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嗜酸性肉芽肿为少见疾病,是以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在骨内形成的肉芽肿病变。病因不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上可呈现单骨病灶、多骨病灶和一骨多发病灶。X线表现:在病变活动期以溶骨性破坏为主,愈合期呈现骨增生性改变。 我科自1987年~1990年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  相似文献   

2.
儿童骨的嗜酸性肉芽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骨的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1990年~2003年收治11例患者,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9岁,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4例;单发胫骨4例,髂骨、颈椎、胸椎各1例。结果8例行病灶刮除植骨,2例行放疗治疗,1例未在我院治疗。8例行手术治疗者均经病检证实为骨嗜酸性肉芽肿。7例在术后2~3个月内愈合,功能完全恢复。1例在术后3个月时发现植骨有部分吸收。结论本病为郎格罕氏细胞增多症,病灶刮除植骨或小剂量放射治疗可减轻疼痛,促进患骨愈合,早日负重。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国内文献报道骨嗜酸性肉芽肿398例,其中多发者有60例,占15%。作者摘要报告我院收治的4例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并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临床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发病年龄分别为1岁、1岁8个月、20岁、29岁,就诊年龄分别为1岁、2.5岁、21岁、33岁。共22骨发病,最少2骨,最多12骨。临床主要表现:2例儿童患者均有低热(38℃)、夜啼、患肢功能障碍、局部包块。1例成年人有颈部疼痛,类似“落枕”的表现;另1例表现有全身多关节疼痛。4例均有关节功能障碍,局部压痛。X线的特点是:病灶多为溶骨性骨破坏,也可出现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无硬化带,无骨膜反应。白血细胞计数4例均超过10×10~9/L,ESR增快(18mm~50mm/h)。木前仅有1例确诊。  相似文献   

4.
乳腺肉芽肿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腺肉芽肿,罕见,临床上常误诊为癌。本文报告6例,患者均为已婚、经产、≤40岁妇女,发生在乳晕外的乳腺各象限。病程3月—12月,肿块3—10cm直径。病变以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林巴细胞及嗜中性白细胞构成,病灶中常见微脓肿。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骨嗜酸性肉芽肿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1985年放射治疗27例骨嗜酸性肉芽肿单独放疗12例,切除或刮除术后放疗15例。男17,女10,1~51岁,平均19.8岁。27例共31个病灶,85.2%发生于头颅骨。除2例用~(60)钴枯及1例用近距离浅层X线治疗外,24例根据病灶大小与部位的不同,选用100~180千X线治疗,每次量100~200rad,每周2~3次,80.6%(25/31)病灶组织量1.200~2,500rad。除2例近期治疗结束外,22例随访6月~15年,病灶均消失,其中顶骨及颞骨病变各1例,分别在放疗后8与9年出现尿崩症。手术刮除加放疗或单独放疗是骨嗜酸性肉芽肿的适宜疗法。  相似文献   

6.
25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华毅  郭卫  唐顺  李晓  柳剑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3):157-161,167
目的:讨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患者随访8个月至6年,平均随访33个月,复查结果表明患者病灶均明显修复,未见病灶复发。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观多种多样。部分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价值。外科治疗对该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多数患者单纯肿瘤刮除植骨,或者骨水泥填充即可治愈肿瘤.部分患者病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结合化疗可以控制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01月至2021年06月我院小儿骨科33例骨EG患者,分为单病灶受累和多病灶受累两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全组及两组的无事件生存率,并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检验)进行两组比较。结果:男性25例(76%),女性8例(24%),诊断时的中位年龄2.1岁(0.2岁~7岁)。主诉多为骨局部肿块、疼痛、功能受限。其中四肢受累最多,其次为脊柱、骨盆、颅骨。单病灶组21例,其中12例行局部病灶切除手术治疗,有或没有使用局部类固醇;7例行手术及术后全身化疗,有或没有使用局部类固醇;2例行活检后全身化疗。多病灶组3例行手术联合全身化疗,9例行活检后全身化疗。单病灶组1例复发,多病灶组5例进展,两组均无患儿死亡。单病灶组较多病灶组EF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中位随访时间7.3年(0.8年~17.5年)。结论:骨EG风险较低,无明显生命威胁,预后较好。单病灶受累较多病灶受累者的复发或进展较少、手术效果好、治愈率高;多病灶受累者化疗效果较好,进行积极的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骨嗜伊红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该病进展慢,症状轻,体征不明显,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尤其是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的病变,常误诊为其它骨病。我们自1983年4月至1991年5月共收治19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14例,女5例。年龄:5岁以下5例,5~10岁11例,10~14岁3例。病变部位:脊柱6例(颈椎1例,胸椎3例,腰椎2例)。股骨近端3例,胫骨近端3例,肋骨2例,尺骨近端1例,桡骨远端1例,颅骨3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8例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均为手术后病理确诊者,皆男性;年龄21—46岁,平均33岁;症状期3个月到31年。5例病灶在胃部(4例胃窦部)、3例在回肠末段(1例侵及回盲部和升结肠)。本组病例在手术中也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着重介绍临床表现和手术所见。其中1例为首次术后9年复发,再次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伴分化不良癌。本病与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为一种对放射线敏感的良性疾病。我院1975年以来收治29例,皆经病理确诊,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26例,女3例,年龄2 1/2岁—49岁,20—40岁占68.9%。病程2个月—13年。29例中11例为单发病灶,余为多发病  相似文献   

11.
放射治疗骨嗜酸性肉芽肿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骨嗜酸性肉芽肿11例报告周明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以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少见疾患,病因不明。我科1984年10月至1991年6月收治11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8-37岁,平均23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伴有肝样或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GAHE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7例GAHED,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组织学上,所有肿瘤均由不同比例的管状、筛状、乳头状、实体和(或)小梁状生长模式构成,肿瘤细胞胞质透明或轻度嗜酸性,所有病例肿瘤细胞胞质可见嗜酸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MT)误诊原因,明确影像学检查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至2022年3月经病理证实PMT患者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误诊原因,提出影像学检查路径。结果:7例患者3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0.29±15.66)岁(范围17~69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乏力、骨痛等,均伴随骨折,病程平均(5.00±3.25)年(范围1~12年)。患者术前血磷均减低,术后血磷均升高,6例患者血磷在术后7~15天恢复正常,1例失访。6例患者术前碱性磷酸酶升高,1例正常。肿瘤最大径(2.01±1.32)cm(范围0.8~2.5 cm),2例位于软组织,5例位于骨组织。6例行X线检查,显示全身或局部骨质不同程度骨软化和伴随骨折,3例病灶无法显示。6例CT检查中5例骨组织病灶显示为高密度,1例为软组织密度结节。6例MRI平扫T1WI为低、等信号为主,偶尔见高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内部或边缘可见低信号区。4例MRI增强检查显示病灶中度至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结论:PMT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骨质软化、骨痛、骨折以及低血磷、高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7—2019年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漳州市医院诊治的4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抗体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4例ESC RCC患者, 男2例, 女2例, 年龄31~51岁, 平均年龄40岁。肿瘤由实性区与大小不等的巨囊和微囊混合组成, 囊腔衬覆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的鞋钉样细胞;实性区呈弥漫片状、密集的腺泡状或巢状排列, 局灶呈岛状、管状, 混有少量的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 其内可见明显的细或粗颗粒, 部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小球, 部分区域可见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结果示, 肿瘤细胞表达CK20(3/3, 2例散在阳性, 1例斑驳状强阳性)、Vimentin(4/4), CD10散在细胞阳性(4/4), Actin、HMB45、Melan-A、CD117和CK7均为阴性, Ki-67增殖指数约为1%。获得随访的2例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和24个月。结论 ESC RCC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 CK20(+)...  相似文献   

15.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特殊病变,因病变内多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而得名。临床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慢性溃疡病或胃癌。我们遇到三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 患者男,58岁。因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间歇发作30余年,1977年5月12日入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距骨原发肿瘤的发病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1例距骨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从临床、影像和病理分析距骨肿瘤特点,所有病例均进行外科治疗,术后随访按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STS)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21例患者中软骨母细胞瘤10例,骨巨细胞瘤7例,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单纯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各1例.10例软骨母细胞瘤发病年龄为10~35岁,平均22岁.均行病灶刮除,1例骨水泥填充,9例植骨.9例完整随访均无复发.随访时间为15-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功能评分均为30分.7例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为20~33岁,平均24岁.影像学均为溶骨性破坏,基质无钙化.4例原发病例,均行病灶刮除术.3例复发病例,2例行距骨切除跟骨胫骨融合术,1例行小腿截肢术.3例完整随访,2例为原发病例,术后10个月和32个月未复发;另1例为复发病例,随访36个月未复发,功能评分分别为29、26和24分.4例其余诊断病例,1例骨样骨瘤行局部切除植骨术,另外3例均行病灶刮除植骨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距骨好发肿瘤为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距骨软骨母细胞瘤特点: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钙化提示诊断,刮除植骨术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距骨骨巨细胞瘤特点:常累及全距骨,病灶刮除有较高复发率,距骨切除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是遗留部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性巨淋巴结病(Rosai-Do-fman 氏病),系由于淋巴窦组织细胞巨噬细胞聚集而发生淋巴结肿大,常为对称性。淋巴结以外的病变常侵犯皮肤、骨、上呼吸道、睑、眶软组织、涎腺、睾丸、肺、肾和胰腺。本病多为良性经过,常有血沉加快,贫血,嗜中性白细胞增多,血γ球蛋白增高。多见于小儿,20岁以下的患者占80%,10岁以下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足短管状骨内生软骨瘤及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手足短管状骨的内生软骨瘤204例,年龄6~72岁(平均34岁),高峰年龄20~40岁,女∶男约为2∶1.其中指骨166例,掌骨34例,足趾骨4例.原发性软骨肉瘤2例,均发生于指骨,年龄分别为52岁、76岁,男女各1例.对上述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病理学特征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手足短管状骨的内生软骨瘤临床多无症状,影像学呈现膨胀性的骨破坏,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软骨组织伴不同程度黏液变、钙化及细胞轻度非典型性,未见浸润骨及软组织.软骨肉瘤临床多伴有疼痛,影像学可见皮质破坏、软组织包块形成.2例病理组织学分级均为II级,其肿瘤细胞较内生软骨瘤更为丰富,非典型性及黏液变显著,可见肿瘤性软骨浸润宿主骨、侵破皮质进入软组织.结论手足短管状骨以内生软骨瘤多见,尽管组织学具有非典型特征,但其呈现"软骨岛"结构及为宿主骨小梁包绕的生长方式与软骨肉瘤的浸润性生长不同,手足短管状骨软骨肉瘤罕见,其组织学显示显著的恶性特征,二者诊断时应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探讨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1例病例并运用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结果 白细胞正常,轻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及骨髓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多且左移,骨髓原始细胞增多。结论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外周血白细胞不增高,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可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D-1单抗治疗后长期持续获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我院2例应用PD-1单抗治疗后长期持续获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在治疗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肿瘤病灶均显著缩小,无进展生存期均明显延长,疗效持续时间已分别大于25个月和15个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率较基线均有明显升高,尤其是治疗半年后增高特别显著,且均未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能是PD-1单抗治疗胰腺癌长期获益的潜在评价指标,治疗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提示免疫获益时间长,对于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