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直肠癌切除术3种吻合方式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73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资料,比较传统手工吻合(A组)、单纯吻合器机械吻合(B组)和在吻合器机械吻合的基础上加用全层间断缝合吻合口(C组)3种吻合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术后3种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吻合口漏0.98%、吻合口出血0.49%、吻合口狭窄1.47%,均明显低于A、B2组患者。结论在吻合器机械吻合的基础上加用全层间断缝合吻合,较单纯手工吻合及吻合器机械吻合,能显著降低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肠端端后壁连续交锁前壁分层连续吻合在结肠直肠切除一期吻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996年1月~2005年4月行结肠直肠切除各种吻合方法的吻合口漏和肠腔狭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26例间断全层缝合,发生吻合口漏17例。吻合口狭窄5例;29例使用吻合器,发生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1例;81例采用作者提出的方法。发生吻合漏3例,吻合口狭窄4例。结论 在结肠直肠手术中,使用肠管后壁连续交锁前壁分层连续缝合。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不改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观察胃空肠管型吻合术后连续锁边缝合术后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②方法 60例行胃空肠吻合术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胃远端切除术,胃空肠管型吻合.观察组吻合口胃腔内全层连续锁边缝合,对照组吻合口外行浆肌层缝合.③结果 应用组30例患者吻合口手工缝合平均时间3min,术后3~5d进流食,无一例发生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对照组吻合口出血6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瘘1例.④结论 采用经胃腔内吻合口全层锁边缝合,可以明显地降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并且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2018年1月—2020年7月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2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144例患者分为连续缝合组和间断缝合组,比较两组手术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胆漏发生情况、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皮全层缝合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8例颅骨缺损塑形钛网修补手术患者,38例采用全层间断缝合头皮切口缝合法(改良组),30例采用传统分层间断缝合法(传统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有无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7.67±2.12) min、术中出血量(50.3±5.24) mL均低于传统组手术时间(15.62±3.17) min及术中出血量(100.03±20.3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全部患者拆线时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现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拆线后随诊3月未发现伤口感染不良反应;传统组2例出现术后头皮下积液,5例切口愈合后线头冒出并发生感染.结论:头皮切口全层间断缝合用于颅骨修补术,可以减少缝合时间、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防治结、直肠手术吻合瘘的缝合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2月至2008年9月本院269例行结、直肠切除时各种缝合方法吻合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黏膜层连续内翻缝合123例,吻合口瘘2例;使用吻合器75例,发生吻合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间断全层缝合71例,吻合瘘9例,无吻合121狭窄。结论在结、直肠吻合手术中,黏膜层连续内翻缝合或应用吻合器较间断全层缝合更能减少吻合瘘的发生例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断缝合远端直肠加管形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对26例采用间断缝合远端直肠加管形吻合器中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行结-直肠吻合均1次成功,术后吻合口漏1例(4%),切口感染4例(15%),无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出血,无复发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间断缝合远端直肠加管形吻合器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机械吻合加吻合口全层间断缝合联合纤维蛋白胶封闭法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消化道机械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食管、贲门癌228例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两组,实验组:2002年8月~2009年10月用吻合口全层间断缝合联合纤维蛋白胶封闭法治疗食管、贲门癌134例;对照组:1996年1月~2002年8月采用传统的吻合器机械吻合方法治疗食管贲门癌94例,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出血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机械吻合加吻合口全层间断缝合联合纤维蛋白胶封闭能有效减少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选择连续缝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患者均进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缝合组(n=50)与间断缝合组(n=50),连续缝合组术中予以连续缝合技术,间断缝合组术中予以间断缝合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治疗均成功。连续缝合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输尿管的缝合时长相比间断缝合组明显更短(P0.05);两组患者缝合针数、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予以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选择进行连续缝合处理,可降低对输尿管的缝合难度,缩短手术时长,该术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手术支气管吻合的技术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5月其间,以改良套入式吻合法(膜部连续+软骨部交替间断褥式和8字缝合)施行了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13例,其中右侧9例,左侧4例。回顾性分析了该组患者的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度过围手术期(>30d),1例患者在术后22天死于原发性移植肺功能不全,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74天和77天死于自体肺发生自发性气胸导致心跳骤停并最终引发的于肺炎。所有患者均未曾发生吻合口瘘,1例(7.7%)患者出现支气管吻合口狭窄,予以支架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套入式吻合法是肺移植可靠的支气管吻合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BAR)在结肠癌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2004年7月至2008年5月收治行肠切除并吻合的110例结肠癌分为2组,吻合环组(BAR组)52例,手工缝合组58例.观察2组术后主要并发症、手术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BAR组无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漏,手工缝合组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BAR组发生不完全性吻合口梗阻3例,手工缝合组发生2例,经保守治疗均治愈.2组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BAR组(66.9±5.1)h,手工缝合组(71.2±6.5)h,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吻合口炎症发生情况:BAR组2例(3.8%),手工缝合组9例(15.5%),2组间吻合口炎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AR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吻合可靠等优点,是可标准化的肠道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弧形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弧形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手术,特别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使用弧形切割缝合器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2例,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位置、远端切缘距离、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近期的排便功能等情况,并与同期我院运用其他方法 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远端切缘距离略优于其他方法 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术后直肠阴道瘘1例、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近期排便功能与肿瘤位置相关,经训练后能随时间推移有所改善.结论 弧形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吻合口漏尿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泌尿肿瘤科于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7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随访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尿将患者分为正常组103例和漏尿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患者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尿为因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完成独立影响因素筛选。通过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吻合口漏尿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中出血量、术中吻合方法、术中吻合时间、术后感染等均为影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吻合口漏尿的相关因素(P<0.05);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术中吻合方法为间断缝合、术中吻合时间长、发生术后感染均是影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吻合口漏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  相似文献   

14.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连续和间断缝合效果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缝合术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年通畅率,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380例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间断及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年通畅率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缝合术对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影响,间断缝合术瘘管1年通畅率好于连续缝合术.而性别、年龄、肾功能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年通畅率均无影响,缝合方式、血管本身条件、血管吻合技术是导致手术失败及瘘管闭塞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间断缝合术因为良好的吻合口径而优于连续缝合术,应作为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传统的手工缝合行胆肠吻合术操作困难、费时,尤其在小胆管吻合和腹腔镜手术时明显。为简化和改良手术操作,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应用可降解腔内支架的无缝合胆肠吻合术。本文拟在狗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模型中评估该无缝合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为无缝合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设计一种腔内吻合支架管,这种专利支架管直径3mm和4mm,材料为可降解聚乳酸。38条毕格犬随机分为支架组(SG n=20)和对照组(CG n=18)。SG组应用无缝合支架法行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CG组行传统可吸收缝线间断一层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动物分术后1、3、6、12月4个亚组,比较两组术中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吻合口耐受压、胆漏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爆破压差异,观察两组术后胆红素和肝酶变化、术后1,3,6,12月取材的吻合口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包括HE染色和Masson染色,比较两组吻合口羟脯氨酸含量,观察两组吻合口疤痕纤维组织增生状况。MRCP了解术后6月,12月两组吻合口状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支架组吻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SG19.2±4.3min VS CG29.2±7.1min, P 0.000);两组各有1例胆漏并死亡(SG5.0% VS CG 5.6%,P=0.695)。两组间术中吻合口耐受压、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各时期吻合口爆破压、吻合口羟脯氨酸含量、胆红素和肝酶测定均无显著性差异。MRCP检查及病理检查未发现吻合口狭窄和梗阻。结论 在狗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模型中,无缝合腔内可降解支架胆吻合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过去报道的儿童支气管成形术采用不吸收缝线,其吻合口狭窄,缝线肉芽肿的发生率很高。本文报道15条幼犬支气管成形术的实验研究。分为两组。可吸收的合成缝线组8条狗,用4—0聚乙胶脂纤维—S或Vicryl缝线,4条狗间断缝合,4条狗连续缝  相似文献   

17.
苏超  倪一鸣  郑骏楠 《浙江医学》2022,44(7):707-712
目的对比分析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方法植入三尖瓣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植入三尖瓣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的586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连续缝合组208例和间断缝合组37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术后随访期间情况,并分别比较植入软环(313例)、硬环(273例)的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期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阻断时间、转流时间、使用的三尖瓣成形环型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围术期死亡率、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手术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连续缝合组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轻度及以下占比高于间断缝合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心功能等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连续缝合组患者随访期间三尖瓣反流程度轻度及以下的占比高于间断缝合组(P<0.05)。除植入软环的连续缝合组患者术中转流时间短于间断缝合组(P<0.05)外,植入软环、硬环的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期间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植入三尖瓣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肺移植供体冷缺血时间与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回顾总结肺移植供体冷缺血时间对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改善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2例患者生存期〉1年的肺移植手术供体冷缺血时间和受者术后支气管镜检查报告,根据供肺冷缺血时间所有受者分为冷缺血时间〈6 h 组和〉6 h 组。进一步分析冷缺血时间〉6 h 对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2例肺移植患者中,供肺冷缺血时间〉6 h 组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要高于〈6 h 组(P=0.003),2组其他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严格控制供肺冷缺血时间可以有效防止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从而提高肺移植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杨列  郑轶峰  姜建青  俞永康  郑琇山  李卫 《重庆医学》2012,41(30):3155-3156,3159
目的研究颈部食管与管状胃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科收治的4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侧侧吻合组和全手工吻合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管状胃成形,并于颈部行食管胃吻合;侧侧吻合组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及全手工吻合相结合行食管与胃侧侧吻合,全手工吻合组采用间断分层缝合方法行食管胃端侧吻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侧侧吻合组失访1例。侧侧吻合组吻合口瘘1例,全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1例;全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狭窄3例(13.7%),侧侧吻合组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病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嗳酸、烧心及胃镜下反流性食管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颈部食管与管状胃侧侧吻合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20.
对184例胃肠疾病手术患者应用吻合口全层间断一层缝合法,简便了操作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表明,患者均未发生因本缝合方法引起的并发症,术后近期胃肠道功能恢复和远期观察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