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生在卵子中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引起母系家族性疾病,即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且绝大多数线粒体疾病影响到多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可致残致死性疾病,无有效药物治疗,故女性患者不建议生育。mtDNA遗传学特征使得很多携带致病性mtDNA突变女性的遗传咨询更加困难,但可以考虑通过生殖遗传干预的方法帮助生育,降低后代患有线粒体遗传病的风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与产前诊断技术可检测突变mtDNA水平,选择正常的胚胎移植或者预防携带高水平突变mtDNA子代的出生,但并不适于所有患者。线粒体置换技术的诞生为预防严重线粒体遗传病带来希望,有望使后代患有线粒体遗传病的风险最小化,但其长期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卵子中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引起母系家族性疾病,即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且绝大多数线粒体疾病影响到多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可致残致死性疾病,无有效药物治疗,故女性患者不建议生育。mtDNA遗传学特征使得很多携带致病性mtDNA突变女性的遗传咨询更加困难,但可以考虑通过生殖遗传干预的方法帮助生育,降低后代患有线粒体遗传病的风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与产前诊断技术可检测突变mtDNA水平,选择正常的胚胎移植或者预防携带高水平突变mtDNA子代的出生,但并不适于所有患者。线粒体置换技术的诞生为预防严重线粒体遗传病带来希望,有望使后代患有线粒体遗传病的风险最小化,但其长期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miR-22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9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器官障碍组和多器官障碍组、休克组和非休克组,依据临床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另选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受试者外周血线粒体DNA以及miR-223水平,同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以及miR-223高于对照组(P<0.05);多器官障碍组两指标水平均高于单器官障碍组(P<0.05),休克组患者两指标水平高于非休克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外周血线粒体DNA、miR-223水平及其联合用于评估患者多器官障碍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76、0.777、0.860,两指标单独及其联合用于评估脓毒症休克AUC值分别为0.717、0.644、0.773;死亡组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miR-223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两指标单独及其联合用于预测患者临床转归AUC值分别为0.867...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功能受核DNA和线粒体DNA(mt DNA)的共同调控。mt DNA没有组蛋白保护,缺乏抗氧化机制和有效的修复系统,易发生突变或异常,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细胞出现病理性改变引发多种疾病。文章综述了mt DNA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寻找肿瘤早期预警的监测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是生育力低下的表现,与低妊娠率、高流产率及高产科并发症有关。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是能量供应中心,参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受精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过程。线粒体DNA(mt DNA)是独立于细胞核基因组外的遗传物质。线粒体遗传异常:线粒体数量变化、mt DNA片段缺失、突变均影响线粒体功能,导致能量产生减少,进而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生殖学家们尝试利用线粒体移植来改善DOR患者的卵母细胞质量,获得一定的进展。因此,从线粒体角度探讨DOR的病因可为研究DOR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最主要功能是产生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1]。近年来研究表明线粒体参与细胞死亡途径的调控[2],这种调控与膜通透性的转换有关,一旦发生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细胞就会因凋亡或坏死而死亡[3]。线粒体功能障碍会破坏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进而引起癌症、重症肌无力、肥胖、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和衰老,因此,线粒体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脂水平对脐动脉血线粒体拷贝数的影响。方法采集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线粒体DNA拷贝数,观察妊娠期血脂水平对脐动脉血线粒体拷贝数的影响。结果孕早期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子代脐动脉血线粒体拷贝数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177, P=0.043),孕早期其他血脂指标及孕晚期血脂水平与线粒体拷贝数的关系不显著;根据孕早期血清HDL-C水平的四分位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显示第3组脐动脉血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高于第1组(P=0.015)及第2组(P=0.032),第4组脐动脉血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高于第1组(P=0.043)。结论脐动脉血线粒体拷贝数受母亲孕早期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DNA含量、线粒体跨膜电位和线粒体的动态分布都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受精及卵裂密切相关.年龄和饮食结构的原因可能损伤线粒体而间接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卵胞质移植、生殖泡移植、原核移植和线粒体移植,还有双丁酰环磷酸腺苷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线粒体DNA含量、改善了线粒体跨膜电位或线粒体动态分布能力,为提高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及卵裂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阐述线粒体DNA突变与乳腺癌发病之间的相关性,预测线粒体DNA是否能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方法 本文主要从NCBI、EBSCO、CALIS、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新近文献50余篇,仔细研读、分析,重点引用30篇。结果 研究发现乳腺癌在女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严重损害女性身心健康。它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积累的结果,其中基因突变被认为是乳腺癌发生的基础。线粒体DNA突变会影响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高浓度的活性氧,能量产生减少,进而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表明线粒体DNA突变与乳腺癌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提出线粒体DNA突变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以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作为能量供应源,对卵子发育潜能影响巨大.三磷酸腺苷(ATP)产生过少使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滞,ATP产生过多伴随大量氧自由基产生,使核及线粒体发生不可逆损伤;线粒体分布不均出现胚胎各卵裂球大小不均、碎片多;线粒体对Ca2+的调节异常会导致受精失败;线粒体内膜电位是预示线粒体势能储备的指标,缺乏皮质周围高电位线粒体的卵子发育潜能差;线粒体DNA突变影响其呼吸功能或影响其复制时会对卵子的发育潜能造成影响;同时母系卵子线粒体损伤可遗传给子代,造成流产或子代异常.通过检测线粒体自发荧光及线粒体内膜电位,可从细胞器水平预测卵子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