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讨论乳腺癌术前穿刺活检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ER、PR、HER-2表达情况,并观察化疗效果.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中,ER、PR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2.5%和52.5%,HER-2过表达率37.5%.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组与PR阴性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过度表达组与非过度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阴性、P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对化疗更敏感,有可能是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0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00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3.53±12.60)岁;浸润性导管癌占80.5%。绝经后ER阳性者显著多于绝经前,且临床分期较早(P<0.05);绝经前后ER/PR双阳性与双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PR阴性、ER/PR双阴性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ER阴性或ER/PR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ER阳性或ER/PR双阳性者(P<0.05)。结论ER、PR、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ER、PR表达状态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c-erbB-2表达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为乳腺癌治疗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60例患者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后,60例乳腺癌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R)16例(26.67%),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4例(6.67%),部分缓解(PR)36例(60.00%),稳定(SD)7例(11.67%),进展(PD)1例(1.67%),临床有效率(cR+PR)为86.67%。ER阴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效果优于ER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前ER阳性表达率为50.00%(28/56),化疗后ER阳性表达率为64.29%(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阴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效果优于ER阳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的ER表达发生改变,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PR)表达情况;统计分析ER和PR表达与患者一线方案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确诊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标记ER和PR,统计ER、PR均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的比例,42例患者均接受CAF方案常规化疗6周期后,统计复发、转移(PD)和稳定(SD)患者人数,比较双阴性患者和有ER和PR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初步判断ER和PR表达与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42例患者中11例患者ER和PR均为阴性(26.19%),16例ER和PR均为阳性(38.09%),6例仅ER表达阳性(14.29%),9例仅PR表达阳性(21.43%)。11例"双阴性"患者中化疗中进展(PD)5例,稳定(SD)6例,剩余有ER和PR表达的31例患者中PD 11例,SD 20例,比较"双阴性"患者和有ER和PR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定性资料统计分析应用确切概率法。结论:ER和PR表达"双阴性"是乳腺癌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亚病理类型,临床观察术后辅助化疗"双阴性"患者的预后较差。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及ER和PR表达情况将影响患者预后,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PR)表达情况;统计分析ER和PR表达与病人一线方案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确诊乳腺癌病人,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标记ER和PR,统计ER、PR均表达阴性和阳性病人的比例,42例病人均接受CAF方案常规化疗6周期后,统计复发、转移(PD)和稳定(SD)病人人数,比较双阴性病人和有ER和PR表达乳腺癌病人的有效率,初步判断ER和PR表达与乳腺癌术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结果:42例病人中11例病人ER和PR均为阴性(26.19%),16例ER和PR均为阳性(38.09%),6例仅ER表达阳性(14.29%),9例仅PR表达阳性(21.43%)。11例"双阴性"病人中化疗中进展(PD)5例,稳定(SD)6例,剩余有ER和PR表达的31例病人中PD 11例,SD 20例,比较"双阴性"病人和有ER和PR表达乳腺癌病人的有效率,定性资料统计分析应用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ER和PR表达"双阴性"是乳腺癌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亚病理类型,临床观察术后辅助化疗"双阴性"病人的预后较差。乳腺癌病人病理类型及ER和PR表达情况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FEC(5-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FEC方案新辅助化疗前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R和PR阴性表达组47例,有效率(RR)为80.85%,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3.40%.ER和(或)PR阳性表达组43例,RR为60.47%,其中pCR 率为6.98%.两组RR及pCR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表达组32例,RR为65.63%,其中pCR 率为12.50%.HER2阴性表达组58例,RR为74.14%,其中pCR 率为17.24%.两组RR及p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双阴性者可能较单阳性或双阳性者对FEC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及ER、PR的变化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从而明确新辅助化疗后ER、PR表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至2009年经空心针穿刺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患者63例予以新辅助化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化疗方案(TThpC方案):多西紫杉醇(艾素)70 mg·m-2,d1;吡柔比星60 mg,d1;环磷酰胺500 mg·m-2;21 d为1个周期.经过3~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评估化疗疗效,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或保乳术,比较化疗前后ER、PR表达的变化,分析ER、PR表达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6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例中,由ER、PR(+)变为ER、PR(-)6例(A组),由ER、PR(-)变为ER、PR(+)8例(B组),ER、PR仍为阳性37例(C组),ER、PR仍为阴性12例(D组),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R(-)与ER(+)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4个亚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变ER和(或)PR表达状态,但是新辅助化疗疗效与乳腺癌患者的ER和(或)PR表达状态无明显相关性,同时新辅助化疗前后ER和(或)PR的改变与疗效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与ER、PR阳性表达的关系.方法将12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54例)和对照组(74例),对2组患者EB、PR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新辅助化疗组术前肿块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并与术后ER、PR阳性表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组ER阳性表达31例(占57.41%),PR阳性表达26例(占48.15%),对照组ER阳性表达38例(占51.35%).PR阳性表达35例(47.30%).2组问ER、PR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强度越高.则新辅助化疗效果越好.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ER、PR阳性表达率无相关性.而其疗效与ER、PR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第一疗程化疗后SUVmax变化率(⊿SUVmax 1%)、第二疗程化疗后SUVmax 变化率(⊿SUVmax 2%)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 表达的关系,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内在联系。方法完成新辅助化疗前18F-FDGPET-CT 患者211 例,完成第1 次化疗后PET-CT 患者49 例,完成第2 次化疗后PET-CT 患者49 例,测量每次的SUVmax并计算其变化率,在新辅助化疗前取乳腺肿瘤组织进行ER、PR、HER-2、Ki-67及p53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ER 表达阴性组的SUVmax高于ER 表达阳性组(P <0.05)。PR 表达阴性组的SUVmax高于PR 表达阳性组(p <0.05)。PR表达阴性组的⊿SUVmax 2%高于PR表达阳性组(p <0.05)。Ki-67 表达阳性组的SUVmax、⊿SUVmax 2%高于Ki-67 表达阴性组( p<0.05)。结论ER、PR 阴性患者FDG 代谢要高于ER、PR 表达阳性患者。PR 阴性患者⊿SUVmax 2%高于PR阳性患者,提示PR阴性患者对化疗更敏感。Ki-67 阳性的患者SUVmax高于Ki-67 阴性患者,提示FDG 代谢能一定程度反映乳腺癌的增殖活跃程度。Ki-67 阳性的患者有较高的⊿SUVmax 2%,提示Ki-67 阳性患者对化疗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表达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R(-)/PR(-)/HER-2(-)19例,pCR(病理完全缓解)7例(36.84%);ER(+)/PR(+)/HER-2(+)8例,pCR 1例(12.50%);ER(+)/PR(+)/HER-2(-)28例,pCR 3例(10.71%);ER(-)/PR(-)/HER-2(+)25例,pCR 3例(16%);其他组合中均无pCR.ER(-)/PR(-)/HER-2(-)组合的pCR率与其他组合(非TN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TNBC患者相比,新辅助化疗可获得更高的pCR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ICI)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不同年龄段乳腺癌化疗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90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三阴组)及非三阴性乳腺癌(非三阴组)各45例,分为青年、中年、老年组各30例,其中三阴组、非三阴组各年龄分组均为15例.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回顾性记忆(RM)和前瞻性记忆(PM)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MMSE、RM量表、PM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乳腺癌组中,MMSE评分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675,P<0.0001),RM量表、PM量表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500、0.429,P<0.0001).三阴组、非三阴组在MMSE、RM量表、PM量表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组、非三阴组中,其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3组间MMSE、RM量表、P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青年组中,三阴组与非三阴组相比,MMSE、RM量表、P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中、老年组中,三阴组与非三阴组相比,MMSE、PM量表、RM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阴性乳腺癌(OR=3.763,P=0.005)、年龄(OR=1.097,P<0.0001)为乳腺癌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认知障碍较严重,其差异主要以青年患者为主,同时三阴性乳腺癌与年龄均为乳腺癌CI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2001年8月~2003年12月共有92例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新辅助化疗者59例作为化疗组,未行新辅助化疗者3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活检标本和术后大体标本瘤组织中ER、PR和HER-2表达和表达状态变化的差别。结果化疗组术后有37.29%(22/59)患者的ER表达出现量变,对照组为15.15%(5/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ER状态改变无显著差异。化疗组术后有23.73%(14/59)患者的PR表达出现量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化疗组术后有13.56%(8/59)患者HER-2表达出现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ER表达发生量变,但很少影响ER状态,而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PR和HER-2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后测定ER、PR的必要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31例Ⅱ~Ⅲ期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CMF、CAF或CTF、AT等不同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在化疗前后分别进行ER和PR的检测,以了解新辅助化疗前后ER和PR的变化。结果E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为44.39%,新辅助化疗后的阳性表达率为63.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24,P〈0.05)。P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为60.99%,新辅助化疗后的阳性表达率为60.0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26,P〉0.05)。结论由于新辅助化疗对部分ER、PR的表达有影响,且与化疗疗效有关,所以必须在对所有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前后ER、PR的测定,为以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认为TA方案优于CAF或CTF方案,CAF或CTF方案又优于CMF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丁越  孙珍儿  武伟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98-1801
目的 探讨基于正念的音乐疗法(mindfulness-based music reduction,MBMT)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1—7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72例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患者随机抽取编号(1:干预组,2:对照组)后分至干预组(正念音乐组)和对照组各3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周2次,每次30 min,共6周的团体正念音乐疗法。干预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简式心理状态剖面图(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过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流失2例和1例,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人数为69人;经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6周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回忆力和MMSE总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认知功能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TMD总分、愤怒、疲劳、精力、自尊感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2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紧张(P=0.247)、压抑(P=0.066)、慌乱(P=0.095)这3个维度2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2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正念的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ER、PR、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CT)有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0例乳腺癌NCT患者化疗前ER、PR、C-erbB-2的表达情况,观察不同表达情况下NCT的疗效。结果:180例乳腺癌NCT病例中,ER、PR、C-erbB-2阴性率分别为32.2%、23.3%、40.0%,ER(+)组与ER(-)组、PR(+)组与PR(-)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阴性及C-erbB-2低表达的乳腺癌病人对化疗更敏感,化疗后获益更多,ER、PR阴性表达及C-erbB-2低表达可作为乳腺癌NCT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障碍、中医症候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5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选取出现记忆障碍的患者设为治疗组,选取未出现记忆障碍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精神状态检查和行为记忆测验。结果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量表测量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在定向力、短时记忆和总评分水平上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III级患者的MMSE评分、行为记忆测验法评分(RBMT-II)均高于高血压I级和II级患者(P0.05)。高血压II级患者RBMT-II记忆标准评分高于高血压I级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脉压与RBMT-II记忆标准评分呈现显著负相关,治疗组患者收缩压与MMSE评分呈现负相关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显示年龄增大、肥胖、收缩压和脉压增大是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血压水平越高,记忆功能受损就越严重,年龄增大、肥胖、收缩压和脉压增大是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17染色体异倍体(多体、单体)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同时采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 HER-2表达状态的乳腺浸润癌病例,共352例。根据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及HER-2的表达情况分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与 H ER-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P>0.05);17号染色体多体与 H ER-2基因扩增呈负相关( r=—0.162,P=0.001);17号染色体单体与 HER-2基因扩增呈正相关(r=0.282,P=0.000)。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HER-2阴性组比较,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 HER-2阳性组比较,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Ki-67表达, ER、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单体组与HER-2阴性组比较,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单体组与 HER-2阳性组比较,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17号染色体单体组比较,脉管瘤栓,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与HER-2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而与H ER-2基因扩增有相关性。17号染色体多体组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可能提示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褚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174-1177
目的:探讨工娱治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尼莫地平联合肢体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工娱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NCSE)评估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4~12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且观察组MMSE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除4周与8周时定向力、专注力、语言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均无显著变化外(P>0.05),其他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除4周时专注力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个时间点的神经行为认知状况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P<0.01);观察组除4周时专注力、语言理解、语言命名、语言复述及8周时推理判断能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个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工娱治疗联合传统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50例良性增生病变标本中Fhit基因及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中阳性表达率为27.34%(35/128),明显低于其在乳腺腺病中的阳性表达率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绝经情况、肿瘤长径、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Fhit蛋白表达与ER及PR表达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Fhit蛋白的表达对于乳腺癌诊断、肿瘤恶性程度判定及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秋云  姚玮 《中外医疗》2009,28(20):11-13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c-erbB-2表达与FEC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术前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前用免疲组织化学法捡测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c-erbB-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0例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CR)19例,部分缓解(PR)41例,无变化(NC)30例,总有效率为66.67%,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12例(13.33%)。在受体双阴的42例患者中,3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6.19%,其中pCR9例(21.43%)。受体单阳或双阳的48例患者中,2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58.33%;其中pCR3例(6.25%)。受体双阴组患者的有效率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36例,2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61.11%;其中pCR4例(11.11%)。c-erbB-2阴性表达54例,3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0.37%,其中pCR8例(14.81%)。c—erbB-2表达与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受体双阴患者可能较受体单阳或双阳患者对FEC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