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自然妊娠率,分析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的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EMT合并不孕症患者,统计患者术后2 a内自然妊娠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 a,65例患者中自然妊娠21例,占32.31%。术后6~12个月自然妊娠率最高,之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年龄、病理类型、r-AFS分期、AMH、接受Gn RH-a治疗情况均与患者术后自然妊娠有关(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增加自然妊娠率,术后6~12个月为妊娠的最佳时间,患者的年龄、不孕类型、r-AFS分期、术前AMH水平和术后是否进行Gn RH-a治疗为影响自然妊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治疗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35岁以下者,妊娠率明显高于35岁及以上者;原发性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继发性不孕者;不孕病程3年以下者妊娠率明显高于病程为3年及以上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与病理分型、内膜异位症分期、术后是否使用Gn RH-α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年龄、不孕类型、时间及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且有生育要求的1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78例患者中失访18例(10.1%),完整随访的160例患者中,术后共妊娠105例(65.6%),其中自然妊娠82例,占78.1%(82/105),辅助生育妊娠23例,占21.9%(23/105)。术后1年内妊娠者76例(72.4%),1~2年内妊娠者29例(27.6%)。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者133例,其中妊娠97例,占72.9%(97/133)。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者64例,其中妊娠48例,占75.0%(48/64)。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4分者15例,其中妊娠5例,占33.3%(5/15),EFI评分5~8分者50例,妊娠33例,占66.0%(33/50),EFI评分9~10分者95例,妊娠67例,占70.5%(67/9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期天数、年龄、既往妊娠史、术后使用Gn RH-a治疗、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EFI评分、既往妇科炎症、宫腔操作史均与术后妊娠率有关(P0.05)。按1996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r-AFS)进行分期,不同r-AFS分期与术后妊娠率无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月经天数7 d、既往妇科炎症、宫腔操作史≥2次是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35岁、既往妊娠史、术后使用Gn RH-a治疗、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高EFI评分、无痛经史是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生育期年轻患者,既往有妊娠史,无痛经史,减少妇科炎症及不必要的宫腔操作,术后相关药物(Gn RH-a)治疗及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均可提高EMs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术后使用GnRH-a药物及高EFI评分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授精(IUI)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IUI资料,观察不同IUI治疗因素对妊娠结果的影响。结果年龄≤35岁、不孕年限≤5年以及促排卵的患者妊娠率较高(P0.05);是否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和IUI周期数长短均对妊娠率无影响(P0.05)。结论年龄、不孕年限、是否促排卵和IUI周期数对IUI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效果有重要影响,能够为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78例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78例患者中失访18例(10.1%),完整随访的160例患者中,术后共妊娠105例(65.6%)。其中自然妊娠82例,占78.1%(82/105);辅助生育妊娠23例,占21.9%(23/105)。术后1年内妊娠者76例(72.4%),1~2年内妊娠者29例(27.6%)。使用Gn RH-a者133例,其中妊娠97例,占72.9%(97/133)。单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在月经天数、年龄、妊娠次数、术后使用Gn RH-a治疗、既往妇科炎症、宫腔操作史与术后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AFS分期与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月经天数≥5 d、既往妇科炎症、宫腔操作史≥2次,是术后不孕的危险因素。年龄、既往妊娠史、术后使用Gn RH-a治疗可提高术后妊娠率(P0.05)。结论:年轻患者,月经周期规律并缓解痛经,减少妇科炎症及不必要的宫腔操作,术后相关药物治疗,可提高术后妊娠率,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近年来发生率逐渐升高,不孕症住院患者中内异症的发生率为35.50%,不孕症患者年龄越大,患内异症的风险可能越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药物辅助治疗可以提高妊娠率,常见术后治疗的药物包括Gn RH-a,米菲司酮,孕三烯酮,中药等,本文据术后应用各类药物进行综述,以探索术后药物治疗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妊娠率、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患者2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其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妊娠方式及妊娠结局等,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随访时间为术后1~5年.结果 250例中,7例(2.8%)失访,随访的243例中,妊娠185例,其中自然妊娠148例(60.9%),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妊娠37例.自然妊娠的148例中,于术后12月内妊娠者124例(83.8%).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0岁者优于≥30岁者(P<0.05);术后妊娠率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侧别有关,右侧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左侧及双侧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r-AFS分期、不孕类型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能有效提高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术后1年是最佳的妊娠时间,年龄越大,术后妊娠率越低、妊娠结局越差.发生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侧别可能与术后妊娠率有关;r-A FS分期、不孕类型对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患者接受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并分析各种因素对术后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因不孕并且有生育要求而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诊为EMT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分析术后自然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完成随访的138 例患者中,45例患者自然妊娠,总体受孕率为32.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EMT 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为:年龄、不孕类型、临床病理类型、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术前抗穆勒氏管激素(AMH)和是否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各因素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可提高EMT不孕症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是治疗EMT不孕症的有效手段,并且术后6~12 个月自然妊娠率最大,是妊娠的最佳时机,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妊娠率不断下降。患者年龄、不孕类别、临床病理类型、r-AFS 分期、术前AMH水平及术后是否使用GnRH-a是影响EMT 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治疗的EMs不孕患者150例进行290个人工授精周期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年龄、不孕时间、是否促排卵、IUI时机、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法(r-AFS)分期、IUI周期数、IUI时机对EMs患者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年龄≤35岁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年龄>35岁患者,不孕年限≤5年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不孕年限>5年患者,促排卵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患者,术后时间≤1年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术后时间>1年患者,r-AFS分期Ⅰ、Ⅱ期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者,IUI周期数≤3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IUI周期数>3者,排卵前、后各1次IUI受精时机的术后妊娠率高于排卵前1次和排卵后1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排卵情况、术后时间、IUI周期数、r-AFS分期、IUI时机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不孕EMs患者术后IUI最佳时间是腹腔镜手术后1年以内3周期内,同时增加促排卵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预后相关因素及其预测术后妊娠的价值。方法分析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1年内妊娠结局和术后妊娠相关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1年内39例成功妊娠,累积妊娠率34.82%,年龄、BMI、吸烟、r-AFS分期、盆腔炎症或手术史、合并输卵管阻塞、合并子宫良性病变、术后规范用药、EFI是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FS分期、合并输卵管阻塞、术后规范用药、EFI得分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EFI的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为0.598~0.716),P<0.05,预测临界值为6分,敏感度为0.71,特异性为0.65;r-AFS分期无预测价值。结论采用EFI进行评价可有效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结局,r-AFS分期、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规范用药也对术后妊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观察组)与98例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对照组)后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卵裂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促性腺激素(Gn)用量高于对照组(P<0.01),获卵数、受精率、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其获卵数、受精率及妊娠率明显不及单纯输卵管因素致不孕行IVF-ET治疗者,但对不孕患者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且术后按纳入条件随访资料完整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304例的临床资料,以术后2年内复发的70例为观察组,以未复发的234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在年龄、术前痛经、术前产次、既往治疗史、既往就诊医院级别、卵巢囊肿侧别、手术分期、术后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术后妊娠均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痛经、既往药物治疗、双侧卵巢囊肿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大、既往就诊三级甲等医院、术后药物(Gn RH-a)治疗、术后妊娠4个因素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选择级别高的医院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手术,采取创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相关药物治疗及术后受孕可以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腹腔镜术后的EMs不孕患者进行的318个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以年龄、不孕年限、腹腔镜术后时间、用药情况、周期数、是否促排卵、r-AFS分期、IUI时机分别进行妊娠率的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术后人工授精的周期妊娠率为13.21%。年龄≤35岁的周期妊娠率高于35岁以上者(χ2=6.687,P<0.05),不孕年限≤5年的妊娠率高于5年以上者(χ2=5.430,P<0.05),腹腔镜术后1年内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1年以上者(χ2=6.005,P<0.05),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χ2=8.264,P<0.05),加用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者(χ2=4.569,P<0.05),3周期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3周期以上者(χ2=4.031,P<0.05),双次IUI者妊娠率高于单次者(χ2=4.37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是否使用GnRH-a则与妊娠率无关。结论 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年内3周期内有较高的妊娠率,建议同时加用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之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病患术后生殖预后产生的影响,了解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病患术后生殖影响因素。方法:将2013年02月15日—2016年02月20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病患均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病患随访情况以及生孕情况。结果:病患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r-AFS评分分期、术后助孕技术等均会对病患的生殖产生影响,(P0.05)。结论:术后病患的妊娠率高低与病患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r-AFS评分分期、遵循医嘱用药、术后助孕技术等紧密相关,临床需要结合病患的实际情况,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以此改善病患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浅析在实施腹腔镜手术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中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对患者的生育力做出评估,旨在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在该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并记录随访患者手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手术后妊娠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术后使用药物促排卵治疗呈正相关;手术后妊娠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手术后使用Gn RH-α无相关性。手术后1~12个月内的总妊娠率(46.42%),与手术后13~24个月内的总妊娠率(25.00%)比较,P=0.0037;手术后13~24个月内的总妊娠率(25.00%),与手术后25~36个月内的总妊娠率(7.14%)比较,P=0.0016。三种临床病理类型的患者手术后1~36个月内的总妊娠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实施腹腔镜手术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中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对患者的生育力做出评估,对指导患者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EMT合并不孕患者不建议长期期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保守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妊娠55例,妊娠率为53.9%;原发不孕者妊娠率为46.7%,低于继发不孕者的74.1%.原发不孕者、腹膜型合并不孕者术后采用GnRH-a治疗可显著增加术后妊娠率(p<0.05),而继发不孕者及其他两型合并不孕者术后使用药物者与未使用药物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性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术后妊娠率,单纯腹膜型及内囊型合并不孕者效果更为显著;原发不孕及单纯腹膜型患者术后采用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排卵方案治疗联合中药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78例,根据促排卵同时是否联合中药灌肠随机分为促排卵方案治疗联合中药灌肠组(观察组,39例)和单纯促排卵方案治疗组(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妊娠率(53.85%)明显高于对照组(30.77%)(P0.05);两组流产率、早产率、异位妊娠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身高、畸形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方案治疗联合中药灌肠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后使用Gn RH-a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对有再生育需求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01月到2016年12月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症III期或IV期的100例患者, 在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术后肌注“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 (商品名:达菲林) 3.75 mg共6周期, 对照组术后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后随访1 a, 观察2组术后糖类抗原125 (CA125) 值、盆腔疼痛VAS, 复发率及自然妊娠率有无差别.结果 (1) 2组术前与术后CA125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实验组疼痛VAS与对照组VAS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实验组复发2例, 复发率4%, 对照组复发4例, 复发率8%;比较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实验组自然妊娠率:30%;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III期患者中妊娠9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患者中妊娠6例.对照组自然妊娠率:14%;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III期患者中妊娠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患者中妊娠1例;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中III期、IV期的妊娠人数有差异 (P<0.05) .组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III期、IV期的妊娠人数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内异症IV期的妊娠人数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实验组中年龄大于35岁病例中妊娠3例;对照组中妊娠1例,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大于35岁以上的妊娠率显示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腹腔镜术后应用Gn RH-a对于有再生育需求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可以降低患者复发率, 提高年龄大于35岁患者及分期高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不孕病人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6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MT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并对可能影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腹腔镜术后随访1年,妊娠者84例,妊娠率5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分型、r-AFS分期、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病、输卵管通畅情况、腹腔镜术后用药情况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后是否用药、r-AFS分期、输卵管是否通畅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影响EMT不孕病人术后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工作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综合评估病人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病人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谢玲红  王慧华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60-2062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200例做为研究对象,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期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以及患者年龄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总妊娠例数为21例,总妊娠率为10.5%(21/200),6~12个月总妊娠例数为25例,总妊娠率为12.5%(25/200),12个月以上总妊娠例数为11例,总妊娠率为5.5%(11/200),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期别、不同病灶部位、不同病灶直径以及患者不同年龄之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17、19.488、11.946,P<0.05),期别越高、病灶部位越多、病灶直径越大、患者年龄越高,术后妊娠率越低。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比较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期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以及患者年龄影响术后妊娠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期别越高、病灶部位越多、病灶直径越大、患者年龄越高,术后妊娠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