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亚急性骨髓型放射病远后效应为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肿瘤及白血病的发生、不育和眼睛白内障。辐射致白血病是危害病人生命的最严重后效应。其特点是除了具有一般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发热、出血、贫血、白血病细胞浸润外,还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其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效果和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核事业和放射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核医学知识及放射病的临床规律,发病特点、症状及护理。1985年10月,我科收治了亚急性骨髓型放射病三例,经治疗后2例治愈,1例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髓移植病人在移植前需经一系列预处理措施,其中大剂量放射治疗就是主要的措施之一.它是经医源性造成病人呈急性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使骨髓空虚,目的是给造血干细胞准备植入生长的空隙位置,清除已存的白血病细胞,抑制免疫功能,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植入。但照射后,病人的放射反应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观察(1)4例急性放射病第24年随访,(2)3例亚急性放射病2~5年随访,(3)3例急性白血病经放、化疗后获长期自下而上的资料,以及(4)6例慢粒经放、化疗后生存期超过5年的资料,发现其表现有:造血功能恢复不全,以巨核—血小板系统恢复不全为突出;造血功能处于正常低水平,代偿和储备能力不足以及发生肿瘤等后果。本资料病例死亡4例:1例因连续照射后发生造血组织异常增生综合征,因严重贫血和感染死亡;1例为慢粒照射、化疗后于第五年后有巨脾、严重贫血、骨髓纤维化而死亡,此2例与照射或化疗有关;1例急性放射病后死于车祸;另例为慢粒急变后贫血出血致死。文章还对造血系统残留效应的机理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出血是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白血病患者骨髓受白血病细胞和化疗药物的影响,使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降低,同时凝血因子减少,并释放引起DIC的物质,从而导致皮肤、粘膜、消化道以及颅内严重而广泛,持续而难止的出血。因此给予白血病病人及时必要的护理,使病人顺利度过出血关,对稳定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颅内出血的护理颅内出血是白血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出血大多为弥漫性并伴有脑水肿,病情凶险、变化快、致死率极高。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十分关键,对这种病人应密切观察血小板数量,检测KPTT、PT  相似文献   

6.
目前,致死量核辐射(LD100的照射量为6GY以上[1])损伤以动物实验为多,人类核辐射损伤主要来源于事故、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急性放射病按受辐射量的大小分三型:骨髓型(造血型)、肠型和脑型[2]。我科从1983年5月至1988年5月护理了9例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而经~(60)Co全身照射(TBI)处理所致的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9例病人均安全度过了放射病各期。现将9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男性8名,女性1名;年龄6~34岁,照射剂量6~8Gy。(见表1)根据照射剂量和临床表现,9例患者均符合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的表现。9例患者急性放射病初期时间3~7天;经9~14天后脱发,皮肤粘膜出血点增加,进入极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主要决定于所患白血病的类型、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以及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对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特别是严重骨髓抑制期病人出血的护理时预后的影响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大剂量化疗严重骨髓抑制期。现将我院1996年-2002年大化疗后出血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化疗后由于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常常会引起肛周感染,其心理压力明显大于其他病人,其中健康教育在治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使病人早期治愈,根据白血病病人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并发肛周感染的特点,我科在护理工作中对该类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0年某地发生的“6.25”^60Co源辐射事故所致的5名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10年随访观察,探讨辐射事故患后效应期康复护理、心理健康指导和系统随访期间的组织管理,为患的医疗保健和人的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远后效应研究提供可靠信息和积累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张晓云  张石 《现代护理》2006,12(15):1422-1423
2004年10月23日我院收治2例意外事故致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10月30日进行了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术。为有效控制感染发生,我们采用了全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对病人的治疗、生活环境进行了计划性监测。依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不断完善消毒隔离措施,保证环境达到空气洁净度要求,保护病人安全渡过白细胞下降的极期。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A,36岁,病例B,40岁;在2004年10月21日意外事故中,病例A受到60CO照射剂量20~25 Gy,诊断为: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轻度肠型;病例B受到60CO照射剂量9~15 Gy,诊断为: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白血病病人的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对8例 MDS及白血病病人给予地西他滨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正确给药、做好不良反应及饮食护理等。[结果]8例 MDS及白血病病人均顺利完成地西他滨药物治疗,无感染等情况发生,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5例。[结论]对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 MDS及白血病病人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陈燕琴  薛凤珠  丰明星  李艳丽  杜玲 《护理研究》2012,26(18):1695-1696
急性放射病是指机体一次性或短时间内分次受到大剂量射线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1]。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分为骨髓型、肠型、脑型3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以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为主,造成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紊乱的全身性疾病,护理要点为预防感染、出血的观察护理、皮肤创面的护  相似文献   

13.
极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核事业和放射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核医学知识及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规律、发病特点,症状及护理。急性放射病的严重程度不仅受剂量和剂量率影响,还受个体差异对放射的敏感性,射线类型,以及年龄、性别、和一些当时的医疗情况有关。急性放射病按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分为:骨髓型(造血型)、肠型和脑型,见表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骨髓抑制期发生真菌感染导致骨性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3例白血病患儿骨髓抑制期发生真菌感染导致骨性组织损伤者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对其进行加强病情观察,加强局部及全身用药护理,做好感染灶清创护理的重要性. 结果 3例患儿1例死亡,2例好转出院.结论 白血病患儿真菌感染导致骨性组织缺损者病情观察及局部清创用药是很重要的.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患者品腔感染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小娅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28-729
白血病患者在病情的发展和治疗中,由于机体的多种原因,易发生感染,以口腔感染为多见。临床所见,白血病化疗病人口腔感染发生率为40%~66%,即使在层流病房中,也有19.2%的病人发生口腔感染[1-4]。感染轻者增加病人的痛苦,重者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在白血病化疗病人口腔感染的防治方面,正确的口腔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感染及护理的进展状况综述如下。1口腔感染的诱因1.1机体抵抗力下降 由于机体内的白细胞及幼稚细胞在骨髓内或其他造血组织内呈异常的弥漫性增生和浸润[5],同时由于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在急性放射病(ARS)应用中的意义;强调防止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空气栓塞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在中心静脉导管内采集某些血液标本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做了一定的探讨,建议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插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可选用多腔导管。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积极治疗是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而精心科学的护理又是减轻和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影响疗效的并发症之关键。下面将简要介绍白血病的一般护理要点: 一、休息:适当的休息对白血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患者没有任何并发症、或化疗间隙期、贫血不严重及病情已好转时可鼓励其适当活动:如散步、下棋、打太极拳等。如有高热、严重贫血、明显出血及化疗过程中的病人应劝其卧床休息。因白血病患者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旺盛,休息可使基础代谢率降低,减少氧的消耗。同时可防止起床活动时因脑贫血而发生昏厥。对于对化疗后有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8.
陈媛 《全科护理》2016,(32):3421-3423
[目的]研究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对其生存效应的影响,为白血病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各项分值、30问卷调查(QLQ-C30)各功能分值和各症状分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中分值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0问卷调查(QLQ-C30)各项功能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各症状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于化疗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加强术后化疗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心静脉导管在急性放射病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在急性放射病(ARS)应用中的意义,强调防止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空气栓塞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在中心静脉导管内采集某些血液标本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做了一定的探讨,建议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插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可选用多腔导管。  相似文献   

20.
白秋霞 《护理研究》2008,22(27):2508-2508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主要决定于所患白血病的类型、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以及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对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特别是严重骨髓抑制期病人出血的护理时预后的影响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大剂量化疗严重骨髓抑制期[1].现将我院1996年-2002年大化疗后出血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