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项韧带退变与颈椎退变的关系。方法:病例组65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进行中立位MSCT颈部容积扫描,中立位与45°前伸位项韧带高频超声扫描,观察项韧带形态、密度、最小横截面积变化率,将两组观察结果与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项韧带33.85%失去原有三棱状外形,38.46%项韧带索状部扭曲,27.69%项韧带索状部出现钙化。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Ⅰ~Ⅳ段项韧带索状部增粗、膜状部增厚,整体密度增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索状部最小横截面积变化率对比,病理组Ⅰ、Ⅱ、Ⅳ段减小,Ⅲ段增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韧带退变与颈椎退变及颈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形态、密度、最小横截面积变化率的异常改变同项韧带钙化一样,也是颈椎退变重要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此类影像表现的认知,对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和临床相关治疗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枢椎在螺旋CT扫描后椎弓根多平面重建(MPR)的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行颈部薄层螺旋CT扫描显示上颈椎正常的成人18例原始数据,分别行经C2椎弓根轴的斜矢状面及垂直斜冠状面重建,与枢椎常规矢状面及冠状面图像显示C2椎弓根结构影像对比。结果 斜冠状面相在同一断面完整显示C2椎弓根轴的垂直断面影像呈肾形。斜矢状面相显示椎弓根长轴断面影像较矢状面完整,均呈喇叭口状。结论C2椎弓根CT影像以椎弓根轴为参照多平面重建,可更完整、客观地显示C2椎弓根解剖形态、大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断面解剖形态及CT、MR表现.方法 采用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正常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2具,其中3具用于大体解剖观察,3具制成5.0 mm厚的冰冻切片,6具制成0.5 mm厚的薄层切片;各选取51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结合大体和断面解剖,分析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CT和MR表现,并在MR上测量覆膜(包括硬膜)厚度.结果 大体和断层解剖均能清晰显示覆膜的位置、形态及走行.覆膜在CT和MR上的显示率均为100%(51/51),齿突尖韧带在CT和MR上的显示率分别为29.4%(15/51)和43.1%(22/51).齿突尖韧带与覆膜在枕骨基底部融合,不易分离.正中矢状面是显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理想层面.覆膜(包括硬膜)厚度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结构的显示,MR优于CT,尤其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的显示效果最佳.CT和MR均能较好地显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结合大体和断层解剖进行研究,可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创伤、畸形及感染等病变的诊断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类项韧带的精细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类项韧带的精细解剖结构及形态。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4在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及大连医大生物塑化有限公司科研部完成。观察对象为4具成人尸体的颈部,均有完整的颈部(椎)全段,包括颅骨后枕外隆突。其中1具尸体进行肉眼大体解剖;3具尸体取寰椎到C7水平,制作成P45(聚酯树脂)生物塑化薄片。所有标本及材料均由大连医大生物塑化有限公司及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观察大体标本及P45断层塑化薄片标本,记录各种新发现。最后将两部分的观察及影像结果合并,利用断层解剖知识,标注项韧带组织名称并进行分析。结果:在颈椎的不同平面,项韧带的浅层、背侧部和腹侧部分别由斜方肌、头夹肌、小(大)菱形肌和上后锯肌的腱膜纤维组成的一个整体,且绝大部分纤维走向为横行。结论:①项韧带的结缔组织纤维不是全部纵向走行的,是以横向走行为主的肌腱腱膜组织纤维。②P45生物塑化薄片技术的应用使项韧带精细解剖结构的全貌更直观。  相似文献   

5.
CT颅底及面颅部常见伪骨折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CT薄层扫描技术实现了人体横轴与长轴的各项同性高分辨率数据采集,有效克服了影像的部分容积效应,使颅底及面颅部的细微解剖结构如骨连接部的缝隙、沟裂以及血管神经出入的孔洞等均可在CT影像上清晰显示。这些解剖结构在影像上正常显示的骨质不连续或透光线征像,如对其正常解剖结构缺乏正确认识,易被误诊为骨折线而造成错误诊断。为正确认识上述解剖结构的CT影像特征避免误诊,笔者将解剖学与CT影像学相结合,对上述解剖结构进行了对照研究,对常见易造成误诊的“伪骨折”影像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扁桃体癌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扁桃体癌患者CT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行CT平扫18例,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RI平扫+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3例。结果病灶均为单发,形态不规则20例,呈椭圆形8例,圆形3例;边界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17例,边界较清晰14例;CT表现为扁桃体区软组织肿块,肿瘤呈稍低密度;MRI显示T1WI肿瘤呈等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或稍低于肌肉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多数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可清晰显示扁桃体癌的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14岁 ,右颈后部疼痛 3年 ,于 2 0 0 3年6月 9日收住院治疗。入院查体 :血压 18/ 12kPa ,心率 78次 /min ,律齐 ,两肺呼吸音清晰 ,腹软 ,无压痛 ,肝脾未触及 ,四肢运动正常 ,颈部无明显包块 ,右颈后部有明显压痛。在外院曾做过CT检查 ,CT扫描所见 :右颈后部棘突旁示 33mm× 4 0mm× 5 0mm大小不规则稍低密度影 ,密度不均匀 ,其内示斑点、片状高密度影 ,与周围肌肉分界欠清。颈椎椎管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印象 :右颈部占位。MR影像所见 :右颈后部见不规则形肿块 ,信号不均匀 ,T1W呈低信号 ,T2W呈高信号 ,其内见多个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的CT影像表现及相关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7例颈部淋巴结SHML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39岁,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活检证实的13枚受累淋巴结的最长径范围在0.8~4.1 cm,平均2.1 cm。CT平扫密度均匀减低者10枚(76.9%),增强扫描11枚呈多环状或半环状强化(84.6%),9枚边缘清晰,4枚边界不清。结论当青少年男性颈部肿大淋巴结CT平扫密度均匀但增强呈多环或半环状强化时应想到SHML的可能,熟悉其CT表现有助于将其纳入鉴别诊断,结合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9.
枕颈部疾病由于靠近延髓,与椎动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及风险都很大,在枕颈交界处的病变中常常合并有骨性结构及血管的变异情况,因此术前应对局部的解剖结构有详细的了解及判断,从而减少并发症及副损伤。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薄、图像分辨率高、各项同性等技术优势,加上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特别是64层以上螺旋CT的出现,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椎动脉造影,观察、测量椎动脉枕部走行、直径,及周围毗邻关系的测量研究;了解局部解剖关系及变异,特别是创伤患者可明确提供骨折情况,及与椎动脉解剖关系,为颈枕部手术提供解剖形态依据,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所致肾脏损害的CT、超声影像诊断水平,分析二者图像的影像特点,提出CT在诊断肾破裂出血的影像特异性,使临床医生能主动掌握病情。方法:63例临床确诊病例进行了肾脏CT、超声观察,总结出肾脏改变的5点影像征象,从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脏改变影像特征:①双肾脏呈球形对称性增大。②肾小盏聚集,肾盂腔缩小。③肾实质密度不均匀,肾皮质呈低密度,肾髓质呈稍高密度。④肾破裂出血表现为肾实质、肾周间隙及肾包膜下的血肿,血肿形态早期呈团状及不均匀性高密度影像,以后逐渐密度下降,超声呈混合密度影像。⑤CT增强扫描肾髓质密度增高,肾小盏界限模糊。本文分析了肾脏影像改变与出血热患者在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中肾脏改变和病情的关系。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起病急,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征象,肾脏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疑有肾破裂出血做CT扫描,具有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