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及其患病风险者体内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与T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了鼻咽癌患者和不同滴度IgA/VCA者的红细胞免疫调节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活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的活性降低、抑制因子活性升高,T细胞亚群失衡;鼻咽癌患病风险者(高滴度IgA/VCA者)的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及T细胞亚群与鼻咽癌患者的变化相似,只是程度不同;低滴度IgA/VCA者的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活性升高;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的改变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相关。结论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和/或T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相互作用在NPC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Champlin等报导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治疗的中度或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近半数有血液学和临床明显改善,因此进一步支持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在再障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据此,作者提出了对常规治疗效果差或无效及不宜作骨髓移殖的患者,可适当选用ATG的免疫抑制治疗。但是,ATG除有明显毒性之外,可对整个胸腺依赖型淋巴细胞群起作用,而无任何T细胞亚群选择性。另一方面,已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可出现不同的免疫功能紊乱,因此,不同的辅助性或抑制性淋巴细胞亚群可累  相似文献   

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体外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从人骨髓液中分离培养MSC,通过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记进行鉴定;将植物血凝素(PHA)及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刺激因素,经磁珠分选的人CD2^+ T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用^3H—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与MSC共培养前后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MSC共培养10天后的CD2^+ T细胞内各亚群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MSC能明显抑制由DC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04),同时MSC抑制由PHA引起的T细胞增殖,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26),MSC培养上清液单独并不具备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与MSC共培养后的T细胞亚群中,Th2及Tc2亚群含量较共培养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MSC对由DC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能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及诱导T细胞亚群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质子放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质子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过程中,通过检测病人T细胞亚群的变化,来判断质子治疗是否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方法将2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质子束局部外照射,在治疗前后分别取病人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CD4+T细胞、CD8+T细胞无明显变化,CD4+T/CD8+T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质子治疗时可导致T细胞亚群变化,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研究证实,SLE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T细胞亚群的失衡。因此治疗SLE的关键是纠正紊乱的CD4~+T细胞亚群,恢复免疫稳态。目前有研究发现调节性B细胞(Breg)对CD4~+T细胞亚群的分化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提示分析Breg细胞调节CD4~+T细胞亚群的机制,有助于为SLE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胸腺五肽对严重烧伤病人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对烧伤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对烧伤患者进行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测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病人伤后第2、5、10、17、22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治疗组病人从伤后第2天起接受TP-5治疗,1mg/d,肌肉注射,疗程20d;对照组不给予TP-5。结果烧伤后第2天二组病人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烧伤5、10、17、22天后二组病人T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CD8’细胞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对照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NK细胞在烧伤5、10、17、22天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五肽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明显提高和改善严重烧伤患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组,n=20)及正常儿童(对照组,n=20)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CD4^+/CD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变化,且与支气管哮喘相似,提示两者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8.
胸腺肽α1(Thymopeptide alpha-1,Ted)是从胸腺素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激素,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BRMs),可调节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促进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刺激T细胞增殖,从而调节免疫功能.吲哚胺2,3-加双氧酶(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IDO)是一种含铁血红素单体蛋白,是肝脏以外唯一可催化色氨酸分子沿犬尿氨酸途径分解代谢的关键限速酶,而色氨酸是T细胞增殖必需的氨基酸.研究发现Tα1与IDO具有相关性[1],本文就Tα1及IDO对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及IDO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差异。选取其中10例患者,于抗病毒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T细胞、CD8+T及CD8+CD38+T细胞比率及计数升高。抗病毒治疗1周后,患者白细胞、CD8+CD38+T细胞计数降低。结论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0.
何文 《临床医学》2012,32(4):98-99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6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3+明显低于正常水平,CD8+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而CD4+细胞受到抑制,CD4+/CD8+比值变小。结论恶性肿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检测T细胞亚群对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骨髓γδ T细胞及其亚群的水平,探索MDS患者骨髓微环境的免疫缺陷状况。方法 收集MDS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供者骨髓样本,多色流式检测骨髓γδ T细胞及亚群水平,并分析MDS患者治疗后各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MDS患者骨髓γδ T细胞和滤泡辅助性γδ T细胞明显降低(P <0.05)。不同分化程度的γδ T细胞,仅初始γδ 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37),中枢记忆、效应记忆和终末分化γδ T细胞MDS患者与正常供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检查点PD1和TIM3阳性的γδ T细胞分别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和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获得疗效患者的γδ T细胞和初始γδ 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效应记忆γδ 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85.71%(6/7)的MDS患者γδ+TIM3+T细胞水平治疗后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MDS患者骨髓微环境γδ T细胞及其亚群的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治疗有效的患者,异常的γδ T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儿童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设哮喘组29例及对照组32例,哮喘组吸入激素,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哮喘组激素吸入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CD3无明显差异(P>0.05),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哮喘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D8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儿童存在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吸入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的T细胞亚群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材懋贤  唐孝达 《华西医学》1989,4(3):273-275
本文观察肾移植受者经环孢素A(CsA)治疗后,B细胞、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发现其对B细胞无显著影响,而使T细胞总数及其亚群T—Sens、T—Res均有降低,与原用传统免疫抑制剂比较,T细胞总数的下降更为显著,认为这可能是CsA能较好地抑制排斥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血浆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浆T细胞亚群较正常人群稍低(P>0.05)。在治疗第1、22天血浆T细胞亚群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而在第43天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第71、99天,CD4+比例降低,CD8+比例有所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第71天以CD4+比例下降为主,而第99天则以CD8+比例升高为主。在治疗第127天,随访过程中第3、6个月患者血浆T细胞亚群开始恢复,但仍然保持低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第9、12、15个月患者血浆T细胞亚群基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T细胞亚群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呈现动态的变化,在治疗的第43天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而第71、99天CD4+/CD8+比值明显降低,随访1年左右基本恢复正常,这也为...。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究托珠单抗联合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2月一-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2例,用流式法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评分降低,外周血中活化中央记忆T细胞和活化效应记忆T细胞(包括活化CD4 /CD8*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比例降低,血清中IL-6 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托珠单抗联合甲 氨蝶呤治疗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活化记忆T细胞以及髓样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减少炎性因子IL-6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肝移植患者T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CD28、CD152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表达的影响,探讨FK506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健康对照组、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组及使用FK506治疗的肝移植患者组T细胞亚群及各亚群细胞表面CD28、CD152和ICOS的表达。结果CD3 T细胞总数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疾病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4 T细胞数明显下降,CD8 T细胞数明显增加;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CD28和ICOS的表达均显著降低,而CD152分子则均显著升高。结论FK506对治疗组患者T细胞亚群平衡紊乱的迅速纠正有重要作用。通过抑制正性共刺激分子并同时促进负性共刺激分子表达,FK506可在T细胞免疫信号传导通路的上游阻断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发挥了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及比率的变化,以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疾病的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95例HFRS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及比率。结果在HFRS各病期之间,CD3+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绝对值从轻型到危重型呈进行性下降,而CD8+T细胞绝对值升高;HFRS患者在发热期CD4+T细胞比率已显著下降,CD8+T细胞比率显著升高,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并倒置,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低血压期和少尿期达极值。结论 HFRS患者各病期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严重失衡,动态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疾病的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571-1573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疾病过敏性鼻炎中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经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入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60例入院健康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入院后所有研究对象与次日空腹取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并使用细胞仪对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后观察组患者使用依巴斯汀治疗,用药疗程结束后次日清晨再行抽取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观察用药前后观察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发现入院时观察组患者T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值低于对照组,CD19、CD4/CD8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相关用药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临床对过敏性鼻炎进行治疗时,采用依巴斯汀有治疗效果,患者T细胞亚群均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近年来发现的两类CD4+T细胞亚群,目前认为Th17具有明显促进炎症的作用,引起组织炎性病理损伤;而Treg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两者对立统一,维持着机体平衡。Th17/Treg细胞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调节中  相似文献   

20.
已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人体运动免疫调节有非常重要的联系。T淋巴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是机体免疫细胞中数目最多,作用最重要的功能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细胞和CD8细胞亚群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可增强或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运动免疫的关系,急性运动,有氧运动和长期适量运动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运动免疫中作用的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