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年至10月至1997年4月期间收治的29例成人纵隔巴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中男10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8岁,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肺门肿大7例,左侧肺站肿大8例,右侧肺门肿大14例,经抗结核治疗28例治愈,1例因合并结核脑膜炎而自动出院。结论 尬纵隔淋巴结结核简易被易被误诊为其他肺啊疾病,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方法总结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1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断要点。结果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63岁,平均41.25±21.2岁。诊断依据是1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消瘦、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8例(50%)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活检或穿刺病理确诊。16例经胸部CT扫描,肿大淋巴结位于右纵隔8例,左纵隔4例,双侧纵隔4例,12例行增强CT扫描有环形强化表现,占75%,其中2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结亦呈环形强化表现。13例行PPD试验(5u)的患者中有12例(92.3%)阳性(8例强阳性,2例中度阳性,2例弱阳性),仅1例阴性。血沉12例增快,4例正常。12例经病理确诊,其中7例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1例经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1例经胸腔镜活检病理证实,1例经支气管镜TBLT活检病理证实,1例经纵隔镜活检病理证实。1例误诊为食道平滑肌瘤而手术病理为肉芽肿改变,凝固性坏死,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明确诊断。结论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少见,并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但结合临床仔细体检发现浅表肿大淋巴结并活检,胸部增强CT扫描有环形强化,结合结核毒血症状、PPD试验和血沉等指标诊断并不困难。疑难病人可行纵隔镜或胸腔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通过对23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病例进行临床疗效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2003年期间收治的23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5岁,胸部X线表现为左侧肺门肿大8例,右侧肺门肿大10例,双侧肺门肿大5例,经抗痨治疗23例治愈。结论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易被误诊为其它肺部疾病,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及慎重,并采用强有力的保护性疗法。  相似文献   

4.
成人肺门淋巴结结核较少见,容易误诊,尤其是对于45岁以上的病人,更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现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临床确诊为肺门淋巴结结核15例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成人纵隔淋巴结核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纵隔淋巴结结核,成人发病率低,但近年来成人患病率有增加趋势[1]。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临床症状轻,或不典型,淋巴结部位特殊,易误诊和漏诊。现报告我院经细菌学、病理学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结核3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39岁,“间断发热,咳嗽,气促2月余。院外给予抗炎治疗无效。查体:T 40℃贫血貌,右下肺呼吸音低,颈强直(±)。有吸毒史2年。血常规:Hb55g/L、W BC 5.2×109N 81.3 L 17.5。血TB-A b(-),血清酶标法(EL ISA),H IV抗体阳性,H IV抗体阳性。痰涂片荧光染色三次(-)。脑脊液检查:总细胞160/mm3,白细胞100/mm3,中性白细胞9%,…  相似文献   

7.
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和结节病、淋巴瘤、肺癌等疾病相混淆,误诊率高.本文报道26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和X线特点及其该病的鉴别诊断,并提出做结核菌素试验,结合X线特点是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应用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结核和结节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寻找和探索一种区分良恶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纵隔淋巴结结核和结节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纵隔镜检查术对胸部CT或MRI检查发现的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不清疑为淋巴结结核或结节病者实施此检查,获取病理组织,做出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结果本组25例患者接受纵隔镜检查,其中16例被病理诊断为纵隔淋巴结结核,占64%(其中增殖性结核14例,占88%;干酪性结核2例,占12%);8例诊为结节病,占32%;1例难于确定为淋巴结结核或结节病,占4%。非典型的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在影像诊断上难于区别,而且在显微镜下也极易混淆。这两种疾病常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如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性癌等)在影像检查中不易区分,极易误诊,造成误治。本组病例术前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断大多考虑为恶性疾病,其中第一诊断为恶性疾病的占84%(21/25),有2例已在外院接受化疗。结论对于纵隔区域发现的肿大淋巴结,纵隔镜检查术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确诊手段,治疗前应尽一切可能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4岁,农民,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0d,纵隔肿物切除术后15d于2006年7月7日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直径≥2.0 cm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方法 对21例经过手术、纵隔镜、穿刺活检证实的直径≥2.0 cm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共76个淋巴结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6~60岁,中位年龄28岁.所有病例均做CT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病灶强化形态学特征分为5种强化类型:(1)不均匀强化27个(35.5%);(2)环形强化共有23(30.3%);(3)均匀强化15个(19.7%);(4)无明显强化6个(7.9%);(5)分隔样强化5个(6.6%).2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中12例(57.1%)淋巴结强化以2种或2种以上类型联合存在.其余9例(42.9%)是以单一强化类型表现.结论 直径≥2.0 cm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均匀强化和无强化为主要表现.当淋巴结环形强化、分隔样强化时应首先考虑为淋巴结结核.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不典型的结核病例逐渐增多,其中约1/5为肺外结核~([1])。肺外结核往往病变较为隐匿,缺乏诊断的"金标准",极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和延迟诊断。纵隔淋巴结结核多好发于儿童,早期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因无肺实质性病变、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无病原学证据及典型影像学依据,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结节病、恶性淋巴瘤、转移癌等)。本文报道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诊治体会。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直径≥2.0 cm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方法对21例经过手术、纵隔镜、穿刺活检证实的直径≥2.0 cm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共76个淋巴结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6~60岁,中位年龄28岁。所有病例均做CT增强扫描。结果根据病灶强化形态学特征分为5种强化类型:(1)不均匀强化27个(35.5%);(2)环形强化共有23(30.3%);(3)均匀强化15个(19.7%);(4)无明显强化6个(7.9%);(5)分隔样强化5个(6.6%)。2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中12例(57.1%)淋巴结强化以2种或2种以上类型联合存在。其余9例(42.9%)是以单一强化类型表现。结论直径≥2.0 cm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均匀强化和无强化为主要表现。当淋巴结环形强化、分隔样强化时应首先考虑为淋巴结结核。  相似文献   

14.
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告了58例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治经验,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临床上需与中心型肺癌,纵隔肿瘤相鉴别,作者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在成人的继发性肺结核中相对较少。部分病人临床表现轻微易被忽视,漏诊、误诊时常出现。本文对2003~2005年该中心共诊治肺结核患者487例(包括31例成人肺门淋巴结结核),其中12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癌,误诊率为38.7%,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22例纵隔淋巴结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重点分析22例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4例单组淋巴结肿大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12例累及多组淋巴结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泛力和盗汗等。6例多组淋巴结同时受累并伴有显著液化坏死者呈高热等重症结核病表现;(2)增强CT显示肿大淋巴结在1.5cm以下呈轻度强化,大于1.5cm者,尤其是2.0cm以上呈细条状包膜环形强化;(3)应用HRZS方案强化治疗及HRE方案巩固治疗,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见病灶明显吸收缩小(25%-50%),12个月以上大多数病灶吸收显著。结论 纵隔淋巴结核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淋巴结肿大程度及状况,CT影像具有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在常规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CT检查提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及气道腔内无异常表现的24例患者予以TBNA术,在用细胞学穿刺针活检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应用组织学穿刺活检针,对所获标本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切片及涂片找抗酸杆菌等检查。结果 24例患者中,18例获得明确的组织学诊断,5例涂片中找到抗酸杆菌,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TBNA操作方便、安全,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诊断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的首选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结核分枝杆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等因素,肺外结核病增多,特别淋巴结结核多见。现将2004—2007年我院收治的淋巴结结核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肺结核治疗中出现颈部淋巴结结核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