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腹痛不一定是胃溃疡或胃炎。也可能由胃下垂引起。胃下垂常见于瘦长体型的人,往往同时有体内其它脏器,如肝、肾、脾等的下垂。这种内脏下垂,常见于多次分娩而腹壁肌肉松弛的产妇或削瘦的人。得了这个病,有的可表现为进食后腹部饱胀、嗳气,不能多吃;有的进食后走路腹部有紧迫感,走路较快或劳动时可因腹内韧带和肠系膜受到牵拉而产生腹痛。这些症状  相似文献   

2.
问:我经常腰痛,特别是饭后,感觉肚子里面胀气。会不会是胃下垂呢? 答:单就描述,不能确定你是否患有胃下垂。胃下垂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解剖学上的改变,是指人在站立时,胃下降至原位置的下边,有些人甚至下坠至肚脐部位,大多数的胃下垂没有任何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胃部胀痛、胀气、甚至腰部不适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科通过查体、X线透视等检查确定原因,针对性处置,以免延误。  相似文献   

3.
我老伴今年60岁。她在年轻时就患有胃下垂,但病情并不严重。近2年来,由于忙着照顾外孙,吃饭时间不固定,她的胃下垂逐渐严重起来,每次多吃一点东西就会出现上腹部胀满和打嗝的症状,人也变得十分消瘦。我带她去医院治疗,医  相似文献   

4.
腹部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患疗效显着,特别是对于胃下垂的治疗,经临床观察优于其它疗法,几年来,我科对77例胃下垂患者进行了治疗与研究,已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有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正>胃下垂是指整个胃的位置下移的一种疾病。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胃大多是呈牛角型,位于腹腔的上部,由于胃的平滑肌及周围韧带有一定的张力,加之腹部肌肉及腰背肌形成的腹压,使人在直立时,胃的最低点不超过脐下2个横指(约三厘米)。但若因胃的肌肉与韧带松弛或腹压降低,胃由牛角型变成鱼钩型,垂向腹腔下部,甚至胃的上界也低于脐下,这就是胃下垂。  相似文献   

7.
胃下垂是指整个胃的位置下移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胃大多呈牛角形,位于腹腔的上部,膈肌左下方。由于胃的平滑肌及周围韧带有一定的张力,加之腹部肌肉及腰背肌形成的腹压,使人在直立时,胃的最低点不超过脐下2横指(约3厘米)。但若因胃的肌肉与韧带松弛或腹压降低,胃  相似文献   

8.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病 ,多因中气不足、脾胃虚寒所致 ,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法治之。近年来 ,笔者以平胃散加减治疗胃下垂 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其中男 1 0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1 2年。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胃下垂。胃下极在髂嵴连线下 5cm~ 1 0cm 1 5例 ,1 0cm~ 1 2cm 1 3例 ,1 2cm以上 3例 ,伴胃张力极度减低 ,蠕动减少或减弱 ,排空力延缓。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闷隐痛 ,食欲不振 ,疲劳时感恶心欲呕 ,形体消瘦 …  相似文献   

9.
胃下垂患者常有不定期的慢性上腹疼痛,食欲不振,进食后可出现腹胀、恶心、暖气等症状。X线钡剂检查发现胃体下降,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水平以下,是确诊胃下垂的依据。胃下垂多见于消瘦、体质较弱的人。【方剂】生黄芪五钱、党参三钱、升麻二钱、厚朴三钱、枳壳三钱、砂仁一钱半、五味子二钱、山萸肉三钱、六曲三钱、白术  相似文献   

10.
芒针配体针治疗中重度胃下垂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重度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确诊的54例中重度胃下垂患者,采用芒针配合体针进行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4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结论:芒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重度胃下垂,能提升胃体,改善症状,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中重度胃下垂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十年来以推拿治疗胃下垂病,收到一定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50例整理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 本组50例,年令25~63岁,男生26例女24例,病程2~15年。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食后腹胀,无规律性胃疼,恶心暖气,自觉腹部有下垂感和漉漉水声。患者体型多瘦长,上腹部凹陷,可扪及强烈的主动脉跳动,中下腹多呈突起状。所有病例均经过X线钡透确诊,胃下垂为5~16cm。 二、治疗手法步骤 1.病人仰卧,腘窝垫枕,先以抹法由鸠尾自上而下沿任脉施术一分钟,以放松腹肌,也取欲上先下之意。接着以小鱼际侧击法有节奏地分别施术于腹直肌两侧各3~4下,然后以拇指推法施于鸠尾,巨阙,中脘、关元、气海等穴约三分钟,随即以大鱼际揉  相似文献   

12.
胃下垂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病。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自1972年以来,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胃下垂多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兹将其中两例治疗经过简介如下: 例1、宋××,女,50岁,岐山县孝陵公社太慈四队人。1972年8月15日来诊。患者近两年来常感觉“心口疼”,食欲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其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选穴规律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10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将筛选出文献的治疗方法、所选穴位、穴位归经、分布及特定穴的应用归纳总结,用Excel表格整理归纳,形成针灸治疗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0篇文献,经统计分析,针灸治疗胃下垂所选经穴50个穴位和经外奇穴13个,其中足三里和中脘使用频次最高,达到总频次的10%以上;腧穴的选择以远部与近部配合取穴为主;任脉、胃经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经外奇穴分布部位以腹部为主。结论针灸治疗胃下垂经脉多选取任脉、胃经腧穴,配伍以局部与远端要穴相配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胃下垂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产妇、体形消瘦、身材修长、体质衰弱及有过腹部手术史的人。正常人胃的位置在左上腹,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上面由食管牵引,下面由小网膜托起,周围还有韧带支持,腹壁的肌肉和脂肪在保持胃的位置方面也起相当的作用。如果胃的位置较低,在站立时胃的下缘进入骨盆腔,胃小弯曲线最低点到左右髂骨嵴连线以下时,就是胃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 30例胃下垂病人经中药口服治疗后 ,复查X线 ,胃下垂有不同程度改善 ,疗效肯定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9例 ,女 2 1例 ,年龄 2 9~ 65岁 ;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 11例、 12例、 7例 ;各年龄组所占比例见表 1。 表 1  胃下垂程度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 (n)2 9~ 4 0 4 1~ 5556~ 65轻度 83 -中度 7 2 3重度 115  从表中可以看出 ,轻度患者多在 55岁以下 ,而重度患者多在 55岁以上。1 2 胃下垂判断标准  在常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 ,排除药物作用 ,发现充盈相下胃小弯切迹位于髂前上棘连…  相似文献   

16.
王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2):3038-3039
目的:探讨钡餐检查、超声胃造影检查、胃镜检查在胃下垂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比较。方法:对2008--2012年间在我院影像科确诊检出4380例胃下垂患者的钡餐检查、超声检查、内镜检查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X线钡餐检查确诊4380例胃下垂患者,全部做胃超声造影检查,检出胃下垂4200例,与钡餐检查比较检出率95.9%,4380例患者中有1314例做胃镜检查,其中检出胃下垂653例,检出率49.7%。结论:对胃下垂的诊断方法中钡餐检查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检出率高于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呕吐等症状,可涉及到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疾病。祖国医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慢性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溃疡病、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祖国医学认为,胃脘痛的成因与肝、脾、胃有关,凡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胃气虚弱、气滞血瘀等,均可导致胃脘作痛。一九七一年二月至一九七三年二月,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个别病例,对针刺某些穴位反应较  相似文献   

19.
胃脘痛治疗研究近况屠顶荣(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胃脘痛;治疗研究胃脘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剑突下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它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慢世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癌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病证。...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弟弟因胃下垂疾病在本市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在一次针灸以后,突然腹部疼痛,病情急剧恶化,后经诊断是内出血。我们认为这是医疗事故,可院方不予认可。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