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2.
The most important subgroup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or whom reliable prognostic indicators are needed is women without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es. We evaluate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occult micrometastases in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148 consecutive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at surgery was 52 years and the median follow-up period after surgery was 98.5 months. Occult micrometastases were detected in 21 of 148 patients (14.2%)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using AE1/3 antibody and a single unstained section after routin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Log-rank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7–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rates by Kaplan-Meier method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out occult micrometastases than in patients with occult micrometastases [DFS, 93% versus 71% ( P =0.0009); OS, 96% versus 76% ( P =0.0001)]. According to Cox's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presence of occult micrometastases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DFS ( P =0.0053) and OS ( P =0.0035).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occult micrometastases is an independent and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clinical outcome, and that their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after routin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s useful for selecting the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 subgroup at high risk for relapse and deat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CM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中MCM5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MCM5阳性率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Ⅰ、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CM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淋巴结转移者MCM5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 MCM5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能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评价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预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表达情况,利用χ 2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OPN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及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疾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结果 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阳性表达率为83.3%(70/84)。在早期患者中,OPN阴性表达组DFS和OS长于OPN阳性组(χ 2=9.722,P=0.019;χ 2=6.064,P=0.014)。而晚期患者OPN阴性表达组DFS和OS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OPN表达,OPN可能成为预测早期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择联合卡铂方案治疗70岁以上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对采用健择联合卡铂化疗的44例进展期NSCLC患者(初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0岁以下24例,70岁以上20例。化疗方案:<70岁健择1200mg/m2,d1,8;卡铂AUC=5,d1;≥70岁健择1000mg/m2,d1,8;卡铂AUC=4,d1。每3周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70岁以下组共完成89周期化疗,平均3.7周期,有效率(CR+PR)45.8%,70岁以上组共完成66周期,平均3.3周期,有效率(CR+PR)40.0%,两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Ⅲ~Ⅳ骨髓抑制、严重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以下组严重便秘1例,70岁以上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分别有2例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明显升高,1例56岁男性患者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后好转。结论健择联合卡铂化疗治疗70岁以上进展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Caspase活化的细胞凋亡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Caspase活化的癌细胞凋亡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手术切的NSCLC组织标本50例(其中鳞癌24例,腺癌26例),采用Caspase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30 CytoDEATH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显示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28.0%(14/50)的肺癌组织标中中可见不同程度的M30表达,其中肺鳞癌组织的M30阳性表达率(41.7%)明显高于肺腺癌(15.3%),有显著性差异(P<05),肺鳞癌组织的AI亦高于腺癌,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NSCLC 组织的AI高于中,高分化的NSCLC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鳞癌组织的AI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的鳞癌,有显著性差异(P<0.05),M30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Caspase活化的自发性癌细胞凋亡控制,且Caspase的表达与组织类型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表达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ZO-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EA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分子标志物检测 NSCLC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48例NSCLC患者,15例肺良性疾病(BLD)患者 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CEA mRNA的表达。结果:NSCLC患者CEA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LD患 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Ⅰ~Ⅳ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8%、 83.3%、61.5%和100%。NSCLC患者外周血CEA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而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CEA mRNA表达可作为诊 断NSCLC患者微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含顺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含顺铂方案化疗的66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60岁)及56例中青年晚期NL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有效率为37.9%,临床控制率为86.4%,中青年组有效率为33.9%,临床控制率为85.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血液,肾脏,肝脏及胃肠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中高剂量顺伯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剂量顺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近期疗效及临床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机体状况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的老年晚期NLCLC患者,可采用常规剂量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方法,共85例晚期复发的NSCLC患者入组。46例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单药二线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9.6%和17.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3%和56.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月和3月(P=0.029),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9月和6月(P=0.044)。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乏力、关节酸、嗜睡、便秘、水肿及末梢神经炎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沙立度胺片二线治疗期NSCLC,能够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MDR)是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肺癌MDR机制复杂,与多种耐药基因有关。ABCC10是新发现的ATP结合转运蛋白家族C族成员,参与肿瘤的耐药。本研究旨在检测ABCC10在非小细胞肺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分级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CC10在肺鳞癌、腺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C10主要定位在胞膜上和胞质中。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明显(P<0.01),肺鳞癌、腺癌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3.26%和81.1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鳞癌不同病理分级之间表达差异明显(P<0.01),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不同TNM分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BCC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其中在腺癌的表达高于鳞癌,在腺癌中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级、TNM分期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耐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临床及肿瘤生物学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年至1998年3年间经病理或(和)细胞学确诊的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病例,将其中大于70岁(老年组)和小于40岁(青年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症状、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生存率等跟踪随访3年并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年间确诊为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病例中,老年组148例,青年组104例。老年组以男性为主,青年组以女性为主,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鳞癌多见,青年组腺癌多见,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多采用以支持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青年组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老年组3年累计生存率为17.5%,中位生存数为14个月;青年组3年累计生存率是28.6%,其中位生存数为18.2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8)。[结论]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主要是男性和鳞癌;老年组的总的生存率和预后较青年组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单独使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雷帕霉素和培美曲塞联合治疗,雷帕霉素剂量为50 mg/天.分别观察2组患者疗效、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变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随机分成2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治疗组而言,联合用药组的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38.89%)和疾病控制率(83.33%),且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对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组显著(P<0.05).虽然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都有如胃肠不适、乏力、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但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且联合用药组在各类不良反应表现上,都具有较低的发生率.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雷帕霉素治疗晚期NSCLC,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H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羟基喜树碱(HPT)、鬼臼噻吩甙(VM-26)和顺铂(PDD)组成的H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31例晚期NSCLC患者,应用HTP方案,即HPT 6mg/m^2,静脉滴注,第1~5天;VM-2660mg/m^2,静脉滴注,第1~4天;PDD20mg/天,静脉滴注,第1~5天。每28天重复,用药2个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31例患者中CR1例,PR10例,NC12例,PD8例,总有效率为35.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HTP方案治疗NSCLC的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9例,采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80mg/m^2,分3天给药,第2~4天,或卡铂350mg/m^2,静脉滴注,第2天,2l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全组PR24例,SD23例,PD12例,总有效率为40.7%。主要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关节肌肉痛等。大部分为Ⅰ~Ⅱ度不良反应,患者耐受良好。结论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是1种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由于肿瘤具有隐匿性特点,确诊时大约2/3患者已属晚期。随着医学的发展与新药的研发应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有所提升,但仍不十分令人满意,临床中急需在一线、二线、维持以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中,逐步优化治疗策略,使患者生存更加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SCLC患者在化疗前后淋巴细胞及亚群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亚群进行检测计数。结果40例NSCLC患者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其中CD8 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细胞转移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较无淋巴细胞转移组明显下降,CD8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含量以及CD4/CD8比值化疗后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化疗前后CD8均值变化不大(P>0.05)。结论NSCLC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情发展、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可明显抑制NSCLC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新生淋巴管与多种肿瘤的进展和淋巴转移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内(旁)新生淋巴管密度及其受肿瘤侵袭状况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9例Ⅱ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内及其中部分病灶旁新生淋巴管表达及其受侵状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判断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评估价值.结果 ①病灶内新生淋巴管密度:N2患者高于N0患者(P=0.015),新生淋巴管受侵患者明显高于未受侵患者(P=0.009),肺癌低分化明显高于高分化肺癌(P=0.007),腺癌高于鳞癌(P=0.025),患者生存率与之呈负性相关(P=0.007);②病灶旁新生淋巴管密度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③N2肺癌病灶内新生淋巴管受侵多于N0肺癌;④病灶内和病灶旁新生淋巴管受侵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未受侵患者.结论 病灶内新生淋巴管密度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新生淋巴管受侵的预后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紫杉醇 顺铂(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mg/m2,d1静滴3h,顺铂14~20mg/m2,d1~d5,静滴,每4周重复。结果入组34例,可评价疗效(化疗2个周期以上)32例,PR12例,NC14例,PD6例,总有效率为37.5%。中位生存期8.5个月,1年生存率18.8%。毒副反应: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为81.3%,Ⅲ度降低为18.8%,无Ⅳ度毒副反应;周围神经毒发生率为21.9%,脱发发生率为96.9%,Ⅲ度脱发为12.5%,无Ⅳ度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34.4%。结论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生活质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