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血管生成拟态(VM)是一种不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微循环模式,VM的形成通过多条信号通路的转导。存在VM的肿瘤预后不良,因此在抑制肿瘤微循环的治疗中应兼顾VM与血管生成,尤其重视VM的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为肿瘤组织提供了不同于经典血管的血供途径。因此,抗血管生成拟态治疗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其复杂的分子机制也是众多学者希望攻克的难题。过去的10余年中,众多学者对VM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加深了人们对VM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检索,就血管生成拟态的发现、形成机制、特别是在脑肿瘤中VM的状况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并对相关领域中的肿瘤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肿瘤微血管包括由血管内皮细胞围成的经典血管结构和由肿瘤细胞围成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两种模式。近年研究提示,抗血管生成药能够显著抑制经典的微血管结构,但是不能抑制VM形成,反而促进VM形成。这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然而近期研究发现,中成药、基因治疗以及其它靶向VM形成机制的药在抗VM形成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目前靶向VM形成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为开发既能抗血管生成又能抗VM形成的新一代抗血管生成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需要机体血液供应来满足生长的需要和进行播散。经典的血管生成理论认为:当实体肿瘤直径大于2mm时,需要诱导生成新的血管来获取血供,新的血管生成包括血管再生和血管形成两种方式,前者通过激活瘤体周围的宿主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芽生、向瘤组织内生长形成血管网;后者则是通过动员骨髓中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5.
肿瘤血管新生化的主要方式包括血管生(angiogenesis)、血管发生(vasculogenesls)口淋巴管生成(Iynlphangiogenesis)。1999年,Maniotis等描述了一种存在于高侵袭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血液流通管道,即血管生成拟;惫(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VM管道中肿瘤细胞被覆管道的表面但是并没有表现出血管内皮的特点,肿瘤干细胞和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发现给经典肿瘤血管生成理论带来了冲击。肿瘤千细胞可能不仅影响着血管生成和血管发生,同时可能影响着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双向分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机制初步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分泌IV型胶原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 (PAS)阳性物质在血管生成拟态 (VM)中的作用 ,以及VM对肿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方法 收集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石蜡包埋样本 158例 ,制作成组织芯片 ,进行CD3 1和VEGF双重染色及IV型胶原染色。通过网格计数法 ,比较CD3 1与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别及分布特点 ,以及有VM的点阵和无VM的点阵VEGF表达的差别。结果 VM的基底膜样结构表现为PAS及IV型胶原阳性 ;无VM的双向分化肿瘤VEGF表达高于有VM者 ,其中在恶性黑色素瘤及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 ,二者VEGF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PAS阳性物质和IV型胶原参与构建了VM的管壁 ,VEGF表达的差别表明VM的存在可以提供肿瘤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7.
血液供应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已报道的肿瘤血液供应模式中,VM作为一种崭新的肿瘤微循环模式,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的标志物。VM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新靶点,但其形成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以下两个问题一直伴随着对 VM的研究:VM形成的具体机制、VM是如何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浸润的。本文就近年来VM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不依赖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微循环模式,与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VM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新靶点,但其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VM在结肠癌中发现、可能分子机制及其对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探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了解VEGF与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三维细胞培养模型中观察细胞株LO2、HepG2、SMMC-7721和A549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能力;RT-PCR半定量检测以上4种细胞株中VEGF表达情况。结果:在三维细胞培养模型中,HepG2和A549细胞可以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而LO2和SMMC-7721细胞不能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RT-PCR结果显示,LO2、HepG2、SMMC-7721和A549细胞中VEGF165/GAPDH分别为0.212±0.011、0.208±0.013、0.117±0.009、0.214±0.012;VEGF121/GAPDH分别为0.186±0.018、0.192±0.014、0.050±0.010、0.196±0.017。LO2、HepG2和A549细胞中VEGF165、VEGF121表达明显较SMMC-7721细胞高(P<005)。结论:VEGF低表达的细胞株不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EGF高表达的细胞株不一定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而有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细胞株VEGF表达高,说明VEGF与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有一定关系,只有VEGF表达高的细胞才有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潜能,但是,其不一定为独立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拟态和血管生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是近两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肿瘤内血管生成模式。其特点为: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基质重塑产生血管样通道,通道内无内皮细胞衬覆,通道外基底膜PAS染色为阳性。该血管样通道生成机制、管壁结构等都与传统的肿瘤内血管生成不一样,因此通过血管生成拟态构建的血管样通道有可能成为某些肿瘤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拟态——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e WY  Chen ZP 《癌症》2006,25(7):914-916
在研究黑色素瘤过程中,Maniotis报道了一种独立于肿瘤血管生成的新的肿瘤微循环模式——血管生成拟态:强调它是无内皮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界限的管道,肿瘤细胞沿管道外壁排列。Folberg等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确认了血管生成拟态的7种PAS染色阳性管道模式,并归纳为二类.即中空的和实芯的PAS阳性网络结构。研究认为PAS染色阳性的血管生成拟态网状管道结构可能是肿瘤微循环的一种模式,不同于血管生成,也不同于肿瘤间充质反应。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报道还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胶质母细胞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嗜铬细胞瘤和细胞滋养层形成胎盘的过程。黑色素瘤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瘤细胞呈现遗传学失调和可塑性,其血管生成拟态调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包括VE-cadhefin、EphA2、laminin5 γ2、MMPs、VEGF-C、LYVE1、TF、和NOTCH蛋白等。血管生成拟态概念的提出及其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的探讨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能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一种新的肿瘤细胞血液供应的方式。现有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具有促进 VM 管道形成的作用。本文将对 MMPs 与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关系及其相关分子机制进行归纳,进一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研究 VM 管道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是实体肿瘤中由肿瘤细胞而非内皮细胞构成的一种微循环结构.体现了恶性肿瘤细胞和/或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可塑性与多潜能分化性。VM与肿瘤的病理级别及患者的预后有关。随着人们对VM的关注,发现了许多关于VM形成发展的信号通路,本文对VM的起源及VM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是近两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肿瘤内血管生成模式.其特点为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基质重塑产生血管样通道,通道内无内皮细胞衬覆,通道外基底膜PAS染色为阳性.该血管样通道生成机制、管壁结构等都与传统的肿瘤内血管生成不一样,因此通过血管生成拟态构建的血管样通道有可能成为某些肿瘤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M)的研究进展,并探讨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机制。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血管生成拟态为关键词,检索1999-01-01-2011-06-30相关文献,以三维培养模型中VM形态学、分子调节机制及抗肿瘤治疗研究为入选标准,分析文献45篇。结果:VM的生成机制比较复杂,其中VE-cad-herin/EphA2/PI3K/MMP是VM形成的关键通路,同时缺氧的微环境、cAMP和COX-2等对VM结构的形成也起一定的作用。结论:VM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潜能以及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指高度恶性肿瘤细胞模拟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一种具有输送血液的管道结构,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全新的肿瘤微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不依赖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血管模式,并和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就此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管生成拟态的机制主要涉及肿瘤细胞基因型的转变、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肿瘤细胞分子信号改变.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肝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存在可能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潜能以及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血管生成拟态(VM)是一种独立于内皮细胞的血管样结构,通常存在于需要血管生长的实体肿瘤中。VM与肿瘤细 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VM的存在可能是胃癌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耐药的原因之一,抗血管生 成同时靶向VM治疗将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