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辅舒良联用立复汀对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7例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联用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经鼻喷入辅舒良,每天200 μg,14 d后每天减至100 μg;同时联用组经鼻喷入立复汀,每鼻孔2喷,每喷137 μg,每日2次;对照组用外观相同的安慰剂,每日2次.疗程3~6个月.记录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分级评分及哮喘症状评分,测定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BHR)以及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活性细胞黏附分子(VCAM) -1的浓度.结果鼻炎症状体征记分联用组治疗前、后每月分别为(4.8土1.0)分、(1.4±0.7)分,对照组为(4.7±1.1)分、(2.9±0.9)分;哮喘症状记分联用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8土1.2)分、(2.4±0.9)分,对照组为(4.6土0.9)分、(3.1±0.9)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HR分级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吸入辅舒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立复汀可显著提高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疗效。方法将150例4~12岁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鼻渊通窍颗粒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疗效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分别为:鼻塞(2.99±1.493)分、流涕(1.40±0.973)分、打喷嚏(1.37±1.583)分、总分(5.76±3.533)分;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分别为:鼻塞(1.81±1.036)分、流涕(0.64±0.880)分、打喷嚏(0.71±0.969)分、总分(3.16±2.331)分。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临床症状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行扁桃体切除后患者并发支气管哮喘的情况。方法 将解放军第401医院北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0年至2000年有详细资料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扁桃体切除组和非扁桃体切除组, 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变应性鼻炎的程度、并发支气管哮喘的首发年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程度及自行用药的控制程度等。结果 共调查变应性鼻炎患者1 249例, 其中扁桃体切除组128例, 46.88%的变应性鼻炎为轻度, 哮喘发生率为32.03%, 首发年龄为(32.40±7.63)岁, 中重度哮喘发病率为43.90%, 哮喘患者自行用药控制率达82.93%;非扁桃体切除组1 121例, 18.20%的变应性鼻炎为轻度, 哮喘发生率为47.55%, 首发年龄为(19.88±6.39)岁, 中重度哮喘发病率为43.90%, 哮喘患者自行用药控制率达6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对变应性鼻炎并发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为90%,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问卷(RQLQ)评分、视觉模拟量(VAS)评分以及成人哮喘生存质量问卷(AQLQ)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γ干扰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一组予常规脱敏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予常规脱敏治疗加基因重组γ干扰素治疗(实验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6±2.3和4.2±1.8,血清IL-4水平分别为(545.3±86.2)ng/L和(320.4±76.3)ng/L,ECP水平分别为(24.3±8.2)μg/L和(12.4±6.3)μg/L;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8±2.7和3.5±1.6,血清IL-4水平分别为(547.8±84.6)ng/L和(280.4±87.3)ng/L,ECP水平分别为(25.1±7.7)μg/L和(10.4±5.1)μg/L.实验组治疗后症状评分、IL-4和E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因重组γ干扰素能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降低血清IL-4、ECP水平,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热通窍法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清热通窍法治疗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实验组(辛夷清肺饮组)36例,对照组(中联鼻炎锭组)24例。用清热通窍法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疗效观察,疗程均为8周。结果:本研究显示清热通窍法(辛夷清肺饮)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降低特异性IgE及降低CD4,CD8的作用。其中特异性IgE均数由治疗前的2.32±0.65Iu/ml下降为1.45±0.54Iu/ml。CD4,CD8的均数由46.35±5.33%,33.14±5.45%下降为治疗后35.57±5.01%及28.98±6.33%,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差别(P<0.05)。通过两组间比较免疫指针下降幅度明显优于中联鼻炎锭(P<0.05)。临床症状疗效结果,显示辛夷清肺饮组显效率(61.11%)明显优于中联鼻炎锭组(33.33%)。表明了清热通窍法(辛夷清肺饮)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降低特异性IgE作用,其机理除了降低介质的释放外,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改善T细胞对抗体释放的异常反应。结论:运用清热通窍法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比较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轻-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90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轻-中度哮喘患者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水平、肺功能变化及鼻炎、哮喘记分.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IgE、ECP、IL-5水平和鼻炎、哮喘记分均明显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喷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虽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吸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由(2.04±0.45)L提高到(2.47±0.54)L,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由(72.73±5.59)%提高到(75.42±5.94)%;FEF25%-75%由1.69±0.52提高到2.06±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由(2.32±0.56)L提高到(2.76±0.58)L;FEV1/FVC由(73.80±4.17)%提高到(76.04±4.49)%;FEF25%-75%由2.09±0.45提高到2.34±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采用SNK-q法进行两两比较.认为鼻喷+口吸联合组治疗后FEV1与鼻喷组、口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共失访9例.结论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分别经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联合三种方法 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轻-中度哮喘患者,可以明显缓解鼻炎及哮喘症状,在症状记分和血清学检测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温肺益气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9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口服温肺益气汤,连服及冲洗10日为1疗程,3个疗程判定疗效.对照组45例常规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0天,连服1个月,同时鼻腔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每天1次,持续1个月.1个月及8个月后分别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9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4%,而对照组有效率降为4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肺益气汤不但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而且疗效持久,在减少复发方面较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标准化尘螨疫苗对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2年皮下免疫治疗,探讨尘螨皮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纳入58例对尘螨过敏(单一过敏35例,多重过敏23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6、12、24个月,分析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观察记录发生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鼻部症状和哮喘症状评分在治疗6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并在2年治疗期内呈持续性下降。治疗2年后,单一过敏患者和多重过敏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免疫治疗6、12、24个月后,鼻炎和哮喘的相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皮下免疫治疗是针对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也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补肾温肺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笔者从1998年4月至2000年5月采用补肾温肺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取得良好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病人。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补肾温肺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以息斯敏口服。治疗组50例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9~54岁,平均38.25±1.71岁;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1年,平均4.32±2.59年。对照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1~58岁,平均36.34±1.42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1年,平均3.94±1.25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均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喉咽后壁区癌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咽后壁区癌的手术方法、疗效和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1997~2003年行手术治疗的喉咽后壁区癌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35~78岁;根据1971年UICC分期的规定: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12例。6例以局部黏膜拉拢缝合修复,2例行裂层皮瓣修复,1例行颈阔肌皮瓣修复,7例以残喉气管瓣修复,1例行胸大肌皮瓣修复,1例以胸大肌联合喉气管瓣修复,其余3例行全喉及全喉咽切除后以胃上提及结肠上徙修复。10例行单侧,11例行双侧选择性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术后病理5例有淋巴结转移,占23.8%。19例术后行辅助性放疗。结果21例术后均Ⅰ期愈合,吞咽功能恢复良好,其中11例保留了全部或部分喉功能。经6个月~7年随访,随访5年及以上者3例,健在1例,生存率1/3;随访3年以上者13例,健在5例,生存率38.5%;其余8例随访未及3年。结论喉咽后壁区癌的T1 ̄2级病变宜行保留全喉功能的手术,细心选择的T3 ̄4级病变可保留部分喉功能,手术方式和重建方法的选择对彻底切除喉咽后壁区癌并保留喉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