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中间入路的操作方法及其优势.方法:2011年2-10月,我科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间入路组(n=54)和外侧入路组(n=56),分别由两组资历相当的医师完成手术.比较术中切断颈前带状肌的例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切断颈前带状肌的例数在中间入路组和外侧入路组分别为3例和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入路组和外侧入路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4.9±0.7)cm和(6.5±1.1)cm,手术时间分别为(66.4±12.6)min和(87.5±10.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观察到有并发症.结论:与外侧入路的方法相比,中间入路的甲状腺手术所需的切口小、时间短,操作更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短期临床结局,初步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经口腔前庭(n=50)和全乳晕入路(n=101)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1∶1倾向评分匹配后,得到50对匹配的配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结果经口腔前庭组建腔时长[(39.9±10.0)和(32.7±7.2) min,P 0.01]和手术时间[(194.3±32.4)和(159.3±33.7) min,P 0.01]明显较经全乳晕入路组长,首日引流量明显较经全乳晕入路组少[(50.8±22.7)和(64.8±34.8) mL,P=0.019],总费用较经乳晕入路组高[(23 626.5±5 217.6)和(17 879.7±3 534.7)元,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长、术后住院时长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尽管经口腔前庭入路的甲状腺手术时间较经全乳晕入路长,且费用更高,但在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长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对美容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来说,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乳入路和口底入路在微创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患者106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口底入路组(n=51)和胸乳入路组(n=55),均进行微创甲状腺癌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等,以及手术前后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差异。结果 口底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胸乳入路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胸乳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29、12.26,P均<0.05);口底入路组术后TSH、T4和FT3水平低于胸乳入路组,而FT4水平明显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7、6.90、5.63、-21.22,P均<0.05);口底入路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45、-7.11、-3.82,P均<0.05);口底入路组美容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两组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中间入路和外侧入路在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06—2016-06期间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外侧入路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中间入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7.12±9.48)min、切口长度(4.91±0.34)cm及手术出血量(23.32±4.32)m L均优于对照组的(86.85±10.12)min、(6.52±1.01)cm、(48.52±9.86)m L(t值分别为9.32、6.39、6.01,P均0.05)。结论中间入路法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经胸乳入路与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上海市浦南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胸乳入路组(n=50)和经颈部入路组(n=50)两组,分别经不同入路行微创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胸乳入路组患者的总缓解率[92.0%(46/50)]显著高于经颈部入路组[70.0%(35/50)](P0.05),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经颈部入路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经颈部入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1/50)]显著低于经颈部入路组[18.0%(9/50)](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较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峡部入路与上外侧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5例。峡部入路组采用切断甲状腺峡部及甲状腺悬韧带的入路方法游离甲状腺,上外侧入路组采用先离断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上、下极以及外侧缘方法游离甲状腺。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峡部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上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峡部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2.67%(2/75),明显低于上外侧入路组的12.00%(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峡部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较经上外侧入路方法操作较容易,难度降低,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更加体现甲状腺微创手术的手术观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104例胫骨平台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前内+前外侧组(n=34)、前内+前外+后外侧组(n=36)及后内侧+外侧腓骨头上入路组(n=34).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颈部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行经颈部入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104例和同期采用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颈部入路组相比,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组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引流量较大,瘢痕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评分和PSAS评分颈部入路组显著低于胸乳入路组(P0.05)。结论:与胸乳入路相比,颈部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更高,但手术方案的设计,需根据患者意愿以及安全性综合考虑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与颈白线入路手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8),研究组采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对照组采用颈白线入路。观察两组手术总时间、显露甲状腺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显露甲状腺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甲状腺再手术的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可获得相对较清晰的解剖层次,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10月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颈部入路组(40例)与胸乳入路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48 h引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颈部入路组,手术用时长于颈部入路组,住院时间短于颈部入路组,住院费用高于颈部入路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颈部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乳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颈部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入路组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为95.00%,高于颈部入路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