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苦参碱联合吉西他滨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HTT法观察苦参碱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板,观察苦参碱联合吉西他滨对HUVEC迁移的影响.结果 25μg/ml的苦参碱分别与1.25μg/ml、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50μg/ml的苦参碱分别与1.25μg/ml、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相同浓度下苦参碱、吉西他滨对人肠癌细胞株细胞的抑制低于对内皮细胞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差异细胞毒作用;6.25μg/ml的苦参碱分别与0.625μg/ml、1.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迁移的抑制作用具有次加效应;12.5μg/ml的苦参碱与1.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迁移的抑制作用具有次加效应;12.5μg/ml的苦参碱与0.6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迁移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八宝丹(BBD)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使用不同浓度BBD进行干预,MTT法检测HUVEC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划痕损伤,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损伤修复及迁移能力。结果 BBD能显著降低HUVEC的活力,抑制HUVEC增殖,抑制HUVEC的损伤修复和迁移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BBD具有抑制HUVEC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SGC-7901胃腺癌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川芎嗪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在无因子培养基和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的HUVEC中,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川芎嗪浓度为25~625 μg/mL时,对SGC-7901胃腺癌细胞和无因子基培养的HUVEC增殖均无影响(P>0.05);川芎嗪浓度为125 μg/mL作用48、72 h、浓度为625 μg/mL作用24、48、72 h对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增殖有明显影响(P<0.05),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川芎嗪对胃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但对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运动能力以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Hcy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 MTT法检测Hcy对HUVEC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Hcy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L-CK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浓度的升高,Hcy对HUVEC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HUVEC的迁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免疫组化法及 Western blot 法结果显示 Hcy 可以增强MLCK的表达。结论 Hcy对HUVEC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可能是Hcy通过上调MLCK的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浓度递增的异丙酚(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和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HepG2细胞,然后采用体外细胞实验(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异丙酚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G2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CCK-8实验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组、10μg/mL组及20μg/mL组HepG2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P <0.05)。划痕实验结果发现,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减弱(P <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发现,异丙酚以一种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异丙酚刺激可降低HepG2细胞中的VEGF、MMP-9及p-E...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皖南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UVEC,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实验分为对照组、LPS损伤组和PCA实验组。将HUVEC接种在96孔板内加药处理,对照组加入PBS缓冲液,LPS损伤组加入0.1μg/m L LPS,PCA实验组分别加入0.16、0.32、0.63、1.25、2.50、5.00、10.00、20.00、40.00μg/m L的PCA溶液和0.16、0.32、0.63、1.25μg/m L的PCA与0.1μg/m L的LPS的混合液。每个浓度设5个复孔,每孔加药200μL,作用12 h后进行细胞活性测定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PCA浓度低于2.50μg/m L时对HUVEC活性和形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减轻LPS引起的HUVEC活性抑制和形态改变。高于2.50μg/m L时PCA可抑制HUVEC的活性并引起其形态改变。结论:低浓度PCA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LPS引起的HUVEC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造成的损伤效应。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ox-LDL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细胞24 h,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并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变得结构松散,ox-LDL高浓度时甚至出现细胞破碎、死亡。MTT实验的吸光度值(OD)在ox-LDL浓度为50、100、200μg/m L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干预24 h后细胞中MDA含量与MTT实验结果一致。当ox-LDL浓度为50、100、200μg/m L时,细胞抑制率分别达到23.2%、45.2%、62.0%。结论:当HUVEC细胞暴露于ox-LDL 24 h后,干预浓度越大细胞活力越低,细胞生长抑制率越大,细胞中MDA含量增加。ox-LDL浓度为200μg/m L以内时,ox-LDL对HUVEC细胞可造成较明显的氧化损伤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灿国  王新帅  周升铭 《广东医学》2012,33(17):2542-2544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组分(naja naja actra venom component,NNAVC)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312 5、0.625、1.252、.5、5、10μg/mL)、不同作用时间(244、8、72 h)下NNAVC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NNAVC对MCF-7细胞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NNAVC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倒置显微镜观察NNAVC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出现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变圆甚至脱落、细胞碎片等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2.5μg/mL和5μg/mL的NNAVC均明显诱导MCF-7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达到(35.08±4.24)%和(44.41±3.56)%。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减少,而Bax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NNAVC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以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楼总皂苷(Rhizoma Paridis total saponin,RPTS)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用不同浓度RPTS(2.5、5、10、20、40 μg/mL)处理24 h,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观察RPTS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Matrigel 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MTT法检测表明RPTS(10、20、40 μg/mL)可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细胞划痕实验、Matrigel 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表明RPTS(2.5、5、10 μg/mL)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结论 RPTS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滤管截留得到的大分子量灵芝多糖(ultrafiltered macromolecular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UM-GL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NCI-H1299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空白培养基和紫杉醇(PTX)处理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UM-GLP对A549和NCI-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UM-GLP对A549和NCIH1299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UM-GLP对A549和NCI-H129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UM-GLP和PTX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UM-GLP浓度在0.5~2.0 mg/ml时,与PTX浓度在25~100 nmol/L的抑制效果相仿。A549和NCI-H1299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M-GLP组和PTX组的迁移距离均明显缩短(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UM-GLP(2 mg/ml)处理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数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且UM-GLP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与紫杉醇组(0.1μmol/L)相当,对NCI-H129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小于紫杉醇组(0.1μmol/L)(P0.05)。结论:大分子量灵芝多糖可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NCI-H129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太子参及主要成分环肽B(H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研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CAM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太子参对血管生成的影响;CCK8检测法检测HB对HUVEC的增殖和毒性;划痕实验检测HB对HUVE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ELISA检测HB通过影响哪种细胞生长因子影响HUVEC的生长发育;Western Blot测定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各蛋白的表达,分析其相关作用机制。结果太子参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0100μg/m L HB可促进HUVEC增殖;随着时间推移,HUVEC快速地向划痕中间迁移,并且随着HB浓度的增加,HUVEC迁移的速度和强度也随着增强;HB通过影响VEGF的表达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HB通过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结论太子参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作用机制与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迁移、黏附以及体外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香菇多糖设31.25 mg·L-1、62.5 mg·L-1、125 mg·L-1、250 mg·L-1、500 mg·L-1等5个质量浓度,以沙利度胺(200 mg·L-1)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香菇多糖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纤维连接蛋白(Fn)黏附实验检测其对细胞黏附的影响,Tuber formation assay法检测其对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经香菇多糖干预后,HUVEC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及血管生成均受到明显抑制。当质量浓度大于62.5 mg·L-1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质量浓度为250 mg·L-1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最高,为43.8%。香菇多糖抑制细胞迁移、黏附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质量浓度为500mg·L-1时抑制作用最显著。结论:香菇多糖可显著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黏附以及体外血管生成,提示香菇多糖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薯蓣皂苷元抑制胃癌增殖及转移的主要途径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使用1,10,100 μg/mL浓度薯蓣皂苷元处理人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和胃癌BGC 823细胞,制作细胞生长曲线,观察薯蓣皂苷元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选取一定浓度的薯蓣皂苷元处理HUVEC和BGC 823细胞,体外成管实验和划线法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对血管内皮细胞成管能力及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将BGC 823细胞接种到裸鼠制作皮下肿瘤模型,连续静脉注射薯蓣皂苷元,分析比较其对皮下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薯蓣皂苷元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活性(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而相同处理方式对BGC 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基本无影响;10 μg/mL的薯蓣皂苷元对BGC 823细胞的迁移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抑制HUVEC细胞体外成管能力;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皂苷元给药组肿瘤抑制率明显增高(达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薯蓣皂苷元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肿瘤血供,并最终抑制皮下肿瘤模型的增殖,同时,其可通过直接的作用抑制胃癌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
齐忠志  陈健 《吉林医学》2012,33(14):2918-2920
目的:观察顺铂对鼠胶质瘤SHG-44细胞的抑制及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紫杉醇(0、0.625μg/ml、1.25μg/ml、2.5μg/ml和5μg/ml)作用于SHG-44细胞,MTT法检测顺铂对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变化。结果:顺铂有明显的抑制SHG-44细胞增殖和提高其放射敏感性的作用,顺铂可提高3 Gy、6 Gy照射24 h后SHG-44细胞的凋亡率。结论:顺铂对人胶质瘤SH-44细胞具有杀伤及放射增敏作用。其可能机制是加强射线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增加其杀伤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 (MI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观察MIF对HUVEC细胞生长的影响 ;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MIF作用前后HUVEC细胞增殖与凋亡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MIF均能抑制HUVEC细胞生长。MIF≤ 2 0 μmol L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在第 2 4h达高峰 ,此后呈下降趋势。MIF >2 0 μmol L对细胞生长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用 4 0 μmol L的MIF处理 72h后 ,HUVEC细胞的增殖降低、凋亡率增加 ,P<0 .0 0 0 1;且伴随ER PR、VEGF表达的下降。结论 :MIF具有抑制HUVEC细胞增殖、诱导HUVEC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薯蓣皂素(Diosgenin)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的增生、迁移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10,20,30,40,50,60,70μg/ml)的薯蓣皂素处理ARPE-19细胞24 h,空白组(0μg/ml)作对照,MMT检测细胞增生情况并确定药物的安全浓度范围,观察安全浓度薯蓣皂素48 h和24 h对RPE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安全浓度的薯蓣皂素利用Transwell小室检细胞检测迁移能力变化。结果薯蓣皂素可抑制ARPE-19细胞的增生、迁移,并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药物浓度在20μg/ml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浓度药物作用24、48 h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薯蓣皂素能有效抑制ARPE-19细胞的增殖、迁移,可作为一种新的候选药物抑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石榴叶提取物(pomegranate leaves extract, PLE)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LE(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 μg/mL)干预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对前列腺癌细胞TRAMP-C1、DU145、PC3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验证PLE对DU145、PC3细胞增殖的长期影响。PLE干预PC3细胞48 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内染色质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测试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LE在12.5~200 μg/mL范围内对TRAMP-C1、DU145、PC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PLE在6.25~100 μg/mL范围内使DU145和PC3集落形成数明显减少(P<0.01)。PLE干预48 h后,PC3出现细胞核断裂、产生凋亡小体的现象,随着PLE质量浓度增大,凋亡率逐渐上升(P<0.05),同时PC3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生长的能力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 PLE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同时促进PC3细胞凋亡,减弱其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形成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HUVEC为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F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细胞进行迁移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管形形成实验观察药物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5.0~20.0 mg/L TFA作用72 h,不仅对HUVEC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能促进HUVEC迁移;10.0~20.0 mg/L TFA能够促进HUVEC管样结构形成。结论一定浓度的TFA具有明显促进HUVEC形成新生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形成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HUVEC为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F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细胞进行迁移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管形形成实验观察药物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5.0~20.0 mg/L TFA作用72 h,不仅对HUVEC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能促进HUVEC迁移;10.0~20.0 mg/L TFA能够促进HUVEC管样结构形成。结论一定浓度的TFA具有明显促进HUVEC形成新生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醇蜂胶液(EEP)对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抑制作用.方法 K-B法,浓度为20 g/100 mL的EEP,稀释成10g/100 mL、5 g/100 mL、25.g/100 mL、1.25g/100 mL、0.625 g/100 mL、0.312 5g/100 mL、0.1562 5 g/100 mL、0.078g/100 mL,测定不同浓度的蜂胶对Pg、Fn、A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EEP对3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抑菌圈直径增大.EEP对Pg的MIC是0.625 g/100 mL,对Fn的MIC是1.25 g/100 mL,对Aa的MIC是2.5 g/100mL.蜂胶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蜂胶对牙周致病菌Pg、Fn、Aa的生长有抑制作用,Pg最敏感,Fn次之,Aa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