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河猴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后,出现脑炎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终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毒感染猴体温升至39℃以上后的第2天,注射单克隆抗体(McAb)制剂进行治疗。结果McAb经肌肉、静脉、硬膜下加肌肉等不同途径注射后,均显示良好的疗效,对恒河猴的保护率达100%;其中以硬膜下加肌肉途径注射McAb的效果最佳。多次注射McAb,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提示将鼠源性McAb用于灵长类安全可靠,若过渡到临床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以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的BHK_2,细胞为靶细胞,小鼠脾细胞为效应细胞,测定了6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JEV-McAb)介导ADCC效应的活性。结果表明,2H_4、2F_2、nG_2、mG_9等种特异性及属特异性McAb无介导~(51)Cr释放的活性,而mC_3及2D_2两株亚组特异性McAb可介导ADCC效应;但mC_3和2D_2介导ADCC效应的活性也不相同。JEV-McAb的ADCC活性与血凝抑制(HI)、中和(NT)等功能之间无明显的关系,它是JEV-McAb的又一免疫学特征。小鼠感染JEV后,其脾细胞的ADCC活性下降,这可能与JEV的致病性有关。在JEV感染中,ADCC效应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剂量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SA14株鼠脑悬液从静脉、腹腔及皮下等不同途径感染6月龄4公斤左右JEV抗体阴性的恒河猴,发现用1ml1×10~8TCID_(50)病毒经皮下感染组的动物,发病比较规律、症状比较典型。感染后第6~8天体温突然升高至39℃以上,最高者可达41.5℃,兴奋性增高,腱反射亢进,并且日渐削瘦,第12天左右出现肢体痉挛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第20天后用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但用1ml及0.5ml同一病毒悬液分别经腹腔及静脉途径感染的恒河猴,仅有发烧,而无其余症状。故治疗试验中选用皮下途径感染动物。  相似文献   

5.
约3岁4公斤左右,乙脑抗体阴性的恒河猴,皮下攻击1×10~(8.6)TCID_(50)的JEV 1ml,第4天起体温突然上升,第8天体温升至39.5℃以上,兴奋性增高,腱反射亢进,并且日渐消瘦,12天后出现肢体痉挛性麻痹,肌张力增高,20天后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感染猴体温升至39℃以上后的第2天,注射单克隆抗体制剂5mg,注射途径为:静脉、肌肉、硬膜  相似文献   

6.
7.
病毒唑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较大剂量病毒唑分次静脉滴注和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30例,以同期收治未用病毒唑的26例作对照,系统观察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56例均为我院1994~1997年7~9月乙脑流行期间收治住院的乙脑患者。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具有内影像作用的分泌日本脑炎病毒(JEV)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AId mAb)杂交瘤细胞系。方法 以传统免疫法和硝酸纤维素膜(NC膜)皮下包埋免疫法,用具有高中和活性的抗JEV mAb 2H4和2F2分别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融合,经多种ELISA、表面等离子共振和动物免疫实验筛选并鉴定具有内影像作用的AId mAb。结果 获得了3株可分泌AId mAb的杂交瘤细胞系。结论 所获AId mAb均能模拟JEV抗原,为JEV受体的分离、纯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在乙脑患者体内动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名西安地区乙脑患者,平均年龄3岁。在患者志愿接受鼠源性McAb治疗,以及McAb制剂严格按照质控标准制备的前提下,静脉一次给予5mg鼠源性乙脑McAb。于给药后当时、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4天分别采血,测其McAb浓度和有无抗鼠IgG抗体产生。结果显示给药后当时血中McAb浓度为1μg/ml,血中浓度半衰期为4天;到第10天体内McAb为0.01μg/ml。15例患者中有2例在第7天产  相似文献   

10.
多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IL-12和IL-18在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患儿免疫功能状态, 以便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儿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文对感染乙型脑炎病毒患儿血清中IL-12和IL-18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用病毒唑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王合群,张合长,丁学礼,石贵福(河南驻马店地区医院,驻马店463000)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为了探索病因治疗,我们在发病早期应用病毒唑治疗乙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病例选择选择1989~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用JEV-V_3(E)McAb制备亲和层析柱纯化mg量V_3糖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超声粉碎法裂解病毒囊膜不影响HA活性,而化学裂解剂(NP_(40)、去氧胆酸钠、Tritonx-100)处理病毒原始材料,则导致HA活性的丧失;pH11.5,0.05M二乙胺洗脱剂对V_3的生物学活性影响较少;而3M KSCN对V_3的HA活性有明显影响;用亲和力适中的McAb 2F_2和mC_3亲和层析柱纯化V_3糖蛋白,其HA活性的回收率分别为30~40%及30~60%,蛋白收获量分别为0.33~1.26及0.21~0.66mg,相对HA比活性分别提高3~8倍及8~12倍;经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一条主带,分子量相当于V_3糖蛋白;纯化的V_3糖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HI抗体及NT抗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JEV-McAb对感染JEV的小白鼠及幼山羊进行实验性治疗,并对乙脑免疫机理作一初步探讨。结果表明,JEV-McAb对经不同途径感染各种JEV毒株的小白鼠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效果明显优于PcAb。小鼠感染后120小时,大部分已发病,个别已濒死,这时给予混合McAb或其F(ab′)_2,仍可保护约半数存活。McAb对感染JEV的幼羊也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JEV-McAb对感染JEV的小白鼠及幼山羊进行实验性治疗,并对乙脑免疫机理作一初步探讨。结果表明,JEV-McAb对经不同途径感染各种JEV毒株的小白鼠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效果明显优于PcAb。小鼠感染后120小时,大部分已发病,个别已濒死,这时给予混合McAb仍可保护约半数存活。McAb对感染JEV的幼羊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羊脑内注入JEV48小时后,出现发热不安等症状,这时由腹腔和椎管两种途径同时给予混合McAb,保护率达100%。但单一腹腔或椎管注射无效,可能与血脑屏障的作用有关。存活实验动物脑组织内未分离出病毒;而死亡实验动物病毒分离阳性,脑组织双PAP及HE染色证实JEV抗原阳性并伴有脑炎的病理学改变。中和活性是JEV-McAb的主要保护方式,中和效价高的McAb保护率也高。  相似文献   

15.
作者构建了日本脑炎病毒前膜蛋白-囊膜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cDNA3-E和psg5-preS。等量混合这两种质粒,转染COS-7细胞进行瞬间表达,应用单克隆抗本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原。结果表明,单独及混合转染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均有特异性抗原表达。本项研究为进一步发展新型日本脑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打下了基础,也初步显示了核酸疫苗技术在联合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抗各种不同日本脑炎病毒(JEV)株的McAb不断产生,并已在JEV的研究中广泛应用,取得了前所末有的进展。在分子病毒学中,McAb为进一步弄清JEV的抗原位点,不同位点之间的关系,不同位点与不同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选择保护性位点,制备亚单位疫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乙脑检验诊断中,McAb为检出JEV,阐明JEV不同毒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条件。在乙脑实验性治疗以及对临床患者探索性治疗中,McAb为乙脑的特异性防治提供了依据,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制剂。  相似文献   

17.
香猪实验性乙型脑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静脉使用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JEV-McAb)加地塞米松(治疗组)病毒唑加地塞咪松(对照组)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共治疗58例,其中JEV-McAb加地塞咪治疗治疗23例,病毒唑加塞咪松治疗35例。所获结果是: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1.31%和88.57%)好转率(分别为0%和11.43%),无效率(分别为8.69%和0%)及死亡率(分别为4.3%和0%),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无显著性意  相似文献   

19.
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各项生物学性质进行鉴定。方法通过免疫、融合、克隆和筛选等方法制备乙脑单抗,使用ELISA、IFA、中和试验和Westernblot等方法鉴定单抗的敏感性、特异性、种内反应广谱性以及中和活性。结果最终获得3株稳定分泌的乙脑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滴度均超过106。3株单抗只与乙脑病毒反应,与其他9种虫媒病毒皆不反应。ELISA相加试验证明3株单抗的作用位点非常相近,选择其中的F12.37与10个代表性乙脑病毒株反应,F12.37能够敏感地检测到所有10个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株。F12.37还能够中和乙脑P3株(基因Ⅲ型)和SH03-103株(基因Ⅰ型),保护50%细胞不产生病变的稀释度分别为1∶3.2×105和1∶1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F12.37与乙脑病毒E蛋白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获得了3个高滴度、高特异性的乙脑单克隆细胞株,其中F12.37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好的种内反应广谱性,能够中和两个基因型乙脑病毒,其作用位点位于乙脑病毒E蛋白。  相似文献   

20.
我们利用人肝癌细胞株KN73 建立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体外持续性感染模型 ,并探讨乙脑病毒变异株部分性状变异机理 ,通过病毒抑制实验和观察 ,提示该模型体系可为今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帮助。人肝癌细胞株KN73 与乙脑病毒野生株 (JaGAr 0 1)均由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惠赠。JaGAr 0 1变异株为JaGAr 0 1株在KN73 细胞中持续感染 3年所得。BHK细胞空斑试验法用于病毒滴定。乙脑病毒野生株感染正常KN73 细胞 ,37℃吸附 90min ,更换培养液直到 90 %细胞出现病变 ,继续培养残存细胞 ,待形成单层细胞后进行细胞传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