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胆囊切除术史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2例有胆囊切除史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伴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例。取同期无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6例作对照比较,所得数据选用t检验。结果 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有胆囊切除术史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问两组类似。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plecystectomy,LC)与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微创伤外科发展的新课题[1],我院1996~1998年采用LC和ES不同顺序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3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31例分两组,ES-LC组(n=12),男7例,女5例,年龄37~67岁(平均54岁),术前B超和CT检查均明确诊断胆囊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为1.2~0.6 cm,其中合并梗阻性黄疸2例.LC-ES组(n=19),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17~68岁(平均52岁),术前B超均诊断胆囊结石,诊断胆总管结石5例,LC术后复查B超和E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14例,胆总管直径为0.9~0.6 cm.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再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再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复发或残留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四孔法或五孔法,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1mmHg=0.133kPa)。剪刀、超声刀分离腹腔脏器与腹壁的粘连;沿肝脏面向下解剖,认清胆囊床的位置,其右下方可找到胆总管,穿刺抽出胆汁确定;纵行切开胆总管,自切开处器械或胆道镜取石;胆总管切开处置T管,T管长臂拉出腹壁外固定,局部放腹腔引流管1根。结果4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因粘连严重,1例结石直径〉3?镜下器械不能取出;1例术中小肠破裂,镜下修补。术中出血量30~200ml,平均100ml;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65min;术后住院时间7~10d,53例平均8d。53例随访0.5~5年,平均3年,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再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管复发或残留结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胆道镜取石失败中转手术外,余24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6~8周造影正常拔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清石效果.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110例,按照取石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LC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131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经验的积累与设备的改进 ,利用腹腔镜技术对胆管结石进行治疗的工作也在积极的探索。我院自 1993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13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131例 ,男性 34例 ,女性 97例 ;年龄16~ 81岁 ,平均年龄 49岁。术前经B超、CT或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者 6 3例 ,LC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者6 8例 ,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两者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费用。方法 收集北京友谊医院及北京积水潭医院2002年至2009年符合入选条件(年龄在20~75岁之间,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单纯胆总管结石,既往无胆道手术及EST病史,无严重全身合并症)的胆总管结石病例共177例,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和EST组。其中开腹手术组62例,EST组11 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ASA分级、术前有无症状及症状持续时间、术前有无合并症,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取出结石的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残余结石发生率,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为50~300 min(M=110)、出血量10~300 ml(M=60)、术后恢复排气时间24~96 h(M=48)、腹痛持续时间0~96 h(M=48)、住院时间8~70 d(M=21)、围手术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8.1%、手术费546~2498元(M=1503.2);EST组手术时间为10~120 min(M=25)、出血量2~40 ml(M=10)、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48 h(M=3)、腹痛持续时间0~144 h(M=0)、住院时间5~56 d(M=17)、围手术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40%、手术费2028~5728元(M=202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T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短,腹痛持续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但围手术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手术费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95.0%,结石取净率100.0%,无并发症,平均住院7.5d结论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与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相比,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影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和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腹腔镜组(79例)和十二指肠镜组(79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十二指肠镜组患者实施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等肠胃功能指标以及手术前后PCT、CRP、IL-2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十二指肠镜组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75.7±24.9)mL vs(109.8±13.6)mL]、下床早[(1.9±0.8)d vs (1.5±0.5)d]、住院时间短[(9.8±1.8)d vs (7.2±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镜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5.5±9.4)h vs (58.8±16.3)h]、首次排气时间[(22.1±7.6)h vs (34.3±13.2)h]均较腹腔镜组早,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PCT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十二指肠镜组低于腹腔镜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影响较小、恢复较快、创伤小,并可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35例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成功完成手术,2例因皮下广泛气肿而直接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5~198 min,平均(125±21.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6±7.5)ml;术后均无结石残留、胆漏及死亡病例。结论:在熟练掌握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展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9月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保胆组)及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T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胆组较T管组手术时间更短[(116±20)min vs.(162±17)min],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0 vs.23.33%)。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9±22)ml vs.(117±24)ml]、术后腹腔引流时间[(3.30±0.80)d vs.(3.70±0.50)d]、术后住院时间[(5.5±1.5)d vs.(5.8±1.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相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其中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35例作为治疗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7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微创术式之一,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深受胆囊结石患者欢迎,但胆囊结石患者中有20%合并胆管结石,虽然LC术前或术后行壶腹括约肌切开取石网取石(EST)、LC术中经胆囊管用取石网取出胆管结石(LCDE)能扩大LC的适应证。但是,对于胆总管巨大结石、肝内多发结石、胆囊管细或/和迂曲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峰  王波  张霞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1):853-854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006至2008年我院为3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80例开腹手术对比。结果:36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0~160m in,出血30~80m l,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微创效果,如能在取净结石后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微创效果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3年9月,共实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管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DE),术中或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65例,收到较好的效果。对胆总管的暴露、取石、T型管置入、缝合、二次或二次以上胆道手术后胆道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等几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评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C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院手术的CC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LRCL组(38例)和LC组(38例),分别接受LRCL术和LC术。术后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h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差及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24h疼痛VAS评分和住院时间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LRCL组手术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差分别为(63.2±6.9)min、(3.5±0.6)d和(1.2±0.4)mm,LC组为(48.5±10.5)min、(4.7±0.8)d和(0.4±0.1)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RCL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5.3%(2/38)和2.6%(1/38),LC组为13.1%(5/38)和5.3%(2/3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CL术治疗可能在促进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保留有功能的胆囊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2008年对17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同期192例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pen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 OCHTD)。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病人均治愈出院。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胆瘘,腹腔脓肿及结石清除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伤口感染以及术后肠梗阻,LCBDE组明显优于OCHTD组(P〈0.05)。结论LCBDE术式微创,临床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