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肿瘤是一常见的肿瘤,以颈前部肿块为主要症状,常规进行彩超检查不仅对早期发现病变、鉴别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临床治疗和手术选择也有很大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彩超在甲状腺常见肿瘤(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良恶性肝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及回声变化规律。方法 对31例共59个肝肿瘤病灶在超声造影后,观察肿瘤病灶在造影增强后各时相图像特点,对比分析良恶性肝肿瘤造影增强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及减退时间,并对造影前后及增强CT检测的病灶数目、大小及边界清晰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个肝细胞肝癌病灶中13个表现为典型“快进快退”,2个表现为“同进快退”,另2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后经病理证实为高分化型肝癌。36个转移性肝癌病灶分为少血供转移癌组21个,表现为动脉相呈低回声环形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多血管转移癌组15个,表现为动脉相呈完全高回声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6个肝血管瘤中5个表现为向心性环形持续缓慢充填,另一例直径9mm的小血管瘤表现为完全快速向心充填。肝血管瘤造影增强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及减退时间均长于肝细胞肝癌及转移性肝癌(P〈0.05)。造影后所测肿块直径大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所检出肿块数目多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造影前13个肿块边界显示不清晰,造影后显示清晰。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的定性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77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常规超声(BUS)及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BUS及CEUS各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BUS与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27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84例(良性组),恶性病变93例(恶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S诊断恶性肿瘤的危险指标为中等血供、非平行生长、血供丰富及边界模糊,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7、4.84、3.39、3.04;CEUS为离心性增强、向心性增强、肿瘤形状不规则、造影剂分布不均、增强后范围增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36、4.58、4.07、3.28、2.36。BUS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率为81.59%(226/277),CEUS为88.09%(244/27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 P<0.001)。结论 采用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较高,其在乳腺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的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129例中确诊124例,诊断符合率96.1%;误诊5例,误诊率为3.9%。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肾良恶性肿瘤进行常规超声及二维超声造影检查,在此基础上行三维重建,并与二维造影进行对比,分析三维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肾良性肿瘤18例,二维造影多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呈"慢进慢出";三维造影表现为病灶内较少的平直规则的周边血管和内部血管.肾恶性肿瘤50例,二维造影多表现为高增强,呈"快进快出";三维造影多表现为病灶内多支蜿蜒扭曲的周边血管和内部紊乱的微小血管组成的血管网.三维超声造影可直观立体显示肿瘤血管分布特征,在显示肿瘤血管方面优于二维超声造影(P<0.05).结论 三维超声造影可显示肾肿瘤血管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对鉴别肾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12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治疗,RFA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均进行肝脏CEUS检查。结果:RFA术后出现胆漏2例、出血2例、胸腔积液3例;20例出现术后发热等症状,常规超声对RFA后疗效评价的准确性为60.5%,CEUS准确性为9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P〈0.05),增强CT(CECT)准确性为93.4%,与常规超声比较,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5.42,P〈O.05),与CEUS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7.54,P〉0.05)。结论:CEUS在RFA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能够准确的引导进行RFA治疗,对RFA治疗后的灭活也有重要的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在肝脏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细胞性肝癌(H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增强造影检查并观察动脉相、门脉相和实质相的动态造影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病变的造影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造影结果诊断34例HCC中34例均经病理或AFP证实,33例具有造影剂的快进快出及动脉相均匀性或非均匀性增强的特点。超声造影在HCC中的快进快出即动脉相快速增强,门脉相和实质相快速消退的特点并具有较高诊断敏感性(97%)和特异性(99%)。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异常回声的筛选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卵巢肿瘤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之一,其中恶性肿瘤占10%左右,患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居第三位。由于卵巢恶性肿瘤位于盆腔深处,发病隐匿,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远处转移发生早,病变多样复杂,以致确诊时60%~7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肿瘤的效果,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筛选出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10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57例;术前对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结果,并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效果,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检出良性病灶33例,恶性病灶41例;超声造影检查检出良性病灶40例,恶性病灶55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74.0%、71.9%、76.7%、80.4%、67.3%;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5.0%、96.5%、93.0%、94.8%、95.2%;超声造影检查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肿瘤的效果显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恶性肿瘤,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超声图像特征,比较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造影剂快进、增强后边界不清、增强环缺失或不规则、增强范围扩大在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超声造影能够提高诊断效能,对良恶性腮腺肿瘤的鉴别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分析68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D-CEUS及3D-CEUS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2D-CEUS及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二者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68例患者中,良性子宫内膜病变42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0例、囊性萎缩性宫内膜6例、宫腔积血块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癌26例,其中ⅠA期18例、ⅠB期8例。2D-CEUS和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6.92%(20/26)、73.81%(31/42)、64.52%(20/31)、83.78%(31/37)、75.00%(51/68)和100%(26/26)、97.62%(41/42)、96.30%(26/27)、100%(41/41)、98.53%(67/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CEUS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符合率高于2D-CEUS[ⅠA期:100%(18/18) vs 77.78%(14/18),ⅠB期:100%(8/8) vs 87.50%(7/8);P均<0.05]。结论 3D-CEUS鉴别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和判断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优于2D-CEUS,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肝脏良恶性肿瘤66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形态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3—09/2007—09门诊及住院66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肝血管瘤20例,肝腺瘤8例,转移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20例,年龄29~73(平均51)岁。本组均经手术病理或CT、MRI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10月共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均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获得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96.25%,远高于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73.75%。结论:相比于二维超声,超声造影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良恶性肿瘤的征象,可为临床针对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头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造影(CEUS)特点。方法对38例(89枚)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CEUS检查,观察淋巴结的强化分布类型并对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89枚淋巴结中,穿刺或手术后病理证实33枚(37.1%)为良性淋巴结,56枚(62.9%)为转移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表现以均匀强化为主(26/33,78.8%,P=0.000),转移性淋巴结以不均匀强化为主(32/56,57.1%,P=0.000)。良性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以快退为主(19/33,57.6%,P=0.000),转移性淋巴结以慢退为主(50/56,89.3%,P=0.000)。CEUS鉴别诊断良恶(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72.7%,常规超声为82.1%、69.7%,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9,P=0.239);两种手段结合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2%、84.8%,与常规超声比较,仅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CEUS可以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能够在强化分布、灌注模式(进退方式)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与常规超声结合使用,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在胃肠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胃肠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或CT、X线及内镜证实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良性病变的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为(37.12±8.21)s,增强持续时间为(22.50±5.55)s,开始消退时间为(59.62±6.94)s;24例恶性病变的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为(15.16±5.35)s,增强持续时间为(16.87±8.61)s,开始消退时间为(32.04±12.79)s。24例恶性病变在造影剂开始增强和开始消退时间上与8例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超声诊断胃肠肿瘤与病理符合29例(29/32),超声造影鉴别胃肠道良恶性肿瘤与病理符合26例(26/32)。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为胃肠道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有用的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影像学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对肝细胞性肝癌和肝脏局部脂肪缺失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多数肝细胞性肝癌有乙型肝炎病史,有时与脂肪肝并存,而肝脏局部脂肪缺失建立在脂肪肝基础上,与肝细胞性肝癌在声像图上鉴别不易,尤其是当患者有多年乙肝病史且声像图不典型时.本文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细胞性肝癌和肝脏局部脂肪缺失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50例腹腔脏器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其中包括肝脏良恶性肿瘤196例,胆囊癌及胆囊良性病变39例,胰腺良恶性病变15例,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结果造影剂Sono Vue2.4ml静脉注射后,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胆囊癌快速不均匀增强,胆囊壁连续性中断,胆囊良性病变及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连续;胰腺癌造影剂快速进入,消退时间早于胰腺实质,胰腺炎性肿块造影后回声与胰腺一致,或造影剂不进入。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对结肠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结肠肿块病例73例,对肿块图象特点,血流信号,受累淋巴结情况等进行综合对照分析。结果:结肠恶性肿瘤的特征性声像图为“假肾”征、“靶环”征及隆起包块等;良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e,CDFI)显示率及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周围淋巴结受累等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超声在鉴别结肠良恶性肿块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消融术后的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5例肝脏恶性肿瘤共49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的后期随访过程中,出现甲胎蛋白不降或升高、常规超声检查微波灶可疑残存时,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进行CEUS检查,判断微波灶是否有肿瘤组织残存.CEUS检查后,经过3月以上的随访,以最终临床结果为标准,从而来判断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后的后期随访过程中的价值.结果:在对49个病灶CEUS检查中,43个病灶在三个造影时相中均未见造影剂填充,判断为肿瘤灭活;5个病灶动脉期周边可见增强,判断为肿瘤残存;1个病灶倾向残存;以最终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CEUS的准确性为91.8%.结论:CEUS是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治疗后复诊过程中正确地判断肿瘤残存的有效方法,可成为肝癌微波治疗长期随访的重要手段,并且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富血供转移性肝癌与肝细胞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EUS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富血供转移性肝癌与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富血供转移性肝癌及 82例HCC患者资料,对其CEUS结果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 结果 富血供转移性肝癌的流出时间(WT)为(26.59±9.34)s,增强持续时间(EDT)为(10.60±3.58)s,HCC的WT为(61.99±50.97)s,EDT为(46.42±50.4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3.54,P均<0.01)。以WT为28.5 s及EDT为15.5 s区分转移性肝癌与HCC,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36%、75.01%,85.37%、92.03%。富血供转移性肝癌及HCC在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根据定量分析参数WT和EDT,CEUS可以简便、无创地对富血供转移性肝癌和HCC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