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脉可见于多种外感病,如温病风温初起、伤寒表证之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分别见浮紧脉和浮缓脉,风温初起,脉常浮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亦均可见到浮数的脉象。如在麻黄汤证中,外感寒邪较重,卫阳郁而化热,因而可出现浮数脉。另外,仲景《伤寒论》原文明确指出,桂枝汤证同样可以有浮数脉的出现。在某些情况下,浮数脉既主伤寒初起也主温病初起,在麻黄汤证、桂枝汤证、银翘散证的不同阶段均有可能出现。因而,浮数脉是外感病过程中的一种常见脉象,不能单纯以浮数脉鉴别温病风温与外感伤寒表证。  相似文献   

2.
吴瑭在《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记载脉象20余种,计达78条,其中数脉就有20条,充分显现了数脉在温病中的重要性与主病特点。本文就此浅加分析,以供同道参考。一、温病之脉本数,数脉分主寒热数脉多主热。温病感受温热阳邪,体内阳热亢盛,故其脉多数。《条辨·下焦篇·第22条》(以下简称《下·22》,余皆仿此)明言:“温病脉,法  相似文献   

3.
陈涛  陈茂华  梁嵘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36-1238
运用中医医案OLAP系统,对4400例名医医案的脉象进行概率统计及与病因病机、病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脉象中复脉的出现频率要远大于单脉.两者之比为4.27:1.在单脉病案中以细脉、弦脉、数脉、沉脉、滑脉、弱脉、浮脉、濡脉出现的频率最高;在复脉病案中则以沉细脉、弦滑脉、弦数脉出现的次数较多;迟脉不是寒证主脉;数脉在外感病中也主风证;虚证多细脉;弦脉为肝胆病的主脉,且湿热为患亦多见.  相似文献   

4.
伤寒与温病舌脉特征之辨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为两个不同的外感病学说体系。二者在舌象与脉象方面各有不同的特征。总的来说,在舌象方面,伤寒以舌淡苔白为主,温病以舌红苔黄为主。各因病程传变而有不同变化。在脉象方面,伤寒以浮、迟、微等脉象为主,温病以数脉为主。各因病位及病情不同而兼脉有异。  相似文献   

5.
由于《伤寒论》脉法在脉理、主病等方面颇具独到之处,目前研究文章不少。本文仅就平脉辨证的几个特殊问题,略陈管见如下。一、常脉与变脉的主病不同虽然六经病脉象主病有主次常变之分,一脉可主数病,一病亦可见数脉,但其中自有一定规律可循。这说明了脉象主病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所谓必然性,是指每一脉都必然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麦舒桃 《陕西中医》2008,29(2):245-246
数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脉象.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文中言: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日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数脉是根据脉象速率判断病性的脉象."迟冷数热"之脉从<难经>开始,但诸医家也不尽然同意此说,历代医家各有所见,寒热参半,无一定论.清·吴谦在<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中论数脉有其特色,试探而析之.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温病注重舌诊,相对忽略了脉诊的重要性。通过探寻温病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对于脉诊在温病诊治中的认识与运用,溯源温病脉诊,辨析温病脉象,鉴别伤寒温病,重视以脉测证,谨察独部脉象,从而构建了温病三焦辨证脉诊框架,亦确立了温病的脉证并治体系等,揭示脉诊在温病辨治中的重要的作用。提示医者在论治温病时,不可有"温病凭舌不凭脉"之偏见,即温病诊治重舌亦重脉。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践中,经常见到"脉"与"症"看似不相一致的情况,为辨证论治增加了难度,因此"脉症不应"值得探讨。1脉症不应很多中医著作中对脉象主病的论述多采用某脉主某病、主某症或主某证的形式,基本上形成了脉象的系列和病症的系列对应关系。比如热证见数脉,寒证见迟脉等。但临床之中很多情况下脉与症不相符合,即"脉症不应"。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详细阐述"脉症不应"的问题:"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数、实之类是也;外入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  相似文献   

9.
试论《伤寒论》“反脉”的辨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反脉”?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脉象主病亦是如此。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这是脉象反映疾病的一般规律。但在特殊情况下,却常常阳病反见阴脉,阴病反见阳脉。以脉对病言,这就是“反  相似文献   

10.
数脉为临床最常见的脉象,作为病理脉象,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证,但临证时还可见于虚证及寒症,尤其在内伤杂病中更为常见.笔者就数脉与虚寒证的关系探讨如下. 1 数脉的概念 对数脉的定义有多种,一般以一息五至以上,如《脉理求真》曰:"数则呼吸定息,每见五至六至,应指甚数." 《中医诊断学》教材(第五版)定义为:"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90次以上)."也有以一息六至以上为数脉,如《诊家枢要》:"数,一息六至,过平脉两至也."又有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七至为疾脉,一息八至为极脉等等,但三者主病无本质区别,常归纳统称为数脉.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数脉的脉象和主病,提出对数脉的脉象应制定规范标准,认为脉“愈虚则愈数”的说法正确,数脉可主血虚、气虚。  相似文献   

12.
迟、数脉是根据脉象速率判断病性而性质相反的两种脉象,张仲景论之颇有特色。《金匮要略》全书共22篇,涉及迟、数脉的有16篇,计41条文。其中单论迟脉的条文有12条,意义在于多主寒证、常主虚证、可主瘀证、亦主热证;单论数脉的条文有23条,意义在于多主热证、常主虚证、亦主寒证;迟、数两脉兼见并论的条文有6条,见于疟病、胸痹、腹满、水气、消渴、疮疡病篇。意义在于阐释复杂病机、辨别寒热病性、鉴别多变证候、论述病发机理、分析虚实病因、指导诊断治疗。一脉主多病,意义深远,已远远超出了迟、数脉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对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脉象以及TNM分期脉象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脉象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结果: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脉象中,细脉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弦脉、滑脉、数脉、沉脉等。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脉象分布特征为:弦脉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中呈逐渐降低趋势,细脉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脉象中细脉、弦脉、滑脉最为多见,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推断气虚、阴虚、痰湿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早、中期以标实为主,故弦脉多见,随着病情发展,标实转为次要方面,气阴两虚更为突出,所以,晚期弦脉减少,细脉增多。弦脉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多提示邪盛或病进。  相似文献   

14.
1.脉象繁多,不易记忆,上述以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为纲,概括了近代多取的28脉,每一种脉象又都有各自主病。2.五脏之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由于该脏精气衰竭,故出现特异脉象《,内经》中称为“真藏脉”,指五脏真气败坏之脉象,脉之胃气、神、根均无。3.例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4、后世医家在《内经》提出真藏脉的基础上,又总结补充了多种怪脉,或称为败脉、死脉,如釜沸、鱼翔、弹石、解索、屋漏、虾游、雀啄等等,十分形象。6.切脉…  相似文献   

15.
小建中汤和理中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脾胃病的经典处方。经过反复临床实践以及对《伤寒杂病论》的揣摩研究发现,小建中汤的典型脉象是右关脉浮显,脉势上冲,重按空虚无力;理中汤的典型脉象是右关脉浮取无,重按沉实弦硬;两方合病的典型脉象是右关脉轻取浮显、脉势上冲,重按沉实弦硬。  相似文献   

16.
论数脉     
数脉,是中医脉诊中常见脉象之一。在临床上,既常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各种内伤杂病,主病广泛而复杂,古今医家在研究脉象方面对之都甚为重视。《脉学发微》(恽铁樵著)就明确指出:“迟数两脉,自浅人观之,亦以为易懂,岂知其难更甚。”又说:“至于数脉,则更有当讨论者,……时医以脉数为热、迟为寒,此犹之认舌干为热、润为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其显稍赜,甚难说明。”充分说明了对于数脉的认识并非简易,为此本文拟作粗浅的探讨,如有不足之处,希请指正。一、数脉在脉诊上的重要性数脉的名称,早在《内经》中巳予载述,《素问·阴阳别论》说:“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指出  相似文献   

17.
简论兼象脉     
杨容青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44-2045
中医脉诊,一般把病理脉分为28种.每一种都有各自不同的脉象特征,都有其所主之病.但由于疾病是复杂的,临床所见脉象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病脉多是几脉相合并见的“兼象脉”.因此,深入探析“兼象脉”的兼合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是加深中医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简论兼象脉     
杨容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44-2045
中医脉诊,一般把病理脉分为28种.每一种都有各自不同的脉象特征,都有其所主之病.但由于疾病是复杂的,临床所见脉象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病脉多是几脉相合并见的"兼象脉".因此,深入探析"兼象脉"的兼合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是加深中医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柏红阳 《四川中医》1997,15(1):10-10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精华之一,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一般而言,脉与证应当合参,各种疾病常有其主要脉象,如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太阳伤寒病的脉浮紧、少阴病的脉微细、百合病的脉微数、疟疾脉弦等。仲景脉法,有其独到之处,仲景往往用几种复杂的脉象结合起来以阐释病机,有时以脉象代替证候,有时还依据脉象来指导治疗,根据脉象推断病情、判断预后、制定禁忌等。现将仲景脉法浅析如下;1.以脉象阐释病机《金医·腹满寒庙宿食病》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  相似文献   

20.
单部脉数的论述首见于《脉经》,此后众多医籍亦有论述。在寸口脉诊中,寸、关、尺三部脉率应为一致,为何会出现“单部脉数”的脉象?对此鲜有医家进行探讨。故本文从“脉势”与“病机”两个角度进行探微。从“脉势”理解,认为“至数”与“脉势”均是构成数脉脉象的基本要素,而“脉势”是判断单部脉数的决定因素;从“病机”理解,认为单部脉数之脉象揭示了疾病的病位病机,是为了更好地辨证论治。然而在临床中察觉到单部脉数时,应脉、症相结合判断病位病机,做到“当随其部而察其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