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 以 2 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患者为试验组 ,2 8例正常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 ,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侧关节前间隙减小 ,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 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 ,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为试验组,28例正常(牙合)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牙合)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3.
章成凤  侯爱兵 《医学综述》2012,(20):3441-3443
单侧后牙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单侧后牙反患者在下颌的闭口运动中,常由于存在干扰及没有适当的牙尖引导,使下颌发生侧向移动,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颌骨肌肉等方面的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现就单侧后牙反这一错畸形对下颌骨、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侧后牙反患者髁突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CR)与最大牙尖交错位(maximum intercuspation,MI)髁突三维偏移的特点,分析牙弓宽度对髁突偏移的影响,为单侧后牙反患者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后牙反患者33例与个别正常者33例,测量单侧后牙反患者牙弓宽度,使用架与髁突位置测量仪(measure condyle displacement,MCD)记录受试者CR位和MI位的髁突位置在三维方向的差异及咬合变化情况,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pe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CR-MI不调的阳性率大于对照组(χ2=38.018,P=0.000)。2试验组反侧髁突CR-MI垂直向偏移量大于非反侧(t=2.719,P=0.010),两侧髁突CR-MI矢状向偏移量无统计学差异(t=-0.134,P=0.894)。3单侧后牙反组上牙弓宽度小于对照组(t=-4.008,P=0.000),2组间下牙弓宽度无统计学差异(t=1.653,P=0.103);试验组上下牙弓宽度差异与髁突CR-MI所有方向偏移量均无明显相关性。4试验组与对照组干扰发生率为90.91%与66.67%,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P=0.033)。结论:单侧后牙反患者中,上颌牙弓宽度不足对髁突CR-MI偏移有影响,其中对垂直向偏移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前应对髁突移位情况进行评估,以期在真实的下颌位置与咬合情况下做出合适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儿童乳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患病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乳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为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三所幼儿园的1408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西安市儿童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9.38%,31名(23.5%)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同时伴有前牙反(牙合)的发生,吮指习惯是造成单侧后牙反(牙合)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单侧后牙反(牙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其发病同吮指习惯有相关性,须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李齐宏  李东  段银钟  夜文敏 《医学争鸣》2008,29(10):927-929
目的: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乳牙列单侧后牙反的患病情况,为单侧后牙反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三所幼儿园的1408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单侧后牙反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西安市儿童单侧后牙反的患病率为9.38%,31名(23.5%)单侧后牙反患者同时伴有前牙反的发生,吮指习惯是造成单侧后牙反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单侧后牙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错畸形,其发病同吮指习惯有相关性,须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科对恒牙He初期患者一侧后牙反He的矫治方法加以改进,并施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利用模型测量分析活动腭杆适配下颌牙合垫矫治单侧后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活动腭杆适配下颌牙合垫矫治11例上颌单侧后牙反牙合病例,测量矫治前后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化及上颌第一磨牙倾斜度,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扩弓后,反牙合侧牙弓宽度及上颌第一磨牙倾斜度增加,而正常侧变化不明显。结论:活动腭杆适配下颌牙合垫是矫治单侧后牙反牙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及颞颌关节的对称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倪琳  丁寅  王艳清  陈琳 《医学争鸣》2002,23(14):1306-1308
目的:研究成人单侧后牙反He患者下颌及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对20例成人单侧后牙反He患者及23例正常He成人拍摄定位颏顶位片及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描记分析。结果:成人单仙蝗牙反He患者在下颌坐标系中反He侧DMP点更靠远中及颊侧,在颅底坐标系中反He侧CMP,DMP点更靠远中,DMP,MM,DM点更靠侧方。结论:相对下颌坐标系,反He侧第一磨牙位置与对侧相比更靠远中及颊侧,在骨性结构上,未见下颌的不对称,相对颅底平面,下颌骨向反He侧发生了旋转。  相似文献   

11.
12.
陈永进  长岛正  野首孝祠 《医学争鸣》2001,22(14):1344-1344
0 引言 咬合板是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 (TMD)的常用和有效方法 ,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改变咬合板与对颌牙的接触部位和数目对髁突运动的影响 ,为咬合板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选择牙列完整的健康男性 5名 ,平均年龄 2 8岁 (2 5~ 37岁 ) .采用自凝塑料制作两副厚度为 5 mm(前牙部 )的上颌稳定性咬合板 .咬合接触点选择 :1)调磨咬合板使其与对颌牙达到前牙切端、牙尖及后牙颊尖有广泛、均匀、稳定的接触 ;2 )自后向前逐次调磨咬合板 ,降低高度 ,使咬合板与对颌牙的接触点逐渐减少 .采用日本非接触性 6 -自由度下颌运动测量系统 (Gna…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He对颅颌面三维结构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型ACTIVATOR矫治早期反He对颅颌面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前牙反He80人,对治疗前后的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侧位片投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②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③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改变最明显,矫治后呈I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④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结论: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7.
He夹板对关节重建术后患者下颌骨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e夹板对关节重建术术后辅助治疗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重建术治疗患者He夹板戴前与戴后下颌骨应力分布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关节主后患者He夹析民一下颌骨应力分布特征发生改变。两者应力在小,性质均有差别。戴He夹板后两侧下颌骨应力大小均降低,以手术侧髁突应力了为明显,应力对称性指标有升有降,但以非对称性区域缩  相似文献   

18.
深覆He失牙病人年龄普遍偏大,均有不同程度颞下颌关节紊乱征,He间距离偏低。余留牙均有不同程度磨损.采用普通局部义齿修复很困难,修复效果欠佳。我科采用He垫式可局部义齿修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后遗留He错乱的He调整与重建。方法:对12例颌骨骨折后的咬He紊乱患进行了治疗,特别采用烤瓷冠桥的修复方法矫正骨折后错位愈合的牙列进行He重建。结果:所有患均恢复了良好的咬He关系及功能,原有颞下颌关节症状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0.5α ̄1α效果良好。结论:颌骨骨折后遗留的咬He错乱应予以调整,重建良好的咬He关系,应用烤瓷冠桥矫正骨折愈合后错位牙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