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P法)。结果:7例PBL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5a,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来源,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15%。右乳4例,左乳2例,双侧累及1例。结论:PBL,以NHL占绝大多数,多数为B细胞来源。右乳常比左乳多见。治疗宜选择联合化疗为主加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例PBL.免疫组织化学法确定瘤细胞性质,使用的抗体有CD3、CD45RO、CD20、CD79、CD5、cyclinD1等,并结合临床资料及预后讨论。结果:6例PBL中有3例属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例属于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DLBCL一般肿块较大。发展迅速,患者均在术后7个月-41个月死亡,中位生存期16个月。而MZL肿块较小。手术切除后除1例失访外,2例均健在。结论:PBL是临床很少见的乳腺肿瘤,DLBCL生长快、预后差,而MZL预后较好。提示PBL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 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Huang DZ  He XH  Yang S  Shi YK 《癌症》2004,23(8):939-942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疾病,易误诊,且治疗上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15例PB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位年龄39岁。93.3%(14/15)患者为B细胞性,6.7%(1/15)为T细胞性;40%(6/15)为弥漫大B细胞型,26.6%(4/15)为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8例局部切除联合化放疗综合治疗患者至今无局部复发,中位随访34.5个月(4~214个月)。6例低度恶性PBL,2例未行化疗者均短期复发。4例接受化疗者中2例无复发,2例复发后解救化、放疗持续缓解至今。本组患者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6.7%。结论:PBL多为B细胞性,弥漫大B细胞型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型为最常见类型。PBL采用局部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可有效防止局部复发,根治术不是必需的.无论何种病理类犁PBL都应看作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8年以来收治的5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2.5岁,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界限清楚、质地中等、表面光滑、与皮肤或胸肌无粘连;针吸细胞学及术前冰冻病理学检查常不能明确诊断,5例手术标本经病理切片检查,光镜下均确诊为乳腺恶性淋巴瘤。结论:本病易误诊,病理学提示本病来源于乳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病理切片常发现淋巴上皮损害,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诊断,经手术+化疗和(或)放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9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L)平均年龄44.3岁.其中6例术前活俭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或恶性肿瘤。大体表现为安体部胃壁弥漫增厚或溃疡型。组织学类型为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oma)5例.大细胞性淋巴瘤3例,高度恶性MALToma1例,B细胞标记阳性。对MALToma的特点,尤其组织学特征作了较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5例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BNHL)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均弥漫分布,2例瘤细胞中等大,圆形、卵圆形,胞质中等量,核大,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2例瘤细胞呈空泡状,核仁明显;2例瘤细胞内可见浆细胞样淋巴细胞,5例核分裂均多见。免疫表型:4例肿瘤细胞均CD20、CD79a和LCA弥漫阳性,CD3和CD45RO灶性阳性。1例仅LCA阳性,而CD20、CD79a、CD3和CD45RO均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55—1980年间诊治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6例,其发病率为上述同时期内的所有原发性乳腺恶性肿瘤的0.67%。男性1人,余为女性,其中妊妇和产妇2例。病人年龄20—70岁,平均36岁。本瘤生长较速,常无乳头溢液、回缩或乳腺皮肤的改变。与胸肌或皮肤粘连、固定的情况也少见。按我国1979年制定的恶性淋巴瘤组织学分类,本组肿瘤皆为淋巴细胞肉瘤,其中小淋巴细胞型3例,中圆细胞(淋巴母样细胞)型2例,圆—裂细胞混合型1例。本瘤病人预后较差,3例病人自诊断后一年内死亡。小淋巴细胞型淋巴肉瘤似有稍好一些的预后。本瘤治疗以采用乳腺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加放疗或适当的化疗可能较适宜。但必须在早期、尚无较广泛的浸润及扩散之前进行治疗,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于乳腺的恶性淋巴瘤很少见,文献报道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74%,占结外所有NHL的2%左右,占所有NHL的0.7%左右.该病的临床表现大多缺乏特征性,与乳腺其它恶性肿瘤不易区分,术前诊断较困难.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就该肿瘤的临床表现、形态结构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讨论,旨在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9.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毅  孟刚 《中国癌症杂志》2002,12(6):553-554,558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B)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和治疗选择。方法:对1982年至2001年经治的12例PMLB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术前均未确诊;均经手术治疗和进一步病理学确诊,手术方式为单纯乳腺切除5例,乳腺根治术3例,仿根治术4例。术后分别予化疗或放疗。其中10例获随访1-10年,随访期间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肿瘤的播散和器官转移,平均生存22个月;现6例患者均仍存活,1例出现2次局部复发,均予再次手术,现已存活4.5年。结论: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PMLB以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为主,绝大多数为弥漫性、B细胞来源,而且至少大部分是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相关的。单纯乳腺切除或单纯乳腺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是较适宜的手术方法,同时术后足量(剂量和疗程)的联合化疗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82-1999年间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PBL20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并给予化疗,肿块切除+化疗,肿块切除+化疗+放疗,乳房切除或根治术+化疗,乳房切除或根治术+放疗等不同治疗方式。结果:本组PBL均为女性,中位年龄39岁,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18%,均为B细胞来源,绝大多数为中度恶性,低度和高度恶性较少。PBL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75%、31.25%、12.5%;Ⅰ Ⅱ期PBL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33.33%、22.22%;Ⅳ期分别为28.57%、28.57%、0;Ⅰ Ⅱ期PBL不同治疗方式1、3、5年生存情况:肿块切除+化疗和(或)放疗:4/4,2/4,1/4;乳房切除或根治术+化疗和(或)放疗;5/5,2/5,1/5。结论:PBL预后较差,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有关,乳房切除或根治术对PBL预后无意义,甚至可能有害无益,化疗及放疗对其预后有利,尤其是巩固化疗对改善PBL预后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1.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多见于淋巴结。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临床罕见,占乳腺所有恶性肿瘤的0.04%~0.74%,占结外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7%左右。现将本院2001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例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PBL)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预后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2月-2013年12月15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随访情况。结果:15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发病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47.8岁。据2001年WHO淋巴瘤病理分类标准,14例为B细胞来源,1例为T细胞来源。具体分类为12例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 DLBCL),1例黏膜相关淋巴瘤( MALT),1例滤泡性淋巴瘤( FL),1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T-LBL)。10例行乳腺局部肿块切除,3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1例行单侧乳腺切除。14例患者术后接受了全身化疗,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化疗。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6-112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3、5年生存率60%、46.7%。结论:PBL的预后与分期、淋巴瘤预后指数( IPI)、病理组织学、治疗方式有关。PBL多为弥漫大B细胞型,预后差。PBL采用局部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对于中高度恶性的PBL,首次治疗时接受CNS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恶性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与免疫关系密切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也可发生在淋巴结外和非淋巴组织。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breast lymphoma,PBL)是指临床上以乳腺为原发部位的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1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E期9例,ⅡE期7例;B细胞来源12例,T细胞来源2例,未能明确来源2例。7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9例行局部切除手术;5例患者术后辅助放疗;15例联合全身化疗,大部分采用CHOP方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10~132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52%,其中ⅠE期为75%,ⅡE期为30%。[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采用局部手术切除加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有望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免疫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诊治的乳腺原发性淋巴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型.结果 8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LCA、CD20、CD79a肿瘤细胞膜阳性;CD45RO、CD3、CD23、CD10、CD5肿瘤细胞阴性.临床分期,5例为ⅠE期,3例为ⅡE期.采用CHOP方案化疗,随访2~110个月,其中1例随访108个月后,另一侧乳腺肿瘤复发.结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主要为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较多见,而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少见.对于临床ⅠE期和ⅡE期的早期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malig-nantlympohaofthebreast简称PMLB)临床上很少见,国外报道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1,2]我院从1963年到1995年共收治9例(不包括原发乳腺皮肤及身体其它部位淋巴瘤累及乳腺者),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26%(9/3502例),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0.33%(9/2730)。现将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特点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见附表。我院收治的9例PMLB平均年龄48岁,且右侧明显多于左侧,与其它文献报告相似[3]。病史从3个月到2年不等,多为无痛性肿块,突然迅速增大,质…  相似文献   

18.
分析5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治情况。5例患者经术中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等方式确诊,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随访0.5~12年,无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2002年收治的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和1980~2002年国内主要文献报道的279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情况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85例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学检查证实有282例为B细胞源性(98.9%);女性268例,占94.0%;病灶位于右侧163例,占57.2%;Ⅰ期和Ⅱ期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占89.8%。经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后,生存期2~206个月,中位生存期最短23个月,最长56个月。结论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绝大部分为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Ⅰ期、Ⅱ期多见。对于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是关键,确诊后经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8例PBL的病理分型、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28例均为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其中B细胞来源占89.5%,T细胞来源占10.5%,中位年龄44岁,5年生存率为22.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PBL的预后与分期和治疗方式有关,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较好,局部切除应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