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其中治疗组拉米夫定0.1/d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外用2次/周,共50例,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0.1/d,共40例。每3个月测HBVDNA、 HBeAg、ALT做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3个月HBVDNA阴转率82%,HBeAg阴转率18%,ALT基本复常。对照组HBVDNA 阴转率80%,HBeAg阴转率10%,ALT基本复常。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12个月HBVDNA阴转率98%,HBeAg 阴转率40%,ALT正常,对照组HBVDNA阴转率80%,HBeAg阴转率20%,ALT正常。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慢性乙型肝炎HBVDNA、HBeAg阴转率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两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乙肝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运用拉米夫定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组患者予拉米夫定联合子午流注针法,疗程24个月,分阶段观察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结果 治疗组在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拉米夫定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eAg和HBV-DNA阴转率.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干扰素α单用和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 32例 ,给予干扰素α 1b 5MU ,肌肉注射 ,每周 3次 ,共 2 4周 ,拉米夫定 1 0 0mg口服 ,每日 1次 ,共 4 8周 ;干扰素组 30例 ,拉米夫定组 2 4例。观察 3组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换率及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率。结果3组病人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 ,HBeAg阴转率联合组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 (P <0 .0 5 ) ,HBeAg复发率三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结束时 ,HBV DNA阴转率联合组及拉米夫定组明显高于干扰素组 (P <0 .0 5 )。随访 2 4周 ,HBV DNA复发率 ,拉米夫定组明显高于干扰素组及联合组 ,联合组ALT的反跳率明显低于干扰素组及拉米夫定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干扰素α或拉米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联合用药抑制ALT反跳优于单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60.6%(20/33)、78.8%(2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12/35)、54.3%(19/35)(P均〈0.05);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HBV前C区变异株;HBV YMDD变异株:治疗组仅有1例(3.03%),对照组有8例(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给予恩替卡韦1mg,1次/d,顿服,72周1个疗程;对照组21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1次/d,阿德福韦酯10mg,1次/d,72周1个疗程。于治疗后12周和72周观察2组HBV—DNA、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2周HBV—DNA阴转率及AI。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2周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拉米夫定耐药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都有较好疗效,但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起效较快,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及序贯干扰素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为慢乙肝的治疗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组;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组;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疗程均为一年。结果在疗程结束时三组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是63.6%、63.6%、50.0%,77.3%、77.3%、68.2%和82.6%、82.6%、8.7%;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及序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年的成本-效果(C/E)分析显示拉米夫定低的C/E。结论三组均显示了较好的近期抗病毒疗效,在抗肝纤维化及HBeAg血清转换方面序贯组及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比分析3、6、12个月HBV-DNA阴转率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与干扰素a-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105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拉米夫定组35例,口服拉米夫定1年,干扰素a-2b组28例,使用12个月,联合组42例,疗程1年。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在12个月时90.5%,拉米夫定组为80%,干扰素组为50.0%,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在12个月时61.9%。拉米夫定组为17.1%,干扰素组为42.9%。结论:联合治疗对HBV-DNA和HBeAg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8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观察用药4、12、24、48周患者血清HBV—DNA、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并比较ALT及HbeAg状态与HBV—DNA阴转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LT复常率、HbeAg和HBV-DNA阴转率逐渐升高.治疗1a时,ALT复常率达71.79%,HbeAg阴转率为22.22%,HBV-DNA阴转率为66.67%。对HbeAg阴性且转氨酶较高(ALT≥160U/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教相对更好。随访患者中(最长者随访5a)未见肾脏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且常规剂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照组予拉米夫定治疗48周。观察两药对HBV-DNA、ALT、血清学应答及耐药的影响。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HBV-DNA阴转率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T复常率和血清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在HBV-DNA阴转率和控制HBV耐药方面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在治疗24、48周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两组ALT复常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均较基线值降低,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降低更明显;治疗24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相似,治疗48周时B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未见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联合中药组和单用替比夫定组。治疗第12周、24周、48周时,比较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替比夫定联合中药组在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方面均显著高于替比夫定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肝功能改善率及抗病毒的应答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治疗性疫苗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性疫苗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为治疗性疫苗(基因重组乙肝疫苗30μg联合佐剂1m1).皮下注射.每月1次,联合干扰素α-2a干扰素用法为300万单位~600万单位,肌注.1次/d.连用半个月后改隔日1次,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21例,用法及疗程同研究组。结果:血清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13/22(59.1%).对照组为6/21(28.6%)(P<10.05)。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14/22(63.6%).对照组为7/21(33.3%)(P<0.05)。ALT的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性疫苗联合干扰素治疗CHB息血清HBeAg及HBV DNA阴转率高于单用干扰素,说明治疗性疫苗可以提高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周敏  张学武等 《临床荟萃》2001,16(12):534-53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小儿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反应的差异。方法:36例上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2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拉米夫定治疗52周,对照介入棰化及的学方面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2周后,小儿组及成人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4.44%和73.8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1.67%和71.43%;HBV-DNA估计变异变分别为8.33%和28.57%;两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2.78%、33.33%和28.57%、14.2%,以上两种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临床疗效优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5.
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组96例,α-干扰素组8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87.5%,对照组复常率70%,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纺41.6%、抗HBc阳转率29%、HBV DNA阴转率39.6%,对照组阴转率分别为42.5%、30%、4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患者除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口服治疗,每日100mg,疗程12个月;定期观察肝功能,HBV-M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38例患者临床表现好转,拉米夫定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HBV-DNA阴转率为86.8%,94.7%,92.1%;肝功能ALT复常率为73.7%,78.9%,81.6%;HBeAg阴转率为2.6%,10.5%,15.8%;12个月HBeAg/抗-HBe转换4例,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拉米夫定能抑制HBV的复制,使HBV-DNA快速阴转,降低ALT水平,口服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33例;干扰素α-Ⅱb(利分能)治疗组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ALT、HBVM、HBV-DNA。结果 治疗组有较高的ALT复常率(93.9%)和部分HbeAg阴转率(3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HBV-DNA阴转率高达90.9%,而HbeAg转换率只有12.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2例有轻微腹泻,可耐受、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拉米夫定作为一种口服、方便的抗HBV药物,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其远期疗效,耐药性及与干扰素和,或免疫调节剂联合用药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5例HBeAg阳性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40例)口服ETV(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出品)0.5mg/(次·d),疗程6个月。对照组(45例)采用基因重组干扰素b(IFNb,赛若金,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500万单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8周时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12、2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阳性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优于干扰素。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观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拉米夫定组(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一般护肝、降酶、退黄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拉米夫定片(100mg/片)3~100mg.kg-1.d-1口服。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12、24、52个月HBV DNA阴转、HBeAg阴转、ALT复常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24、52个月HBV DNA、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杜翔  顾焱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655-365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48w。分别于治疗后12、24及48w观察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结果治疗组三个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阿德福韦酯单独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