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本文主要介绍了骨组织工程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综述了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骨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骨组织工程学中种植基质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它涉及细胞培养的效率,移植后的组织反应以及修复效果等诸多方面,它的进展将会带动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现将近几个来的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中,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较快,有望成为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其种植基质材料、种子细胞及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膀胱作为储尿排尿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许多病理原因导致的膀胱损伤往往需要进行膀胱重建。临床上膀胱重建的金标准是胃肠道代膀胱术,但是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与膀胱有着本质的区别,导致肠段置换术易产生血尿、排尿困难、结石、肿瘤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的诞生及发展,为膀胱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就膀胱组织工程的三个方面--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生长因子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架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的关键环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就骨组织工程学不同支架材料的优缺点、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肌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腱组织工程是组织工程中开展较早的研究领域之一[1] 。经过几十年有关肌腱替代物以及十余年肌腱组织工程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由于肌腱解剖结构和功能要求的特殊性 ,特别是常见的人体手部肌腱损伤的修复 ,至今仍是临床工作和组织工程研究的难点之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肌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 ;同种异体肌腱细胞的免疫学反应 ;特殊力学强度和降解性能支架材料的制备和筛选 ;细胞与支架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细胞—材料复合体与周围组织相互关系的问题等等。现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肌腱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骨组织工程学中种植基质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它涉及细胞培养的效率、移植后的组织反应以及修复效果等诸多方面,它的进展将会带动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现将近几年来的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首先应具有支持结构,其次具有组织相容和引导成骨的作用。目前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种类很多、来源不同、性能各异。本综述了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首先应具有支持结构,其次具有组织相容和引导成骨的作用。目前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种类很多、来源不同、性能各异。本文综述了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是一种具有一定形态和机械强度的支架材料,可与种子细胞复合,以流体的形式注射到骨组织缺损部位,最终形成新骨,达到结构恢复和功能重建的目的.此材料具有创伤小、可塑性好的特点,可以修复形态不规则的骨缺损,能够很好地复合生长因子,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在众多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生物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被证明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已成为骨组织工程材料方面的研究重点.旨在对生物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韧带组织血供少 ,损伤后很难完全愈合 ,造成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韧带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本文对组织工程韧带领域中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 ,着重就组织工程韧带种子细胞的选择、生长因子的应用、支架材料的选择以及细胞与支架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目前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需在构建有良好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支架材料、设计制造能对韧带细胞进行三维培养的生物反应器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组织工程是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但其血管化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这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于大体积颌骨缺损的修复。支架、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在血管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各种体内外促血管化策略如应用促血管生成细胞、复合促血管生长因子、优化支架的成分与外形及内部结构设计、采用外科手段等近来得到广泛研究,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三维(3D)打印技术的出现、分类与优势等.介绍了该技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光固化立体印刷、熔融沉积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和3D喷印的工作原理、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目前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大多应用了3D打印技术,以生物可降解的活性材料为原料制备而成.在我国该领域虽然发展迅速,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人工骨合成、骨科术前模拟等已经越来越普遍,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要研发出合适的生物材料以及设备精度的改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仿生器官的功能化已成为3D打印技术领域的一大困难,其中多细胞共培养、血管化及支架的制备是实现功能化必须克服的问题,相信通过努力,该项技术将会为器官的再生与修复带来更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Stem cell-based tissue engineering with silk biomaterials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Silks are naturally occurring polymers that have been used clinically as sutures for centuries. When naturally extruded from insects or worms, silk is composed of a filament core protein, termed fibroin, and a glue-like coating consisting of sericin proteins. In recent years, silk fibroin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for new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 biocompatibility, slow degradability and remark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 addition, the ability to now control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through versatile processability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options have expanded the utility for this protein in a range of biomaterial and tissue-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ilk fibroin in various formats (films, fibers, nets, meshes, membranes, yarns, and sponges) has been shown to support stem cell adhes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 and promote tissue repair in vivo. In particular, stem cell-based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3D silk fibroin scaffolds has expanded the use of silk-based biomaterials as promising scaffolds for engineering a range of skeletal tissues like bone, ligament, and cartilage, as well as connective tissues like skin. To date fibroin from Bombyx mori silkworm has been the dominant source for silk-based biomaterials studied. However, silk fibroins from spiders and those formed via genetic engineering or the modification of native silk fibroin sequence chemistries are beginning to provide new options to further expand the utility of silk fibroin-based material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异种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免疫学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雷  李起鸿 《免疫学杂志》2005,21(Z1):70-73
骨组织工程的出现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了新的选择,而寻找理想的支架材料是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之一的异种骨的免疫学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异基因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猪胫骨缺损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细胞的变化,探索异基因组织工程骨的免疫原性.方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扩增,诱导成骨后与磷酸三钙(TCP)复合为组织工程骨,分自体和同种异体组,植入构建好的猪胫骨中段2.0 cm的缺损处,对照组为纯TCP组,流式检测术前,术后3、7、14、28、56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小型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为CD4 (9.37±1.65)%,CD8 (38.43±1.62)%,CD4 CD8 (7.23±1.24)%;术后组内不同时间点CD4 和CD8 细胞测定值无显著变化,CD4 CD8 双阳性细胞在3 d和7 d增加明显(P<0.05);组间各时间点CD4 、CD8 和CD4 CD8 细胞无显著变化.结论 术后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无明显的免疫排斥,推论异基因组织工程骨免疫原性低.  相似文献   

18.
支架的选择是组织工程气管替代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阐述了电纺技术的概况及新发展,分析比较天然、合成和复合材料的电纺支架的优缺点,其在气管支架的选材及制作处理方法上的独特优势.对于具体实验或临床对象,应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改进表面修饰技术及调控电纺纤维的结构尺寸和配置,以符合组织特异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支架.  相似文献   

19.
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器官的修复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其种子细胞的研究包括细胞选择、培养、移植和示踪等方面.种子细胞的示踪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分子影像学等多学科,为种子细胞标记物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就目前常用的种子细胞示踪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静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骨在骨缺损、骨不连及骨折延期愈合等骨骼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前景,、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以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已开始成为骨组织支架材料的重要研究对象。综述了静电纺聚合物纳米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人工合成聚合物及复合聚合物纺丝纤维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进展,提出复合聚合物电纺纤维及其改性是今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并探讨了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