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1.5TMRI动态增强扫描及DWI与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增值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及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2例,10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检查,获得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及ADC值,在患者术后检测病理标本,包括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情况与免疫组化指标(ER、PR、Ki-67、Cerb B-2)等,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和动力学参数、ADC值与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1)102例乳腺癌患者中,80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以不规则形患者多见,动态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者51例,Ⅲ型TIC者69例。患者平均SER值为(123.54±43.52)%,平均最大增强斜率值(0.95±0.46);(2)边缘状态、最大增强斜率、TIC在各项指标中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形态和肿瘤大小(P0.001)呈正相关性;ER、PR(P=0.012,P=0.045)与肿瘤形态呈负相关性;组织学分级(P=0.011)、ER(P=0.014)、PR(P=0.009)与内部强化特点呈现负相关性;信号增强率与肿瘤大小(P=0.016)、淋巴结状态(P0.001)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MRI动态增强及DWI扫描的形态学和动力学参数与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根据肿瘤形态、内部强化特点及信号增强率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术前MRI图像,并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Ki-67低表达组(n=40)和Ki-67高表达组(n=46),比较两组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DCEMRI各参数的差异,分析各参数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在病灶最大径、ADC值、早期强化率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类型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最大强化率、达峰时间、阳性强化积分、病灶形态、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Ki-67表达水平与TIC类型、病灶最大径、早期强化率呈正相关(r=0.687,P=0.007;r=0.520,P=0.021;r=0.534,P=0.016),与ADC值呈负相关(r=-0.556,P=0.017)。病灶最大径为预测Ki-67表达水平最佳单一指标,AUC为0.627。参数联合后AUC为0.730,敏感性为0.826,特异性为0.600。结论乳腺癌的K...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多模态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 RI)对乳腺癌患者的检测,分析其MRI相关影像特征,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和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6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多模态MRI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及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像(TIC).结果 16例患者MRI显示病灶多见分叶(75.00%)、毛刺(75.00%),边界不清(81.25%).ADC值为(0.92 ±0.19)×10-3 mm2/s,rADC为(0.56±0.13) ×10-3 mm2/s.TIC:Ⅱ型4例(25.00%),Ⅲ型12例(75.00%),无符合Ⅰ型的病例.结论 多模态MRI用于乳腺癌的检查,结合病变形态学改变、DCE-MRI的TIC曲线形态和ADC值,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高缇 《医学综述》2011,17(8):1220-1222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已逐渐被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其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均较高。Her-2、Ki-67是乳腺癌的预后因子,与部分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探索DCE-MRI、DWI与Her-2、Ki-67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对判断部分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指导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部分学者认为两者间不具有相关性;部分研究证实ADC值与p53有一定负相关性;Ki-67与边缘环形强化呈正相关;Ki-67与流出型曲线正相关;内部坏死与Her-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曲线(TIC)类型和弥散表观系数(ADC)值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107例乳腺疾病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灶进行TIC类型分析及其ADC值的测量,并与对侧乳腺的相应正常区域做对照,探讨TIC类型与ADC值在乳腺癌病理分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108个乳腺病灶经病理证实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59例,其中36例具有病理分级。良性病变曲线分布Ⅰ型33例、Ⅱ型8例、Ⅲ型8例,恶性病变曲线分布Ⅰ型12例、Ⅱ型14例、Ⅲ型33例,乳腺癌Ⅰ级8例、Ⅱ级21例、Ⅲ级7例,TIC类型分布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乳腺与不同病理分级乳腺癌ADC值多组间两两比较,正常乳腺组织ADC值为(1.89±0.061)×10-3 mm2/s,乳腺癌病理组织Ⅰ级为(1.09±0.122)×10-3 mm2/s,乳腺癌病理组织Ⅱ级为(0.579±0.067)×10-3 mm2/s,乳腺癌病理组织Ⅲ级为(0.203±0.648)×10-3 mm2/s,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与其呈负相关(r=-0.969,P=0.000)。结论 TIC类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乳腺癌的ADC值可以预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但MR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对乳腺癌病理分级的预测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扫描MR(DCE-MRI)及弥散加权MRI(DW-MRI)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MRI、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E-MRI及DW-MRI扫描,将MRI结果与病理资料行对照研究,比较分析乳腺癌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的DCE-MRI及DW-MRI影像特点,获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早期强化率(ECR);DW-MRI b值取0、1 000 s/mm2,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绘制ROC曲线评价以上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TIC类型、ECR及ADC值在乳腺癌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织的早期强化率均值小于复发病灶,ADC值均值大于复发病灶;复发病灶TIC类型多为Ⅲ型,瘢痕组织TIC类型多为Ⅰ型.绘制ROC曲线,ECR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及0.81.以ADC值=1.14×(10-3mm2/s)为临界值,其鉴别诊断保乳术后瘢痕组织及复发病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6%、60.1%、75.1%.结论 ECR、TIC类型及ADC值均有助于乳腺保乳术后瘢痕组织及复发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作为乳腺癌保乳术患者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吴丽萍  张南  刘文霞 《河北医学》2022,(10):1684-1689
目的:探究磁共振(MRI) T2WI信号特征、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乳腺癌患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乳腺癌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影像检查、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记录MRI影像检查所得T2WI信号特征、ADC值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erbB-2、Ki-67阳性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cerbB-2表达阳性、阴性时ADC值分别为(0.81±0.11)、(0.90±0.15),cerbB-2阳性表达T2WI多为高信号,ADC值明显升高(P <0.05)。Ki-67表达阳性、阴性时T2WI信号及ADC值存在明显差异,阳性表达T2WI多为高信号,ADC值明显降低(P<0.05)。T2WI高信号、ADC值升高为cerbB-2阳性影响因素,且两者与其呈正相关性(r=0.372、r=0.310,P<0.001、P=0.001); T2WI高信号、ADC值降低为Ki-67阳性影响因素,T2WI信号与Ki-67正相关,ADC值与其呈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动态增强表现与ADC值的相关性.方法 对比20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与55例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磁共振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病灶是否为肿块型,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强化情况、时间信号强度曲线,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与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在形态、边缘、强化特征、ADC值存在差异,在是否为肿块型、病灶大小、TIC曲线形态方面不存在差异性.结论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值相对较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则,强化不均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41个病灶)乳腺病变患者的MRT1WI、T2WI、DWI(b值=800 s/mm2)和MRI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对病灶信号特征、ADC值和增强TI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41个病灶中,TICⅠ型曲线,良性10个,恶性0个;Ⅱ型曲线,良性10个,恶性4个;Ⅲ型曲线,良性3个,恶性15个;Ⅳ型曲线,2个病灶均为良性病变。病灶的ADC值>1.2×10-3mm2/s的24个(其中良性21个,恶性3个);ADC值<1.2×10-3mm2/s的18个(其中恶性16个,良性2个)。结论: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强TIC类型和ADC值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11-14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各项MRI特征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1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颅内脑膜瘤病例,将病例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和组织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11例脑膜瘤病例中,组织学结果:79例为WHOⅠ级,21例为WHOⅡ级,11例为WHOⅢ级肿瘤。Ki-67表达分级:阴性、弱阳性、中阳性和强阳性分别为60例、27例、7例和17例。综合磁共振特征分级后,采用序贯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坏死和T2加权MRI上蛛网膜破裂是Ki-67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DC值越低,坏死及T2加权的蛛网膜破裂等影像学特点可能预示着脑膜瘤存在高增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6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69个肿块型病灶)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平均ADC值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的表达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间ADC值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阴性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阳性组平均ADC值高于阴性组;Ki-67阳性、阴性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阴性组ADC值明显高于阳性组,ADC值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249).结论 ADC不能鉴别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但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因子Ki-67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磁共振(MRI)T2WI 信号特征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与随机抽样研究方法,选取2011 年9 月-2017 年4 月在该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22 例作为研 究对象,记录MRI T2WI 信号特征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 67 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的Ki-67 阳性率为54.9%,癌旁组织为23.8%,癌组织的Ki-67 阳性率高于癌旁 组织(P <0.05)。在T2WI 信号特征上,癌组织78 例(63.9%)主要表现为高信号与高亮信号,癌旁组织9 例(7.4%) 主要表现为低或等信号。癌组织的ADC 值为(0.89±0.12)×10-3/mm2,低于癌旁组织的(1.67±0.24)×10-3/ mm2( P <0.05)。在癌组织中,Spearman 相关性系数分析显示T2WI 高信号与Ki-67 阳性率呈正相关(r s =0.724, P <0.05),与ADC 值呈负相关(rs =-0.452,P <0.05)。多因素分析T2WI 高信号、ADC 值为影响Ki-67 阳性 率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乳腺癌病灶MRI T2WI 信号特征多表现为高信号,Ki-67 呈现高阳性率表达, 伴随有ADC 值下降,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T2WI 信号特征对乳腺癌的筛查及预后判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分析不同Ki-67表达强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参数的关系。结果: 不同Ki-67表达的乳腺癌组织最大截面积、体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均存在显著差异(F=9.332, P<0.01;F= 20.509, P<0.01;F=5.634, 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i-67表达与肿块最大截面积和体积无明显相关性(r=0.335,P>0.05;r=0.817,P>0.05),而与病灶ADC值呈负相关(r=-0.589,P<0.01)。结论: 磁共振弥散序列ADC值能够反映乳腺癌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53例乳腺癌患者及3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3.0 T磁共振成像图像。评估两组病灶的形态学征象、动态增强表现、及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并作统计学分析。形态学征象包括:病灶的形状和边缘、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动态增强包括病灶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表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包括良恶性病灶的ADC值,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及相对ADC(relative ADC,r ADC)值。结果: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形状及边缘等征象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灶周围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的强化方式及TIC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DWI信号表现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042±0.019)×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12±0.017)×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558±0.022)×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06±0.018)×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病灶侧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对侧正常组织间的ADC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相对ADC(r ADC)值分别为(0.865±0.014)、(0.580±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恶性肿瘤的MRI的形态学征象有一定重叠,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检查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预测乳腺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MRI检查DWI序列扫描,获得ADC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59个月,49例患者复发(复发组),189例患者未复发(非复发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年龄≤40岁、低ADC、有淋巴结转移、T3分期、ER阴性、Ki-67>30%的比例及均高于非复发组,术后放化疗比例低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ADC值(95%CI: 1.0622.641,P=0.025)、T3期(95%CI: 1.1533.267,P=0.010)是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化疗是保护因素(95%CI: 0.3240.839,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预测乳腺癌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03(95%CI: 0.7370.869,P<0.001),敏感度为81.63%,特异性为62.96%。结论 术前ADC值降低是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高效预测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选乳腺癌的3.0T MRI诊断指标并探讨其最佳MRI检查方案。方法: 收集乳腺癌病例45例,另以乳腺良性肿瘤病人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二组所有病人行3.0TMRI检查,包括T1加权成像、抑脂的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氢质子波谱分析及动态增强序列成像,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金标准,病理结果的良、恶性作因变量,将MRI的各个诊断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模型,优选MRI检查的诊断指标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乳腺癌的MRI检查方案。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引入方程的指标包括:肿块的边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及b=500 s/mm2时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回归方程Logit(P)=-21.936+20.478X6+3.267X7+21.488X3结论: 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的诊断指标是肿块的边缘情况、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及b=500s/mm2时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常规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为较好的检查方案,而1H-MRS只作为诊断困难时的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上皮型卵巢癌的分型鉴别价值,同时分析MRI表现与血清癌抗原125(caner antigen-125,CA-125)和肿瘤核细胞增殖指标Ki-67表达及其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癌病例资料,病例皆行术前MRI检查。MRI图像由两名医师在PACS工作站上进行阅片。患者FIGO分期、术前血清CA-125与术后肿瘤组织Ki-67表达经HIS系统获得。MRI图像特征主要评价肿瘤囊实性、大小、T1WI信号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用Cox危险模型评估临床和MRI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Ⅰ型和Ⅱ型上皮型卵巢癌的临床指标和MRI特征均有显著差异(P<0.05)。ADC均值与Ⅰ型肿瘤中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ρ=-0.14,P<0.05),ADC均值越高,提示Ⅰ型卵巢癌的可能性越大(OR=16.80,P<0.01)。老年患者群体和进展期患者与Ⅱ型卵巢癌有显著相关性(OR=0.22/0.02,P<0.05)。肿瘤进展期、实性肿瘤和老年患者群体这3个因素与不良生存率显著相关(HR=23.54/3.69/2.46,P<0.05)。结论 MRI特征结合ADC值有助于上皮性卵巢癌分型诊断。ADC值可以部分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提示FIGO进展期、实性肿瘤和老年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