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17例行ERCP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胰腺炎病史、胆囊切除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SOD)、阻塞性黄疸、胰管显影次数、插管困难/失败、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道球囊扩张、胆道支架置入及手术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7例患者中发生胰腺炎者41例,发生率为12.93%。对患者及操作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女性(χ2=4.246,P=0.039)、既往有胰腺炎史(χ2=6.377,P=0.012)、SOD(χ2=7.067,P=0.008)、无阻塞性黄疸(χ2=4.593,P=0.032)、胰管显影(>2次,χ2=5.454,P=0.020)、插管困难/失败(≥3次,χ2=48.616,P<0.000)及手术时间(>45min,χ2=5.828,P=0.016)为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行ERCP术后,若患者为女性、既往有胰腺炎史、SOD、无阻塞性黄疸,且操作过程中多次胰管显影、插管多次/失败或手术时间超过45min者,应警惕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诊断性逆行胰胆管造影与鼻胆管引流、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等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情况。方法:134例ERCP操作组分为7组:诊断性ERCP分为胆胰双管显影(ERCP)组、单纯胆管显影(ERC)组与单纯胰管显影(ERP)组,治疗性ERCP分为ERCP 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组、ERC EST取石组、ERCP 鼻胆管引流(ENRD)组及ERC ENBD组,观察各组术后并发症胰腺炎的情况。结果:术后3h、24h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1.1%及5.2%,并发急性胰腺炎发生率3.7%,各组之间ERP组胰腺炎发生率最高。结论:在ERCP操作中,反复胰管显影是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EST、ENBD并不增加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探讨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以更好的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168例患者的住院资料,符合标准153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肥胖、黄疸、麻醉方式、插管次数、胰管显影次数、怀疑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乳头括约肌切开、鼻胆管引流、胆管支架置入等因素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153例行ERCP术患者中发生胰腺炎19例,发生率为12.42%。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所选择的25个因素中有9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意义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变量,其中女性、怀疑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插管困难为ERCP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鼻胆管引流为ERCP术后胰腺炎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怀疑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插管困难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而鼻胆管引流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60例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后PE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胰腺炎病史、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患者为PEP高危人群,操作中胰管多次显影、乳头多次插管和预切开是PEP的高危因素(均P〈0.05),而十二指肠憩室、操作过程中乳头括约肌切开、导丝辅助插管等与PEP无关(均P〉0.05)。结论相关危险因素中,患者本身的高危因素和操作技术同样重要,有效预防与规范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PE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炎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行ERCP术的患者1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女性、PEP病史、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胰腺显影、胆道括约气囊扩张术、操作时间长、操作例数少、插管失败或难度大和PEP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在胆胰疾病中ERCP是较好的方法,对诱发胰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可降低胰腺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永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32-132
目的探讨ERCP+EST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行ERCP检查及治疗的126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18例,胆管炎15例,消化道出血2例,与之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造影剂过多注入胰管、反复多次插管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等。结论 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胆管炎,消化道出血与患者自身因素及操作技术有关,提高操作技术、术后鼻胆管引流(ENBO)及药物预防能有效控制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奇  李治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4):429-430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行ERCP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年轻(年龄<50岁)、女性、既往胰腺炎病史、插管困难、胰实质显影,粘膜脱下切除术(EST)操作等可能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年轻(<50岁)、女性患者比例、存在胰腺炎病史、插管困难及胰腺实质显影的比例均显著高于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B组患者年轻(<50岁)、女性患者比例、存在胰腺炎病史、胰腺实质显影及EST操作的比例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胰腺实质显影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对具备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预防意识,而且要提高ERCP操作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以最大程度降低ERCP操作对胰胆系统的损伤,发挥ERCP诊疗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2):181-184
目的探讨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因胆管结石行ERCP患者45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57例行ERCP患者中,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45例,发生率为9. 85%。其中女性、年龄<60岁、存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有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病史、术中行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Oddi括约肌测压术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相关(χ~2=5. 375、3. 282、4. 538、3. 178、4. 965、3. 921、4. 971、4. 320,P <0. 05)。胰腺炎病史、胰腺造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为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1. 121、1. 025、0. 041,P <0. 05)。结论胰腺炎病史、胰腺造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为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海军安庆医院行ERCP治疗的22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 22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ERCP治疗后,一次性取石成功215例(95.13%),术后发生并发症30例(13.27%),其中15例术后并发胰腺炎、13例并发胆道感染、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病史(OR=1.432,95%CI:1.104~4.832)、体质指数≥30 kg/m2(OR=1.349,95%CI:1.108~3.687)、多次插管(OR=1.115,95%CI:1.023~3.698)及胰管反复显影(OR=1.205,95%CI:1.046~2.684)为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胆管结石病史(OR=1.253,95%CI:1.118~3.742)、胆管手术治疗史(OR=1.456,95%CI:1.246~2.766)及胆管中上段梗阻(OR=1.595,95%CI:1.082~4.884)为ERCP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绪论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胰腺炎及胆道感染,其危险因素包括SOD病史、体质指数≥30 kg/m2、胆管结石病史、胆管手术治疗史、多次插管、胰管反复显影及胆管中上段梗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引发急性胰腺炎的有关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1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单变量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6例于ERCP后引发急性胰腺炎(4.3%)。140例中92例为治疗性,5例并发急性胰腺炎(5.4%)。48例为诊断性,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1%)。ERCP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有: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针状刀预切开乳头,多次乳头插管,胰管深插,多次胰管造影,导引钢丝辅助插管(P<0.05)。高危人群为oddis括约肌功能的障碍者,有胰腺炎病史者。结论:治疗性ERCP较诊断性ERCP易并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主要与技术操作有关,娴熟的内镜技术,严格掌握指征,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管不均匀扩张与ERCP术后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共247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的患者,分扩张组(胆管直径≥10 mm)(A组=84)与无扩张组(胆管直径<10 mm)(B组=163,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比较。结果 A组84例,其中女性45例;可疑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患者9例;困难插管者30例,其中插到胰管者22例,胰管显影者8例;胆胰管汇合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junction,APBDJ)者9例。A组患者中ERCP术后发生轻度胰腺炎10例,中度胰腺炎8例,重度胰腺炎3例。B组16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的ERCP内镜治疗经验。方法 11例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选择透明帽辅助胃镜ERCP,插管成功者行EST和(或)EPBD、ENBD、ERBD及EMBE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均插管造影成功(100%),其中9例胆总管结石分别行EST 7例、EPBD 2例,胆总管结石取净率100%;胆管癌1例行EMBE,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1例行ERBD,均顺利完成。ESD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例,未发生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合并胆管疾病的ERCP诊治中有助于空肠袢内的进镜,便于胆管插管及结石的清除,提高ERCP的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突肌切开术(ERCP/EST)与腹腔镜胆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行急诊胆囊切除术(LC)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行LCBDE或ERCP/EST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ERCP/EST组和LCBDE组,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 LCBDE组患者结石残留率高于ERCP/EST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ERST/EST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胰腺炎、术后出血量、胆漏、切口并发症、肺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失访,9例患者登记信息出现偏差,6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ERCP/EST组中5例患者未获得预期治疗,LCBDE组中4例患者未获得预期治疗。结论 在腹腔镜下行急诊LC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ERCP/EST的结石残留率低于LCBDE,其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医生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探查的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两阶段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探查的病例资料:1995年-1999年间的46例术前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扩张或伴有黄疸。2001年-2006年间的30例术前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扩张或伴有黄疸,并经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筛检确认。结果 第一阶段术中探查及术后T管造影示无结石28例,占60.8%(28/46)。第二阶段术中探查及术后T管造影示无结石7例,占23.3%(7/30)。结论 根据B超显示胆总管扩张及黄疽而行胆总管探查的阴性率高(P〈0.05),胆源性胰腺炎应严格掌握胆总管探查指征,MRCP可无创性地显示胆总管系统,有助于胆源性胰腺炎是否行胆总管探查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2013年7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关系的文献,采用RevMan5.1.4版本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检索并纳入关于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关系的文献共11篇,患者共3294例,其中单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组患者218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组患者1113例。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单纯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合并优势比为2.27[95%可信区间(1.11,4.65)],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单纯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相比,前者术后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几率明显增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正凤  申素芳  陈洪  王林恒 《中外医疗》2010,29(14):18-18,2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ERCP+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球囊/碎石网篮取石对25例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内镜下取石治疗,必要时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内置管引流(ERBD)。结果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2%(23/25),二次取石成功率为100%,并发症术后胰腺炎为4%(1/25),一过性淀粉酶升高为16%(4/25)。结论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好、并发症少、创伤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贝酯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加贝酯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统计两组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结果:加贝酯组和对照组患者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93%(43/46)和85%(34/40)、7%(3/46)和12%(5/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贝酯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7%(8/46)和38%(1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前使用加贝酯不能提高胆总管结石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也不能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但可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12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行ERCP检查,证实胆管内有结石后行EST,并根据结石部位、大小及胆总管直径大小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212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203例(95.75%),其中142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胆胰疾病治疗,成功133例(93.66%);发生并发症32例(15.09%),急性胰腺炎13例、急性胆管炎12例、消化道出血5例、肠穿孔1例、结石和网蓝嵌顿1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29例保守治疗、3例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诊治性ERCP中,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大多并发症经保守治疗能够治愈,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守操作规程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吴明浩 《当代医师》2014,(5):627-630
目的 观察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探讨如何减少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本院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A组)40例、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B组]40例、经内镜乳头扩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C组]40例,观察三组的手术疗效及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三组患者总取石率无差异;A组与B组一次取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C组(P<0.05);而C组碎石率高于A组及B组(P<0.05).(2)A组和C组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B组,A组和B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低于C组.(3)在远期并发症中,A组未发生反流性胆管炎和结石复发,A组术后结石复发率低于B组及C组(P<0.05),A组和C组胆道积气征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面与EST相当,优于EPBD组,其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T组及EPBD组.  相似文献   

20.
黄莉  曾尤松 《海南医学》2014,(15):2211-2213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管插管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消化内科需要行ERCP手术的患者188例,根据导丝插入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104例,治疗组采用双“十”字交叉标准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插管方法,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胰腺炎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胰腺炎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7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6例、1例和0例,低于对照组的20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12例、6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7,P=0.000;χ^2=4.487,P=0.034)。两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14例,低于对照组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结论双“十”字交叉标准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能够明显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