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高危儿70例,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未按照医嘱接受治疗,观察组完全遵医嘱接受治疗,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价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精大运动发育商(FMQ)、粗大运动发育商和总体运动发育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MQ、FMQ、TM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儿早期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可了解患儿运动功能变化情况,为医师临床早期对患儿实施干预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方法对脑瘫患儿各运动能区发育水平的判断,评价其配套训练方案在改善患儿运动技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0~6岁脑瘫患儿2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用PDMS-2量表进行运动发育水平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主要是Bobath疗法)、理疗等,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指导家长参与根据PDMS-2评估结果运用其配套训练方案对观察组进行干预,6个月后再次运用PDMS-2量表对两组患儿各运动能区发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对照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和总运动商(TMQ)与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估显示两组患儿运动技能都有所提高,但观察组GMQ,FMQ和TMQ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DMS-2评估方法对脑瘫患儿各运动能区发育水平有很好的评估作用,其配套训练方案对提高患儿的运动技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测评对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治疗后符合出院指征的脑损伤高危儿92例,对其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3次随访,每次随访均行AIMS、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测评,并将PDMS-2量表中的3个维度转换成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及总运动商(TMQ),由同一组物理治疗师根据测评结果制定是否及如何调整患儿后续康复锻炼方案。分析患儿出院后不同随访阶段AIMS量表与GMQ、FMQ、TMQ间的相关性,并比较AIMS和TMQ评分在不同随访阶段对脑损伤危重患儿康复方案调整的指导作用。结果 92例患儿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AIMS、GMQ、FMQ、TMQ评分均较出院时上升,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上述量表评分也上升(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AIMS评分与AIMS、GMQ、FMQ、TMQ相关性系数均超过0.8,为高度相关(P<0.05)。同一组物理治疗师在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根据AIMS测评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全身运动(GMs)评估正常的高危儿单纯家庭康复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的预后,分析GMs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就诊并接受GMs评估正常的183例高危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单纯家庭康复训练组89例,对照组为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组94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分别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进行评估,对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各指标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运动商(TM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MQ、FMQ、TMQ评分的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GMs评估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GMs评估正常者,家庭康复训练可达到促进高危儿运动功能发育的目的 ,避免仅因系高危儿而采取“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经筋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就诊的脑瘫患儿10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Ashworth、GM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Ashworth、GFM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Ashworth、GF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GMQ、FMQ、T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筋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多感官刺激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2月许昌市某医院收治的113例GD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刺激,2组患儿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运动功能[精细运动(FMQ)、粗大运动(GMQ)及总运动(TMQ)评分]、发育水平、语言能力。结果 干预后,2组患儿FMQ、GMQ、TM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功能发育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语言能力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能够有效提高GDD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早期干预效果,为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康复中心收治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且符合标准的患儿101例,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早期运动干预训练。根据PDMS-2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早期干预训练下进行相应Peabody配套运动训练,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早期干预训练。训练1个疗程后采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再次评估,比较两组的运动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体运动商(TMQ)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估显示干预组患儿较治疗前GMQ、FMQ、TMQ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17、3.97,P<0.01),且干预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2.13、2.04、2.44,P<0.05)。干预前,两组精细运动或粗大运动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P>0.05)。结论 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训练中使用PDMS-2及其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多感官刺激治疗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婴幼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促进GDD婴幼儿运动功能的发育以及全面发展提供临床实践经验和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2—10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存在运动发育落后)的0~2岁儿童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一对一多感官刺激治疗,30 min/d,5次/周,共8周,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对所有观察对象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测评,观察粗大运动发育商(GMQ) 、精细运动发育商(FMQ) 、总体运动发育商(TMQ) 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8周后GMQ、FMQ、TMQ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提高 (P<0.001)。治疗8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4周后评分 (t=-9.354、-7.997、-14.518、-10.162、-6.102、-14.313,P<0.001)。实验组在治疗4周、8周后GMQ、FMQ、TM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2.306、-2.276、-3.396、-3.392、-3.664,P<0.05)。结论 多感官刺激治疗有利于提高全面性发育迟缓婴幼儿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早期综合干预对早期早产儿在1岁内体格与运动发育的干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儿童保健门诊定期随访的早期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随访的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校正年龄3、6、12个月时进行体格测量,并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运动发育评估,比较两组头围、胸围、身长、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和总运动商(TMQ)的差异。结果在校正年龄3个月时,观察组体重已达对照组水平,头围、身长、GMQ、FMQ、TMQ落后于对照组(P0.05);校正年龄6个月时,观察组体重超过对照组,头围、身长、GMQ、FMQ、TMQ仍落后于对照组(P0.05);校正年龄12个月时,观察组体重超过对照组(P0.05),头围、身长、GMQ、FMQ、TMQ达对照组水平。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早期早产儿的体格及运动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多感官刺激治疗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婴幼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促进GDD婴幼儿运动功能的发育以及全面发展提供临床实践经验和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2—10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存在运动发育落后)的0~2岁儿童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一对一多感官刺激治疗,30 min/d,5次/周,共8周,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对所有观察对象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测评,观察粗大运动发育商(GMQ) 、精细运动发育商(FMQ) 、总体运动发育商(TMQ) 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8周后GMQ、FMQ、TMQ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提高 (P<0.001)。治疗8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4周后评分 (t=-9.354、-7.997、-14.518、-10.162、-6.102、-14.313,P<0.001)。实验组在治疗4周、8周后GMQ、FMQ、TM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2.306、-2.276、-3.396、-3.392、-3.664,P<0.05)。结论 多感官刺激治疗有利于提高全面性发育迟缓婴幼儿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干预效果,分析其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医院康复科2018年2月一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95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运动疗法等早期综合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情景式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对215例婴儿(早产儿97例、足月儿118例)进行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测试,并对结果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早产儿FMQ显著小于足月儿FMQ(t=5.142,P<0.05);2)精细运动的抓握标准分低于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d=1.00±1.24,t=11.881,P<0.05);3)FMQ受到胎龄、出生体重、进食能力训练、身高、体重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结论】 早产儿精细运动发育落后于足月儿,且抓握能力发育较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落后;孕期加强保健延长胎龄和增加出生体重、生后有意识通过进食能力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保持适宜的生长发育对精细运动的发育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分级、评估及综合干预治疗对0~1岁脑性瘫痪高危儿的影响,为降低当地脑瘫儿的发生率、减轻残疾儿童的功能障碍程度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 利用全市的脑瘫高危儿转诊系统,对南通市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筛选出的高危儿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同时采用PDMS-2量表进行早期分级。其中,神经系统检查异常且总运动商(total motor quotient,TMQ)<80的高危儿,征求家长意愿,分为常规育儿组和早期干预组,分别进行早期教育、综合干预治疗,并于3、6、9、12月龄定期评估。结果 本次研究的高危儿最终确诊脑瘫人数为7人,脑瘫的发生率为3.4‰,远低于国内报道的全国脑瘫高危儿脑瘫发病率的7.8‰和南通地区报道的发病率8.1‰,其中,早期干预组脑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育儿组(P<0.05);影响脑瘫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效果的因素很多,以低出生体重和高胆红素血症最为显著(P<0.05)。结论 早期分级与综合干预能降低脑瘫高危儿脑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神经损伤患儿的早期干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46例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干预,观察组同时加用rTMS,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小疗程后对患儿进行相关功能评价。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两组GMFM-88量表、Peabody量表的GMQ及FM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MFM-88量表、Peabody量表的GMQ及FMQ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其中Peabody量表的GMQ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总体印象、夜间觉醒/哭闹次数较治疗前好转(P<0.05)。午睡时间、晚间入睡困难、夜间睡眠时间、早晨醒后哭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神经损伤患儿的脑功能康复有一定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1岁内运动和认知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高危儿出院后的系统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将2018年1-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16家社区建册体检的高危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按《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开展高危儿常规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高危儿运动和认知发育情况。结果 6月龄时干预组动作能(细)高于对照组(t=2.074,P<0.05);12月龄时干预组应物能高于对照组(t=2.353,P<0.05);6~12月龄应人能增长速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t=2.474,P<0.05)。结论 开展医院家庭联合的综合干预对高危儿的早期运动和认知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必要开展进一步随访研究以探讨综合干预对高危儿远期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