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弥漫性微小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术前超声检查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结果:本组32例患者60个不同性质结节中超声检出甲状腺内微小钙化12个,其中甲状腺良性疾病微小钙化率为8.9%,恶性肿瘤微小钙化率为53.3%,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微小钙化主要发生为乳头状癌。结论:超声甲状腺结节内微小钙化灶的检测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少年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青少年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证实确诊为青少年颈椎病,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对原始影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获取最终影像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价。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出青少年颈椎病56例,确诊率为93.33%,与临床证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7例(94.44%),曲度反向8例(100.00%),颈椎失稳13例(92.86%),椎间隙改变9例(100.00%),骨质增生5例(83.33%),项韧带钙化4例(80.00%),与临床证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青少年颈椎病临床确诊率,对疾病病情评价准确,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CT检测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甲状腺癌(T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NG和41例TC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NG与TC在年龄、性别以及混合钙化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发病状态、甲状腺边缘中断征、增强后瘤体边缘情况、瘤体形态、细颗粒状钙化及囊变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G与TC的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应用CT检测对于鉴别诊断NG与TC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 影像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银辉 《新中医》2021,53(20):37-39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 影像特点。方法:选取100 例肠梗阻患者,分别进行CT 检查和中医证型诊断,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患者的CT 影像特点。结果:100 例肠梗阻患者中,气滞血瘀型、里热内结型、气血不足型、脏腑失调型分布比较均衡,均占20%~30%。从CT 诊断结果分析病因,机械性肠梗阻41 例,麻痹性肠梗阻36 例,血运性(绞窄性) 肠梗阻23 例。其中,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见脏腑失调型和气滞血瘀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多见里热内结型和气血不足型;血运性(绞窄性) 肠梗阻患者以气滞血瘀型最常见。3 种病因肠梗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患者CT 检查结果各具特点,CT 检查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依据,帮助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5.
张明山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01-102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癌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重新阅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2例甲状腺癌患者平扫CT共显示病灶35个,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灶,7例可见肿瘤内钙化,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瘤结节过度强化,甲状腺包膜破坏等征象,转移淋巴结略强化。结论:CT强化扫描能够为甲状腺癌提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为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与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共计100个病灶进行研究,对入选患者均进行CT与超声检查,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手段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病理检查结果,各种征象,恶性结节诊断,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病理检查结果的准确率高于CT(P <0.05);超声诊断各种征象的准确率高于CT(P <0.05);超声的恶性结节诊断率高于CT(P <0.05);超声的诊断结果符合率高于CT(P <0.05)。结论:CT和超声都具备客观的临床价值,但与CT相比,超声不仅可以精准观测到结节的病发数量、异常形态、较低回声、模糊边缘等特点,还能精确检测出细小癌灶与结节内砂粒状的钙化点,清楚地显示甲状腺的腺体大小、癌灶性质、以及病灶情况,清晰度、分辨率以及灵敏度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裘雨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4):3388-3388,3434
目的总结对胸部CT表现为肺部微小结节病灶的微小肺癌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对8例微小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抗感染治疗,部分患者继续抗结核诊断性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扫描,因肺部病灶未消失而进行电视胸腔镜和/或小切口微创治疗。结果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微小肺癌。结论对各种辅助检查无法明确病灶性质的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采用定期复查胸部CT,对病灶经抗感染和/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仍然未消失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电视胸腔镜和/或小切口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T在治疗眼眶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寻找诊断眼眶骨折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眼眶骨折患者68例,分别采用CT和X线进行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眼眶骨折的情况。结果:CT直接骨折检出率为90.0%,复合骨折检出率为93.4%,爆裂骨折检出率为100%。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CT能准确判断各种眼眶骨折类型,为眼眶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RNA-21)含量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复发/转移、识别高危风险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DTC患者及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结节组)的一般情况、个人史、家族遗传史、职业暴露史、相关既往史等基本情况,并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癌胚抗原(CEA)、降钙素(CT)、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细胞角蛋白多肽-19(CK-19)及miRNA-21含量。所有DTC患者均术后常规随访2年,依据随访是否出现不良预后事件分为健康组及不良预后组。比较3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PMCC)分析miRNA-21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具有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评估该指标对于DTC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临界值;根据其预测临界值,将DTC患者分为临界值以上组及以下组,使用卡普兰-迈耶曲线(KM curve)验证2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是否具有差异性,从而识别高危风险的DTC患者。结果健康组51例、不良预后组10例、良性结节组57例,3组间HT病史、GD病史、职业暴露史、家族遗传史及血清TPO-Ab、TG-Ab、TG、CT、CEA、CK-19、miRNA-2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PO-Ab、TG-Ab、CT、CK-19、miRNA-21是DTC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miRNA-21与TPO-Ab、CT、CK-19均呈正相关(r=0.538,0.604,0.522,P均<0.05),与TG-Ab无显著相关性(r=0.371,P>0.05);该指标ROC曲线的AUC为0.748,95%CI(0.707,0.814),最佳预测值为8.19 ng/m L;根据miRNA-21的最佳预测值,临界值以上的DTC术后患者2年内并发不良预后事件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KM生存曲线亦证实上述研究结果。结论血清miRNA-21含量对于评估DTC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识别高危风险DT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CT影像,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将5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将7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与肺癌并存CT影像在毛刺、棘状突起、分叶等特征上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P〈0.05)。结论:CT影像能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颈部最常见的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1]。甲状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1∶4,依病理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等,以乳头状癌最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0%[2-3]。甲状腺癌以原发性多见,少数为甲状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恶变等继发而来,以颈部肿块为临床上常见表现,大多数为无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ECT检查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超声、CT、ECT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6.00%(38/50),E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8.00%(34/50),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8.00%(39/50);超声、CT、ECT三种检查联合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8.00%(49/50)。结论:应用超声联合CT、ECT各项检查综合分析,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成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8-18,32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的CT影像分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4月-2011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78例,观察患者的CT影像分型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的CT影像可以分为4型,其中包括:经典型39例(50.0%),血管瘤样型20例(25.6%),弥漫型12例(15.4%),囊肿型7例(9.0%)。同时,本组病例中经CT影像分型诊断为:透明细胞癌65例(83.3%),嫌色细胞癌6例(7.7%),乳头状癌5例(6.4%),集合管癌2例(2.6%)。CT扫描增强后,肿瘤边界清楚64例(82.1%),边界不清14例(17.9%)。结论:通过CT影像分型可以准确区分肾癌患者的各具特征性及表现,但是难以准确反映出其病理分型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特点。结果:15例皆位于胸膜下,8例相应胸膜异常,2例类圆形,13例不规则形,15例密度不均,3例有小支气管像,2例有小空洞,6例边缘模糊,7例周围毛刺或索条,8例支气管血管束异常,2例病灶内低密度,4例肺间质改变,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卫星灶。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有一定的特点,但不典型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肺结核鉴别尚有一定困难,需病理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识别,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50例,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CT影像检查良、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良性SPN的CT检查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1.2%、85.4%、92.1%、89.6%和93.6%;恶性SPN的CT检查数据分别为85.7%、81.3%、85.2%、86.7%和83.2%。结论:CT影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痰病良恶性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了解气管支气管原发良性肿瘤的形成和影像资料,提升早期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和影像特点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取的320例患者全部经过病理诊断或者手术诊断确诊,其中平滑肌瘤有130例、错构瘤73例、脂肪瘤44例、神经鞘瘤30例、多形性腺瘤30例...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肺结核已成为社会上重要传染源.为了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现将7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4层螺旋CT检测对于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疑似微小肝癌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和穿刺检查、手术病理结果相比,CT检查检出率为97%,准确率为90%。结论 4层螺旋CT对于微小肝癌定性检测和大部分定量检测具有显著的临床参考意义。对于不典型患者,可以联合多项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刘森  景杰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19-120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临床分型与CT影像的联系。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8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对象分为3组(正常组100例,非椎动脉型颈椎病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组40例),3组都选择GE公司的Hispeed16排CT机进行分析。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组、非椎动脉型颈椎病组的左右侧UW、左右侧UH1与VH值都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颈椎病组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应用于颈椎病的临床分型与诊断能获得相关量化数据,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关数据参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住本院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结论:CT是一种方便、迅速的诊断手段,并且患者很容易接受;其对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