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和规范民营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方法:调查考核了宁波市18家民营医院临床用血情况.结果:民营医院临床用血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质量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论:严格按国家卫生部一个<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建立全面临床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临床输血规范、科学、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阜新市29家医疗机构的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和临床输血现状,以加强对其建设的指导和临床输血管理。方法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29家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基本硬件设施建设、输血前实验室检查、临床输血管理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结果29家医疗机构的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和临床输血情况,三级医院较规范,二级医院次之,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较差。结论多数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以下医院和民营医院,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保证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的管理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输血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9年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血液管理要求的表格内容和知识问题进行现场检查. [结果]本次被调查的25家医院,其中2家三级医院符合率高,17家县级医院符合程度次之.4家社区、2家民营医院较差.[结论]各级医院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制定统一标准,分级管理.持续改进,规范临床用血.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自2002年开展自体输血工作以来,开展的医院由4家增至31家,回收机由2台增至24台,开展病例数由18例增至2592例,增长率13.3%,回输血量由24.2升增至1284.4升,自体输血率由0.2%增至5.7%。8年自体输血累计回输血量5528.3升(5.5吨),缓解了临床用血供需矛盾,确保用血安全。同时大力开展自体输血宣传教育,建立培训制度和年度考核目标,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广自体输血技术,使自体输血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用血医院的需求,对用血医院满意情况持续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量、分析,为改进供血业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式调查取得医疗用血资格并使用本站血液及其制品的32家医院.结果 红细胞科品供应的数量、质量、血浆供应的数量、血小板供应的数量、质量、全血的质量、血站送血服务的及时性、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临床输血技术指导、血液质量投诉处理的单项满意度为95%、95.63%、96.25%、95%、95.63%、95.63%、95.63%、95.63%、95.63%、95.63%;总满意度95.56%.结论 通过对用血医院满意度调查,找出供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今后更好地为用血医疗机构提供安全合理的输血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临床用血监管,保证输血安全,宁波市制定了《宁波市医院临床输血准入标准》,作者从制定输血准入标准、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输血业务准入申报验收过程、取得的成效及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研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三级综合性医院外科临床红细胞和血浆产品合理输注情况。方法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29家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2011年1月1日~6月1日外科红细胞和血浆产品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合理用血情况。结果 385份三级综合性医院外科输血病历中,红细胞和血浆产品的合理输注率分别为58.54%、22.76%,红细胞合理输注率在不同科室、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妇产科、骨科的血浆不合理使用主要是搭配红细胞,普外科、胸外科分别是补蛋白和支持营养。结论提高外科系统临床用血合理水平,应针对不同特征的临床用血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同时发展行业内临床用血指导性意见,加强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8.
临床输血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二级以上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的情况调查,发现和提出临床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对全市21家二级以上医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统一,不规范。结论 尽快建立健全临床输血管理机构,规范输血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柳州市辖区用血临床输血管理存在问题,探讨输血质量管理暨输血资质评审辅导工作对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相关环节的影响程度;方法调查2009—2012年医院输血质量管理及输血资质评审辅导前后辖区内各用血医院硬件配置、文件纪录规范程度、分区合理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10年之前冰箱、专用离心机等硬件基本满足率为36.84%,库房分区符合率为33.33%(19/57),经辅导后用血医院硬件配置基本满足率达到95.24%,库房分区符合率达100%。2010年之前检查57家用血医院中258个文件、342个记录,基本规范分别为85个文件、131个记录;经评审辅导后,检查用血医院42家、210个文件、252个记录,基本规范分别为209个文件、250个记录,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71P〈O.01;X^2=233.98,P〈0.01)。总体综合评价,用血医院评审前后的评审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5 P〈0.01)。结论输血质量管理及资质评审辅导对输血相关硬件配置、软件完善及输血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有促进作用;卫生管理部门周期性对医院输血资质评审并执行行业准人制度对输血质量管理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DRGs数据中输血相关资料分析,以期建立有公信力的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加强对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管理.方法 采用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资料,用EXCEL数据库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数据的输血人数、医院名称、医院类别、医院级别、DRGs编号及名称、输血人次、输血量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统计北京市医疗机构患者用血比例、用血患者例均用量、医院用血数量分布及排序、DRGs用血分布及排序、单一DRGs在各医院间用血排序及分布、医院不同年度用血量增长及主要用血疾病组.结论 利用DRGs可有效地对临床用血指征控制效果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提供有公信力的管理手段,同时可为政策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方法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设计问卷,2016年3—4月对福建省8个市42所二级以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数据情况。结果共调查全省42所医院,其中中医院占92.86%,中西医院结合医院占7.14%;被调查医院均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共100名,其中专职66名,兼职34名,护理人员占63.00%,大专及本科人员占84.00%,中级和高级人员占79.00%。二级和三级医院医院管理人员在学科专业、学历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医院均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仅2.38%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软件监测,83.33%的医院开展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手术部位感染、重症监护病房(ICU)目标性监测分别占42.86%、71.43%、80.95%。结论福建省多数中医院环境明显改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较合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备及素质不均衡,医院感染监测尚停留在初期阶段,缺乏信息化管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不容乐观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专业人员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我院345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高级职称人员的知识掌握明显高于低级职称的医护人员(P<0.05);血液科医护人员问卷调查分数高于其它科室医护人员(P<0.05);医疗组的知识掌握程度优于护理组(p<0.05)。75.12%的医护人员要求再强化学习输血相关知识。结论:我院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尚好,但还需继续进行输血教育,以提高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现状。方法天津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人员设计调查表,发放至各医疗机构自行填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情况、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配备人数、专兼职情况、学历、专业、年龄、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参加培训交流情况等。结果共调查90所医院,其中81所床位数100张的医疗机构中,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61所(75.31%);专职人员配备方面,90所医院中达标的68所(75.56%);221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中,学历以本科为主(52.49%),专业以护理为主(57.92%),年龄集中分布在40~50岁(41.63%),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时间集中分布在1~10年(71.04%),近3年参加过全国性培训或天津市级培训的分别达131名(59.28%)、207名(93.67%)。结论该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构成需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需年轻化、稳定化,培训教育应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四川省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的服务能力。方法 采用问卷对四川省53家二级以上综合或专科医院进行调查,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计53所医院参与调查,以三甲医院、综合医院、公立医院为主;营养科多数隶属于医技部门;营养科专业人员以本科/大专学历(75.4%)、初/中级职称为主(67.8%),营养专业人员与医院病床比平均为1∶299;营养科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承担教学或实习工作的仅18所(35.3%),开展科研项目的医院仅12所(23.5%);分别开展营养检测(人体成分测量等)、医疗膳食、肠外营养的医院不足35%;仅6所医院(11.3%)将营养师划分为各个专科营养师,营养师参与多学科诊疗工作的医院不足50%,仅14所医院(26.4%)营养师加入慢病管理中心的工作。结论 四川省二级以上医院临床营养服务能力仍待提高,工作开展还有提升空间,应理清科室隶属关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推动学科发展和科室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安全输血的关键在医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了解本地区医院输血工作的现状,为安全输血提供建议。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为依据,设计调查表,下发到医院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各级医院血库管理及临床输血技术存在较大差距,输血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大量的输血风险产生于临床。结论加强输血科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输血科工作人员中医生的比例,同时使临床医生真正掌握输血相关知识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的发展情况。方法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66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96所(57.83%);164所有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年份的医院中,1995年之前建科的医院46所(28.05%),1995—2005年建科的医院63所(38.41%),2005—2015年建科的医院55所(33.54%)。165所医院每千床专职人员数从1995年的4.80名下降至2015年的4.09名,1995—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2,P<0.01)。1995—2015年各省份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学历、专业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2.91、47.10,均P<0.01)。1995、2005年专职人员学历均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所占比率分别为70.81%、53.30%;2015年以本科学历(53.79%)为主,博士、硕士所占比率分别为2.45%、22.86%。专职人员专业均以护理为主,所占比率由1995年的58.38%下降至2015年的45.96%。结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经历了30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提高专职人员比例,优化人员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医院信息化人员配置现状,为医疗卫生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统一组织,要求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在指定时间段内登录“智慧医院分级评价平台”,按照要求在线填报智慧医疗相关数据。结果有效参与医院9 376家。9 327家医院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化部门,占99.48%。二、三级医院信息化部门主管人员以副院长为主,平均人数为6.1人,人均服务床位数为87.5张,不同级别医院信息化人员在数量、学历、专业、年龄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信息化部门人数和电子病历评级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25(P<0.001)。结论各级医院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信息化人才队伍,但整体存在总量配置不足、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建议院级管理者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管理,以实现医院信息化岗位专职化、人员专业化,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动医院自体输血开展,探索建立有效的自体输血发展策略。方法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依据广州市临床用血实际,选取90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为44.7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未开展的主要原因为:医院输血患者较少,对自体输血技术未深入了解;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等。2015年整体贮存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0.5%,稀释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2.7%,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15.4%。结论建议将自体输血开展工作纳入医院考核范围,设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对39所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的分管副院长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专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才配备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以及亮点等。结果 39所市级公立医院中有37所(94.9%)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完备的市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并开展相应工作职责。30所(76.9%)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部门成员构成符合要求,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医疗副院长担任的有38所(97.4%)。有37所(94.9%)市级公立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31所(79.5%)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由医疗副院长直接管理,28所(71.8%)定位为职能部门。39所市级公立医院平均每239张床位配备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符合规范要求,但在不同医院间存在差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方向主要为临床医学(59.0%),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专业方向主要为护理学(41.9%)。39所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亮点主要是能够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100.0%)、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预警机制(89.7%)、实行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和MDT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87.2%)等;建设难点主要集中在员工发展前景受限及晋升难(41.0%)、医院经费投入不够(33.3%)、岗位人员待遇低(23.1%)等问题。结论 市级医院需要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优化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培养机制,落实人员晋升激励措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经费投入,保障科学规范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