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胡道虎  宗林  赵先诚 《四川医学》2007,28(2):202-203
目的探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或不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78例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且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型美观。并使阴茎腹侧过度屈曲的外观上有了明确改善。针孔样包茎二期手术容易进行且并发症少。结论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杨钊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90-991
目的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吸收性缝线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吸收性缝线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00余例。术中先确定患者包皮系带长短,是否需要延长系带,再分别行包皮内、外板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包皮条剪开,用电刀沿包皮条剥离,保留完整内膜,重建包皮系带。结果800余例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伤口感染、伤口裂开,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可吸收性缝线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225例。术中先于保留冠状沟宽度的包皮内板作一个环形切口,按阴茎勃起长度确定保留外板位置,分四象限法切除多余包皮,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不保留阴茎浅筋膜。结果225例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水肿轻微,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罗发维 《吉林医学》2011,(5):946-947
目的:探讨皮下麻醉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术中先在包皮内外板定标志线,标志包皮切除长度,用稀释的利多卡因在标志线间作皮下麻醉,沿包皮内、外板的标志线作两个平行的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包皮条用纱布钝性分离+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肉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及淋巴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63例手术时间较一般袖套术式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皮下麻醉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杜家杰  贾清 《中原医刊》2011,(3):110-110
目的探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436例,设计好包皮的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的切口,将两切口间的包皮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皮下浅层血管和包皮系带。结果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切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小,阴茎外形美观。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 采用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245例,分析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结果 245例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切缘整齐,瘢痕少,包皮水肿轻微,切口一期愈合,无需拆线,阴茎外观美观. 结论 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对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环切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2-2012年,共收治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1 008例,包茎349例,包皮过长659例.行常规剪刀法包皮环切术216例,袖套法包皮环切术452例,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87例,包皮环切吻合器切除术253例.结果 改良术式(袖套法、根部法)手术时间比传统术式(剪刀法)长10min左右,改良术式出血量少,阴茎水肿少,无发生出血或血肿形成.传统术式并发症有56例出现阴茎水肿,17例发生出血或血肿,3例发生感染.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时间短,而水肿时间长.结论 严格掌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婚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62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方法 对62例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患者行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先用美蓝于阴茎根部标记出切口线,将包皮向上推移至完全暴露龟头,并标记出另一切口线以确定环行皮肤切除范围。沿手术画线环形切除一条阴茎皮肤。保留完整的包皮肉膜以保护血管和淋巴网.分层缝合切口。结果 62例受术者术中无括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血肿及继发感染。伤口肿胀轻.消肿快,外形美观,伤口缝线可自行脱落。无拆线痛苦。结论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精细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等离子电切刀行包皮环切术及术后湿润烧伤膏在改良包皮环切术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215例。术中保留冠状沟宽度的包皮内板及按阴茎勃起长度确定保留外板位置,分四象限法切除多余包皮,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术后将MEBO纱条环绕在切口上,再用无菌纱布包扎。结果:215例患者均行等离子电切刀切除包皮及术后创面涂抹ME—BO,术中出血极少,时间明显缩短,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包皮系带,阴茎外型美观。除小儿外,其他患者疼痛轻微,均能忍受。所有患者术后1周包皮轻微水肿,2周后消失;切口及分离创面1周后愈合良好。无1例切口裂开和再粘连。结论:在改良包皮环切术中湿润烧伤膏的应用,疗效确切、水肿消失,防止了术后出血及包皮粘连。  相似文献   

10.
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36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临床效果及合并蹼状阴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珐采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312例(合并蹊状阴茎38例),包茎56例(合并蹼状阴茎13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砖秉368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站论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尤其是合并蹼状阴茎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