3)、手术结束后(T4)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Apelin-13水平;记录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补救例数;记录恶心呕吐、气胸和尿潴留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T组相比,T+E组术后6、12、24和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更少(P<0.05),术后补救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P<0.05);与C组相比,T+E组T0、T1之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T3、T4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上升幅度明显降低,Apelin-13水平的下降幅度也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TPVB与ESPB联合可以为双孔胸腔镜患者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更长的镇痛时间,降低了围术期的炎性反应,并减少了舒芬太尼的用量和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毕连接镇痛泵行PCIA,观察组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研究术后静息VAS评分、咳嗽VAS评分、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和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的VAS-R、VAS-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可明显增强镇痛效果,降低舒芬太尼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宏宇  孟馥芬  张蕊  孙炤  刘伟新 《新疆医学》2016,(4):393-395,392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后急性、慢性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择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0例: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对照组(C组)。P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药物:罗哌卡因注射液100 mg~+曲安奈德注射液10 mg~+维生素B12 1mg~+生理盐水至30 ml,注射20 ml。麻醉起效后行全麻诱导。两组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启动。观察术后48 h的VAS评分、PCA药物消耗量及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电话随访术后2 m,4 m,6 m的VAS评分。结果 1 P组术后48 h内VAS评分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组PCA药物消耗量及按压次数均小于C组(P<0.05)。3 C组患者阿片类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P组(P<0.05)。4P组术后(2 m,4 m,6 m)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不仅可以改善开胸患者术后2 d内的急性疼痛、而且可以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全身麻醉组(A组)和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后行全身麻醉组(B组),术后A组患者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镇痛,B组患者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两组均持续镇痛48 h。记录术后2、4、8、12、24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48 h按压镇痛泵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有效按压次数明显高于B组(P0.05);A组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B组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阻滞0.25%罗哌卡因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是肺癌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伟  李金玉 《海南医学》2012,23(18):33-35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食道癌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行食道癌开胸术、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LF)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R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经硬膜外腔注入负荷剂量,记录启用镇痛泵后1h、4h、8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按压次数、24 h药量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各时段的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romage分级RF组低于LF组(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RF组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罗哌卡因组对运动神经的阻滞较轻于左旋布比卡因组,术后恶心呕吐略高于左旋布比卡因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的160例足月单胎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产妇术后均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则在PCIA基础上再加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结果①术后2h、术后6h,观察组的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运动状态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评分量表(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两组产妇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运动状态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良好,在提高产妇舒适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舒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8,(2):183-185
目的:观察连续隐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案,术后均行连续神经阻滞自控镇痛48h,持续剂量2ml,总量100ml/h,随机分为四组:单纯0.225%罗哌卡因行股神经阻滞组(F组),0.15%罗哌卡因复合1μg/ml舒芬太尼行股神经阻滞组(FD),单纯0.225%罗哌卡因行隐神经阻滞组(S组)和0.15%罗哌卡因复合1μg/ml舒芬太尼行隐神经阻滞组(SD组)。记录四组患者术前、术后24、48、72h和7d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RVAS)和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AVAS)。记录四组患者术后12、24、36、48h的股四头肌肌力情况。结果:术后四组患者各时间点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以及术后24、48h和7d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3d股神经复合舒芬太尼组(FD组)、隐神经复合舒芬太尼组(SD组)AVAS评分高于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隐神经阻滞组(S组)。SD组和S组术后24、36、48h股四头肌肌力高于FD组和F组。结论: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与连续股神经阻滞(FNB)相比,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小,但较低浓度罗哌卡因(0.15%)复合舒芬太尼不及较高浓度(0.225%)罗哌卡因镇痛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通路阻滞和颈浅丛阻滞对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 ,选择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Ⅰ~Ⅱ级、全麻下行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颈浅丛阻滞组(S组,n=21)和颈神经通路阻滞组(P组,n=21)。全麻诱导后手术开始前,S组和P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双侧颈浅丛阻滞和超声引导下双侧颈神经通路阻滞,每侧均给予0.4%罗哌卡因20 mL,总计40 mL。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至术后48 h。观察手术切皮时心率血压的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术后1、4、8、12、24、36、48 h静息及运动(吞咽)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及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困难、声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切皮前后收缩压(SBP)变化[M(Q)][3.0(3.0)mm Hg比4.0(5.3)mm Hg,Z=-0.547,P〉0.05]、舒张压(DBP)变化[4.0(3.0)mm Hg比2.0(6.5)mm Hg,Z=-1.050,P〉0.05]及心率(HR)变化[3.0(2.0)次/min比2.0(4.0)次/min,Z=-1.408,P〉0.05]、术中芬太尼用量[(155.9±43.4)μg比(169.0±40.0)μg,t=1.007,P〉0.05]、首次觅求舒芬太尼时间[(1157.8±99.2)min比(1275.5±119.4)min,t=0.523,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0~12 h两组均未使用舒芬太尼。术后12~24 h舒芬太尼使用量、24~36 h舒芬太尼使用量及36~48 h舒芬太尼使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h运动VAS评分[2.0(1.0)比4.0(2.0),Z=-0.304,P=0.001]、4 h运动VAS评分[(3.0(2.0)比4.0(2.0),Z=-3.082,P〈0.01]、8 h运动VAS评分[2.0(0.0)比2.0(2.0),Z=-2.992,P〈0.01]、12 h运动VAS评分[3.0(1.0)比4.0(1.0),Z=-5.410,P〈0.001]P组低于S组,术后4、8、12、24、36、48 h静息VAS及24、36、48 h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舒芬太尼鼻黏膜给药对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舒芬太尼鼻黏膜给药。观察记录患者术后6h、12h、24h、48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包括24h),B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24h后两组活动状态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舒芬太尼鼻黏膜给药可在24h内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氯诺昔康 芬太尼、单用芬太尼在开胸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0.04μg/kg.h 地塞米松20 mg),氯诺昔康 芬太尼组(氯诺昔康10μg/kg.h 芬太尼0.15μg/kg.h 地塞米松20 mg)和芬太尼组(芬太尼0.3μg/kg.h 地塞米松20 mg),3组均加NS后总量至120 mL。病人清醒拔管后,接电子镇痛泵,基础流量2 mL/h,PCA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结果:术后16 h内三组按键次数及镇痛药消耗总量无统计学意义,氯诺昔康 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镇静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0.01,P<0.05),而氯诺昔康 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比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无统计学意义,氯诺昔康 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镇痛总体满意度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氯诺昔康 芬太尼或单用芬太尼在开胸手术术后PCIA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前两者较后者不良反应少,总体满意度高,更适于开胸术后PC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肋下入路腹横筋膜联合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肝脏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I~III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组(S组)。记录两组麻醉前(T0)、切皮后10 min(T1)及手术结束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记录两组术后6、12、24及48 h患者静息、运动(咳嗽)时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S组T1时MAP、HR显著低于C组(均<0.05)。S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S组术后6、12h静息、运动时VAS评分均低于C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PB联合SAPB用于肝脏手术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提供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胸围术期应用多模式镇痛对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咪唑安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麻醉诱导,2%~3%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采用帕瑞昔布钠静脉滴注+术中左旋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术后帕瑞昔布钠肌内注射及舒芬太尼PCIA多模式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围术期应用多模式镇痛可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而对术后镇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竖脊肌阻滞(ESPB)在减重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全身麻醉下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81例。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竖脊肌阻滞组(E组)与对照组(C组)。E组全身麻醉前先行阻滞,于T9水平用0.375%的罗哌卡因联合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混合液20 mL分别行双侧ESPB。C组患者不进行阻滞操作,直接给予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及追加舒芬太尼的情况,术后睁眼时长、拔管时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4、8、12、24、48 h的静息及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补救的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E组术中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减少,追加舒芬太尼、苏醒期躁动比例降低,术后睁眼时长、拔管时长缩短,拔管后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术后4、8、12和24 h的静息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12 h的活动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小剂量布托菲诺对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影响.方法6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布托菲诺+舒芬太尼组(BS组),分别予舒芬太尼和小剂量布托菲诺+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时的VAS(visual ana-logue score)镇痛评分、BCS(Bruggrmann comfort scale)舒适评分;评价比较两组11-point VNRS(11-point verbal numerical rating scale)恶心呕吐评分.结果 BS组患者在T1、T2、T3、T4时的VAS镇痛评分显著低于S组患者(P<0.05或0.01),BCS舒适评分显著高于S组患者(P<0.05或0.01);T5时两组患者VAS镇痛、BCS舒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S组患者11-point VNRS恶心呕吐评分显著低于S组患者(P<0.05).结论 小剂量布托菲诺可以增强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并能够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部硬膜外舒芬太尼镇痛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或限期行上腹部大手术的病人54例,随机分为高位组(H组),中位组(M组),低位组(L组),每组各18例。均于术毕前30min硬膜外腔给予镇痛负荷剂量0.2μg/kg舒芬太尼5ml。术毕3组患者均经硬膜外接镇痛泵输注1.5μg/ml舒芬太尼,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并比较3组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3组术后VAS比较H组与M组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时L组的静息时VAS评分均显著高于H组与M组(P0.05),3组静息VAS评分8、20、24、30、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咳嗽时VAS评分术后2、4、8h均显著高于H组与M组(P0.05),3组咳嗽VAS评分20、24、30、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瘙痒发生率、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各时点均未发生呼吸抑制;H组、M组分别与L组在术后第1天舒芬太尼累积用量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舒芬太尼的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M组分别与L组在术后48h镇痛泵按压总次数和总有效次数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输注1.5μg/ml舒芬太尼可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治疗,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作为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方法,1.5μg/ml舒芬太尼腰部硬膜外输注可替代胸部硬膜外输注,但舒芬太尼用量比胸段时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