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和KRAS基因状态对肺癌一线靶向治疗的选择尤为关键,而原发肿瘤和转移瘤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EGFR和KRAS基因状态.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比较配对的原发肺癌灶和转移灶EGFR和KRAS基因状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2010年5月1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对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扩增、EGFR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突变状态之间的差异.结果 14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具有配对的原发灶和转移灶,598例vs 598例.原发灶中EGFR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的突变频率高于转移灶,RR分别为1.13(95%CI:0.98-1.31,P=0.09)和1.39(95%CI: 0.95-2.03,P=0.09).转移灶中EGFR的基因拷贝数高于原发灶,RR=0.74(95%CI:0.53-1.02,P=0.06).EGFR基因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突变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原发灶和转移灶基因状态不一致率分别为:EGFR突变率为17.09%;EGFR扩增率为27.07%;EGFR蛋白表达率为27.84%;KRAS突变率为25.91%.结论肺癌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较KRAS基因状态更为稳定,原发灶中KRAS基因突变更能反映肺癌周身癌灶KRAS基因特征,单独对转移灶做KRAS状态分析可能会引入更多抵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联合检测原发灶中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和KRAS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突变状态的差异, 并分析其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间手术切除的80例NSCLC病例标本, 利用直接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外显子及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 其中5例在淋巴结转移灶中检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敏感型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了吉非替尼的新辅助靶向治疗。   结果  80例患者中, 检出原发灶携带KRAS和EGFR基因突变分别为1例和21例, 检出转移灶携带KRAS和EGFR基因突变分别为7例和26例; 分别有6例(7.50%)和7例(8.75%)患者其KRAS和EGFR基因状态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不一致。直接测序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在5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仅1例原发病灶中未检出EGFR-TKI敏感型基因突变, 并表现为疾病进展。   结论  部分NSCLC患者中KRAS和EGFR的基因状态在肿瘤转移过程中会发生改变, 在给予患者靶向治疗时不应忽视这一现象的存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直接测序法更适用于临床的快速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Fang Q  Zhang L  Wang S  Ou W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6):518-522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获益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的预测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原发灶与相应转移灶之间EGFR基因突变状况的不一致性。方法应用TaqManRT-PCR的方法检测35例病理确诊为NSCLC患者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的EGFR基因突变状况。结果原发肺癌病灶中有29例为EGFR基因突变型,余下6例为EGFR野生型。35例转移灶中18例为EGFR基因突变型,17例为EGFR野生型。35对配对标本中,11对(31.43%)标本出现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而转移灶为EGFR基因野生型,18对原发灶及转移灶均为EGFR基因突变型,且突变具体位点相同,6对原发灶及转移灶均为EGFR基因野生型。NSCLC原发灶与转移灶的EGFR基因表达不一致率为31.43%(11/35,P=0.008)。结论 NSCLC原发灶与转移灶的EGFR基因表达存在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ROS1(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融合基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162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3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4.3%(7/162),配对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6%(5/139),配对转移灶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2%(3/139);原发灶较转移灶ROS1融合基因检出阳性率显著增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3.517,P=0.000);ROS1融合基因阳性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性好(κ=0.479,P=0.000)。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病理类型存在密切关系(χ~2=5.195,P=0.031),与患者性别、年龄等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配对原发灶以及转移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以及病理类型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原发灶中与病理类型有关,其在配对原发灶和转移灶中阳性表达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备选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纵隔淋巴结中EGFR突变率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PCR扩增ARMS法,分析NSCLC原发灶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与纵隔转移淋巴结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比较两者突变率.结果 3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灶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7%,34例纵隔转移淋巴结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4%.NSLCL患者原发灶和纵隔转移淋巴结中EGFR均有突变95.77%;均没有突变97.67%.肺癌原发灶与纵隔淋巴结EGFR突变一致率达到97%.肺癌原发灶与纵隔淋巴结EGFR突变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肺癌原发灶与纵隔转移淋巴结EGFR突变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34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组织标本,应用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在PCR仪上进行EGFR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分析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34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53例,突变率为39.55%,KRAS基因突变6例,突变率为4.48%.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与年龄、吸烟史有关(P﹤0.01).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低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P﹤0.05).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P﹤0.05),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PFS长于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KRAS基因更倾向于野生型,EGFR基因突变型或KRAS基因野生型的肺腺癌患者PFS更长.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重要的分子靶点,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晚期NSCLC组织和血浆标本的EGFR检测,早期NSCLC组织样本中EGFR和KRAS突变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将探讨Ⅰ期-Ⅲa期NSCLC 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突变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方法检测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提供的754例Ⅰ期-Ⅲa期NSCLC组织样本的EGFR和KRAS基因突变状况,分析基因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和KRAS基因热点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34.5%和13.1%,其中有3例样本具有EGFR和KRAS基因的双突变.EGFR基因在女性中的突变率高于男性(39.5%vs 29.4%,P=0.076),在腺癌中的突变率(38.7%)高于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P<0.01),但仍明显低于其他研究报道的亚裔晚期腺癌突变率(-50%).KRAS基因突变在男性中的突变率高于女性(16.6%vs 9%,P=0.048),且在腺癌中的突变率也高于其他类型,但差异不显著(P=0.268).与KRAS基因突变阳性组相比,EGFR基因突变阳性组在年龄分布上有年轻化的趋势(P=0.031,5),在性别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Ⅰ期-Ⅲa期NSCLC EGFR基因突变率较晚期患者低,且EGFR和KRAS基因双突变的发生率为0.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癌基因K-ras点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及淋巴结癌转移灶经典HLA-Ⅰ类抗原表达下调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NSCLC原发灶及31例淋巴结转移灶经典HLA-Ⅰ类抗原的表达;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正常肺组织及淋巴结组织作对照);根据不同的变量类型及目的,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x2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灶经典HLA-Ⅰ类抗原的表达率为(15.35±6.24)%,明显低于NSCLC原发灶的(39.68±12.46)%,t=2.06,P=0.034;且与NSCLC原发灶经典HLA-Ⅰ类抗原表达下调明显呈正相关,rs=0.487,P=0.008.经典HLA-Ⅰ类抗原表达阳性的NSCLC原发灶中未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经典HLA-Ⅰ类抗原阴性表达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为54.5%(6/11),低表达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为2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8,P=0.042.结论:经典HLA-Ⅰ类抗原表达下调是NSCLC淋巴结转移的机制之一,癌基因K-ras突变与NSCL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经典HLA-Ⅰ类抗原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新鲜组织标本23例及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灶.应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及鉴定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差异表达蛋白,在4例新鲜乳腺癌原发灶组织和配对淋巴结转移灶中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Ep-CAM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2例乳腺病变标本中Ep-CAM的表达.结果 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存在差异表达蛋白,其中Ep-CAM在转移灶的表达高于原发灶,Western blotting显示Ep-CAM在转移灶的表达(1.46±0.22)高于原发灶(1.16±0.09),变化趋势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p-CAM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93.16%,109/117)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原发灶(72.73%,6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21,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原发灶Ep-CAM阳性表达率为72.65%(85/117),较配对淋巴结转移灶阳性表达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Ep-CAM在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呈差异表达,该蛋白可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与相应转移淋巴结中EGFR表达丰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例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腺癌10例,鳞癌6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2例。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EGFR表达,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原发灶EGFR阳性率为70.0%(14/20),其中弱阳性2例,中度阳性8例,强阳性4例;转移淋巴结阳性率为55.0%(11/20),弱阳性3例,中度阳性4例,强阳性4例。原发灶EGFR表达丰度与病理类型有关(P=0.018),其中腺癌EGFR表达丰度与鳞癌表达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转移淋巴结EGFR表达丰度与性别、年龄、TNM分期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值均>0.05。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EGFR蛋白表达丰度没有相关性,P=0.081。结论:NSCLC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的EGFR阳性表达丰度无相关性,原发灶的EGFR表达丰度与病理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1.
ezrin和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有研究表明埃兹蛋白(ezrin)可与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ezrin和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25例良性病变肺组织、287例NSCLC原发灶及12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ezr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zrin过度表达率分别为57.8%(166/287)和83.3%(100/120),E-cadher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2.6%(237/287)和98.3%(118/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ezrin过度表达率与病理分级(P=0.005)、转移(P=0.032)有密切关系.E-cadherin异常表达率与病理分级(P=0.024)、转移(P=0.015)、TNM分期(P=0.037)有密切关系.ezrin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2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转移、TNM分期、ezrin表达和E-cadherin表达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zrin和E-cadherin可能与肺癌的转移有关;二者有可能作为NSCLC患者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8种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个性化治疗高度相关的驱动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变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212例NSCLC患者样本,对EGFR、KRAS、BRAF、ALK、MET、ERBB2、ROS1、RET 8种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  结果  8种基因中EGFR基因变异率高达52.8%,其次为KRAS(8.5%)、ALK(8.0%)、ERBB2(6.1%)、MET(3.8%)、BRAF(1.4%)、RET(0.9%)、ROS1(0.9%),75%样本检出至少1个驱动基因变异,驱动基因变异间呈现强烈互斥。最常见的EGFR突变为19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EGFR T790M突变与前面两个突变位点伴随出现。19外显子缺失患者携带非EGFR T790M突变比例低于L858R突变患者携带非EGFR T790M突变比例(P=0.04)。15.2%EGFR突变伴EGFR扩增,携带EGFR扩增且EGFR突变率 > 40%患者比例高于无EGFR扩增且EGFR突变率 > 40%患者(P < 0.01)。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易发生EGFR特别是EGFR敏感突变(P < 0.01)。肺腺癌(P=0.013)、临床分期晚(P=0.048)、淋巴结转移(P=0.027)患者携带EGFR扩增比例高。男性(P=0.009)、左侧肺癌(P=0.048),吸烟患者(P=0.037)KRAS突变发生率较高。携带非KRAS突变、ALK融合的患者更年轻(P=0.005,P=0.031),而携带KRAS突变患者年龄较高(P=0.055)。  结论  高通量测序可同时高效检测NSCLC患者中8种与靶向治疗相关驱动基因的变异谱,为临床医生的个体化诊疗提供参考,以多基因为基础的高通量测序为NSCLC诊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中hMSH2表达缺失对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连地区胃癌标本63例,所有患者均未经放疗或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胃癌标本和38例癌旁组织的hM-SH-2、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HRM技术检测其中58例胃癌标本的EGFR基因19-21外显子和KRAS基因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筛选出的阳性标本应用DNA测序证实.结果:hMSH2表达缺失率在胃癌组为34.9%,显著低于癌旁组的60.5%(P=0.012);在Ⅲ-Ⅳ期胃癌组为47.4%,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的16.0% (P =0.011).58例胃癌标本中,hMSH2表达缺失组的EGFR突变率为10.5%,高于hMSH2表达组的2.6% (P=0.513);hMSH2表达缺失组的KRAS突变率为15.8%,高于hMSH2表达组的7.7%(P =0.623).EGFR蛋白表达率在胃癌组为47.6%,显著高于癌旁组的26.3% (P =0.034);在淋巴结转移组为57.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18.8% (P =0.007);在Ⅲ-Ⅳ期胃癌组为57.9%,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的32.0% (P =0.044).KRAS蛋白表达率在胃癌组为63.5%,显著高于癌旁组的36.8%(P=0.009);在Ⅲ-Ⅳ期胃癌组为73.7%,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的48.0%(p=0.038).结论:hMSH2表达缺失的胃癌组织可能更易携带EGFR及KRAS基因突变;hMSH2、EGFR和KRAS蛋白表达的增加可能早于胃癌的发生;hMSH2表达缺失、EGFR和KRAS蛋白表达增加在胃癌的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组织的表达,及ER、PR、HER-2与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2-01-2012-09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8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同时检测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ER、PR、HER-2与Ki-67的表达。结果:83例乳腺癌患者中,ER在原发灶与转移灶表达一致71例,一致率为85.5%,变化率为14.5%。ER在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R在原发灶与转移灶表达一致75例,一致率为90.4%,变化率为9.6%。PR在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HER-2在原发灶与转移灶表达一致74例,一致率为89.2%,变化率为10.8%。HER-2在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原发灶Ki-67高表达和转移灶Ki-67低表达与ER表达相关,P=0.031;Ki-67在原发灶与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与PR和HER-2表达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原发灶Ki-67高表达和转移灶Ki-67低表达与ER表达相关。尽管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具有较高一致性,但是仍有约10%的患者表达存在差异。有必要同时检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为部分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ARMS)法检测EGFR、ALK、ROS1、RET、KRAS、NRAS、PIK3CA、BRAF、HER2和MET十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索十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6例,其中石蜡包埋样本400例,细胞涂片6例,采取柱提法提取DNA和RNA,突变检测采用ARMS法。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十基因联合检测的总突变频率为73.2%(297/406),各驱动基因突变分布为:EGFR:51.0%(207/406)、KRAS:9.6%(39/406)、ALK融合:6.2%(25/406)、ROS1融合:2.5%(10/406)、RET融合 :2.2%(9/406)、NRAS:0.2%(1/406)、PIK3CA:2.2% (9/406)、BRAF:1.0% (4/406)、HER2:2.2% (9/406)、MET 14外显子跳跃:0.7% (3/406)。肺腺癌EGFR突变频率高于肺鳞癌;女性患者EGFR与HER2 20ins突变频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KRAS突变频率高于女性;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ROS1突变频率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十基因突变率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无差异,冰冻后样本突变检出率高于其他类型样本。另外在30例样本中检出双突变,突变类型为18种,突变率达到7.4%;57%的双突变样本来源于初诊患者,没有观察到独特的组织病理特征。双突变患者在年龄和病理组织学分型上与单突变患者无差异,但易发生于女性患者。结论:ARMS法非小细胞肺癌十基因联合检测可一次获得更多基因突变信息,为分子靶向用药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信息,对于临床取材量少标本意义重大,多基因联合检测提供的共突变信息能够更全面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变化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Qin YR  Wang LD  Dora K  Guan XY  Zhuang ZH  Fan ZM  Deng W  Cao SH 《癌症》2005,24(9):1048-1053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可发生局部淋巴或血行转移,这是导致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食管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征,寻找或定位与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加深对其转移机制的了解。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分析15例食管癌患者原发灶和其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体基因组改变。结果:最常见染色体DNA拷贝数增加的部位是3q,8q,6p,20p,5p,18p,2p,2q,1q;常见的染色体DNA拷贝数丢失的部位是10p,10q,17p,18q,4p,13q。其中,最有意义的发现是6p增加(原发灶:2/15,13%,转移灶:7/15,47%),20p增加(原发灶:5/15,33.3%,转移灶:11/15,73.3%)。第二个发现是10p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8/15,53%),10q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7/15,46.6%)。结论: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基因组改变最显著的部位是6p,20p的增加和10p,10q的丢失;这些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外显子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利用ADx-ARMS?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214例未接受过Gefitinib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45.8%(98/214),外显子18、19、20和21的突变率分别为0.93%(2/214)、22.0%(47/214)、2.3%(5/ 214)和20.6%(44/214)。另有2例19和21外显子双重突变。EGFR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的总突变率为50.3%(93/185)明显高于肺鳞状细胞癌17.2%(5/29)(P=0.001)。EGFR基因在女性患者中的突变率57.0%(57/100)高于男性36.0%(41/114)(P=0.002),EGFR基因在NSCLC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突变率(66.7%)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9.5%)(P < 0.05),但EGFR基因突变率与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中国肺癌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的较高突变率,EGFR外显子19、21突变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望成为评估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0例具有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的病例,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分析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SLN转移灶中表达一致率为100%。PR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2%,变化率为8%,Her-2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6%,变化率为4%,表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表达率为(30.3±20.2)%,SLN转移灶表达率(25.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原发灶和转移灶表达一致率为70%,变化率为30%,但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在原发灶高表达、SLN转移灶中变为低表达组22.2%(2/9)明显低于无变化组62.5%(1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原发灶基本能反应SLN转移灶ER、PR、Her-2表达状态,但针对个体而言,SLN转移灶分子状态重新评价仍有益。Ki-67在SLN转移灶表达率降低,原发灶高表达而SLN转移灶变为低表达可能预测补充腋窝淋巴结的低转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GFR和KRAS突变在未经系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TKIs)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56例未经过系统TKIs治疗的NSCLC患者手术组织样本,通过液相芯片技术进行EGFR与KRAS突变检测,随访2.9~30.0个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死亡资料,分析患者2年生存率。结果:56例NSCL组织中,19例(33.9%)存在EGFR突变,其中9例为E19突变,10例为E21突变;8例(14.3%)存在KRAS突变,其中7例为E2突变,1例为E3突变。单因素分析显示,携带KRAS突变的患者2年生存率低于KRAS无突变患者,P=0.023 2;而EGFR突变的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EGFR无突变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 5。双基因分析显示,3组NSCLC患者的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 9。组间比较显示,EGFR E19/E21突变组2年生存率优于KRAS E2/E3突变组,校正P=0.031 5,EGFR E19/E21突变组与野生型组、KRAS E2/E3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的2年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值分别为0.506 0和0.628 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RAS突变与KRAS和EGFR综合突变情况是NSCLC患者2年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中,KRAS突变/KRAS无突变,P=0.037;EGFR E19/E21突变组/KRAS E2/E3突变组,P=0.039。结论:KRAS突变与KRAS和EGFR综合突变情况是未经系统TKIs治疗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患者预后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红  覃胜  王影 《中国肿瘤》2013,22(6):493-496
[目的]探讨AQP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94例NSCLC原发灶及51例淋巴结转移灶中AQP5的表达情况.[结果]AQP5在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02);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原发灶中AQP5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P=-0.024),而转移灶的表达率与原发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AQP5表达还与NSCLC的TNM分期有关(P=-0.027),在Ⅲ期和Ⅳ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AQP5表达与NSCLC患者的生存率无关(P=0.051).[结论] AQP5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研究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