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水中葡萄糖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 羊水的生成  羊水的形成比较复杂 ,不同的妊娠时期 ,羊水的量和成分都不同。在妊娠早期 ,羊水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进入中期妊娠后 ,胎儿尿液经膀胱排入羊膜腔 ,使羊水渗透压逐渐降低 ,尿酸和肌酐却逐渐升高 ;但另一方面 ,胎儿又通过吞咽羊水以取得羊水量的平衡。步入晚期妊娠以后 ,羊水的主要来源为尿液和肺液 ,后者为前者的一半。羊水的交换、运转主要通过胎尿的排出和胎儿吞咽羊水达动态平衡。胎盘胎儿面的羊膜及其他羊膜面和脐带虽经实验证明也有水和小分子物质的交换 ,但量甚微[1] 。2 羊水量2 .1 羊水量随妊娠…  相似文献   

2.
羊水的生成、吸收、转运由母体、胎儿、胎盘及胎膜共同协调地完成.很多学者认为,早期妊娠时羊水主要为母体血清经胎盘、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一小部分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未角化的胎儿皮肤进入羊水,但中期以后则以胎儿尿液作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因此,羊水渗透压逐渐降低.胎儿肺液也可以进入羊水.每天胎儿肺液以200 ml/kg进入羊膜腔,胎儿呼吸运动时每天有500~800ml羊水潮流量[1].  相似文献   

3.
B超监测羊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超监测羊水的临床应用陈焰羊水一般是指羊膜腔内的液体,无色、透明、中性或弱碱性.其中含水分98%及少量无机盐类、尿素、尿酸、肌酸酐、皮脂质及上皮细胞.羊水的来源目前认为有多方面即:母体血液经羊膜渗透,羊膜上皮细胞分泌,胎儿泌尿等.羊水的代谢率很快,羊...  相似文献   

4.
羊水量的调节机制与各种因子参与有关。羊水的产生以胎儿尿及胎儿肺泡液为主,羊水从羊膜腔除去以胎儿吞咽和膜内途径(经胎盘)为主。妊娠后三个月,胎儿尿是羊水最主要来源。足月胎儿每日产生600~800ml低张尿,影响产生胎儿尿的因子即为羊水量的调节因子。 母体轻度脱水或中等量运动使母体和胎儿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AVP)分泌增多,引起胎儿尿水中的AVP起到胎儿血中AVP的贮存库作用仍有疑问。影响胎儿尿的产生及其组成的内分泌因  相似文献   

5.
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可以通过羊水中某些溶质(如磷脂、肌酐、胆红素、酶等)的测定,超声图和羊膜腔造影术等方法来测知。尤其是羊水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能在很短时间内立即反映胎儿的情况,这表明了羊水和胎儿之间的转换是经常的,而且量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我们对于羊水流量的调节和羊水成分变化的基础知识仍在探索中。为此,本文叙述了羊水动力学最近的发展。以往的概念以往有许多关于羊水形成和调节的概念。总的来说,这些概念都认为羊水的调节是静态的,目前已被否定。因在探索羊水生理学时,常被提及,故在此再作简述。一、羊膜上皮或平滑绒毛膜能分泌水份  相似文献   

6.
例 1 患者 2 5岁 ,孕 1产 0。于 1 995年 1 0月 2 4日因停经 2 5周 ,彩超诊断为羊水极少入院引产。停经 1 6周时曾做 B超、彩超检查 ,提示羊水过少 ,劝其引产而本人要求继续妊娠 ,每 2周做一次 B超观察羊水量及胎儿发育情况。入院时彩超诊断 :中期妊娠 ,单胎 ,羊水极少。多次检查均未见胎儿膀胱充盈显示 ,考虑为胎儿泌尿系发育异常。入院后行雷夫奴尔引产 ,B超下 3次穿刺羊膜腔失败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亦未引起宫缩 ,最后采用宫腔内羊膜腔外注药法 ,3 d后静滴催产素引产成功。胎儿外观除眼距稍大、下颌稍小外 ,其他未见异常 ,尸…  相似文献   

7.
<正>充满在羊膜腔内的液体称羊水(amniotic fluid),妊娠不同时期的羊水来源、容量及组成均有明显变化。正常妊娠时羊水与母体、胎儿三者间液体不断进行交换,产生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以保持羊水量相对恒定。若羊水的产生和吸收由于某些原因失衡,将导致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1]。羊水量的多少,关乎胎儿在子宫内的微环境状态,故羊水量监测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可预示潜在的母胎合并症、并发症和围产儿预后,提示临床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1 羊水的  相似文献   

8.
产程中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及羊水置换治疗胎儿窘迫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产程中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及羊水置换,对治疗胎儿窘迫的意义。方法 对产程中出现频发可变减速合并羊水胎粪污染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在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或羊水置换。对照组给予吸氧、改变体位、静脉输液等治疗。结果观察组经羊膜腔输液500 ̄1000ml,VD波消失或明显改善者占91.2%,同时对观察组中48例羊水Ⅱ度以上粪染者行羊水置换,其中39例羊水国 清亮  相似文献   

9.
Zhao SC  Li F  Ai L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6):391-394
目的探讨羊膜腔输液、羊水置换及羊膜腔输注碱性药物治疗胎儿窘迫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羊水过少、产程中胎心监护出现胎心律异常波形、Ⅱ度以上羊水胎粪污染产妇,在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羊水置换治疗,其中20例分娩前行羊膜腔输入5%NaHCO3150ml(研究组),20例分娩前行静脉注射5%NaHCO3150ml(对照组),分娩后立即抽取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对两组新生儿行Apgar评分比较。结果(1)羊膜腔输液治疗:两组40例产妇中胎心律异常波形消失27例(27/40,68%),胎心律异常波形明显减少8例(8/40,20%),治疗有效率为88%(35/40);无变化或加重5例(5/40,13%)。(2)羊水置换治疗:两组40例产妇平均每例羊水置换Ⅱ~Ⅲ度胎类污染羊水900ml,最少700ml,最多1200ml。经羊水置换后抽出羊水清亮者21例(21/40,53%),羊水Ⅰ度污染者13例(13/40,33%),有效率为85%(34/40);仍有羊水Ⅱ度污染6例(6/40,15%)。(3)研究组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碳酸氢盐(HCO3-)、剩余碱(ABE)、标准碱(SBE)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平均为(9·2±1·1)分,对照组平均为(8·7±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腔输液及羊水置换是治疗因胎儿窘迫及预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羊膜腔输注碱性药物能有效纠正胎儿酸中毒。  相似文献   

10.
羊膜腔内输液在羊水过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羊膜腔内输液在羊水过少的诊断应用、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羊水过少应用羊膜腔内输液有助于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不典型胎膜早破所致羊水过少的诊断,并有预防性治疗胎儿窘迫,改善围产儿后果及防治胎肺发育不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羊水量的调节知之甚少,胎儿无尿引起羊水过少,胎儿吞咽异常导致羊水过多。作者希望通过羊水量的变化评价消炎痛治疗有症状羊水过多的可能性。作者收集8例羊水过多者,平均年龄26.6±4.4岁,孕龄28.6±3.5周。主诉为早产和/或呼吸困难。排除胎儿结构异常和糖尿病患者。用胎儿膀胱容量变化估计排尿量。B超下穿刺羊膜腔放水缓解症状并检查染色体;将对氨马尿酸400mg注入羊膜腔中,20分钟后再抽3 ml羊水并取出穿刺针。症状复发时再次穿刺羊膜减压,测残余对氨马尿酸量,再注药并重复上次操作。然后口服消炎痛25mg每6小时1次。用药后24小时内做胎儿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胎儿双侧肾积水在肾盂-羊膜腔分流术后的围生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经多学科会诊的双侧肾积水胎儿35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其中宫内治疗组7例,于肾积水严重一侧给予肾盂-羊膜腔分流;另28例为保守治疗组,定期复查肾积水程度,分析宫内治疗组(肾盂-羊膜腔分流术后)肾积水缓解情况及羊水量,并比较2组的围生结局及新生儿生存率和手术率。结果: 分流术后胎儿肾积水缓解4例,占57.14%(4/7),羊水量改善6例,占85.71%(6/7),胎儿肾皮质受压有不同程度缓解。宫内治疗组新生儿的28 d生存率和手术率均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2组的新生儿半年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盂-羊膜腔分流术减少了肾积水对胎儿肾实质的压迫,改善羊水量,能够提高新生儿28 d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羊膜腔内灌注术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膜腔灌注术有经阴道与经腹两种方式,多数情况下,其可以显著地改善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等的母儿预后,减少胎儿胎粪吸入,减轻酸中毒,缓解胎心变异减速,延长胎膜早破胎儿的孕龄。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对提高羊膜腔置换术的认识,对其应用指征及机理,运用方法及羊发症等临床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羊水与胎儿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妊娠期间羊水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周围环境,不但可以保护胎儿,而且可以保持胎儿的新陈代谢和水的平衡.并有促进胎肺发育的功能。在分娩时,羊膜内羊水可协助宫口扩张及均匀地传导宫缩所产生的压力。近年来由于对羊水的生理已逐步开展研究,临床上已较广泛地利用羊水进行羊膜腔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在提高围产医学质量,尤其是在高危妊娠中,羊水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一、羊水动力学的概念及羊水代谢过去有许多关于羊水形成和调节的概念,总的认为是静态的概念。但现在的研究提示羊水和胎儿间的转换是经常的,而且量是相当可观的,呈大容积流动,也称为层状流动(laminar flow)或布什流动(poiseuille flow),水的净流量与化学电位梯度或线性回归呈正比,比单纯扩散方法大100~200倍,易为  相似文献   

15.
胎儿浸泡于羊水内,羊水为胎儿良好的培养液,因其有抑菌作用,又供胎儿新陈代谢水分与溶质的交换。羊水形成,过去认为系羊膜上皮或平滑绒毛膜所分泌,并因羊水是低渗的,母亲体液是等渗的,故水分可被动渗透。新的概念认为羊膜和绒毛膜是流动镶嵌结构,而且还是多孔组织膜层,水分并不以扩散形式通过,而是以大容积流动形式通过,比单纯扩散方式大100~200倍,可以解释羊水大量转换的机  相似文献   

16.
羊水的动力学一、羊水的形成与代谢由于羊膜与绒毛膜均为部分性半透膜,细胞之间有通道,所以在早孕期母血清内之水分及小分子物质均可透析入羊膜腔,同样也有少部分水分及小分子物质来自胎儿毛细血管经薄层皮肤透入者,直至24孕周皮肤细胞角化为止。此时羊水无色澄清。12孕周后胎尿形成,直接排入羊水中。因胎尿是低渗的,所以随着孕周的增长,胎尿排出的增多,羊水的渗透压亦下降。再随着孕周的增长呼吸道的上皮及分泌物,皮肤脱落细胞及胎脂等均进入羊水中,羊水则逐渐变为混浊液。羊水与母血清及胎儿三者间之液体不断进行着快速的交换,每三小时羊水即可交换一次。足月时母体与胎儿间水分主要通过胎盘交换,每小时可达3600ml左右,通过胎膜母血与羊水交换量为400ml/小时左右。胎尿每24小时可排出600~800ml,而胎儿每天  相似文献   

17.
羊膜腔灌注术有经阴道与经腹两种方式。多数情况下,其可以显著地改善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等的母儿预后,减少胎儿胎粪吸入,减轻酸中毒,缓解胎心变异减速,延长胎膜早破胎儿的孕龄,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对提高羊膜腔置换术的认识,对其应用指征及机理,运用方法及并发症等临床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儿胸腔-羊膜腔分流术对原发性重度胸腔积液胎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收治的3例经胸腔-羊膜腔分流术治疗胎儿重度胸腔积液合并或不合并胎儿水肿病例的产前诊断、宫内治疗及临床转归,总结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3例经胸腔-羊膜腔分流术治疗的原发性重度胸腔积液胎儿,2例预后良好,1例选择性终止妊娠。存活胎儿于出生后经对症支持等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胎儿胸腔-羊膜腔分流术对原发性重度胸腔积液胎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羊膜腔灌注疗法首次应用于羊水过少病例,以后也作为在中期妊娠羊水过少或临产前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的一种治疗方法。作者应用本疗法治疗肾发育不全的胎儿预防胎肺发育不全及受压状况。 21岁健康孕妇,孕16周时常规B超检查发现严重的羊水过少,多次检查证实为双肾发育不全,双侧畸形足,胎儿胸径正常,染色体核型正常。孕妇及家属在了解了各种胎儿严重后果后,仍强烈要求羊膜腔灌注保胎治疗。用250ml温生理盐水及0.5ml 0.08%靛蓝溶液羊膜腔注射,排除了胎膜早破的可能性,并于孕19,21,24周分别于羊膜腔注射250,400,250ml温生理盐水,孕妇羊水容量恢复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羊膜囊中的异常带状结构的检查,提高对羊膜带综合征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对伴有宫内带状回声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结果60例病例中7例是羊膜带综合征,53例有羊膜腔内异常带状回声,其中羊膜外妊娠7例,羊膜片4例,子宫不全纵隔24例,胎儿颈部水囊瘤2例,胎儿全身水肿11例,未闭合的胚外体腔5例。结论羊水中的带状结构并非都是羊膜带。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询问患者的病史,仔细分辨羊膜腔内的带状结构的特点及毗邻关系。早期在宫内观察到带状结构者,应严密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