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隔肿瘤是胸部较为常见的疾病 ,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9月。我院共收治纵隔肿瘤 1 1 2例。现报告如下 ,并就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 1 2例 ,男 5 9例 ,女 5 3例 ;年龄 3~ 72岁 ,平均 43 .8岁。其中胸腺瘤 3 5例  相似文献   

2.
纵隔畸胎瘤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纵隔畸胎瘤35例作一临床分析。结果表明畸胎瘤多位于前纵隔。有5例术前误诊为其他纵隔肿瘤或胸膜疾病,误诊率为14.3%。本组有1例在病理上发现癌变现象.值得重视。一旦诊断本病,应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 ,2 9岁 ,因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5月余 ,加重伴胸闷气短 10d于 2 0 0 0年 5月 12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12月下旬体检时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 ,在当地医院抽出黄色混浊胸液 10 0 0ml。胸液常规 :李凡他试验 (+) ,白细胞 :0 2× 10 9/L。胸液培养 :无细菌生长。胸液 :乳酸脱氢酶 (LDH) 86 9U/L ,癌胚抗原 (CEA) 147μg/L ;血CEA 8μg/L。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给予抗结核治疗 ,同时多次抽胸液。治疗 1个月胸液减少后出院 ,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2 0 0 0年 5月患者到当地医院复查胸片 ,发现左侧胸腔仍…  相似文献   

4.
肺内畸胎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9年,我们收治6例肺内畸胎瘤,均经手术治愈。 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0~48岁,病程1~15年。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咳血。X线或CT扫描示病变位于左肺上叶前段2例(其中1例累及舌段),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右肺上叶前段及右肺中叶各1例,右肺中、上叶之间1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13岁。因胸痛 5d ,于 2 0 0 1年 2月 2 4日入院。患者自 5d前原因不明的突发左侧胸部持续性闷痛 ,改变体位时加剧。临床诊断 :纵隔肿瘤。术前心电图 (略 ) :Ⅰ、aVL、V2 ~V4导联见病理性Q波 ,Ⅰ、aVL、V2 、V3导联ST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抬高 ,Ⅰ、aVL、V1 ~V6 导联的T波倒置达 0 4~ 0 8mV ,“呈冠状T波”。心肌酶谱均在正常范围。入院诊断 :纵隔肿瘤。病理证实为 :成熟性畸胎瘤。术后心电图见 (图略 ) :Ⅰ、aVL导联病理性Q波无明显变化 ,V2 、V3导联异常Q波消失 ,变为rS型 ,Ⅰ、aVL、V2 ~…  相似文献   

6.
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告了58例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治经验,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临床上需与中心型肺癌,纵隔肿瘤相鉴别,作者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王秀梅  朱豫  刘盈  杨文倩 《山东医药》2010,50(10):35-35
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纵隔畸胎瘤患者15例,均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恢复良好。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纵隔是两侧胸膜之间、胸骨之后、胸部脊柱之前的一个间隙,下为膈肌,上与颈部相连通.纵隔内有心包心脏及胸内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迷走神经和膈神经、淋巴结和淋巴管以及一些结缔脂肪组织等.由于组织器官较多,结构来源又复杂,所以纵隔区内可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及囊肿.由于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前无任何临床表现,仅在胸部X线体检时被检出,且随着肿瘤的增大对邻近器官的压迫或肿瘤外侵而引起的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咳嗽或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极为相似,若不对病变进行组织学检查,其确切性质术前很难确定.纵隔内包块性质不同,其治疗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各异,故术前明确纵隔包块的性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刘桂仙  王翔 《山东医药》1995,35(4):28-29
1979~1994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纵隔肿瘤5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4例,女20例;年龄5个月至70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四肢乏力、眼睑下垂等。11例无症状者经查体发现。54例均经X线、B超、CT等诊断。手术切除48例,探查未切除6例,其中恶性畸胎瘤、恶性胸腺瘤各2例、恶性淋巴瘤2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5月至2001年5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131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纵隔肿瘤病种复杂,诊断困难,以往主要依靠 X 线胸片及纵隔镜检作术前诊断。作者综述近年来 CT、MRI 等影象诊断技术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作用、以及经胸腔针吸活检(TNB)特别是 CT和超声导向下的 TNB 的方法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27 a前因纵隔畸胎瘤行手术治疗。近0.5 a来左侧胸痛,CT示左上后纵隔圆形肿块,直径约4 cm,相邻肺内有条状阴影与该肿块相连。门诊拟诊纵隔畸胎瘤复发于2005年11月21日收入我院。查体:左胸后外侧有手术切口疤痕,左肺呼吸动度降低,左肺上部呼吸音弱,余无阳性体征。入院后第2天行剖胸探查术。自左胸原后外侧切口入路,剪除第4肋骨,经肋床下入胸,见胸膜腔广泛粘连,分离上叶时即见有多处肺破损漏气。下叶未游离。在分离肿瘤与肺粘连时,肺内溢出粉渣样黏稠物。暴露肿瘤直径约4 cm,表面光滑。游离肿瘤时自瘤内溢出白色粉渣物。…  相似文献   

13.
病例报告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胸背部胀感7~8年,胸痛10月余于2005年10月4日入院.患者7-8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侧胸背胀感,无疼痛,未予重视,当时未做特殊处理,本次予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感左侧胸痛,呈持续性胀痛,左侧卧位时明显,与呼吸无关,当时发热2天,遂来我院,查CT示:左上纵隔囊肿.  相似文献   

14.
巨大纵隔肿瘤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龙 《山东医药》2002,42(2):57-58
手术切除是巨大纵隔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因其临床症状明显 ,术中解剖层次不清 ,操作困难 ,术后并发症多 ,故被认为是胸外科手术中难度较大的手术。笔者体会如下。1 术前准备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包括摄胸部 X线正侧位片、CT强化造影片等 ,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 ,以及与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5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纵隔肿瘤。其中:胸腺肿瘤及囊肿26例,占52%;神经源性肿瘤12例,占24%;畸胎样瘤4例,占8%。全组均完整切除或大部切除,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病率最高为胸腺肿瘤及囊肿,其次为神经源性肿瘤及畸胎样瘤。无论肿瘤良恶性,外科手术均是确诊及治疗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沈毅  罗宜人 《山东医药》1997,37(1):39-39
1970~1996年,我们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228例。其中男149例,女79例;年龄10~68岁,平均31.8岁。良性肿瘤185例,占84.86%;恶性肿瘤33例,占15.14%。肿瘤体积最大约35cm×25cm×25cm。行肿瘤完全切除217例(占95.17%),部分切除4例,探查活检7例;死亡3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手术入路探讨如下。 选择手术切口的原则为显露好、创伤小、便于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我们对前上纵隔肿瘤多采取前外侧胸部切口;后纵隔肿瘤多采取后外侧胸部切口;位置较高的前上纵隔肿瘤及累及双侧的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胸骨后甲状腺采用颈部切口,必要时部分劈开胸骨;累及胸廓出口部位的较大肿瘤采用颈胸联合或双切口。对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特别是椎管内肿瘤)者,可采用背部脊柱旁路切口胸膜外切除肿瘤。对部分肿瘤较小者,可于电视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或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小切口纵隔肿瘤切  相似文献   

17.
畸胎类肿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纵隔肿瘤,它分为两种:以实体瘤为主的畸胎瘤和囊性的畸胎囊肿,临床上常合称为畸胎瘤。按国内统计,在纵隔肿瘤中居第一位。其绝大多数位于前上纵隔,较大的肿瘤可延侵向胸腔的各方。  相似文献   

18.
19.
畸胎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纵隔肿瘤,此类肿瘤多位于前纵隔。居心脏、大血管的前方,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生长,肿瘤体积增大,易对气管、心脏或上腔静脉形成压迫,才出现压迫症状。肿瘤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2006年4月我院成功地治疗了1例重症巨大纵隔畸胎瘤患儿,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孙玉玲  黄婧 《山东医药》2009,49(43):33-33
纵隔疾病的诊断一直是胸科医生所关注的难点,无论临床表现还是影像学检查均不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而纵隔镜下手术可有效获得病变组织,通过病理明确诊断。2008年2-9月,我们对21例纵隔疑难病患者施行纵隔镜手术,效果满意。现就术中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